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MRI床内人体局部加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96947发布日期:2020-05-12 15:07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MRI床内人体局部加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mri床内人体局部加压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医疗mri床内人体局部加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院检查身体情况时,有可能会接触到核磁共振,当小孩或者精神病患者在做核磁共振检查时,需要成年人对其进行按压,防止其晃动,造成核磁共振照片不清晰,在照片时,如果成年人的手按压在患者需要检测位置的上方,会使得成年人的手部骨骼将患者的骨骼遮盖住,照片报废,需要重新再照,耽误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时间,同时核磁共振检测成本比较高,多次照片会增加检测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mri床内人体局部加压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医疗mri床内人体局部加压装置,包括核磁共振主机,核磁共振主机旁设置有床,所述地面上床正下方垂直于核磁共振主机方向铺设有多条电动滑轨,电动滑轨上安装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上端竖直固定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固定端固定在第一滑块上,电动伸缩杆的活动端顶部横向固定有支撑板,电动伸缩杆通过支撑板将床支撑在地面上方,床的顶面上垂直于核磁共振主机方向开设有滑孔,滑孔以床的中线为对称线对称设置有两条,滑孔内设置有多个第二滑块,床的底部边缘位置平行于滑孔方向设置有转轴,转轴以床的中线为对称线对称设置有两根,伺服电机通过直齿轮机构带动其中一根所述转轴旋转,床的尾部垂直于转轴方向设置有传动轴,转轴、传动轴通过安装座安装在床的底部,转轴、传动轴通过锥齿轮机构传动,转轴上靠近每个所述第二滑块位置均设置有卷筒,转轴截面上开设有三角形槽,三角形槽向滑孔的两端延伸,卷筒内圈等距开设有多个矩形槽,矩形槽内设置有插块,插块靠近转轴一端设置为三角形,插块远离转轴一端设置为矩形,矩形槽远离转轴一侧和插块远离转轴一侧连接有第一弹簧,转轴上卷筒的两端固定有摩擦圈,床底部平行于滑孔方向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以床的中线为对称线对称设置有两条,第一滑槽处于相同一侧的滑孔和转轴之间,第一滑槽内靠近每个所述卷筒位置均设置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底面横向固定有横板,横板的底面靠近转轴一端竖直固定有竖板,竖板的两侧以竖板竖直中线为对称线对称设置有挡板,两块所述挡板靠近竖板一侧均贴合在卷筒两端的所述摩擦圈远离卷筒一端上,横板和与该横板最近的第二滑块之间固定有扁管,床上其中一侧设置有公插扣,床上另一侧设置有母插扣,公插扣、母插扣相互成对且与单个所述滑孔内的第二滑块数量一致,第一连接带一端固定在公插扣上,竖板上平行于滑孔方向开设有腰型孔,第二滑块上开设有通孔,第一连接带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滑块、扁管和竖板的腰型孔缠绕在该公插扣正下方的所述卷筒上,第二连接带一端固定在母插扣上,第二连接带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滑块、扁管和竖板的腰型孔缠绕在该母插扣正下方的所述卷筒上,床底部设置有压力调节结构,压力调节结构可根据被检测人员的体型合理调节夹紧检测人员的压力,床旁边设置有控制器。

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疗mri床内人体局部加压装置,所述的压力调节结构包括推杆、摩擦片、第一挡圈、第二挡圈、第二弹簧、推板以及双向伸缩杆,双向伸缩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双向伸缩杆分别固定在床头和床尾的底部,双向伸缩杆两侧的活动端向垂直于滑孔方向延伸,推板设置有两块,推板的安装方向和滑孔方向平行,推板固定在相同一侧的两个双向伸缩杆的活动端上,推杆穿插在竖板和与该竖板最近的所述推板上,推杆上竖板和推板之间套装有第一挡圈和二挡圈,第一挡圈固定推杆上,第二挡圈的内圈大于推杆的外径,第二挡圈距离推板比第一挡圈近,推杆上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推杆穿出竖板一端固定有摩擦片,摩擦片可在双向伸缩杆的推动下紧贴在摩擦圈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疗mri床内人体局部加压装置,所述的两个滑孔之间的间距设置为五厘米。

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疗mri床内人体局部加压装置,所述的两个滑孔之间的距离最近的一对所述第二滑块通过连接杆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疗mri床内人体局部加压装置,所述的床的底部外圈设置有第一外壳,地面上床正下方设置有第二外壳,第一外壳的外圈贴放在第二外壳的内圈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疗mri床内人体局部加压装置,所述的公插扣和母插扣外圈包裹有软垫。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可通过控制器控制,当有患者需要做核磁共振检查时,电动伸缩杆下降,床跟随电动伸缩杆一同下降,患者拖鞋躺在床上,医护人员拖动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底面通过扁管固定在横板的底面上,横板固定在第三滑块的底面上,横板的底面上竖直固定有竖板,竖板的两侧设置有挡板,挡板贴放在卷筒两端的摩擦圈上,拖动第二滑块可带动卷筒一同滑动,医护人员将多个第二滑块分别滑动到患者的额头、肩膀以及膝盖位置,将公插扣插入与之对应的母插扣内,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转动带动与伺服电机最近的转轴转动,与伺服电机最近的转轴转动可通过传动轴带动另一根转轴反向转动,卷筒内圈设置有插块,转轴外圈设置有三角形槽,插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可伸入三角形槽内,伺服电机转动带动卷筒转动,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均缠绕在不同一侧的卷筒上,根据患者的体型情况,通过压力调节结构调节卷筒的扭力,卷筒转动将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收紧,患者的额头、肩膀以及膝盖均被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压紧,电动滑轨启动,电动滑轨内的第一滑块将床和患者送入核磁共振主机内,医护人员使用核磁共振对患者进行检查;一种医疗mri床内人体局部加压装置,具有对人体局部加压功能,防止患者在做核磁共振检查时晃动,造成核磁共振检查时照片不清晰,同时加压的力度可根据患者的体型进行合理调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方向示意图;图3为图1的b-b方向剖视图;图4为图3的ⅰ部位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4的c-c方向剖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医疗mri床内人体局部加压装置,如图所示,包括核磁共振主机1,核磁共振主机1旁设置有床2,所述地面上床2正下方垂直于核磁共振主机1方向铺设有多条电动滑轨,电动滑轨上安装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上端竖直固定有电动伸缩杆3,电动伸缩杆3的固定端固定在第一滑块上,电动伸缩杆3的活动端顶部横向固定有支撑板4,电动伸缩杆通过支撑板4将床2支撑在地面上方,床2的顶面上垂直于核磁共振主机1方向开设有滑孔5,滑孔5以床2的中线为对称线对称设置有两条,滑孔5内设置有多个第二滑块6,床2的底部边缘位置平行于滑孔5方向设置有转轴7,转轴7以床2的中线为对称线对称设置有两根,伺服电机9通过直齿轮机构带动其中一根所述转轴7旋转,床2的尾部垂直于转轴7方向设置有传动轴10,转轴7、传动轴10通过安装座8安装在床2的底部,转轴7、传动轴10通过锥齿轮机构传动,转轴7上靠近每个所述第二滑块6位置均设置有卷筒11,转轴7截面上开设有三角形槽12,三角形槽12向滑孔5的两端延伸,卷筒11内圈等距开设有多个矩形槽13,矩形槽13内设置有插块14,插块14靠近转轴7一端设置为三角形,插块14远离转轴7一端设置为矩形,矩形槽13远离转轴7一侧和插块14远离转轴7一侧连接有第一弹簧15,转轴7上卷筒11的两端固定有摩擦圈16,床2底部平行于滑孔5方向设置有第一滑槽17,第一滑槽17以床2的中线为对称线对称设置有两条,第一滑槽17处于相同一侧的滑孔5和转轴7之间,第一滑槽17内靠近每个所述卷筒11位置均设置有第三滑块18,第三滑块18底面横向固定有横板19,横板19的底面靠近转轴7一端竖直固定有竖板20,竖板20的两侧以竖板20竖直中线为对称线对称设置有挡板21,两块所述挡板21靠近竖板20一侧均贴合在卷筒11两端的所述摩擦圈16远离卷筒11一端上,横板19和与该横板19最近的第二滑块6之间固定有扁管22,床2上其中一侧设置有公插扣23,床2上另一侧设置有母插扣24,公插扣23、母插扣24相互成对且与单个所述滑孔5内的第二滑块6数量一致,第一连接带25一端固定在公插扣23上,竖板20上平行于滑孔5方向开设有腰型孔26,第二滑块6上开设有通孔,第一连接带25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滑块6、扁管22和竖板20的腰型孔26缠绕在该公插扣23正下方的所述卷筒11上,第二连接带27一端固定在母插扣24上,第二连接带27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滑块6、扁管22和竖板20的腰型孔26缠绕在该母插扣24正下方的所述卷筒11上,床2底部设置有压力调节结构,压力调节结构可根据被检测人员的体型合理调节夹紧检测人员的压力,床2旁边设置有控制器。本发明可通过控制器控制,当有患者需要做核磁共振检查时,电动伸缩杆3下降,床2跟随电动伸缩杆3一同下降,患者拖鞋躺在床2上,医护人员拖动第二滑块6,第二滑块6底面通过扁管22固定在横板19的底面上,横板19固定在第三滑块18的底面上,横板19的底面上竖直固定有竖板20,竖板20的两侧设置有挡板21,挡板21贴放在卷筒11两端的摩擦圈16上,拖动第二滑块6可带动卷筒11一同滑动,医护人员将多个第二滑块6分别滑动到患者的额头、肩膀以及膝盖位置,将公插扣23插入与之对应的母插扣24内,启动伺服电机9,伺服电机9转动带动与伺服电机9最近的转轴7转动,与伺服电机9最近的转轴7转动可通过传动轴10带动另一根转轴7反向转动,卷筒11内圈设置有插块14,转轴7外圈设置有三角形槽12,插块14在第一弹簧15的作用下可伸入三角形槽12内,伺服电机9转动带动卷筒11转动,第一连接带25和第二连接带27均缠绕在不同一侧的卷筒11上,根据患者的体型情况,通过压力调节结构调节卷筒11的扭力,卷筒11转动将第一连接带25和第二连接带27收紧,患者的额头、肩膀以及膝盖均被第一连接带25和第二连接带27压紧,电动滑轨启动,电动滑轨内的第一滑块将床2和患者送入核磁共振主机1内,医护人员使用核磁共振对患者进行检查;一种医疗mri床内人体局部加压装置,具有对人体局部加压功能,防止患者在做核磁共振检查时晃动,造成核磁共振检查时照片不清晰,同时加压的力度可根据患者的体型进行合理调节。

具体而言,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压力调节结构包括推杆28、摩擦片29、第一挡圈30、第二挡圈31、第二弹簧32、推板33以及双向伸缩杆34,双向伸缩杆3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双向伸缩杆34分别固定在床2头和床2尾的底部,双向伸缩杆34两侧的活动端向垂直于滑孔5方向延伸,推板33设置有两块,推板33的安装方向和滑孔5方向平行,推板33固定在相同一侧的两个双向伸缩杆34的活动端上,推杆28穿插在竖板20和与该竖板20最近的所述推板33上,推杆28上竖板20和推板33之间套装有第一挡圈30和二挡圈31,第一挡圈30固定推杆28上,第二挡圈31的内圈大于推杆28的外径,第二挡圈31距离推板33比第一挡圈30近,推杆28上第一挡圈30和第二挡圈31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32,推杆28穿出竖板20一端固定有摩擦片29,摩擦片29可在双向伸缩杆34的推动下紧贴在摩擦圈16上。当被检测的人员为小孩时,根据小孩的体型调节第二滑块6的间距,将不同一侧的多对第二滑块6分别移动至小孩的额头、肩膀和膝盖处,将公插扣23插入与其对应的母插扣24内,分别将扣好的公插扣23和母插扣24置于小孩的额头、肩膀和膝盖处,启动伺服电机9,伺服电机9转动带动与伺服电机9最近的转轴7转动,与伺服电机9最近的转轴7转动可通过传动轴10带动另一根转轴7反向转动,卷筒11内圈设置有插块14,转轴7外圈设置有三角形槽12,插块14在第一弹簧15的作用下可伸入三角形槽12内,伺服电机9转动带动卷筒11转动,第一连接带25和第二连接带27均缠绕在不同一侧的卷筒11上,卷筒11转动将第一连接带25和第二连接带27收紧,双向伸缩杆34伸长,在双向伸缩杆34的作用下推板33向相同一侧的卷筒11方向移动,推板33推动第一挡圈30向卷筒11方向移动,第一挡圈30固定在推杆28上,推杆28贴近摩擦圈16一端固定有摩擦片29,推板33移动可推动摩擦片29移动,使得摩擦片29贴紧在摩擦圈16上,根据小孩的体型调节摩擦片29和摩擦圈16之间的摩擦力,待第一连接带25和与其对应的第二连接带27完全收紧,且在摩擦片29贴紧在摩擦圈16上时,卷筒11停止转动,因为额头、肩膀以及膝盖处的卷筒11扭力和摩擦片29贴紧在摩擦圈16的摩擦阻力大小一致,使得额头、肩膀以及膝盖处的第一连接带25和第二连接带27拉力相同,该结构可确保人的每个部位均被夹紧;如果检测人员为成年人时,使用情况跟小孩一致,可适当减少或者消除摩擦片29贴紧在摩擦圈16的摩擦阻力,以增大卷筒11的扭力,使得第一连接带25和第二连接带27将被检测人员夹得更紧。

具体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两个滑孔5之间的间距设置为五厘米。可更好的将检测人员夹紧,防止其晃动,造成核磁共振检查时照片不清晰。

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两个滑孔5之间的距离最近的一对所述第二滑块6通过连接杆35连接。在滑动一对所述第二滑块6时,因为有连接杆35的相互连接,仅需滑动一个第二滑块6就能带动一对第二滑块6一同运动,方便医护人员使用。

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床2的底部外圈设置有第一外壳36,地面上床2正下方设置有第二外壳37,第一外壳36的外圈贴放在第二外壳37的内圈上。第一外壳36和第二外壳37可将床2下方的零部件完全遮盖住,使得被发明更加美观,同时可以减弱伺服电机9所产生的噪音。

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公插扣23和母插扣24外圈包裹有软垫。防止公插扣23和母插扣24直接与人体接触,在第一连接带25和第二连接带27的拉力的作用下,将患者压伤,软垫可使患者更加舒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