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重症用心肺复苏按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20408发布日期:2021-01-24 07:52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诊重症用心肺复苏按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急诊重症用心肺复苏按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因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以及电击伤、挤压伤、严重创伤、踩踏伤、溺水、中毒等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通常采用心肺复苏进行紧急抢救,心肺复苏可以使患者迅速建立有效的循环和呼吸,恢复全身的血氧供应,促进大脑功能的恢复,防止加重脑部缺氧,目前,对于因心脏骤停而必须抢救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时,通常采用的方式是人工呼吸以及人工用手掌按压患者胸腔之间。
[0003]
目前,中国专利号为“202010609361.1”公开了一种急诊重症用心肺复苏按压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一端的顶壁上固定有立板,立板远离底板一侧的底部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立板远离底板一侧的顶部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均外接单片机,第二伺服电机的驱动端贯穿立板且固定有第一螺纹杆。该装置通过多功能组合块以及缓冲按压机构的设置,可方便对被救助者进行开放气道,气道开放后,持续保持开放气道的状态,而不需要手动扶持,同时在按压时,对施压的按压力实现三次缓冲,采用力度柔和的“软”按压方式,避免对被救助者造成二次伤害。
[0004]
但是实现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
[0005]
该缓冲按压机构不能调节与底板之间的高度,进而无法随不同体型的患者调节按压高度,且该装置的缓冲按压机构设置在底板上方,从而不便于患者躺在底板上。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急诊重症用心肺复苏按压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不能调节与底板之间的高度,进而无法随不同体型的患者调节按压高度,且该装置的缓冲按压机构设置在底板上方,从而不便于患者躺在底板上的问题。
[0008]
技术方案
[0009]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10]
一种急诊重症用心肺复苏按压装置,包括凹型安装架,所述凹型安装架顶侧固定连接有套管,且凹型安装架顶侧转动连接有与套管同轴的纵管,纵管套设在套管内且其顶端穿出套管并横向垂直固定连接有横管,横管右端固定连接有导套,导套内贯穿滑动连接有按压器,按压器内设置有电动杆,电动杆输出端穿出按压器且设置有按压板,按压板底侧设置有气囊,按压器左右均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架,限位架上下端与凹槽内侧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且限位架上部远离第一弹簧一侧均设置有若干组限位齿牙,导套左右内侧壁均设置有与限位齿牙啮合的限位齿条,纵管底部垂直设置有第一楔形块,套管中部壳壁分别开设有弧形口和与弧形口垂直且相通的限位口,限位口内滑动连
接有与第一楔形块配合的第二楔形块,第二楔形块前侧设置有按键板,且第二楔形块底侧与限位口底侧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一楔形块远离总管一端穿入弧形口内。
[0011]
更进一步地,所述凹型安装架底侧螺纹贯穿有固定螺杆,固定螺杆顶端转动连接有固定盘;当凹型安装架卡在手术台边侧后,旋转固定螺杆,使得固定盘向手术台边侧移动并与手术台边侧摩擦接触,从而实现凹型安装架固定在手术台边侧,同时便于凹型安装架的拆卸。
[0012]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套前后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按压器上部前后侧均通过上下固定连接的连接架固定连接有滑杆,滑杆分别穿过并穿出滑套;通过滑套与滑杆的配合,实现按压器贯穿滑动在导套内。
[0013]
更进一步地,所述滑套与连接架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当按压器相对于向下导套移动后,通过第三弹簧,便于按压器向上回复至初始位置。
[0014]
更进一步地,所述按压板上侧与按压器底侧之间左右对称连接有第四弹簧;通过第四弹簧,减少对按压器的反震,并提高按压板上下反复移动稳定性。
[0015]
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架上下端均开设有滑口,所述凹槽内侧壁上下均设置有导杆,导杆靠近限位架一侧均穿过并可穿出与之对应的滑口,所述第一弹簧分别套设在导杆上;通过导杆与滑口,实现限位架滑动连接在凹槽内。
[0016]
更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下部左右均开设有梯形口;通过设置梯形口,便于单手握压两组限位架。
[0017]
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口左右内侧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楔形块左右侧壁均设置有与滑槽滑动配合的滑块;通过滑块与滑槽,实现第二楔形块滑动连接在限位口内。
[0018]
有益效果
[0019]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
本发明操作简单、快捷,不仅通过转动纵管,使得按压器转动至手术台边侧,进而便于患者患者躺在手术台上,同时通过握住按压器的梯形口处,直接手动快速将气囊调节至贴在患者胸部,从而可随不同体型患者快速调节按压高度,提高心肺复苏按压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
图1为本发明的右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发明的左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本发明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为本发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6]
图5为本发明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凹型安装架;2-套管;3-纵管;4-横管;5-导套;6-按压器;7-按压板;8-气囊;9-凹槽;10-限位架;11-第一弹簧;12-限位齿牙;13-限位齿条;14-第一楔形块;15-弧形口;16-限位口;17-第二楔形块;18-按键板;19-第二弹簧;20-固定螺杆;
21-固定盘;22-滑套;23-滑杆;24-第三弹簧;25-第四弹簧;26-滑口;27-导杆;28-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9]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0030]
实施例
[0031]
本实施例的一种急诊重症用心肺复苏按压装置,参照图1-5:包括凹型安装架1,凹型安装架1顶侧固定连接有套管2,且凹型安装架1顶侧转动连接有与套管2同轴的纵管3,纵管3套设在套管2内且其顶端穿出套管2并横向垂直固定连接有横管4,横管4右端固定连接有导套5,导套5内贯穿滑动连接有按压器6,按压器6内设置有电动杆,电动杆输出端穿出按压器6且设置有按压板7,按压板7底侧设置有气囊8,按压器6左右均开设有凹槽9,凹槽9内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架10,限位架10上下端与凹槽9内侧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1,且限位架10上部远离第一弹簧11一侧均设置有若干组限位齿牙12,导套5左右内侧壁均设置有与限位齿牙12啮合的限位齿条13,纵管3底部垂直设置有第一楔形块14,套管2中部壳壁分别开设有弧形口15和与弧形口15垂直且相通的限位口16,限位口16内滑动连接有与第一楔形块14配合的第二楔形块17,第二楔形块17前侧设置有按键板18,且第二楔形块17底侧与限位口16底侧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9,第一楔形块14远离总管3一端穿入弧形口15内。
[0032]
其中,凹型安装架1底侧螺纹贯穿有固定螺杆20,固定螺杆20顶端转动连接有固定盘21;当凹型安装架1卡在手术台边侧后,旋转固定螺杆20,使得固定盘21向手术台边侧移动并与手术台边侧摩擦接触,从而实现凹型安装架1固定在手术台边侧,同时便于凹型安装架1的拆卸。
[0033]
其中,导套5前后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滑套22,按压器6上部前后侧均通过上下固定连接的连接架固定连接有滑杆23,滑杆23分别穿过并穿出滑套22;通过滑套22与滑杆23的配合,实现按压器6贯穿滑动在导套5内。
[0034]
其中,滑套22与连接架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24;当按压器6相对于向下导套5移动后,通过第三弹簧24,便于按压器6向上回复至初始位置。
[0035]
其中,按压板7上侧与按压器6底侧之间左右对称连接有第四弹簧25;通过第四弹簧25,减少对按压器6的反震,并提高按压板7上下反复移动稳定性。
[0036]
其中,限位架10上下端均开设有滑口26,凹槽9内侧壁上下均设置有导杆27,导杆27靠近限位架10一侧均穿过并可穿出与之对应的滑口26,第一弹簧11分别套设在导杆27上;通过导杆27与滑口26,实现限位架10滑动连接在凹槽9内。
[0037]
其中,凹槽9下部左右均开设有梯形口;通过设置梯形口,便于单手握压两组限位架10。
[0038]
其中,限位口16左右内侧壁均开设有滑槽28,第二楔形块17左右侧壁均设置有与滑槽28滑动配合的滑块;通过滑块与滑槽28,实现第二楔形块17滑动连接在限位口16内。
[0039]
工作原理:通过凹型安装架1,便于将该装置固定在手术台边;使用前,向下按压按键板18,使得第二楔形块17向下移动,并使得第二弹簧19压缩,此时,第二楔形块17不会对第一楔形块14产生限位,进而可将纵管3转动90
°
,使得横管4转动90
°
,即此时按压器6位于手术台边侧,从而按压器6不会妨碍患者躺在手术台上;当患者需要紧急心肺复苏按压时,快速将纵管3反向转动90
°
,将按压器6移动手术台上方,在纵管3转动过程中,通过第一楔形块14的楔形侧与第二楔形块17的楔形侧的配合,第二楔形块17不会对第一楔形块14移动进行限制,当第一楔形块14转动至第二楔形块17的右侧,第二楔形块17可对第一楔形块14移动产生限制,从而实现对纵管3转动的限制,即实现套管2与纵管3的固定,之后,可单手握住按压器6的梯形口处,使得两组限位架10相向移动并缩入凹槽9内,使得第一弹簧11压缩,并使得限位齿牙12与限位齿条13脱离,从而可快速向下移动按压器6,将气囊8贴在患者胸部,实现快速调节按压高度,松开手,则两组限位架10在第一弹簧11的弹性回复作用下,两组限位架10背向移动,并使得限位齿牙12与限位齿条13啮合,从而实现按压器6快速与导套5的固定,之后可通过操作面板启动心肺复苏按压,则电动杆通过按压板7带动气囊8上下移动,实现对患者的心肺复苏按;使用完毕后,再单手握住按压器6的梯形口处,同时将按压器6向上移动至最高处,松开手后,再向下按压按键板18,并转动纵管3,使得按压器6转动至手术台边侧,从而便于医生继续进行手术操作。
[0040]
该装置操作简单、快捷,不仅通过转动纵管3,使得按压器6转动至手术台边侧,进而便于患者患者躺在手术台上,同时通过握住按压器6的梯形口处,直接手动快速将气囊8调节至贴在患者胸部,从而可随不同体型患者快速调节按压高度,提高心肺复苏按压的效果。
[0041]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