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杜仲皮的发酵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136739发布日期:2020-12-01 13:12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炮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药杜仲皮的发酵方法。



背景技术:

杜仲,又名胶木,为杜仲科植物。杜仲树皮灰褐色,粗糙,内含橡胶,折断拉开有多数细丝。嫩枝有黄褐色毛,不久变秃净,老枝有明显的皮孔。

药用杜仲,即为杜仲的干燥树皮,其性味甘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之功。由于杜仲树皮内含橡胶,生品杜仲皮中橡胶丝的作用使其有效成分难以溶出,因此,需要对杜仲进行炮制。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杜仲皮中含有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苯丙素类、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属木脂素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降压作用,是杜仲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多作为杜仲药材定性与定量的标准成分,此外,其浸出物含量也可作为检测杜仲胶丝是否被破坏的指标;杜仲药材目前国内临床上认可及采用的炮制方法为盐水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盐杜仲的炮制方法是取杜仲块或丝,但是,这种方法制得的杜仲的药用效果不能达到最佳状态,药效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中药杜仲皮的发酵方法,是以生啤为菌种来源,对杜仲皮进行发酵处理,采用该方法炮制得到的杜仲皮中功效成分易于释出,提高药效降低副作用。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中药杜仲皮的发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蒸制:取杜仲树皮,除去粗皮,洗净,蒸汽蒸制,晾干;

s2.一次发酵:将生啤喷洒到经蒸制后的杜仲皮上,堆置发酵至内皮呈紫褐色,干燥;

s3.二次发酵:将生啤喷洒到经一次发酵后的杜仲皮上,堆置发酵,干燥;

s4.焙炒:将经二次发酵后的杜仲皮切成方块或丝条,焙炒至微香。

优选地,s1中,在沸水上蒸制1-5min。

优选地,s2中,生啤的喷洒量为杜仲皮初始重量的30-40%。

优选地,s2中,堆置发酵7-10d,干燥至含水量为20-25%。

优选地,s3中,生啤的喷洒量为杜仲皮初始重量的20-30%。

优选地,s3中,堆置发酵10-14d,干燥至含水率为6-10%。

优选地,s4中,焙炒温度为140-180℃,焙炒时间为4-7min。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采用上述发酵方法制得的中药杜仲皮。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杜仲皮的发酵方法,是将杜仲树皮生品先蒸制预处理,再加入生啤进行两次发酵后炒制得到。首先,采用蒸汽蒸制预处理,避免杜仲皮中的生物活性物质被酶分解,有利于功效成分的保持,生啤中营养丰富,含有糖类、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成分,还有活酵母且富含维生素b族,以生啤为菌种来源,将其喷洒到杜仲皮表面堆置发酵,通过微生物的化学反应,经两次堆置发酵使树皮完全发酵,发酵好的杜仲皮上有肉眼可见的菌丝,杜仲皮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部分被降解,从而使得杜仲胶体暴露在外,进而有利于杜仲皮中功效成分的溶出,再炒制微香即可,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炮制得到的杜仲皮中功效成分易于释出,提高药效降低副作用,相较于杜仲皮生品,经发酵炮制后的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溶出率可提高8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中药杜仲皮的发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蒸制:取杜仲树皮,除去粗皮,洗净,在沸水上用蒸汽蒸制1min,晾干;

s2.一次发酵:将生啤喷洒到经蒸制后的杜仲皮上,喷洒量为杜仲皮初始重量的30%,堆置发酵7d至内皮呈紫褐色,干燥至含水量为20%;

s3.二次发酵:将生啤喷洒到经一次发酵后的杜仲皮上,喷洒量为杜仲皮初始重量的20%,堆置发酵10d,干燥至含水率为6%;

s4.焙炒:将经二次发酵后的杜仲皮切成方块或丝条,焙炒温度为140℃,焙炒时间为4min,焙炒至微香。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中药杜仲皮的发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蒸制:取杜仲树皮,除去粗皮,洗净,在沸水上用蒸汽蒸制5min,晾干;

s2.一次发酵:将生啤喷洒到经蒸制后的杜仲皮上,喷洒量为杜仲皮初始重量的40%,堆置发酵10d至内皮呈紫褐色,干燥至含水量为25%;

s3.二次发酵:将生啤喷洒到经一次发酵后的杜仲皮上,喷洒量为杜仲皮初始重量的30%,堆置发酵14d,干燥至含水率为10%;

s4.焙炒:将经二次发酵后的杜仲皮切成方块或丝条,焙炒温度为180℃,焙炒时间为7min,焙炒至微香。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中药杜仲皮的发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蒸制:取杜仲树皮,除去粗皮,洗净,在沸水上用蒸汽蒸制2min,晾干;

s2.一次发酵:将生啤喷洒到经蒸制后的杜仲皮上,喷洒量为杜仲皮初始重量的35%,堆置发酵8d至内皮呈紫褐色,干燥至含水量为24%;

s3.二次发酵:将生啤喷洒到经一次发酵后的杜仲皮上,喷洒量为杜仲皮初始重量的25%,堆置发酵12d,干燥至含水率为7%;

s4.焙炒:将经二次发酵后的杜仲皮切成方块或丝条,焙炒温度为150℃,焙炒时间为5min,焙炒至微香。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中药杜仲皮的发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蒸制:取杜仲树皮,除去粗皮,洗净,在沸水上用蒸汽蒸制4min,晾干;

s2.一次发酵:将生啤喷洒到经蒸制后的杜仲皮上,喷洒量为杜仲皮初始重量的37%,堆置发酵9d至内皮呈紫褐色,干燥至含水量为23%;

s3.二次发酵:将生啤喷洒到经一次发酵后的杜仲皮上,喷洒量为杜仲皮初始重量的28%,堆置发酵13d,干燥至含水率为8%;

s4.焙炒:将经二次发酵后的杜仲皮切成方块或丝条,焙炒温度为160℃,焙炒时间为6min,焙炒至微香。

对本发明实施例1-4中制得的杜仲树皮的成分进行检测。

试验方法:取杜仲树皮,等分成5组,5组无显著性差异,其中1组杜仲树皮生品作为空白组,其余4组分别按照实施例1-4中的方法进行发酵炮制,检测各组杜仲皮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将每组发酵后得到的杜仲皮各取1g放入烧杯中,加入25ml甲醇,超声处理1h,过滤,采用色谱法测定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含量。

试验结果:相较于空白组杜仲皮生品,实施例1-4的杜仲皮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均明显降低,其中,与空白组相比,实施例4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分别降低了50.24%、30.17%和13.81%;空白组杜仲皮生品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含量为0.142%,而经炮制后实施例4中其含量提高82.4%,可达0.25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