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管用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42026发布日期:2021-03-12 13:17阅读:61来源:国知局
输液管用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感冒、发烧等疾病会到医院进行治疗,最常见的治疗方式就是输液治疗;医院的病床附近会设置有能够在墙面上滑动的支架,支架上设置有挂钩;输液治疗时,患者躺在病床上,医务人员会将输液瓶通过塑料架挂在挂钩上,再通过输液管连通输液瓶与人体,以此实现对患者的治疗。

实际使用过程中,患者在床上转身时,患者会不经意间拉扯输液管,亦或者亲朋好友在探望患者时,一不小心会脚踩输液管拉扯输液管,上述两种情况均会使得输液管与输液瓶分离,影响对患者的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输液管用固定器,以解决目前患者在床上转身或亲朋好友脚踩输液管时,输液管被拉扯容易与输液瓶分离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输液管用固定器,包括在墙面上滑动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有侧孔,所述侧孔内间隙配合有滑板,所述滑板上设有第一竖向孔和第二竖向孔;所述固定板远离侧孔的一端设有用于放置输液瓶的侧槽,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有与侧槽相通的底孔;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一竖向孔与第二竖向孔之间输液管的固定机构和用于滑板定位的定位机构。

基础方案的优点:本方案将输液瓶放置于侧槽内,再将输液管先从固定板的底部穿过第一竖向孔,再从固定板的顶部穿过第二竖向孔;当输液管穿过第二竖向孔的一端能够穿过底孔与输液瓶连通时,停止拉动输液管;再通过固定机构对第一竖向孔与第二竖向孔之间的输液管进行固定,进而避免第一竖向孔与第二竖向孔之间的输液管发生位移,即避免了第二竖向孔至输液瓶这一段输液管发生位移;再通过定位机构对滑板进行定位,进而实现对整个输液管位置的定位;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方案通过整个输液管位置和第一竖向孔与第二竖向孔之间的输液管位置的双重定位;在通过输液管连通输液瓶与人体后,能够有效输液管与输液瓶分离。

进一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接在滑板上的立板和与立板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立板位于第一竖向孔与第二竖向孔之间,所述转轴上设有对输液管限位的限位部;还包括随滑板滑入侧孔而带动转轴转动的转动部。

通过上述设置,当输液管穿过第二竖向孔的一端能够穿过底孔与输液瓶连通时,停止拉动输液管,再通过转轴上的限位部对输液管进行限位。

滑板滑入侧孔内,通过转动部带动转轴顺时针转动,转轴带动转轴上被限位的输液管位置顺时针转动,即拉动第一竖向孔内的输液管向上移动一段距离,提供了一段紧急保护措施,即当第一竖向孔内的输液管在较大的外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时,紧急保护措施能够让第一竖向孔内的输液管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后,使得转轴上被限位的输液管位置至输液瓶这一段不会被拉扯,进而仍能保证输液管与输液瓶不会分离,即保证了输液治疗的有效性。

进一步,所述限位部包括固接在转轴两侧的挡板,两个所述挡板之间设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上设有用于输液管穿过的通孔,且通孔的宽度小于输液管的直径,所述橡胶板与转轴的间距等于输液管的直径。

通过上述设置,当输液管穿过第二竖向孔的一端能够穿过底孔与输液瓶连通时,停止拉动输液管;将位于第一竖向孔和第二竖向孔上方的输液管按压穿过通孔,由于橡胶板为弹性材质,通孔的宽度小于输液管的直径,使得输液管能够穿过通孔,且还能避免输液管从通孔自动移出。

此外,由于橡胶板与转轴的间距等于输液管的直径,使得穿过通孔的输液管能够被限位,进而避免输液管发生位移。

进一步,两个所述挡板的间距与输液管的直径相同。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两个挡板还能对输液管起到限位作用,进而加强对输液管的限位效果。

进一步,所述转动部包括开设在侧孔两侧内壁的上的导向槽和开设在滑板内的腔室,所述导向槽内设有齿条;所述滑板上转动连接有穿过腔室的圆轴,所述圆轴的两端均设有用于与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转轴与圆轴之间套接有伸入腔室内的皮带。

通过上述设置,将滑板向右滑入侧孔内,使得齿轮滑入导向槽内,并且,让齿轮与齿条啮合;滑板继续向右滑动,由于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使得齿轮顺时针转动,齿轮带动圆轴顺时针转动,圆轴通过皮带带动转轴顺时针转动,转轴带动转轴上被限位的输液管位置顺时针转动,即拉动第一竖向孔内的输液管向上移动。

进一步,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接在滑板侧臂上的第一楔块和开设在侧孔靠近侧槽内壁上的横向槽,所述第一楔块与横向槽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楔块的底部设有定位槽;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有与横向槽相通的竖向槽,所述竖向槽内滑动连接有用于伸入定位槽的第二楔块,且第二楔块与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楔块位于第一楔块的运动轨迹上。

通过上述设置,滑板向右移动期间,滑板带动第一楔块向右伸入横向槽内;滑板继续向右移动,滑板带动第一楔块挤压第二楔块,使得第二楔块向下移动,第一弹簧拉伸蓄能;当定位槽与竖向槽相通时,第二楔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伸入定位槽内,以此实现对第一楔块的定位,进而实现对滑板的定位,进而对整个输液管位置的定位。当滑板定位后,齿轮和圆轴不再转动,使得转轴不再转动,让转动后转轴上被限位的输液管位置实现定位。

进一步,所述横向槽连通侧孔与侧槽;所述侧槽的两侧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楔块,且第三楔块与滑槽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三楔块的自由端设有用于同时挤压两个第三楔块的三角块;所述侧槽底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摆臂,所述摆臂与第三楔块铰接。

通过上述设置,第一楔块在横向槽内向右滑动期间,第一楔块通过三角块还会同时挤压两个第三楔块在滑槽内滑动,即使得两个第三楔块向两侧滑动,两个第三楔块的间距增大,第二弹簧压缩;第三楔块的移动会带动摆臂转动,使得两个摆臂的自由端相向转动,让两个摆臂的自由端间距减小;当第一楔块和滑板定位后,两个第三楔块停止移动,两个摆臂也停止转动,同时两个摆臂与输液瓶相抵,以此实现对输液瓶的定位;并且,两个摆臂转动期间能够挤压输液瓶向侧槽左边方向移动,使得输液瓶位于侧槽更里面,避免输液瓶从侧槽掉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输液管用固定器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支架1、固定板2、侧孔3、滑板4、第一竖向孔5、第二竖向孔6、侧槽7、底孔8、转轴9、挡板10、橡胶板11、通孔12、导向槽13、齿条14、圆轴15、齿轮16、皮带17、第一楔块18、定位槽19、第二楔块20、第一弹簧21、第三楔块22、第二弹簧23、三角块24、摆臂25。

实施例

基本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输液管用固定器,包括在墙面上滑动的支架1,支架1上固接有固定板2,固定板2的左端横向开有侧孔3,侧孔3内间隙配合有滑板4,滑板4上从左至右竖向开有第一竖向孔5和第二竖向孔6;固定板2的右端开有用于放置输液瓶的侧槽7,固定板2的底部开有与侧槽7相通的底孔8。

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一竖向孔5与第二竖向孔6之间输液管的固定机构和用于滑板4定位的定位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固接在滑板4上的立板和与立板转动连接的转轴9,立板位于第一竖向孔5与第二竖向孔6之间,转轴9上设置有对输液管限位的限位部;限位部包括固接在转轴9两侧的挡板10,两个挡板10之间固接有橡胶板11,橡胶板11上的中部开有用于输液管穿过的通孔12,且通孔12的宽度小于输液管的直径;两个挡板10的间距与输液管的直径相同,橡胶板11与转轴9的间距等于输液管的直径。

还包括随滑板4滑入侧孔3而带动转轴9转动的转动部,转动部包括开设在侧孔3两侧内壁的上的导向槽13和开设在滑板4内的腔室,导向槽13内固接有齿条14;滑板4上转动连接有穿过腔室的圆轴15,圆轴15的两端均固接有用于与齿条14啮合的齿轮16;转轴9与圆轴15之间套接有伸入腔室内的皮带17。

定位机构包括固接在滑板4侧臂上的第一楔块18和开设在侧孔3右端内壁上的横向槽,第一楔块18与横向槽间隙配合,第一楔块18的底部开有定位槽19;固定板2的底部开有与横向槽相通的竖向槽,竖向槽内滑动连接有用于伸入定位槽19的第二楔块20,且第二楔块20与固定板2之间固接有第一弹簧21;第二楔块20位于第一楔块18的运动轨迹上。

横向槽连通侧孔3与侧槽7;侧槽7的两侧均开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楔块22,且第三楔块22与滑槽之间固接有第二弹簧23;第三楔块22的自由端固接有用于同时挤压两个第三楔块22的三角块24;侧槽7的底部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辅助轴,且辅助轴上固接有摆臂25,辅助轴与摆臂25的连接点位于摆臂25的中部,摆臂25与第三楔块22铰接。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使用时,将输液瓶放置于侧槽7内,使得输液瓶位于两个摆臂25之间;将输液管先从固定板2的底部穿过第一竖向孔5,再从固定板2的顶部穿过第二竖向孔6;当输液管穿过第二竖向孔6的一端能够穿过底孔8与输液瓶连通时,停止拉动输液管;将位于第一竖向孔5和第二竖向孔6上方的输液管按压穿过通孔12,由于橡胶板11为弹性材质,通孔12的宽度小于输液管的直径,使得输液管能够穿过通孔12,且还能避免输液管从通孔12自动移出;此外,由于橡胶板11与转轴9的间距等于输液管的直径,且两个挡板10的间距与输液管的直径相同,使得穿过通孔12的输液管能够被限位,进而避免输液管发生位移。

完成对输液管的限位后,将滑板4向右滑入侧孔3内,使得齿轮16滑入导向槽13内,并且,让齿轮16与齿条14啮合;滑板4继续向右滑动,由于齿轮16与齿条14的啮合使得齿轮16顺时针转动,齿轮16带动圆轴15顺时针转动,圆轴15通过皮带17带动转轴9顺时针转动,转轴9带动转轴9上被限位的输液管位置顺时针转动,即拉动第一竖向孔5内的输液管向上移动。

滑板4向右移动期间,滑板4带动第一楔块18向右伸入横向槽内;滑板4继续向右移动,滑板4带动第一楔块18挤压第二楔块20,使得第二楔块20向下移动,第一弹簧21拉伸蓄能;当定位槽19与竖向槽相通时,第二楔块20在第一弹簧21的作用下伸入定位槽19内,以此实现对第一楔块18的定位,进而实现对滑板4的定位,进而对整个输液管位置的定位。当滑板4定位后,齿轮16和圆轴15不再转动,使得转轴9不再转动,让转动后转轴9上被限位的输液管位置实现定位。

第一楔块18在横向槽内向右滑动期间,第一楔块18通过三角块24还会同时挤压两个第三楔块22在滑槽内滑动,即使得两个第三楔块22向两侧滑动,两个第三楔块22的间距增大,第二弹簧23压缩;第三楔块22的移动会带动摆臂25转动,使得两个摆臂25的自由端相向转动,让两个摆臂25的自由端间距减小;当第一楔块18和滑板4定位后,两个第三楔块22停止移动,两个摆臂25也停止转动,同时两个摆臂25与输液瓶相抵,以此实现对输液瓶的定位;并且,两个摆臂25转动期间能够挤压输液瓶向侧槽7左边方向移动,使得输液瓶位于侧槽7更里面,避免输液瓶从侧槽7掉落。

完成对整个输液管位置和输液瓶定位后,通过输液管连通输液瓶与人体,即可实现输液治疗。

本方案对滑板4进行定位时,能够同时对输液瓶和整个输液管位置进行定位,保证了输液治疗过程中输液瓶和输液管靠近输液瓶的一端不会发生位置变化,当患者在床上转身或亲朋好友脚踩输液管时,能够起到阻碍作用,避免输液管与输液瓶分离。

当对滑板4定位时,本方案还能对转动后转轴9上被限位的输液管位置进行定位,因此,通过滑板4的定位能够加强对输液管的定位效果;本方案转轴9上被限位的输液管位置转动期间能够拉动第一竖向孔5内的输液管转动的一段距离,提供了一段紧急保护措施,即当第一竖向孔5内的输液管在较大的外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时,紧急保护措施能够让第一竖向孔5内的输液管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后,使得转轴9上被限位的输液管位置至输液瓶这一段不会被拉扯,进而仍能保证输液管与输液瓶不会分离,即保证了输液治疗的有效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