背部护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28067发布日期:2020-09-15 19:27阅读:99来源:国知局
背部护栏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床护栏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部护栏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医疗护理床领域取得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近年来,人们对医疗护理的安全性更为重视,为防止病人或老人坠地而受到伤害,已经普遍在医疗护理床上加装安全护栏,同时为了便于病人上下床,护栏一般都是做成可升起或摆动的活动形式。目前,医疗床的控制面板一般为独立出来,其对医疗床的各种操作均设置在该控制面板中,如单独操控背部护栏,患者需要仔细翻阅控制面板才能操作,对于年龄较大的老人显然这样的操作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操控方便、安全系数高且美观的背部护栏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设于医疗床一侧的护栏本体,所述护栏本体的背部上设有控制面板及与所述控制面板相适配的凹槽,所述控制面板自所述控制面板的底端朝靠近医疗床的方向倾斜,所述控制面板的外露端面不伸出于所述护栏本体的外表面。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控制面板的所述凹槽,所述控制面板呈倾斜结构设置,当所述护栏本体处于竖直状态时,倾斜结构的所述控制面板更为方便患者操控;并且所述控制面板的外露端面不伸出于所述护栏本体的外表面,使得所述控制面板不易被刮花。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护栏本体内呈镂空结构设置,该镂空结构上设有线槽,所述控制面板的控制线路隐藏于该镂空结构的所述线槽中。

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控制面板的电缆线、信号线以及控制线均藏匿在该镂空结构的所述线槽中,更为美观。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护栏本体的棱角呈圆弧面结构设置。

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护栏本体圆弧面结构的棱角,不易碰伤。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护栏本体的内周壁呈弧形面结构设置。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控制面板设于所述护栏本体顶部的中间位置上。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护栏本体上设有两个呈左右对称结构的通孔,所述控制面板设于两个所述通孔之间,所述控制面板的侧端面无限靠近所述通孔。

由上述方案可见,患者可伸手从所述通孔中穿过来操控所述控制面板。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护栏本体的中部设有槽孔。

由上述方案可见,医疗设备的信号线从所述槽孔穿过,避免各种信号线摆放错乱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设于医疗床一侧的护栏本体1,所述护栏本体1的背部上设有控制面板2及与所述控制面板2相适配的凹槽3,所述控制面板2卡合安装在所述凹槽3上,所述控制面板2自所述控制面板2的底端朝远离所述护栏本体1的背部方向倾斜,所述控制面板2的外露端面不伸出于所述护栏本体1的外表面,所述控制面板2设于所述护栏本体1顶部的中间位置上;此设计中,患者伸手绕到所述护栏本体1的背部上来操作所述控制面板2,以此操作护栏或医疗床;患者外出回到医疗床或医疗人员操控医疗床时,由于呈倾斜结构的所述控制面板2更为方便患者或医疗人员观看和操控护栏或医疗床。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护栏本体1内呈镂空结构设置,该镂空结构上设有线槽,所述控制面板2的控制线路隐藏于该镂空结构的所述线槽中;所述护栏本体1的棱角呈圆弧面7结构设置;所述护栏本体1的内周壁呈弧形面4结构设置;所述护栏本体1上设有两个呈左右对称结构的通孔5,所述控制面板2设于两个所述通孔5之间,所述控制面板2的侧端面无限靠近所述通孔5;所述护栏本体1的中部设有槽孔6。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背部护栏结构,包括设于医疗床一侧的护栏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本体(1)的背部上设有控制面板(2)及与所述控制面板(2)相适配的凹槽(3),所述控制面板(2)自所述控制面板(2)的底端朝远离所述护栏本体(1)的背部方向倾斜,所述控制面板(2)的外露端面不伸出于所述护栏本体(1)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部护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本体(1)内呈镂空结构设置,该镂空结构上设有线槽,所述控制面板(2)的控制线路隐藏于该镂空结构的所述线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部护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本体(1)的棱角呈圆弧面(7)结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部护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本体(1)的内周壁呈弧形面(4)结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部护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2)设于所述护栏本体(1)顶部的中间位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部护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本体(1)上设有两个呈左右对称结构的通孔(5),所述控制面板(2)设于两个所述通孔(5)之间,所述控制面板(2)的侧端面无限靠近所述通孔(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部护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本体(1)的中部设有槽孔(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操控方便、安全系数高且美观的背部护栏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设于医疗床一侧的护栏本体,所述护栏本体的背部上设有控制面板及与所述控制面板相适配的凹槽,所述控制面板自所述控制面板的底端朝靠近医疗床的方向倾斜,所述控制面板的外露端面不伸出于所述护栏本体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医疗床护栏结构的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叶肖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伯轩医疗科仪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