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体脂肪剪切与提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34494发布日期:2021-01-26 11:29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体脂肪剪切与提纯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设备,具体为一种自体脂肪剪切与提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自体脂肪从人体自身某些部位吸取多余的皮下脂肪细胞,然后经过吸出的混合物经净化处理、注入药物得到复合脂肪颗粒,选择完整的颗粒脂肪细胞通过注射的方式再移植到自己需要进行脂肪填充的部位,例如乳房、面部等,用以治疗声带创伤、胸部扁平、两侧乳房不对称、浅表微细皱纹、薄嘴唇隆成厚嘴唇等等。
[0003]
在现有技术中,用于声带自体脂肪注射治疗是先从病人身体中(如腹部)取出自体脂肪,然后依靠手工剪刀一点点剪碎,形成能够被注射器抽动的糊糊状,由于手工剪碎耗费时间长,且剪切的效果不佳,难以抽入到注射器内,手工操作过程中自体脂肪由于长期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容易感染细菌,同时自体脂肪容易失去活性,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对自体脂肪进行自动剪切和提纯的设备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自体脂肪剪切与提纯装置,结构紧凑,设计新颖,可以对采样的自体脂肪进行自动化剪切和除杂,得到纯净的自体脂肪,整个过程中通过机械自动化来完成,避免人体及外界接触对自体脂肪的污染,由于自体脂肪采样后放如本装置中完成剪切和净化仅花十几分钟的时间,大幅节省了操作的时间,这样就保持了细胞的活性,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0005]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底座,其上端设置有壳体,壳体的上方设置有罐体,罐体上设置有进料斗和生理盐水添加管,进料斗上配设有端盖,罐体内设置有自体脂肪打碎机构,罐体与壳体之间设置有电动阀门,电动阀门设置在罐体与壳体之间的过渡壳内;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活动腔室,活动腔室包括设置在罐体正下方的落料室、设置在落料室左侧的自体脂肪抽取室和设置在落料室右侧的杂质吸附室,活动腔室设置有横向导轨和储放盒,横向导轨固定在活动腔室下端的左右两侧,储放盒上设置有与横向导轨匹配的条形槽,储放盒的底部固定连接移动块,储放盒安装在横向导轨上,移动块与第一丝杆传动机构连接,第一丝杆传动机构可驱动储放盒在自体脂肪抽取室、落料室和的杂质吸附室内来回移动;杂质吸附室内设置有用于储放盒内漂浮在自体脂肪上方杂质进行吸附的升降式除杂机构,壳体的顶部且在位于自体脂肪抽取室的正上方设置有盖体。
[0006]
进一步的,罐体包括上罐体和下罐体,上罐体和下罐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进料斗和生理盐水添加管均固定在上罐体上。
[0007]
进一步的,自体脂肪打碎机构包括旋转式切割组件、第一升降座和安装在罐体顶部的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纵向导轨和第二丝杆传动机构,第一升降座安装在第一纵向导轨上,第一升降座通过第二丝杆传动机构驱动实现上下升降,旋转式切割组件安装
在第一升降座上。
[0008]
进一步的,旋转式切割组件包括第一电机、转轴和固定在转轴下端的多个切割刀具,其中,第一电机安装在第一升降座的顶部,转轴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多个切割刀具相互之间为等距设置。
[0009]
进一步的,转轴上设置凸台,转轴上且在位于凸台下端部分设置有外螺纹连接段,切割刀具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外螺纹连接段穿插的通孔,每个切割刀具均通过螺帽固定在外螺纹连接段上。
[0010]
进一步的,切割刀具包括中部的圆形端和均匀分别在圆形端边缘处的多个切割片,圆形端与切割片之间为一体成型。
[0011]
进一步的,电动阀门包括阀体、第二电机、限位块和齿轮,其中,阀体设置在过渡壳内,过渡壳的右侧设置有用于阀体穿过的通孔,阀体底部设置有与齿轮相配合的齿条,第二电机固定在壳体右侧上端的框体内,齿轮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齿轮与齿条直接啮合连接,限位块设置在框体的内右侧。
[0012]
进一步的,升降式除杂机构包括不脱毛的杂质吸附棉、升降架和第三丝杆传动机构,其中,升降架包括纵向滑块和垂直固定设置在纵向滑块顶部的横板,纵向滑块安装在杂质吸附室内右侧的第二纵向导轨上,纵向滑块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二升降座,第二升降座与第三丝杆传动机构连接实现上下升降,杂质吸附棉为长方体结构,杂质吸附棉与储放盒内的空腔匹配设置,杂质吸附棉安装在横板底部,壳体的右侧的面上设置有用于第二升降座穿过的条形通孔。
[0013]
进一步的,横板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t字状轨道,杂质吸附棉的顶部设置有与t字状轨道相匹配的槽口,杂质吸附棉安装在t字状轨道上;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打开杂质吸附室的封板。
[0014]
进一步的,所述杂质吸附棉为高分子吸水棉。
[0015]
在使用时,首先,电动阀门关闭,自体脂肪采集后,揭开端盖,将自体脂肪从进料斗处放入到罐体内,罐体内的自体脂肪打碎机构对自体脂肪进行自动化剪切,在剪切过程中从生理盐水添加管处加入自体脂肪重量-%的生理盐水,自体脂肪剪切至呈糊糊状后,电动阀门打开,糊糊状自体脂肪掉落到储放盒内,电动阀门关闭,第一丝杆传动机构驱动储放盒移动至杂质吸附室内,此时,糊糊状的自体脂肪在储放盒内静置-分钟,静置过程中杂质会漂浮在自体脂肪的表面,然后驱动升降架下降,使杂质吸附棉伸入到储放盒内并自体脂肪接触,对漂浮在自体脂肪上方的杂质进行吸附,吸附过程中升降式除杂机构停留-分钟,然后第三丝杆传动机构驱动升降架升起,使杂质吸附棉向上脱离储放盒,第一丝杆传动机构驱动储放盒移动至自体脂肪抽取室内,将盖体打开,利用注射器对糊糊状自体脂肪进行抽取,然后在注射到人体患处;使用完成后,打开封板,将杂质吸附棉取下进行更换。设备在维护时,将上罐体打开,利用消毒液对设备内部进行清洗,经消毒后方可再次使用。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体脂肪剪切与提纯装置,结构紧凑,设计新颖,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对采样的自体脂肪进行自动化剪切和除杂,得到纯净的自体脂肪,整个过程中通过机械自动化来完成,避免人体及外界接触对自体脂肪的污染,由于自体脂肪采样后放如本装置中完成剪切和净化仅花十几分钟的时间,大幅节省了操作的时间,这样就保持了细胞的活性,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0017]
本实用新型中的自体脂肪打碎机构在对自体脂肪的裁剪方式取代了传统混绞式的方式,从而保持了自体脂肪的活性。
[0018]
本实用新型中的自体脂肪打碎机构在对自体脂肪进行剪切的过程中,第一电机驱动转轴和切割刀具一起旋转对自体脂肪进行剪切,同时在剪切的过程中,第二丝杆传动机构带动升降座上下升降,从而使自体脂肪各个部位进行裁剪,提高了裁剪效果,从而使自体脂肪剪切成可以抽入到注射器内的糊糊状。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阀门关闭以及储放盒移动至落料室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动阀门打开以及储放盒处于落料室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动阀门关闭以及储放盒移动至杂质吸附室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式除杂机构中的杂质吸附棉下降到储放盒内并对杂质进行吸附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为本实用新型杂质吸附棉升起并脱离储放盒以及储放盒移动至自体脂肪抽取室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自体脂肪打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切割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式除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储放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底座;2、壳体;3、过渡壳;4、罐体;5、端盖;6、进料斗;7、生理盐水添加管;8、自体脂肪打碎机构;9、电动阀门;10、升降式除杂机构;11、封板;12、储放盒;13、横向导轨;14、第一丝杆传动机构;21、杂质吸附室;22、落料室;23、自体脂肪抽取室;24、盖体;25、条形通孔;26、第二纵向导轨;41、下罐体;42、上罐体;81、固定座;82、第二丝杆传动机构;83、第一纵向导轨;84、第一电机;85、第一升降座;86、转轴;87、凸台;88、切割刀具;89、螺帽;881、切割片;882、圆形端;883、通孔;91、阀体;92、齿条;93、齿轮;94、第二电机;95、框体;96、限位块;101、t字状轨道;102、横板;103、杂质吸附棉;104、纵向滑块;105、第二升降座;106、第三丝杆传动机构;121、条形槽;122、移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30]
如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它包括底座1,其上端设置有壳体2,壳体2的上方设置有罐体4,罐体4上设置有进料斗6和生理盐水添加管7,进料斗6上配设有端盖5,罐体4内设置有自体脂肪打碎机构8,罐体4与壳体2之间设置有电动阀门9,电动阀门9设置在罐体4与壳体2之间的过渡壳3内;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活动腔室,活动腔室包括设置在罐体4正下方的落料室22、设置在落料室22左侧的自体脂肪抽取室23和设置在落料室22右侧的杂质吸附室21,活动腔室设置有横向导轨13和储放盒12,横向导轨13固定在活动腔
室下端的左右两侧,储放盒12上设置有与横向导轨13匹配的条形槽121,储放盒12的底部固定连接移动块122,储放盒12安装在横向导轨13上,移动块122与第一丝杆传动机构14连接,第一丝杆传动机构14可驱动储放盒12在自体脂肪抽取室23、落料室22和的杂质吸附室21内来回移动;杂质吸附室21内设置有用于储放盒12内漂浮在自体脂肪上方杂质进行吸附的升降式除杂机构10,壳体2的顶部且在位于自体脂肪抽取室23的正上方设置有盖体24。
[0031]
优选的,罐体4包括上罐体42和下罐体41,上罐体42和下罐体4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进料斗6和生理盐水添加管7均固定在上罐体42上。
[0032]
优选的,自体脂肪打碎机构8包括旋转式切割组件、第一升降座85和安装在罐体4顶部的固定座81,固定座81上设置有第一纵向导轨83和第二丝杆传动机构82,第一升降座85安装在第一纵向导轨83上,第一升降座85通过第二丝杆传动机构82驱动实现上下升降,旋转式切割组件安装在第一升降座85上。
[0033]
优选的,旋转式切割组件包括第一电机84、转轴86和固定在转轴86下端的多个切割刀具88,其中,第一电机84安装在第一升降座85的顶部,转轴86与第一电机84的输出轴连接,多个切割刀具88相互之间为等距设置。
[0034]
自体脂肪打碎机构在对自体脂肪进行剪切的过程中,第一电机84驱动转轴86和切割刀具88一起旋转对自体脂肪进行剪切,同时在剪切的过程中,第二丝杆传动机构82带动第一升降座85上下升降,从而使自体脂肪各个部位进行裁剪,提高了裁剪效果,从而使自体脂肪剪切成可以抽入到注射器内的糊糊状。
[0035]
优选的,转轴86上设置凸台87,转轴86上且在位于凸台87下端部分设置有外螺纹连接段,切割刀具88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外螺纹连接段穿插的通孔883,每个切割刀具88均通过螺帽89固定在外螺纹连接段上。
[0036]
优选的,切割刀具88包括中部的圆形端882和均匀分别在圆形端882边缘处的多个切割片881,圆形端882与切割片881之间为一体成型。
[0037]
优选的,电动阀门9包括阀体91、第二电机94、限位块96和齿轮93,其中,阀体91设置在过渡壳3内,过渡壳3的右侧设置有用于阀体91穿过的通孔,阀体91底部设置有与齿轮93相配合的齿条92,第二电机94固定在壳体2右侧上端的框体95内,齿轮93与第二电机94的输出轴连接,齿轮93与齿条92直接啮合连接,限位块96设置在框体95的内右侧。
[0038]
优选的,升降式除杂机构10包括不脱毛的杂质吸附棉103、升降架和第三丝杆传动机构106,其中,升降架包括纵向滑块104和垂直固定设置在纵向滑块104顶部的横板102,纵向滑块104安装在杂质吸附室21内右侧的第二纵向导轨26上,纵向滑块104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二升降座105,第二升降座105与第三丝杆传动机构106连接实现上下升降,杂质吸附棉103为长方体结构,杂质吸附棉103与储放盒12内的空腔匹配设置,杂质吸附棉103安装在横板102底部,壳体2的右侧的面上设置有用于第二升降座105穿过的条形通孔25。
[0039]
优选的,横板102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t字状轨道101,杂质吸附棉103的顶部设置有与t字状轨道101相匹配的槽口,杂质吸附棉103安装在t字状轨道101上;壳体2上设置有用于打开杂质吸附室21的封板11。
[0040]
优选的,所述杂质吸附棉103为高分子吸水棉。
[0041]
具体使用时,如图1-5所示,首先,电动阀门9关闭,自体脂肪采集后,揭开端盖5,将自体脂肪从进料斗6处放入到罐体4内,罐体4内的自体脂肪打碎机构8对自体脂肪进行自动
化剪切,在剪切过程中从生理盐水添加管7处加入自体脂肪重量20-30%的生理盐水,自体脂肪剪切4-6分钟后呈糊糊状,将电动阀门9打开,糊糊状自体脂肪掉落到储放盒12内,电动阀门9关闭,第一丝杆传动机构14驱动储放盒12移动至杂质吸附室21内,此时,糊糊状的自体脂肪在储放盒12内静置2-5分钟,静置过程中杂质会漂浮在自体脂肪的表面,然后106驱动升降架下降,使杂质吸附棉103伸入到储放盒12内并自体脂肪接触,103对漂浮在自体脂肪上方的杂质进行吸附,吸附过程中升降式除杂机构10停留2-3分钟,然后第三丝杆传动机构106驱动升降架升起,使杂质吸附棉103向上脱离储放盒12,第一丝杆传动机构14驱动储放盒12移动至自体脂肪抽取室23内,将盖体24打开,利用注射器对糊糊状自体脂肪进行抽取,然后在注射到人体患处;使用完成后,打开封板11,将杂质吸附棉103取下进行更换。设备在维护时,将上罐体42打开,利用消毒液对设备内部进行清洗,经消毒后方可再次使用。
[0042]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43]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