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微针贴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44805发布日期:2020-08-28 18:34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微针贴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以一体式构成的微针贴片,涉及具有医疗用途或美容用途的微针贴片。



背景技术:

已有通过由微针刺穿的微孔使有效成分更易于渗透到皮肤中来提高皮肤吸收率的微针或微针贴片相关技术。

图1为示出普通微针贴片的主要结构的立体图。

呈细针形态的多个微针1被基底部2固定,基底部2固定于附着带3,并通过附着带3附着于皮肤,这种微针1形成用于向皮肤内传递有效成分的通道。

近年来,微针贴片的技术开发方向集中在使微针(以下,还称为“针”)本身包含有效成分。

专利文献1提出了如下的微针技术:通过向微针状生物相容性基质的表面上或内部的至少一部分提供多孔粒子,从而因多孔粒子表面积增加而供给功效得到优化的填充剂。

并且,专利文献2提出了如下的涂敷有多孔涂层的微针技术:可在针体的表面确保传递药物的流路,并应用材料的优点来提高药物的捕集以及药物的传递效率。

为此,提出如下事项:涂敷有多孔涂层的微针包括:针体,具有刚性,以贯通表皮层;以及涂层,以包围针体的方式进行涂敷,针体由包含金属或硅的高刚性材料形成,在涂层以凹陷或贯通的方式形成多个连通孔,用以填充药物,多个连通孔相互连通来形成药物的移动路径。

如同专利文献2,在针中,除了有效物质之外,还由高刚性材料构成针的骨架(针体)来提高针的刚度的情况下,在附着微针贴片之后,针的骨架部分不会在皮肤内溶解而继续残留,因此存在使用感差的问题,例如,根据使用者的移动带给皮肤一种轻微的针刺感等。

为了提高使用感以防止出现如上的针刺感,如专利文献1一样针部分因体温等而完全溶解的类型好。

但是,针被溶解的类型存在如下其他问题,首先,为了利用有效成分构成针本身,其制备技术非常繁琐,且有效成分的物性受到限制。

并且,当针本身由有效成分构成时,由于针的刚度弱,因而在将微针贴片附着于皮肤的过程中,针,尤其是尖端部分被折断,因此无助于有效成分的渗透。并且,为了用模塑方式成形有效成分的微针,则需要加热,此时存在对有效成分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

以上,对现有技术的问题及课题进行了说明,但是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无法显而易见地认识到这种问题及课题。

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10-1618523(2016年04月28日授权)“微针及微针贴片”

专利文献2.韩国专利10-1746024(2017年06月05日授权)“涂敷有多孔涂层的微针、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微针的微针贴片”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仅可形成任意数量的高刚度针而且在附着后无任何针刺感等的一体式微针贴片。

并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可形成多种物性的有效成分而不受有效成分的物性限制的一体式微针贴片。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体式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针部10,具有用于刺入皮肤的微针12的阵列以及用于支撑上述微针12的阵列的针座11;有效物质部30,包含由药物或功能性化妆品组成的有效物质;以及贴片部20,包围上述有效物质部30,具有从外部保护术后皮肤的保护贴片层21。

上述有效物质部30基于上述保护贴片层21设置于皮肤侧,上述针座11基于上述保护贴片层21设置于皮肤的相反侧,在将上述微针12刺入皮肤的施术之后,上述针部10能够从上述贴片部20分离。

上述一体式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部40,上述缓冲部40介于上述针座11与上述保护贴片层21之间,以包围上述微针12的阵列的形态保护上述微针12的阵列,当按压上述针部10时,其高度随着被压缩或塌陷而下降。

上述一体式微针贴片还包括:第一粘结部51,用于粘结上述针座11和上述缓冲部40;以及第二粘结部52,用于粘结上述缓冲部40和上述保护贴片层21,通过使上述第一粘结部51的粘结力大于上述第二粘结部52的粘结力,当分离上述针部10时,能够使上述缓冲部40一同被分离。

在上述一体式微针贴片中,上述贴片部20还可包括粘附层,上述粘附层设置于上述保护贴片层21的表面,以在上述保护贴片层21的表面中的包围上述有效物质部30的位置与皮肤粘附。

上述一体式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随着上述微针的皮肤刺入施术而在上述保护贴片层21生成的孔在去除上述微针之后被闭塞。

上述一体式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上述有效物质为液态,上述有效物质部40为将上述液态的有效物质以密封的状态装在袋32的内部的形态。

在上述一体式微针贴片中,上述贴片部20还可包括密封层23,上述密封层23形成在上述保护贴片层21与上述有效物质部30之间或上述保护贴片层21的表面,通过使随着上述微针的皮肤刺入施术而生成的孔在去除上述微针之后被闭塞,来阻断上述有效物质渗漏到外部。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能够提供不仅可形成任意数量的高刚度针而且在附着后无任何针刺感等的一体式微针贴片。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使微针溶解或具有刚性的微针在术后残留,因而存在感觉到针刺感的问题,但根据本发明,在微针的皮肤刺入施术后,可以轻松地从贴片部分离针部,因而具有在术后可以完全去除刚性微针的效果。

并且,根据现有技术,当有效成分为液态时,难以形成为微针贴片,但是本发明具有容易将具有液相物性的有效成分适用于微针贴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普通微针贴片的主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微针贴片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微针贴片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示出本发明变形例的微针贴片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示出使用本发明的微针贴片来施术的过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使得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易于实施本发明。但能够以多种不同形式来实现本发明,而不限于在此所描述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省略了与说明无关的部分以明确说明本发明,在说明书全文中,对于类似的部分使用类似的名称及附图标记。

图2为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微针贴片的结构的剖视图。

为了便于说明,在图2中,上下大小(高度)相比于左右大小放大表示。

当从上部观察微针贴片(在俯视图上观察)时,可具有多种尺寸和外观,呈与眼底、嘴周围、手臂、手、胳膊、腹部等适用部位的大小、弯曲度及形状相对应的形状。例如,在附着于眼底的情况下,可具有图1所示的外观。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微针贴片包括针部10、贴片部20、有效物质部30、缓冲部40及粘结层51、52。

针部10具有用于刺入皮肤的微针12的阵列以及用于固定支撑微针12的阵列的平板形针座11。微针12可以呈尖锥形状或多边尖锥形状。

排列成阵列的微针12为具有约0.25mm左右高度的金属或塑料。微针12和针座11可以是由塑料材质注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或者是由金属材质形成的微针12被由塑料材质形成的针座11固定的形态。

针部10可在刺入施术之后拉动针部10来从贴片部20隔开而去除针部10,基座突出部13从针座11突出,其在通过拉动针部10来从贴片部20隔开针部10时可用作手柄。并且通过形成从两端的基座突出部13延伸而相连接的桥接物(bridge)等,从而可以进一步形成在隔开去除时使用的结构物。

尽管在附图中将微针12的尖端示出为位于保护贴片层21的外侧,但微针12的尖端也可位于保护贴片层21或有效物质部30或有效物质部30的下方。在此情况下,可通过将缓冲部40设计成不同高度来容易实现。

贴片部20包括保护贴片层21和粘附层22,并在刺入施术之后以包围有效物质部30的状态覆盖刺入施术部的皮肤来固定在皮肤上,用以防止有效物质流出到外部,并保护刺入孔的受伤的皮肤层使其免受感染等。

作为保护贴片层21的材质,可以选择能够以覆盖的方式包围含有效物质的有效物质部30,从外部保护术后的皮肤,可用作普通贴片或条带的水胶体等多种材质,并且可以是根据皮肤表面的凹凸容易弯曲的材质。

粘附层22设置于保护贴片层21的表面,以在保护贴片层21的表面中的俯视时包围有效物质部30的位置与皮肤粘附。术后通过粘附层22的粘附力来固定于皮肤,并防止有效物质在俯视的情况下侧漏。

随着微针12的皮肤刺入施术,在保护贴片层21可能因微针12而生成孔(hole)。这种孔在保护贴片层21中去除微针12后也可能不被完全闭塞,但是更优选的是,使其被闭塞。

有效物质部20可以仅包含由药物或功能性化妆品组成的有效物质,或者可以在这种有效物质中添加其他物质或结构物。有效物质作为在刺入皮肤时可在生物组织内生物降解或溶解的物质,代表性地使用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其余可以是壳聚糖(chitosan)、胶原蛋白(collagen)、明胶(gelatin)、海藻酸、果胶、角叉莱胶、软骨素(硫酸盐)、右旋糖酐(硫酸盐)、聚赖氨酸(polylysine)、羧甲基替丁、纤维蛋白、琼脂糖、普鲁兰多糖及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微针贴片中,包含在有效物质部的有效物质优选为固态,并且在与皮肤接触而接收皮肤的水分及体温时会溶解的类型为宜。

有效物质部30以保护贴片层21为基准显然设置于皮肤侧,特殊地,针部10的针座11以保护贴片层21为基准设置于皮肤相反侧。如图所示,针部10的微针12以保护贴片层21为基准设置于皮肤相反侧,根据情况,微针12的尖端可以刺穿至保护贴片层21或有效物质部30。但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在针部10的结构要素中,针座11至少以保护贴片层21为基准设置于皮肤相反侧。

因此,本发明的一特征在于,在微针12的皮肤刺入施术之后,针部10可以轻松地从贴片部20分离。

根据现有技术,对应于针座11的结构要素均以保护贴片层21为基准设置于皮肤侧,即,采用保护贴片层21朝向其内侧包围与针座11对应的结构要素的形态,因而无法去除针座或不便于去除针座。

由此,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使微针溶解或因术后具有刚性的微针仍存在而感觉到针刺感的问题,但根据本发明,具有在术后可以完全去除具有刚性的微针的效果。

缓冲部40介于针座11与保护贴片层21之间,俯视时呈包围微针12的阵列的形态,通过围栏的形态来保护微针12的阵列,当按压针部10时,其高度随着被压缩或塌陷而下降,从而可使微针12在皮肤中生成足够深度的刺入孔。

缓冲部40可以由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橡胶或纸等材质形成,附图中的剖面结构简单地示出为四角形,但与此不同的是,若详细观察,其剖面结构也可以具有波纹管形态或多孔结构或蜂窝形态或向外侧弯曲的绊钉形态等多种形态。

缓冲部40可通过材质本身或具有上述结构而至少具有上下方向的弹性,可以通过外力使其变形。

当产品出厂及保管产品时,缓冲部40支撑针部10,可使针部10与贴片部20相结合而维持,当进行刺入施术时,因由针座11按压而被压缩或塌陷,从而允许微针12的尖端刺入保护贴片层21、有效物质部30及皮肤。

在缓冲部40的上下两面设置粘结部51、52以与针部10及贴片部20粘结固定,第一粘结部51形成于缓冲部40的一面侧,以粘结针座11和缓冲部40,第二粘结部52形成于缓冲部40的另一面侧,以粘结缓冲部40和保护贴片层21。

并且,优选地,通过使第一粘结部51的粘结力大于第二粘结部52的粘结力,从而在针部20分离时,使上述缓冲部40一同被分离。

在微针贴片中的暴露有效物质部30和/或粘附层22的表面还可设置用于覆盖它们的覆盖片(未图示)。并且,微针贴片能够以收纳于未图示的壳体的状态制造及流通。

图3为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微针贴片的结构的剖视图。

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非常相似,因此将省略相似部分的描述,而主要说明不同之处。

在第二实施例中,有效物质31为液态,有效物质部40呈将上述液态有效物质31密封并装在袋32中的形态。袋32可以由塑料等树脂类的平板形袋形成,在注入液态有效物质之后,可通过对注入用开放部进行密封或焊接等的方法来使袋32以密封状态保存有效物质。

液态的医药用物质或化妆品也很多,根据现有技术,在有效成分为液态的情况下难以用作微针贴片。但是,若构成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微针贴片,则具有易于将液相物性的有效成分适用于微针贴片的效果。

图4为示出本发明变形例的微针贴片的结构的剖视图。

变形例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或第一实施例的结构非常相似,因此将省略相似部分的描述,而主要说明不同之处。

在变形例中,贴片部20还包括密封层23,密封层23以结合状态形成于保护贴片层21与有效物质部30之间(参照图4)或保护贴片层21的皮肤相反侧表面,选择随着微针的皮肤刺入施术而在密封层23生成的孔在去除微针后完全被闭塞的物质,由此阻断有效物质,尤其是阻断液相的有效物质渗漏到外部。

密封层23可以选择将橡胶作为基质的多种物质,在保护贴片层21无法防止有效物质渗漏到外部或保护贴片层21不足的情况下,密封层23特别有用。

图5为示出使用本发明的微针贴片来施术的过程的图。

图5中以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微针贴片为基准来示出,但其他实施例的微针贴片也几乎相似。

如图5的(a)部分所示,施术者或利用者在将微针贴片的下部面贴于要施术的皮肤部位的状态下,通过按压针部10来使微针12的尖端贯通保护贴片层21及有效物质部30并在皮肤60形成刺入孔61。在此情况下,微针贴片的缓冲部40的高度随着被压缩或塌陷而下降。在此过程中,保护贴片层21通过微针贴片的粘附部22来一定程度粘附于皮肤60。

在皮肤60上形成所需深度的刺入孔61之后,例如,能够在用一只手按压保护贴片层21的暴露的边缘部的状态下,用另一只手握住针部10,例如,握住针部10的基座突出部13并从贴片部20分离针部10来去除针部10,图5的(b)部分为示出如上所述去除针部10的状态的图。然后,还可通过按压贴片部20来进一步确保通过粘附部22的皮肤粘附。

并且,如图5的(c)部分所示,随着时间的经过,固态的有效物质因皮肤的体温和/或水分而被溶解,溶解的有效物质33通过刺入孔61扩散到皮肤内侧,即真皮侧。

并且,如同第二实施例(参照图3)或变形例(参照图4),在有效物质部30为装有液相有效物质的袋形态的情况下,在排列有微针12的每个位置,微针12的尖端在袋的两面刺孔。

在此情况下,通过袋的两面中的皮肤相反侧孔排出的液相的有效物质通过闭塞的保护贴片层21或闭塞的密封层23而被堵塞,但通过皮肤侧孔排出的液相的有效物质快速填充刺入孔61,由此可以更加快速地渗透到皮肤深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