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用脊柱手术托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27611发布日期:2021-02-03 17:47阅读:67来源:国知局
神经外科用脊柱手术托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神经外科用脊柱手术托架装置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神经外科用脊柱手术托架装置。


背景技术:

[0003]
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随着人们的工作时间增加,人们的脊柱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在进行脊柱手术时需要用到托架装置,现有的托架装置在使用时,需要根据病人的身体情况来调节支撑枕的位置,但是现有的支撑枕进行调节时,病人需要从装置上下来,如此往复,使得治疗时间往后延长,大部分时间浪费在调节托架上,实用性较差,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神经外科用脊柱手术托架装置,方便对脊柱弯曲的部位进行调整,更加方便医护人员操作,同时,无需人工抬动患者,即可将术后的患者转移到病床上,减少对术口的影响。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支承板、架体、脊柱顶升机构和托架安装机构;支承板顶面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头枕,支承板的中部开设有通槽,支承板的下侧设置有架体;支承板底面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一号滑块,架体顶面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一号滑轨,支承板通过一号滑块滑动设置在一号滑轨上;支承板底面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推板,架体上侧面的左右两侧对称通过安装板固定设置有一号电动推杆,一号电动推杆的推动端与推板相配合设置;架体的上侧面中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脊柱顶升机构;架体底面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托架安装机构;所述的脊柱顶升机构包含顶升板、二号电动推杆、调节板、驱动电机、齿轮、齿条、二号滑轨和二号滑块;安装槽内底面的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二号滑轨,二号滑轨上均滑动设置有二号滑块,二号滑块的顶面均固定设置在调节板的底面上,调节板顶面的中部垂直固定设置有二号电动推杆,二号电动推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顶升板,顶升板为弧形板设置;调节板的底面上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设置有齿轮;前后两侧的二号滑轨之间的安装槽内底面上固定设置有齿条,齿轮与齿条相啮合设置;所述的顶升板与通槽相配合设置;所述的驱动电机、一号电动推杆和二号电动推杆均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的托架安装机构包含安装座、垫板、螺杆和旋转手拧;架体底面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安装座,左右两侧同一侧的安装座相对设置,安装座的底面上通过螺纹旋转穿设有螺杆,螺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旋转手拧,螺杆的上端通过轴承旋转设置有垫板。进一步地,位于前侧的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架体的底面上,位于后侧的安装座的顶面上固定设置有导向块,架体底面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导向槽,导向块前后滑动设置有导向
槽的内部;架体的左右两侧壁上对称开设有数个定位孔,锁紧螺栓的内端通过螺纹旋转穿过定位孔后,与导向块的侧壁固定连接;安装座通过导向块在导向槽内滑动来调节前后两侧的安装座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宽度的手术床。
[0006]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承板的右侧边上前后对称设置有搁脚槽,搁脚槽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橡胶垫层;患者俯卧在支承板上时,脚部放置在搁脚槽的内部,增加患者手术时的舒适性。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的顶升板的顶面上固定设置有海绵垫层,海绵垫层的外侧裹设有皮革层,皮革层的下侧边固定设置在顶升板的顶面上;海绵垫层增加患者与顶升板接触的舒适性,皮革层方便清洗。
[0008]
进一步地,所述的推板的前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铁片,一号电动推杆的推动端上固定设置有电磁铁,电磁铁与铁片相吸引设置;所述的电磁铁与外部电源连接。
[0009]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进行手术之前,通过托架安装机构将装置整体安装在手术床上,安装座卡设在手术床的两侧,转动旋转手拧,由于螺杆通过螺纹与安装座的底面连接,垫板紧紧抵设在手术床的底面上;然后患者自动俯卧状趴在支承板上,此时顶升板位于安装槽的内部,患者的脸部搁置在头枕上,然后根据手术的位置调整顶升板的位置,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齿轮转动,由于齿轮和齿条啮合,齿轮带动二号滑块在二号滑轨上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对顶升板的位置进行调节,当顶升板的位置适当时,打开二号电动推杆,二号电动推杆伸长,将顶升板向上推动,顶升板穿过支承板中部的通槽后,顶住患者的胸腹部,将脊柱顶起、弯曲,即可进行手术,当需要调整脊柱弯曲的位置时,直接打开驱动电机即可;当患者手术结束时,二号电动推杆缩短到最短为止,将转移用病床移动到手术床的一侧,打开一号电动推杆,一号电动推杆的推动端抵住推板,使得支承板通过一号滑块在一号滑轨上向后移动,直到支承板完全转移到病床上为止。
[0010]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1、脊柱顶升机构采用可调节的结构,方便对脊柱弯曲的部位进行调整,更加方便医护人员操作;2、一号电动推杆推动支承板脱离架体,无需人工抬动患者,即可将术后的患者转移到病床上,减少对术口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0014]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0015]
图4是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0016]
附图标记说明:支承板1、头枕2、通槽3、架体4、一号滑块5、一号滑轨6、推板7、一号电动推杆8、安装槽
9、脊柱顶升机构10、顶升板10-1、二号电动推杆10-2、调节板10-3、驱动电机10-4、齿轮10-5、齿条10-6、二号滑轨10-7、二号滑块10-8、托架安装机构11、安装座11-1、垫板11-2、螺杆11-3、旋转手拧11-4、导向块12、导向槽13、定位孔14、锁紧螺栓15、搁脚槽16、橡胶垫层17、海绵垫层18、皮革层19、铁片20、电磁铁21。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
参看如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支承板1、架体4、脊柱顶升机构10和托架安装机构11;支承板1采用的是床垫板11-2的结构,支承板1顶面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头枕2,头枕2采用的是u形枕,方便患者呼吸,支承板1的中部开设有通槽3,支承板1的下侧设置有架体4;支承板1的右侧边上前后对称设置有搁脚槽16,搁脚槽16的内侧壁上通过胶粘固定设置有橡胶垫层17;患者俯卧在支承板1上时,脚部放置在搁脚槽16的内部,增加患者手术时的舒适性;支承板1底面的左右两侧通过螺栓对称固定设置有一号滑块5,架体4顶面的左右两侧通过螺栓对称固定设置有一号滑轨6,支承板1通过一号滑块5滑动设置在一号滑轨6上;支承板1底面的左右两侧通过螺栓对称固定设置有推板7,架体4上侧面的左右两侧对称通过安装板和螺栓固定设置有型号是什smr-300的一号电动推杆8,一号电动推杆8的推动端与推板7相配合设置;推板7的前侧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铁片20,一号电动推杆8的推动端上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电磁铁21,电磁铁21与铁片20相吸引设置;所述的电磁铁21与外部电源连接;当需要将支承板1安装在架体4上时,打开电磁铁21,电磁铁21产生的磁力吸引住铁片20,将支承板1拉到架体4的上侧;架体4的上侧面中部开设有安装槽9,安装槽9的内部设置有脊柱顶升机构10;架体4底面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托架安装机构11;所述的脊柱顶升机构10包含顶升板10-1、二号电动推杆10-2、调节板10-3、驱动电机10-4、齿轮10-5、齿条10-6、二号滑轨10-7和二号滑块10-8;安装槽9内底面的前后两侧通过螺栓对称固定设置有二号滑轨10-7,二号滑轨10-7上均滑动设置有二号滑块10-8,二号滑块10-8的顶面均固定焊设在调节板10-3的底面上,调节板10-3顶面的中部垂直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型号是smr-300的二号电动推杆10-2,二号电动推杆10-2的上端固定焊设有顶升板10-1,顶升板10-1为弧形板设置;顶升板10-1的顶面上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海绵垫层18,海绵垫层18的外侧裹设有皮革层19,皮革层19的下侧边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顶升板10-1的顶面上;海绵垫层18增加患者与顶升板10-1接触的舒适性,皮革层19方便清洗;调节板10-3的底面上通过电机支架和螺栓固定设置有型号是60ktyz的驱动电机10-4,驱动电机10-4的输出端上固定焊设有齿轮10-5;前后两侧的二号滑轨10-7之间的安装槽9内底面上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齿条10-6,齿轮10-5与齿条10-6相啮合设置;所述的顶升板10-1与通槽3相配合设置;所述的驱动电机10-4、一号电动推杆8和二号电动推杆10-2均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的托架安装机构11包含安装座11-1、垫板11-2、螺杆11-3和旋转手拧11-4;架体4底面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安装座11-1,左右两侧同一侧的安装座11-1相对设置,安装座11-1的底面上通过螺纹旋转穿设有螺杆11-3,螺杆11-3的下端固定焊设有旋转手拧11-4,螺杆11-3的上端通过轴承旋转设置有垫板11-2;位于前侧的安装座11-1固定设置在架体4的底面上,位于后侧的安装座11-1的顶面上固定焊设有导向块12,架体4底面的左右两侧对称开
设有导向槽13,导向块12前后滑动设置有导向槽13的内部;架体4的左右两侧壁上对称开设有数个定位孔14,锁紧螺栓15的内端通过螺纹旋转穿过定位孔14后,与导向块12的侧壁固定连接;安装座11-1通过导向块12在导向槽13内滑动来调节前后两侧的安装座11-1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宽度的手术床。
[0019]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在进行手术之前,通过托架安装机构11将装置整体安装在手术床上,安装座11-1卡设在手术床的两侧,转动旋转手拧11-4,由于螺杆11-3通过螺纹与安装座11-1的底面连接,垫板11-2紧紧抵设在手术床的底面上;然后患者自动俯卧状趴在支承板1上,此时顶升板10-1位于安装槽9的内部,患者的脸部搁置在头枕2上,然后根据手术的位置调整顶升板10-1的位置,驱动电机10-4的输出端带动齿轮10-5转动,由于齿轮10-5和齿条10-6啮合,齿轮10-5带动二号滑块10-8在二号滑轨10-7上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对顶升板10-1的位置进行调节,当顶升板10-1的位置适当时,打开二号电动推杆10-2,二号电动推杆10-2伸长,将顶升板10-1向上推动,顶升板10-1穿过支承板1中部的通槽3后,顶住患者的胸腹部,将脊柱顶起、弯曲,即可进行手术,当需要调整脊柱弯曲的位置时,直接打开驱动电机10-4即可;当患者手术结束时,二号电动推杆10-2缩短到最短为止,将转移用病床移动到手术床的一侧,打开一号电动推杆8,一号电动推杆8的推动端抵住推板7,使得支承板1通过一号滑块5在一号滑轨6上向后移动,直到支承板1完全转移到病床上为止,病人先行俯卧在支承板1上休息,待术口稍微愈合,再转移到病床上进行修养。
[0020]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1、脊柱顶升机构10采用可调节的结构,方便对脊柱弯曲的部位进行调整,更加方便医护人员操作;2、一号电动推杆8推动支承板1脱离架体4,无需人工抬动患者,即可将术后的患者转移到病床上,减少对术口的影响;3、安装座11-1通过导向块12在导向槽13内滑动来调节前后两侧的安装座11-1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宽度的手术床。
[0021]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