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窥镜及其组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351098发布日期:2020-12-18 16:57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胶囊内窥镜及其组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囊内窥镜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胶囊内窥镜作为一种新型的消化道体检方案,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胶囊内窥镜拥有传统插管式内镜无法比拟的优势,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痛苦且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等优点,因此胶囊内窥镜有逐渐取代传统插管式肠胃镜的趋势。

胶囊内窥镜通常包括胶囊壳体、内置于所述胶囊壳体内的胶囊内核。所述胶囊内核是所述胶囊内窥镜的核心结构,其包括摄像模块、第一照明模块、图像处理模块、永磁铁、信号传输模块、控制模块等。

现有的胶囊内窥镜存在胶囊内窥镜组件固定不稳定、组装不方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胶囊内窥镜及其组装方法,该胶囊内窥镜组装方便,且结构稳定。

一种胶囊内窥镜,包括胶囊壳体1和胶囊内核2,所述胶囊壳体1

包括外壳11和透明前盖12,所述胶囊内核2包括天线22、电池23、n块pcb电路板24及第一摄像模块25、第一照明模块26、图像处理模块、信号传输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n为正整数,且n≥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近所述透明前盖12的端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凸台111和至少两个第一凹槽112;第m块pcb电路板24m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凹槽24m1,其中m为正整数,且2≤m≤n,组装时,所述第二凹槽24m1与所述第一凸台111配合,以使所述胶囊内核2装入所述外壳11内,组装完毕后,所述第一凸台111用于支撑所述第m块pcb电路板24m;

所述胶囊内窥镜还包括:定位构件3,所述定位构件3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凸台31,所述第二凸台31限位在所述第一凹槽112和第二凹槽24m1构成的限位槽内,所述第二凸台31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槽112的底面相抵接,所述定位构件3的底面与所述第m块pcb电路板24m的上表面相抵接,以使所述胶囊内核2在所述胶囊壳体1的圆周方向、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上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前盖12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台阶面121,所述第一台阶面121抵接在所述外壳11的端面及所述第二凸台31的上表面,以使所述第m块pcb电路板24m在所述胶囊壳体1的轴向上定位;

所述外壳11近所述透明前盖12的端部的外周设置有第三台阶面114,所述透明前盖12的端部与所述第三台阶面114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胶囊内核2包括fpc软排线27,每两块所述pcb电路板24之间通过所述fpc软排线27连接;

所述外壳11开设有导向槽113,组装时,所述导向槽113用于与所述fpc软排线27配合,引导所述胶囊内核2装入所述外壳11内;组装完毕后,所述fpc软排线27限位在所述导向槽113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构件3包括至少两个定位块30,每个所述定位块30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凸台3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胶囊壳体1还包括透明后盖13,所述透明后盖13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台阶面131;

所述胶囊内核2还包括第二摄像模块28,所述第二摄像模块28集成在第p块pcb电路板24p上,其中m<p≤n;

所述第p块pcb电路板24p的下表面与所述外壳11近所述透明后盖13的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二台阶面131与所述第p块pcb电路板24p的上表面相抵接,以使所述第p块pcb电路板24p在所述胶囊壳体1的轴向方向上定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23为聚合物锂电池,所述聚合物锂电池的外壳为塑料,所述聚合物锂电池的形状为不规则形状;

所述胶囊内核2包括磁铁21,所述磁铁21的形状与所述聚合物锂电池的形状相适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天线22布置在所述胶囊壳体1和所述胶囊内核2的间隙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照明模块26集成在第一块pcb电路板241上,所述第一块pcb电路板241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摄像模块25的摄像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块pcb电路板241的下表面通过粘接剂固接在所述第一摄像模块25的台阶面上。

一种胶囊内窥镜的组装方法,应用于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胶囊内窥镜,包括:将第m块pcb电路板24m的第二凹槽24m1对准外壳11的第一凸台111,将胶囊内核2装入所述外壳11内;

当所述第m块pcb电路板24m的下表面超过所述第一凸台111的上表面时,旋转所述胶囊内核2,使所述第m块pcb电路板24m的下表面抵接在所述第一凸台111上,所述第二凹槽24m1与所述外壳11的第一凹槽112形成限位槽;将定位构件3的第二凸台31置于所述第二凹槽24m1与所述外壳11的第一凹槽112形成的限位槽内,所述第二凸台31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槽112的底面相抵接,所述定位构件3的底面与所述第m块pcb电路板24m的上表面相抵接,以使所述胶囊内核2在所述胶囊壳体1的圆周方向、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上定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胶囊内窥镜,第二凹槽24m1形成对第一凸台111的避让,保证了在组装时,第m块pcb电路板24m在垂直外壳11的轴向方向上顺利通过外壳11的内侧,从而实现胶囊内核2装入外壳11中;胶囊内核2装入外壳11后,第m块pcb电路板24m的下表面抵接在所述第一凸台111上,所述第二凹槽24m1与所述外壳11的第一凹槽112形成限位槽,定位构件3的第二凸台31卡在所述第二凹槽24m1与所述外壳11的第一凹槽112形成的限位槽内,所述第二凸台31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槽112的底面相抵接,所述定位构件3的底面与所述第m块pcb电路板24m的上表面相抵接,实现了所述胶囊内核2在所述胶囊壳体1的圆周方向、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上定位。因此该胶囊内窥镜的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胶囊内窥镜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胶囊内窥镜的定位构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胶囊内窥镜的部分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胶囊内窥镜的另一部分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胶囊内窥镜的透明前盖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又一种胶囊内窥镜的外壳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又一种胶囊内窥镜的外壳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又一种胶囊内窥镜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又一种胶囊内窥镜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又一种胶囊内窥镜的部分结构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胶囊内窥镜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胶囊内窥镜的组装过程图。

在附图中:

胶囊壳体1,外壳11,透明前盖12,第一凸台111,第一凹槽112,第一台阶面121,导向槽113,透明后盖13,第二台阶面131,第三台阶面114,胶囊内核2,磁铁21,天线22,电池23,pcb电路板24,第一摄像模块25,第一照明模块26,fpc软排线27,第m块pcb电路板24m,第二凹槽24m1,第二摄像模块28,第p块pcb电路板24p,第一块pcb电路板241,第二块pcb电路板242,第三块pcb电路板243,定位构件3,第二凸台31,定位块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胶囊内窥镜,所述胶囊内窥镜包括胶囊壳体1和胶囊内核2;所述胶囊壳体1包括外壳11和透明前盖12;所述胶囊内核2包括天线22、电池23、n块pcb电路板24及第一摄像模块25、第一照明模块26、图像处理模块、信号传输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n为正整数,且n≥2,,所述第一摄像模块25、所述第一照明模块26、所述fpc软排线27、所述图像处理模块、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集成在所述pcb电路板24上;所述外壳11近所述透明前盖12的端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凸台111和至少两个第一凹槽112;第m块pcb电路板24m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凹槽24m1,其中m为正整数,且2≤m≤n,组装时,所述第二凹槽24m1与所述第一凸台111相配合,以使所述胶囊内核2装入所述外壳11内,组装完毕后,所述第一凸台111用于支撑所述第m块pcb电路板24m;所述第一摄像模块25集成在所述第m块pcb电路板24m上;所述胶囊内窥镜还包括定位构件3,所述定位构件3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凸台31,所述第二凸台31限位在所述第一凹槽112和第二凹槽24m1构成的限位槽内,所述第二凸台31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槽112的底面相抵接,所述定位构件3的底面与所述第m块pcb电路板24m的上表面相抵接,以使所述胶囊内核2在所述胶囊壳体1的圆周方向、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上定位。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胶囊内窥镜中以3块pcb电路板为例,即胶囊内核2包括从上往下平行设置的第一块pcb电路板241、第二块pcb电路板242和第三块pcb电路板243,所述第一照明模块26集成在所述第一块pcb电路板241上,所述第一摄像模块25和图像处理模块集成在所述第二块pcb电路板242上,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和控制模块集成在第三块pcb电路板243上。本实施例中,第二块pcb电路板242以开设两个第二凹槽2421为例,两个第二凹槽2421均匀分布在第二块pcb电路板242的圆周上。

所述外壳11近所述透明前盖12的端部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凸台111和第一凹槽112,第一凸台111的数量、第一凹槽112的数量分别与第二凹槽24m1的数量相同,本实施例中,第一凸台111和第一凹槽112分别为两个。两个第一凸台111均匀分布在外壳11内壁的圆周上,两个第一凹槽112均匀分布在外壳11内壁的圆周上,第一凸台111与第一凹槽112可以紧邻设置,也可以相隔一定距离设置,具体可以根据胶囊内窥镜的整体结构来设计。

定位构件3设置有第二凸台31,第二凸台31的数量与第二凹槽24m1的数量相同,本实施例中,第二凸台31为两个。

组装时,第二凹槽2421与第一凸台111相配合,且第二凹槽2421的尺寸大于第一凸台111的尺寸,保证在组装时,第二凹槽2421与第一凸台111存在一定间隙,以第二块pcb电路板242在垂直外壳11的轴向方向上顺利通过外壳11的内侧,从而实现胶囊内核2装入外壳11中;之后旋转所述胶囊内核2,使所述第二块pcb电路板242的下表面抵接在所述第一凸台111上,所述第二凹槽2421与所述外壳11的第一凹槽112形成限位槽,该限位凹槽的形状和尺寸分别与第二凸台31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将定位构件3的第二凸台31置于所述第二凹槽24m1与所述外壳11的第一凹槽112形成的限位槽内,所述第二凸台31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槽112的底面相抵接,所述定位构件3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块pcb电路板242的上表面相抵接,以使所述胶囊内核2在所述胶囊壳体1的圆周方向、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上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组装时,胶囊内核2可以从外壳11的前端往下装入外壳11内,也可以从外壳11的后端往上装入外壳11内。对于胶囊内核2从外壳11的前端往下装入外壳11时,从第m+1块pcb电路板到最后一块pcb电路板中的每一块pcb电路板要避开第一凸台111,避开的方式可以是缩小第m+1块pcb电路板到最后一块pcb电路板中的每一块pcb电路板的尺寸,也可以是在第m+1块pcb电路板到最后一块pcb电路板中的每一块pcb电路板上开设凹槽,也可以是其他方式,在此对避开的方式不做限定。对于胶囊内核2从外壳11的后端往上装入外壳11时,胶囊壳体1包括后盖,外壳11的前端和后端都是开口的,后盖用于封住外壳11的后端,胶囊内核2从外壳11的后端往上装入外壳11内,之后用后盖将外壳11的后端封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胶囊内窥镜,第二凹槽2421形成对第一凸台111的避让,保证了在组装时,第二块pcb电路板242在垂直外壳11的轴向方向上顺利通过外壳11的内侧,从而实现胶囊内核2装入外壳11中;胶囊内核2装入外壳11后,第二块pcb电路板242的下表面抵接在所述第一凸台111上,所述第二凹槽2421与所述外壳11的第一凹槽112形成限位槽,定位构件3的第二凸台31卡在所述第二凹槽24m1与所述外壳11的第一凹槽112形成的限位槽内,所述第二凸台31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槽112的底面相抵接,所述定位构件3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块pcb电路板242的上表面相抵接,实现了所述胶囊内核2在所述胶囊壳体1的圆周方向、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上定位。因此该胶囊内窥镜的结构稳定。

如图5和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前盖12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台阶面121,所述第一台阶面121抵接在所述外壳11的端面及所述第二凸台31的上表面,以使所述第m块pcb电路板24m在所述胶囊壳体1的轴向上定位;所述外壳11近所述透明前盖12的端部的外周设置有第三台阶面114,所述透明前盖12的端部与所述第三台阶面114配合。

本实施例中,第m块pcb电路板24m以第二块pcb电路板242为例,第一台阶面121抵接在所述外壳11的端面及所述第二凸台31的上表面,以使所述第二块pcb电路板242在所述胶囊壳体1的轴向上定位,透明前盖12的端部与所述第三台阶面114配合,进而得到结构更稳定的胶囊内窥镜。

如图6a和图6b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胶囊内核2包括fpc软排线27,每两块所述pcb电路板24之间通过所述fpc软排线27连接;所述外壳11开设有导向槽113,组装时,所述导向槽113用于与所述fpc软排线27配合,引导所述胶囊内核2装入所述外壳11内;组装完毕后,所述fpc软排线27限位在所述导向槽113内。

具体地,可以在外壳11上开设一凹槽作为导向槽,如图6a所示;也可以设置两条导向筋,该两条导向筋与外壳内壁形成导向槽,如图6b所示。导向槽113起导向作用,导向槽113的宽度大于fpc软排线27的宽度。组装时,fpc软排线27的一边沿着导向槽113的一边装入,同时第m块pcb电路板24m的第二凹槽24m1刚好对准外壳11的第一凸台111,将胶囊内核2装入外壳11内;当所述第m块pcb电路板24m的下表面超过所述第一凸台111的上表面时,旋转所述胶囊内核2,当旋转到一定角度时,胶囊内核2的fpc软排线27的另一边被导向槽113的另一边限位,使胶囊内核2停止转动,此时第m块pcb电路板的第二凹槽刚好与外壳11的第一凹槽形成限位槽,定位构件3的第二凸台可顺利的卡入此限位槽内,使所述胶囊内核2在所述胶囊壳体1的圆周方向上定位,因此胶囊内窥镜结构更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构件3包括至少两个定位块30,每个所述定位块30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凸台31。

定位块30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以定位构件3包括两个定位块30,每个定位块30设置有一个第二凸台31为例。定位块30的第二凸台31卡在所述第二凹槽24m1与所述外壳11的第一凹槽112形成的限位槽内,所述第二凸台31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槽112的底面相抵接,所述定位块30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块pcb电路板242的上表面相抵接,实现了所述胶囊内核2在所述胶囊壳体1的圆周方向和径向方向上定位。因此该胶囊内窥镜的结构稳定。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胶囊壳体1还包括透明后盖13,所述透明后盖13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台阶面图中未示出;所述胶囊内核2还包括第二摄像模块28,所述第二摄像模块28集成在第p块pcb电路板24p上,其中m<p≤n;所述第p块pcb电路板24p的下表面与所述外壳11近所述透明后盖13的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二台阶面131与所述第p块pcb电路板24p的上表面相抵接,使所述第p块pcb电路板24p在胶囊壳体1的轴向方向上定位,从而实现了双镜头胶囊内窥镜的结构稳定性。所述外壳11近所述透明后盖13的端部的外周设置有第四台阶面在图中未示出,所述透明后盖13的端部与所述第四台阶面配合,提高了双镜头胶囊内窥镜的结构稳定性。

如图9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电池23为聚合物锂电池,所述聚合物锂电池的外壳为塑料,所述聚合物锂电池的形状为不规则形状;所述胶囊内核2包括磁铁21,所述磁铁21的形状与所述聚合物锂电池的形状相适配。

具体地,电池23和磁铁21设置在第r块pcb电路板和第q块pcb电路板之间,r、q为正整数,r≥m,q≤p,由于第m块pcb板和第p块pcb板已限位,电池23的上下两个端面可以不用分别与第r块pcb电路板和第q块pcb电路板的端面相抵接,从而使电池23的端面可以是自由曲面的可能性,从而使电池23的形状可以是不规则的形状。

聚合物锂电池与氧化银电池相比,具有质量小,负载能力强,能量密度高等优点,从而能较大减小胶囊内窥镜的重量;为了减轻胶囊内窥镜的重量,聚合物锂电池采用塑料外壳包裹,塑料外壳包裹的聚合物锂电池为不规则的形状,会浪费胶囊内窥镜的内部空间,将磁铁21的形状做成与聚合物锂电池的形状相适配,从而充分利用胶囊内窥镜的内部空间,提高磁铁21的磁性。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天线22布置在所述胶囊壳体1和所述胶囊内核2的间隙中,从而达到节省胶囊内窥镜空间的目的。比如,对于双镜头的胶囊内窥镜,天线22布置在胶囊壳体1和胶囊内核2的间隙,从而达到节省胶囊内窥镜空间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照明模块26集成在第一块pcb电路板241上,所述第一块pcb电路板241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摄像模块25的摄像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块pcb电路板241的下表面通过粘接剂固接在所述第一摄像模块25的台阶面上,提高了胶囊内窥镜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胶囊内核2还包括第二照明模块和第二摄像模块,所述第二照明模块集成在最后一块pcb电路板上,所述最后一块pcb电路板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摄像模块的摄像头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最后一块pcb电路板的下表面通过粘接剂固接在所述第二摄像模块的台阶面上,实现了双镜头胶囊内窥镜的结构稳定性。

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胶囊内窥镜的组装方法,应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胶囊内窥镜,包括如下步骤:

s11:将第m块pcb电路板24m的第二凹槽24m1对准外壳11的第一凸台111,将胶囊内核2装入所述外壳11内;

s12:当所述第m块pcb电路板24m的下表面超过所述第一凸台111的上表面时,旋转所述胶囊内核2,使所述第m块pcb电路板24m的下表面抵接在所述第一凸台111上,所述第二凹槽24m1与所述外壳11的第一凹槽112形成限位槽;

s13:将定位构件3的第二凸台31置于所述第二凹槽24m1与所述外壳11的第一凹槽112形成的限位槽内,所述第二凸台31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槽112的底面相抵接,所述定位构件3的底面与所述第m块pcb电路板24m的上表面相抵接,以使所述胶囊内核2在所述胶囊壳体1的圆周方向、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上定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胶囊内窥镜的组装方法,组装时,第二凹槽24m1形成对第一凸台111的避让,保证了在组装时,第m块pcb电路板24m在垂直外壳11的轴向方向上顺利通过外壳11的内侧,从而实现胶囊内核2装入外壳11中;胶囊内核2装入外壳11后,将第m块pcb电路板24m的下表面抵接在所述第一凸台111上,所述第二凹槽24m1与所述外壳11的第一凹槽112形成限位槽,将定位构件3的第二凸台31卡在所述第二凹槽24m1与所述外壳11的第一凹槽112形成的限位槽内,所述第二凸台31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槽112的底面相抵接,所述定位构件3的底面与所述第m块pcb电路板24m的上表面相抵接,实现了所述胶囊内核2在所述胶囊壳体1的圆周方向和径向方向上定位;最后在外壳的前端和后端分别盖上透明前盖和后盖,完成胶囊内窥镜的组装,该组装方法简单,得到的胶囊内窥镜的结构稳定。需要说明的是,胶囊内核2也可以从外壳11的前端往下装入外壳11内,这时,从第m+1块pcb电路板到最后一块pcb电路板中的每一块pcb电路板要避开第一凸台111,避开的方式可以是缩小第m+1块pcb电路板到最后一块pcb电路板中的每一块pcb电路板的尺寸,也可以是在第m+1块pcb电路板到最后一块pcb电路板中的每一块pcb电路板上开设凹槽,也可以是其他方式,在此对避开的方式不做限定,这种情况下,后盖与外壳的后端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开设置,不做限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胶囊内窥镜包括胶囊壳体1、胶囊内核2和定位构件3。

所述胶囊壳体1包括外壳11、透明前盖12和透明后盖13。

所述胶囊内核2包括磁铁21、天线22、电池23、n块pcb电路板24及第一摄像模块25、第二摄像模块28、第一照明模块26、第二照明模块,fpc软排线27、图像处理模块、信号传输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n为正整数,且n≥2,每两块所述pcb电路板24之间通过所述fpc软排线27连接;所述第一摄像模块25集成在所述第m块pcb电路板24m上,所述第一照明模块26集成在第一块pcb电路板上;所述第二摄像模块26集成在所述第p块pcb电路板24p上,其中m<p≤n,所述第二照明模块集成在最后一块pcb电路板上,所述电池23和所述磁铁21设置在第r块pcb电路板和第q块pcb电路板之间,r、q为正整数,r≥m,q≤p。

所述外壳11近所述透明前盖12的端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凸台111和至少两个第一凹槽112;所述外壳11近所述透明前盖12的端部的外周设置有第三台阶面114;所述外壳11近所述透明后盖13的端部的外周设置有第四台阶面在图中未示出;所述外壳11内壁上设置有导向槽图中未示出。

第m块pcb电路板24m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凹槽24m1,其中m为正整数,且2≤m≤n。

所述定位构件3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凸台31。

所述透明前盖12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台阶面121;所述透明后盖13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台阶面131;

参照图11,上述胶囊内窥镜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其中胶囊内窥镜的结构请参见图1-图9,

s21:将fpc软排线27的一边沿着导向槽113的一边装入,同时第m块pcb电路板24m的第二凹槽24m1刚好对准外壳11的第一凸台111,将胶囊内核2装入所述外壳11内。

s22:当所述第m块pcb电路板24m的下表面超过所述第一凸台111的上表面时,旋转所述胶囊内核2,当旋转到一定角度时,胶囊内核2的fpc软排线27的另一边被导向槽113的另一边限位,使胶囊内核2停止转动,此时使所述第m块pcb电路板24m的下表面抵接在所述第一凸台111上,所述第二凹槽24m1与所述外壳11的第一凹槽112形成限位槽。

s23:将定位构件3的第二凸台31置于所述第二凹槽24m1与所述外壳11的第一凹槽112形成的限位槽内,所述第二凸台31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槽112的底面相抵接,所述定位构件3的底面与所述第m块pcb电路板24m的上表面相抵接,以使所述胶囊内核2在所述胶囊壳体1的圆周方向、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上定位。

s24:将第一块pcb电路板241组装到第一摄像模块26上,使第一块pcb电路板241的下表面与第一摄像模块26的台阶面相抵接,并用胶水使其固定。

s25:将透明前盖12与外壳11连接,使透明前盖12的第一台阶面121与外壳11的端面相抵接,同时使透明前盖12的第一台阶面121与定位构件3的第二凸台31的上表面相抵接,从而使第m块pcb电路板24m在所述胶囊壳体1的轴向上定位。具体地,透明前盖12与外壳11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激光焊接或胶水固定。

s26:将透明后盖13与外壳11连接,使透明后盖13的第二台阶面131与第p块pcb电路板24p的上表面相抵接,同时外壳11的后部的端面与第p块pcb电路板24p的下表面相抵接,使第p块pcb电路板24p在所述胶囊壳体1的轴向上定位。具体地,透明后盖13与外壳11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激光焊接或胶水固定。

本发明实施例的胶囊内窥镜的组装方法简单,得到的胶囊内窥镜结构稳定。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实施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