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脂质代谢疾病的炎症靶向的宾达利纳米粒、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背景技术:
脂质代谢紊乱是指先天性或获得性因素造成的血液及其他组织器官中脂质(脂类)及其代谢产物质和量的异常,脂质的代谢包括脂类在小肠内消化、吸收,由淋巴系统进入血循环(通过脂蛋白转运),经肝脏转化,储存于脂肪组织,需要时被组织利用,生物酶hicbi调节,完善脂质代谢紊乱。
脂质代谢紊乱会引起肥胖、脂肪肝、糖尿病等多种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多项研究已证实多种脂质代谢紊乱的疾病如肥胖、脂肪肝、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均与炎症相关。由于体内脂肪尤其是内脏脂肪的积累,可导致慢性炎症的发生,而大量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会进一步促进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传统的靶向递送系统通常是基于病灶微环境或病变细胞的表面抗原或受体等构建形成,已在肿瘤、局部炎症等具有单一病灶特点的疾病中表现出了积极的靶向递送能力。
但是,对于脂质代谢紊乱引起的多病灶病变的全身代谢性疾病,传统的靶向递送策略则难以实现多病灶的靶向递送,无法实现多病灶的治疗,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治疗多病灶的靶向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脂质代谢疾病的炎症靶向的宾达利纳米粒,用以实现靶向治疗多病灶的脂质代谢相关疾病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目的一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水溶性的β-1,3-d-葡聚糖和宾达利正电荷纳米药物,通过静电吸附形成炎症靶向的宾达利纳米粒。
作用机理:
通过宾达利与含氨基阳离子聚合物自组装形成正电荷纳米药物,在该体系中宾达利作为疏水核心存在,表面以含氨基阳离子聚合物组成,随后利用水溶性的β-1,3-d-葡聚糖与宾达利正电荷纳米药物之间的静电吸附作用,形成具有水溶性的β-1,3-d-葡聚糖修饰的宾达利纳米粒。
选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水溶性的β-1,3-d-葡聚糖制备靶向的宾达利纳米粒,相对于难溶性β-1,3-d-葡聚糖而言,该材料来源简单,可直接购买,同时本发明所提供的靶向宾达利纳米粒的粒径较小,不会产生沉积。
本发明所提供的水溶性的β-1,3-d-葡聚糖优选为昆布多糖,该昆布多糖可被单核巨噬细胞的dectin-1受体识别、并吞噬,从而赋予该体系靶向能力。
本发明所提供的炎症靶向的宾达利纳米粒能靶向至多病灶的炎症部位,并将治疗药物靶向至相应病灶部位,进而达到靶向治疗的效果。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水溶性的β-1,3-d-葡聚糖选自昆布多糖、硫酸昆布多糖或昆布多糖衍生物。
本发明优选为硫酸昆布多糖,主要原因是硫酸昆布多糖的负电荷更高,吸附效率会更高。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宾达利正电荷纳米药物包括宾达利和含氨基的聚合物,通过透析自组装制得。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宾达利的质量分数为1~80wt%;所述含氨基的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为1~80wt%;所述水溶性的β-1,3-d-葡聚糖的质量分数为0.1~30wt%。
优选宾达利的质量分数为80%,当宾达利质量分数为80%时,载药量更高;在制备过程中,优选含氨基的聚合物的质量分数越少越好;当水溶性的β-1,3-d-葡聚糖的质量分数为0.1~30wt%时,能有效覆盖纳米粒表面,有效形成具有单核细胞靶向特性的纳米颗粒。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含氨基的聚合物选自聚乙烯亚胺、聚赖氨酸、聚丙烯亚胺、聚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除上述列举的聚合物外,还包括其他含氨基的阳离子聚合物,如聚赖氨酸等。
本发明所提供的炎症靶向的宾利达纳米粒主要用于改善药物在脂质代谢疾病中的应用,该制剂主要成分为宾达利和水溶性的β-1,3-d-葡聚糖,通过将水溶性的β-1,3-d-葡聚糖与宾达利正电荷纳米药物进行自组装制成,口服经胃肠道吸收入血后可特异性分布于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水溶性的β-1,3-d-葡聚糖可将修饰的纳米粒靶向转运至单核细胞中,依赖于脂质代谢紊乱引起的各病灶中存在的慢性炎症中的单核细胞募集效应,将纳米粒靶向转运至各炎症病灶,到达各病灶部位后,通过宾达利的抗炎活性抑制病灶部位的mcp-1的表达,进而减少炎症细胞在病灶部位的聚集,实现对脂质代谢相关多疾病包括肥胖、脂肪肝、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靶向治疗。
通过长期实验得出,制备出的炎症靶向的宾达利纳米粒在肥胖小鼠脂肪组织、脂肪肝组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的分布更集中,治疗效果更佳。
本发明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治疗脂质代谢疾病的炎症靶向的宾达利纳米粒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成功制得炎症靶向的宾达利纳米粒,且制备过程简单、易操作。
本发明目的二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宾达利正电荷纳米药物:
将宾达利和含氨基的聚合物在有机溶剂中充分溶解,溶解后置于截留分子量为1000~5000da的透析袋中,透析8~48小时,得到宾达利正电荷纳米药物;
制备水溶性的β-1,3-d-葡聚糖溶液:
将昆布多糖或硫酸昆布多糖充分溶解于纯水中得到水溶性的β-1,3-d-葡聚糖溶液;
制备炎症靶向的宾达利纳米粒:
将制得的水溶性的β-1,3-d-葡聚糖溶液逐滴加入宾达利正电荷纳米药物,并不断搅拌,1~48小时;充分混合与吸附后,离心,取沉淀进行冻干,得到靶向的宾达利纳米粒。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有机溶液可选自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乙醇、四氢呋喃、甲醇、乙醇、丙酮、乙腈、1,4-二氧六环、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通过将水溶性的β-1,3-d-葡聚糖和宾达利正电荷纳米药物通过静电吸附制得,该制备过程简单,操作容易,该炎症靶向的宾达利纳米粒的直径为10~100nm,从而具有更好的分散性与稳定性。
本发明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炎症靶向的宾达利纳米粒在制备改善脂质代谢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脂质代谢疾病包括肥胖病、脂肪肝、胰岛素抵抗导致的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或其他脂质贮积病。
本发明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脂质代谢疾病的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包括构成纳米粒的含氨基的聚合物、抗炎药物分子和修饰材料,所述修饰材料选自水溶性的β-1,3-d-葡聚糖。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药物分子包括宾达利、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西列他汀、以tnf-α/il-1/il-6为靶点的抗炎药、抗炎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供的用于治疗脂质代谢疾病的炎症靶向的宾达利纳米粒,通过将水溶性的β-1,3-d-葡聚糖与宾达利正电荷纳米药物通过静电吸附而成,口服经胃肠道吸收入血后可特异性分布于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水溶性的β-1,3-d-葡聚糖可将修饰的纳米粒靶向转运至单核细胞中,依赖于脂质代谢紊乱引起的各病灶中存在的慢性炎症中的单核细胞募集效应,将纳米粒靶向转运至各炎症病灶,到达各病灶部位后,通过宾达利的抗炎活性抑制病灶部位的mcp-1的表达,进而减少炎症细胞在病灶部位的聚集,实现对脂质代谢相关多疾病包括肥胖、脂肪肝、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靶向治疗。
本发明通过将水溶性的β-1,3-d-葡聚糖静电吸附于宾达利正电荷纳米粒上,该自组装方式操作简单,易制得,反应条件可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以便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脂质代谢疾病的炎症靶向的宾达利纳米粒的tem透射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实验例和对比例制得的成品离体成像图一;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实验例和对比例制得的成品离体成像图二;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肥胖小鼠的体重增长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肥胖小鼠的脂肪组织的he切片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肥胖小鼠的血清中的血糖水平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肥胖小鼠的血清中的胰岛素水平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肥胖小鼠的血清中的游离脂肪酸水平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肥胖小鼠的肝的质量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肥胖小鼠的肝的油红染色切片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肥胖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靶向效果图;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肥胖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
一种用于治疗脂质代谢疾病的炎症靶向的宾达利纳米粒
制备宾达利正电荷纳米药物:
称取宾达利10mg,聚乙烯亚胺10mg,溶于1ml的二甲基亚砜中,充分溶解后置于分子截留量为1000da的透析袋中,透析12小时,获得宾达利正电荷纳米药物。
制备水溶性的β-1,3-d-葡聚糖溶液:
称取昆布多糖5g,溶于100ul纯水中,得到昆布多糖水溶液。
制备炎症靶向的宾达利纳米粒:
将制出的昆布多糖水溶液逐滴加入宾达利正电荷纳米药物,并高速断搅拌,搅拌4小时,12500转离心后,取沉淀,将其烘干,得到炎症靶向的宾达利纳米粒,该炎症靶向的宾达利纳米粒的载药量为37.8%。
对比例
一种宾达利纳米粒
称取宾达利10mg,聚乙烯亚胺10mg,溶于1ml的二甲基亚砜中,充分溶解后置于截留分子量为1000da的透析袋中,透析12小时,获得宾达利正电荷纳米粒溶液,置于12500转离心,取沉淀,将其烘干,得到宾达利纳米粒。
实验数据
将上述实施例制得的炎症靶向的宾达利纳米粒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其结构,显示如图1所示。
实验对象选自高脂饮食介导的肥胖小鼠。
实验方法:将上述实施例制得的炎症靶向的宾达利纳米粒和对比例制得的宾达利纳米粒均采用荧光素花青素5.5进行荧光标记,通过荧光标记观察其药物在肥胖小鼠脂肪组织里的分布情况以及药物的药理特性。
a,观察其实施例得到的炎症靶向的宾达利纳米粒和对比例得到的宾达利纳米粒在肥胖小鼠脂肪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得出,实施例制得的炎症靶向的宾达利纳米粒在肥胖小鼠脂肪组织中分布面积大于对比例制得的宾达利纳米粒,从而可以得出,本实施例得到的炎症靶向的宾达利纳米粒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在目标部位的分布更为集中。
b,观察实施例得到的炎症靶向的宾达利纳米粒和对比例宾达利纳米粒在肥胖小鼠脂肪组织的靶向情况,如图3所述,从图中可以得出,本实施例制得的炎症靶向的宾达利纳米粒靶向效果更好,在脂肪组织的分布更多,能更多的作用于各病灶中mcp-1,从而实现各病灶的靶向,而对比例制得的宾达利纳米粒的靶向情况明显较少,作用于病灶的部分也相对较少,对各病灶的靶向性明显较低。
c,观察其实施例得到的炎症靶向的宾达利纳米粒和对比例得到的宾达利纳米粒在肥胖小鼠脂肪组织的药效情况,将炎症靶向的宾达利纳米粒按照每3天口服一次,剂量为20mg/kg给药,观察其炎症靶向的宾达利纳米粒对肥胖、胰岛素耐受与脂肪肝的防治效果,图4为肥胖小鼠体重增长比例图;如图5为肥胖小鼠的脂肪组织的he切片照片,从图4和图5可以得出,炎症靶向的宾达利纳米粒能够明显抑制肥胖小鼠的体重过度增长,并能够减少脂肪细胞的大小。
为了进一步验证炎症靶向的宾达利纳米粒的药性,并进一步的观察肥胖小鼠的血清中血糖、胰岛素、游离脂肪酸水平,其结果如图6~8所示,其中*与#分别代表vsns或pbs的p<0.05,从图中可以得出,炎症靶向的宾达利纳米粒能在不提高血清中胰岛素水平的情况下,维持血糖处于正常水平,同时未升高脂肪酸的水平。
进一步的观察服用炎症靶向的宾达利纳米粒后对肥胖小鼠肝脏的影响,其结果如图9和10所示,其中*与#分别代表vsns或pbs的p<0.05,从图中可以得出,炎症靶向的宾达利纳米粒能够显著抑制肥胖小鼠的肝脏重量增加,并且减少肝脏中的脂肪水平。
进一步观察炎症靶向宾达利纳米粒对脂质代谢异常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其结果如图11和1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炎症靶向的纳米粒在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有更多的分布,并且可明显减少斑块的形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