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恒温蒸汽中药溻渍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33325发布日期:2020-09-15 19:38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式恒温蒸汽中药溻渍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仪器领域,具体是一种手持式恒温蒸汽中药溻渍仪。



背景技术:

溻渍法,又称为″湿敷法″,是中医传统外治方法之一,首次记载于《刘涓子鬼遗方》,广泛应用于皮肤科、周围血管科、骨科等诸多疾病。中药溻渍技术具有药味少、药量大、药力直达病所、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起效迅速、疗效明确等优点,是临床常见的中药外用方法。但中药溻渍疗法缺少相应的临床外用技术规范,因此本文基于对临床中药溻渍技术应用的数据挖掘,结合临床试验和研究,形成了中药溻渍临床外用技术规范(草案)。

1基本原理

溻渍疗法通过对患处进行湿敷、淋洗、浸泡等物理作用,使药液依靠肌肤毛窍、经络、穴位、腠理等部位发挥药效,达到治疗目的。溻渍疗法中药物主要是其挥发性成分经皮吸收,使血管通透性和血液循环增加,且药物积聚在患处局部,浓度高,作用时间长,对于炎症因子的吸收、机体免疫力的提高作用显著。此外,溻渍疗法能显著改善患处的肌肉痉挛和关节活动度、降低神经兴奋性。清代医家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谓:″熏蒸渫洗之能汗,凡病之宜发表者,皆可以此法″,其基本作用在于″枢也,在中兼表里者也,可以转运阴阳之气也″,即其主张″通内治之理行外治之法″和″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溻渍等诸外治法同样具有″调阴阳″″和五脏″″升清降浊″的功用。

现代研究认为溻渍疗法是药液在组织中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流动过程中,基于湿敷和渗透压的双重作用,使皮肤末梢血管收缩,皮损处渗液和出血现象均减少。此外湿敷能够抑制患处末梢神经,减轻由炎症反应产生的灼热感,起到消炎、镇痛、止痒等作用。

2基本要求

2.1适用范围

溻渍疗法(tastaintherapy):指通过物理作用湿敷、淋洗、浸泡患处,使药液经肌肤毛窍、经络、穴位、腠理等部位发挥药效作用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热溻法(hothumidificationmethod):指药液煎成后,趁热(或根据需要维持特定的温度)湿敷患处,稍凉即换,适用于寒证、阴证。

2.2适应证

中药溻渍疗法临床应用广泛,如皮肤科、周围血管科、骨科、妇科、消化科等都具有一定的疗效。皮肤科疾病,如急慢性湿疹、接触性皮炎、疮面、血虚风燥型手癣等;周围血管科疾病,如静脉炎、静脉性溃疡疮周微循环、下肢多发血栓导致流注等;骨科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软组织损伤、强直性脊柱炎等;妇科疾病,如盆腔炎性疾病、乳腺增生等;消化科疾病,如肝硬化腹水、肛肠病术后尿潴留、便秘等。风湿免疫科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等。

中药溻渍疗法在治疗过程中常用的方剂类型有活血化瘀剂,适用于踝骨关节炎、软组织损伤、膝骨关节炎、急性腰扭伤、肢体肿胀等方面;清热剂,适用于急性肛周湿疹、丹毒、淤积性皮炎等方面;祛湿剂,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慢性湿疹等方面;治痈疽疮疡剂,适用于臁疮、湿疮、糖尿病足溃疡等方面;解表剂,适用于麻疹、疮疡、水肿、疟疾等方面;泻下剂,适用于瘀血、痰饮、水气、虫证等方面;理气剂,适用于肝腹水硬化、小儿肺炎、便秘等方面;在上述溻渍疗法中以祛湿剂、清热剂和活血化瘀剂应用相对较多,此外也有部分溻渍疗法采用治风剂、补益剂和温里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2.3禁忌证

患处出现糜烂、溃疡、水疱和化脓等状况应慎用中药溻渍疗法;对中药溻渍疗法过敏或患者皮肤有破损者应禁用;对于中医中热证、阳证的治疗禁用热溻法;对中医中寒证、阴证的治疗禁用冷溻法;对于盆腔炎患者,处于月经期间女性,一般暂停溻渍给药,错开经期后,再行使用。

2.4溻渍药液的制备

结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对相应中药的规范要求,配制相应的溻渍药液。溻渍药液是临方调配,应在无菌、洁净、常温环境中制备,如有特殊要求可在当地医疗部门专用制剂室进行。中药一般先用水(溶剂可根据临床应用需要进行选择)浸泡约30min,加水量以高于液面3-5cm为宜,先武后文煎煮药液,即武火煮沸后文火加热约20-30min,根据临床情况选择滤液(除去药渣)或含药药液备用。药液浓度、相应温度,是否使用蜂蜜、白酒、陈醋调和等,均需在临床医师指导下根据患者病情而定。

3临床应用

3.1操作方法

热溻法:溻渍包覆盖患处,但药液需要加热至一定温度,药液温度多控制在40~60℃,每次溻渍持续时间30min左右,趁热溻敷患处,稍凉即换。

3.2溻渍温度

溻渍过程的温度控制大多根据患者溻渍部位及局部皮肤的状态选择相应的溻渍温度。

骨科疾病用药温度一般为40~60℃,湿疹类皮肤科疾病等用药温度大约30~40℃,其他的选择煎煮或浸泡过的药材进行直接布袋装溻渍患处的药液温度多为50~70℃。具体溻渍温度的确定需要根据患者体质状态,对温度的耐受程度,患者病情及不同的溻渍疗法予以确定,以保证患者皮肤给药处的舒适度为适当温度。针对老年、婴幼儿、肢体感觉障碍等对温度感觉不太敏感的患者,在用药时需要适当降低药物温度,大多控制在37℃左右。

3.3溻渍时间

溻渍时间过短药液无法充分发挥疗效,溻渍时间过长,极易导致局部组织的渗透性水肿或烫伤等。热溻时间一般选择30min或≥30min为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溻渍时间进行适当调整,一般每隔5~10min更换1次药液,或使敷布重新浸渍药液以保证疗效。对于婴幼儿溻渍时间略短,多为每次5min。

3.4溻渍频率

溻渍疗法的用药频率大多集中在每天1次和2次,皮肤科及周围血管类疾病等的溻渍频率多为每天1次。部分急性疾病,如急性湿疹,或较为严重的疾病,如湿热毒蕴型丹毒等溻渍频率和时间稍微较长,多为每天2次。

3.5溻渍疗程

皮肤科疾病如婴儿湿疹、急性湿疹、肛周湿疹等疗程多为14d,慢性湿疹溻渍疗程大多为28d,肢体肿胀、下肢丹毒等疗程多为7d;消化科疾病如肝腹水硬化、脂肪肝、慢性胆囊炎等疗程多为28d;周围血管类疾病如下肢静脉曲张、静脉炎等溻渍疗程为28d左右;骨科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等溻渍疗程多为10d;对于短期内难以治愈的病情,则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溻渍疗程,直至病情痊愈。疗程>7d者,宜在第7天停用1d,让局部得以休息。

3.6用药后处理及评估

溻渍疗法结束后,应用温水清洗溻渍部位残留的药液,擦干溻渍部位。观察接受溻渍疗法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是否减轻,减轻或消除症状所用时间;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的程度;应用过程是否影响其他治疗;停药后患者病情发展情况等。

4注意事项与不良反应

4.1注意事项

溻渍治疗前应先用温水清洗溻渍部位,必要时可选择医用酒精或碘伏予以消毒处理,若患者有皮肤过敏,或患处具有皮损、溃烂或水疱等情况,一般禁止采用中药溻渍疗法,或在用药前进行详细评估。溻渍药液应均匀涂抹于药垫或医用纱布上(或将药渣等过滤完全),避免中药残渣或颗粒物对皮肤产生直接刺激。纱布或药垫、脱脂棉等的厚薄应适中,可根据患病部位及溻渍药液进行相应调整。一般敷贴面积大于患处边缘1~2平方厘米,并在外层覆盖保鲜膜,维持药液湿度,减少污染。贴敷部位24h内应避免使用刺激性物质或冷水擦洗,皮肤微微出现红晕、发痒及微热等均属正常现象。热溻疗法时需控制好溻渍温度,如调整好红外线灯或tdp仪与患处皮肤间的距离,一般以20~30cm为最佳距离,避免烫伤患者皮肤。此外皮肤科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尽量避免穿紧身衣,以免对患病部位摩擦挤压,导致皮损或水疱等情况发生,影响疗效。

4.2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皮肤过敏反应:溻渍治疗中时刻监测患者情况,以免局部或全身出现过敏现象,如湿疹、水疱、瘙痒等,如有异常即刻停用。溻渍过程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微热、产生刺痛感、烧灼感等,挠抓瘙痒处易使皮肤破损,产生交叉感染,一般轻者可自行恢复,重者需在医师指导下口服抗过敏药或外涂抗过敏药膏。

烧烫伤:若溻渍之后患者出现灼痛、瘙痒难忍等状况,严禁抓挠,可在周围涂抹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如果患者局部呈暗紫色或伴有小水疱,应及时涂抹烫伤膏或凡士林,改穿质地柔软性衣服,避免水疱破损。若水疱较大,可采用工具(如消毒针)刺破水疱,清除掉渗出液并涂抹甲紫溶液。

轻中度疼痛:患处皮肤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局部发热、冰凉、麻、痒或伴随着轻中度疼痛等现象,待治疗结束后清除药物即可,属于正常现象,但若出现剧烈疼痛如灼烧或针刺样以致患者难以忍受时,应及时清除药物。

皮肤干燥:采用中药溻渍、药浴或熏蒸等操作后,患者皮肤极易干燥而且会出现皮屑或角质等脱落现象,因此对新生皮肤的护理保护至关重要,可在溻渍结束后在患处皮肤涂抹凡士林或擦拭适量的合油脂的护肤膏,以维持皮肤湿度。

传统的溻渍治疗中,中药药渍容易污染手和床单,药包温度容易变低,不易控制,药效不显著。过烫过凉患者使用舒适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恒温蒸汽中药溻渍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持式恒温蒸汽中药溻渍仪,包括发热板和与所述发热板连接的手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药包组件,药包通过所述药包组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发热板上,所述发热板用于加热所述药包,实现溻渍;电加热模块,所述电加热模块与所述发热板连接,为所述发热板提供热量;以及电源和温度调节模块,所述温度调节模块与所述电加热模块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电加热模块的加热功率,所述电源提供电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供水模块,所述供水模块包括水箱、水泵,所述水泵安装在所述发热板或所述手柄上,所述水泵接通所述水箱和药包组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药包组件包括网托,所述网托与所述发热板螺纹或卡扣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发热板由铸铁或铝合金制成。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加热模块包括电热元件和电源开关,所述电热元件和电源开关串联接入交流电形成电加热电路。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热元件由云母板制成。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加热模块还包括:定时器和/或指示灯,所述定时器串联接入电加热电路,所述定时器控制所述电热元件的通电时间,所述指示灯用于提示所述定时器的工作状态。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温度调节模块包括温控器,所述温控器设置在所述手柄上,所述温控器控制所述电加热模块的加热功率。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罩壳,所述罩壳用于保护所述药包组件,所述罩壳和所述发热板上均设有排气孔。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用于封装所述电加热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持手柄用药包进行推拿;采用热蒸气渗透,温度湿度可控,药效更容易吸收,患者感觉更舒适,疼痛更容易缓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手持式恒温蒸汽中药溻渍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手持式恒温蒸汽中药溻渍仪的主视图。

图3为手持式恒温蒸汽中药溻渍仪的俯视图。

图4为手持式恒温蒸汽中药溻渍仪的右视图。

图5为手持式恒温蒸汽中药溻渍仪的系统原理图。

附图中:1-手柄、2-电源开关、3-指示灯、4-罩壳、5-药包、6-网托、7-发热板、8-电源线插头、9-水泵、10-温控器、11-定时器、12-排气孔、13-螺栓、14-水箱i、15-电热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施例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手持式恒温蒸汽中药溻渍仪,包括发热板7和与所述发热板7连接的手柄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药包组件,药包5通过所述药包组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发热板7上,所述发热板7用于加热所述药包,实现溻渍;电加热模块,所述电加热模块与所述发热板连接,为所述发热板提供热量;以及电源和温度调节模块,所述温度调节模块与所述电加热模块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电加热模块的加热功率,所述电源提供电能。

具体的,所述发热板7通过螺栓13安装在所述手柄1上,将药包通过所述所述药包组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发热板上,并挤出多余的中药药液,所述电源是交流电,所述手柄1上设有电源线接头8接通交流电,为所述电加热模块供电,所述电加热模块对所述发热板进行加热,热量通过所述发热板散发到药包,产生具有药性的热蒸气,从而实现溻渍,在溻渍的过程中,所述温度调节模块调节电加热模块的功率,控制热蒸气的温度,使药效更容易吸收,保证患者的舒适性,其疼痛也更容易缓解。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供水模块,所述供水模块包括水箱、水泵9,所述水泵9安装在所述发热板7或所述手柄1上,所述水泵9接通所述水箱和药包组件。

具体的,所述水泵9安装在所述发热板7上,所述水箱为水箱i14或水箱ii,所述水箱i14、水箱ii的容量分别为500ml、2000ml,溻渍开始前,将所述水泵9接通所述水箱ii,将药包5进行蒸煮;之后,将所述水泵9接通所述水箱i14,通过温度调节模块选择合适的温度进行溻渍。

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药包组件包括网托6,所述网托6与所述发热板7螺纹或卡扣连接。

具体的,所述网托6与所述发热板7螺纹连接,所述网托6将药包5固定在所述发热板7的表面,使得发热板7的热量传递到药包5,对药包5的药液进行加热变成热蒸气从网托6散发。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发热板7由铸铁或铝合金制成。

具体的,所述发热板7由铝合金制成,便于将所述电加热模块产生的热量均匀的传递至药包。所述发热板7与衣物的直接接触面平整度高,很光滑,不会对衣物产生损坏。

请参阅图5,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模块包括电热元件15和电源开关2,所述电热元件15和电源开关2串联接入交流电形成电加热电路。所述电热元件15由云母板制成。

具体的,所述电热元件15采用开启式片状电热元件、封闭式管状发热元件中的一种;所述电源开关控制所述电加热电路的通断。开启式片状电热元件的生产工艺简单,是将电热丝绕在云母片支架上,再覆盖云母片制成云母板。其价格低廉,但使用寿命较短。封闭式管状发热元件是一种封闭电热元件,是将电热丝放入充填有结晶氧化镁粉的金属管内而制成;具有封闭固定、耐冲击抗震动、在高温工作状态下能保持良好的电气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作为优选。

所述云母板耐600℃高温,绝缘电阻大于100mω。性能优良,厚度薄、体积小,功率大。可根据需要方便、容易地设计成各种型状,成本低。

请参阅图1、5,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模块还包括:定时器11和/或指示灯3,所述定时器11串联接入电加热电路,所述定时器11控制所述电热元件15的通电时间,所述指示灯3用于提示所述定时器11的工作状态。

具体的,所述定时器11串联接入电加热电路,所述定时器11控制所述电热元件的通电时间;所述指示灯3通过限流电阻并联连接在电热元件的两端;指示灯得电发亮,表示电热元件正在加电工作。待发热板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开始工作。当温度达到温度调节模块设定的温度时,电源断开,切断电源,从而停止加热,指示灯熄灭。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温度调节模块包括温控器10,所述温控器10设置在所述手柄1上,所述温控器10控制所述电加热模块的加热功率。

具体的,所述温控器采用双金属片型调温,双金属片安装在电热板的上部或下部,设有调节旋钮,分若干档位,调节范围在60℃-240℃。指示灯得电发亮,表示电热元件正在加电工作。待发热板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开始工作。当温度抵达温控器设定的温度时,电源断开,切断电源,从而停止加热,指示灯熄灭;发热板渐渐降温,当温度降到设定温度时,温控器自动接通,再次接通和的电源,如此反复,从而达到自动调温的目的。

请参阅图3、4,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罩壳4,所述罩壳4用于保护所述药包组件,所述罩壳4和所述发热板7上均设有排气孔12。

具体的,所述罩壳4用于保护所述药包5和网托6,还避免药包含有的药液滴落,污染衣物;所述罩壳4和所述发热板7上均设有排气孔12供热蒸气散发,实现溻渍。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用于封装所述电加热模块。

具体的,所述外壳用1mm左右的薄钢板冲压成型,所述外壳是将电加热模块的电热元件及其它带电部件封装在外壳内部,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将药包通过所述所述药包组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发热板上,并挤出多余的中药药液,电源为所述电加热模块供电,所述电加热模块对所述发热板进行加热,热量通过所述发热板散发到药包,产生具有药性的热蒸气,从而实现溻渍,在溻渍的过程中,所述温度调节模块调节电加热模块的功率,控制热蒸气的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采用的水泵、温控器、定时器均为现有技术的应用,本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根据相关的描述实现所要达到的功能,或通过相似的技术实现所需完成的技术特性,在这里就不再详细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施例处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