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电信号感知捕获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12956发布日期:2020-11-20 12:14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心肌电信号感知捕获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心肌电信号感知捕获导管,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感知心肌的电信号,感知希氏束,捕获穿过希氏束的环扎丝的心肌电信号感知捕获导管。



背景技术:

心脏的传导系统从心房内的窦房结(sinoatialnode)经房室结(atrioventricularnode)而在心室的希氏束(hisbundle)分成右束支(rightbundle)和左束支(leftbundle),通过浦肯野氏纤维(purkinjefibers)实现。

在心电图中,qrs波因心室肌的去极化过程而产生,在p波之后的第一个下行波称为q波,在p波之后的第一个上行波称为r波,在r波之后的下行波称为s波。qrs的宽度意味着电从希氏束传导到整个心室的时间,在正常状态下,qrs波的宽度在约0.12秒(约90ms左右)以内,在0.12秒(120ms)以上时,暗示心室内传导障碍。如果电传导时间长,则qrs宽度变宽,如果电传导时间短,则qrs宽度变窄。宽qrs会引起心室运动无法统一的心室失同步(ventriculardessynchonization),存在导致心室功能丧失的副作用。

心脏的电传递系统本身发生功能不全或超出该系统而非正常发生电,电传递到其他处后,则发生心律失常。

这种心律失常疾病患者的诊断方法有心电图检查、霍尔特氏检查(holtermonitoring)、电生理检查等。

其中,电生理检查是在通过手臂或大腿的血管将加装有电极的导管(catheter)插入心脏内部的状态下,在心脏的多样部位测量并记录电活动,或直接对心脏的多样部位施加电刺激来观察心脏的反应。通过这种电生理检查,医生既可以找出发生心律失常的准确原因部位,也可以实施去除发现的原因部位的手术或安装人造心脏起搏器(pacemaker)来治疗心律失常。

作为这种研究的一环,本发明人在韩国公布专利第10-2016-001530号及韩国公布专利第10-2016-0020887号中提出并申请了使穿过冠状静脉窦的心脏起搏器引线末端位于室间隔内的方法、装置及导管。所述公开专利是改良本发明人提出的韩国注册专利第10-1116867号的环扎丝而发明的,涉及一种能够比以往技术更简便地将人造心脏起搏器固定于心脏的装置。

但是,安装人造心脏起搏器(pacemaker)来治疗心律失常时,如果向靠近位于室间隔的传导系统之处施加电刺激,则导电时间变短,可以获得窄qrs。因此,要求研究一种在对靠近传导系统之处施加电刺激的同时能够安装、简便地固定于心脏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能够简便地感知心肌的电信号并在环扎手术中供环扎丝穿过希氏束而被捕获所需的心肌电信号感知捕获导管。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应用于常用的多样电极陶瓷导管(epcatheter)的心肌电信号感知捕获导管。

本发明的目的不限于以上提及的目的,未提及的其他目的是本发明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从以下记载明确理解的。

本发明的心肌电信号感知捕获导管的特征在于,包括:鞘管,所述鞘管在内部形成有通孔;心肌感知导管,所述心肌感知导管插入于所述鞘管的通孔而感知希氏束;1个以上的捕获环,所述捕获环两端结合于所述心肌感知导管的外周面而构成环形。

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肌感知导管在上部结合有多个电极,感知心肌的电信号,所述捕获环在插入所述鞘管时收缩,从所述鞘管凸出时展开。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肌感知导管在下端结合有位置调节装置,随着调节所述位置调节装置,所述心肌感知导管的上部移动。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心肌电信号感知捕获导管的特征在于,包括:鞘管,所述鞘管在内部形成有通孔;内部导管,所述内部导管插入于所述鞘管的通孔,在内部形成有通孔;心肌感知导管,所述心肌感知导管插入于所述内部导管的通孔,感知希氏束;1个以上的捕获环,所述捕获环两端结合于所述内部导管的外周面而构成环形。

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肌感知导管在上部结合有多个电极,感知心肌的电信号,所述捕获环在插入于所述鞘管时收缩,在从所述鞘管凸出时展开。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肌感知导管在下端结合有位置调节装置,随着调节所述位置调节装置,所述心肌感知导管的上部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导管能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心肌感知导管。

本发明的心肌电信号感知捕获导管感知心肌的电信号,从而使用者可以使环扎丝穿过所需位置而捕获。

另外,本发明的心肌电信号感知捕获导管可以应用于常用的多样电极陶瓷导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心肌电信号感知捕获导管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心肌电信号感知捕获导管的立体图。

图3是显示利用本发明的心肌电信号感知导管来捕获环扎丝的方法的顺序图。

附图标记

10:鞘管

20:心肌感知导管

22:电极

24:位置调节装置

30:捕获环

32:结合体

40:内部导管

50:导丝

60:环扎丝。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下文中与附图一起详细说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优点及特征以及实现它们的方法将会显而易见。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以互不相同的多样形态体现,本实施例仅提供用于使本发明的公开更完整,向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完整地告知发明的范畴,本发明只由权利要求项的范畴所定义。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实施本发明所需的具体内容。与附图无关,相同的构件标记指称相同的构成要素,“及/或”包括提及的各个项目及一个以上的所有组合。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用于说明实施例,并非要限制本发明。在本说明书中,只要在语句中未特别提及,单数型也包括复数型。说明书中使用的“包括(comprises)”及/或“包括的(comprising)”,不排除在提及的构成要素之外存在或添加一个以上的其他构成要素。

如果没有不同的定义,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及科学术语)可以用作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共同理解的意义。另外,一般使用的字典定义的术语,只要未明确地特别定义,不得过于或过度地解释。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心肌电信号感知捕获导管的立体图。

如果参照图1,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心肌电信号感知导管包括鞘管10、心肌感知导管20、捕获环30。

所述鞘管10是在内部具有通孔的内部为空的圆筒形,可以以具有弹性的橡胶材料、弹性塑料材料等合成树脂材料构成,使用柔软而弹性高、柔软性和复原性优秀的材质。

所述心肌感知导管20包括结合于上部的电极22和结合于下端的位置调节装置24。所述电极22用于感知心肌的电信号,可以结合有1个以上,可以感知心肌的电信号而找到希氏束(his)的位置。所述心肌感知导管20可以为常用的电极陶瓷导管(epcatheter)。

所述心肌感知导管20可以调节所述位置调节装置24而使得上部移动,随着上部的移动,结合于上部的所述电极22进行移动并接触多样的心肌位置而感知电信号。通过所述电极22感知的心肌电信号可以通过外部记录装置进行确认,并使得掌握希氏束的电信号,感知希氏束的位置,使得环扎丝60穿过希氏束。

所述捕获环30两端结合于所述心肌感知导管20的外周面而构成环形,为套子(snare)或环(loop)形状。所述捕获环可以结合有1个以上,优选地,包括3至4个。所述捕获环30可以使用可插入体内的金属材质(sus304、镍钛诺、钛金属等)等,可以为形状记忆合金或弹性体或自膨胀支架(selfexpandablestent)。

为了结合多个所述捕获环30而包括结合体32,所述结合体32以覆盖结合于所述心肌感知导管20外周面的多个所述捕获环30两端的形态结合。

所述捕获环30随着使所述心肌感知导管20上下移动而插入所述鞘管10内部并变窄,或凸出到所述鞘管10外部而展开。所述环扎丝60穿过希氏束(his)而位于所述捕获环30,将所述心肌感知导管20拉向下侧,使所述捕获环30插入到所述鞘管10内部,捕获所述环扎丝60。

图2是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心肌电信号感知捕获导管的立体图。

参照图2,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心肌电信号感知捕获导管包括鞘管10、心肌感知导管20、捕获环30、内部导管40。

所述鞘管10是在内部具有通孔的内部为空的圆筒形,可以以具有弹性的橡胶材料、弹性塑料材料等合成树脂材料构成,使用柔软而弹性高、柔软性和复原性优秀的材质。

所述内部导管40插入于所述鞘管10的通孔,在外周面结合有多个所述捕获环30。

所述捕获环30两端结合于所述心肌感知导管20的外周面而构成环形,为套子(snare)或环(loop)形状。所述捕获环可以结合有1个以上,优选地,包括3至4个。所述捕获环30可以使用可插入体内的金属材质(sus304、镍钛诺、钛金属等)等,可以为形状记忆合金或弹性体或自膨胀支架(selfexpandablestent)。

为了结合多个所述捕获环30而包括结合体32,所述结合体32以覆盖结合于所述心肌感知导管20外周面的多个所述捕获环30两端的形态结合。

所述内部导管40上下移动,可以插入于所述鞘管10或从所述鞘管10凸出,因此,所述捕获环30插入于所述鞘管10或从所述鞘管10凸出。

所述内部导管40在内部形成有通孔,心肌感知导管20插入于所述内部导管40的通孔。所述心肌感知导管20包括结合于上部的电极22和结合于下端的位置调节装置24。所述电极22用于感知心肌的电信号,可以结合有1个以上,可以感知心肌的电信号而找出希氏束(his)的位置。

结合有所述捕获环30的所述内部导管40可以根据需要,结合于常用的多样电极陶瓷导管(epcatheter)使用。

图3是显示利用本发明的心肌电信号感知导管捕获环扎丝的方法的顺序图。

如果参照图3,首先,在导丝插入步骤s10中,将导丝50插入体内。

然后,心肌感知捕获导管插入步骤s20是将心肌感知导管20和结合于心肌感知导管20的捕获环30插入鞘管10的内部通孔后,使所述导丝50插入于所述鞘管10,沿着所述导丝50插入体内并移动到右心室。

然后,希氏束(his)感知步骤s30是将所述心肌感知导管20推向上侧,使所述心肌感知导管20和所述捕获环30凸出到外部后,利用结合于所述心肌感知导管20的电极22来感知心肌的电信号,利用结合于所述心肌感知导管20后端的位置调节装置24进行调节,感知心肌多处的电信号,找到希氏束(his)的位置。

环扎丝捕获步骤s40是,如果穿过希氏束(his)的环扎丝60位于所述捕获环30,则将所述心肌感知导管20拉向下侧,使得所述捕获环30与所述环扎丝60一同插入于所述鞘管10。

最后,环扎丝诱导步骤s50是,本发明的心肌感知捕获导管捕获穿过希氏束的环扎丝,移动到下大静脉或上大静脉,诱导所述环扎丝。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在不变更其技术思想或必需特征的情况下,可以以其他具体形态实施。因此,以上记述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应理解为只是示例而非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