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护理用口腔颌面感染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口腔颌面部感染是颌面外科常见病,常继发于牙源性及腺源性感染,当机体抵抗力降低,细菌毒力增强时易发生于口腔颌面部各间隙感染,如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感染扩散,可引起脑脓肿、纵,膈脓肿、脓毒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叮,甚至威胁患者生命,病死率较高凹。目前的治疗方法为:患者感染创口切开排脓,冲洗脓腔后,按照创面大小修剪透明性贴膜(半透性粘贴薄膜,其主要成分为聚氨酯和丙烯酸,具有单方向透气功能),将聚乙烯乙醇水化海藻盐泡沫置入脓腔内,以透明性贴膜封闭创面,连接负压吸引器进行负压引流。
目前为病人护理使用引流管存在的问题:
1、引流管靠透明性贴膜固定在病人的颌面创部,创伤部位都是潮湿的,贴膜的粘粘度下降,从而导致引流管固定不稳,影响引流效果,需要重新换药,耽误了病人的治疗,而且需要多次更换固定贴膜,操作繁琐。
2、随着病人伤口的恢复,创面的减小,需要引流的引流管大小是不同的,也就需要修剪不同大小的透明性贴膜,加大了医护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护理用口腔颌面感染引流装置,通过设计头带、板体,定位杆、卡管部,解决了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护理用口腔颌面感染引流装置,包括头带、板体,定位杆、卡管部,所述头带两端分别连接卡扣、板体一体成型,所述板体上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内接有万向球和调节螺钉,所述万向球上接有可调节长度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设有可固定不同大小引流管的卡管部。
所述头带可通过改变在卡扣一侧伸出部伸出的长度,从而改变头带围拢面积大小,即能根据病人调节头带栓紧的松紧,其原理和生活中书包的卡扣相同。
所述万向球一侧放置在底座内,且底座一侧接通有螺纹调节螺钉直至触碰到万向球,即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旋动螺纹调节旋钮能让万向球分别转动和固定。
所述定位杆通过万向球转动的角度相对垂直水平面的方向为25-30-度,即定位杆能绕竖直面转动,即让本装置能适配病人额面上不同的疮面。
所述定位杆位中空杆,内部接有伸出杆,所述伸出杆一侧表面设有滑槽,定位杆底端接有弹簧按钮,弹簧按钮底端接在滑槽内,所述弹簧按钮处于定位杆的部分通过内部弹簧控制伸出与缩进,其原理为现有技术,为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即能够控制伸出杆从定位杆伸出的长度。
所述卡管部为一个中心设有圆弧形凹槽的方体,卡管部右侧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放置有弹簧和移动块,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在卡管部右侧内壁上,弹簧另一侧连接在移动块上,所述移动块和凹槽外侧弧面设有若干卡齿,即移动块与凹槽形成配合,即可将不同大小的引流管卡紧固定,所述移动块接有推杆,所述卡管部右侧通有横向的移动槽,所述推杆放置在移动槽内并通向卡管部外,即可通过推杆实现对移动块在空腔内的移动。
所述头带材料采用弹性亲肤透气布料材质,让病人佩戴舒适。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杆的长度为10-15cm,伸出杆长5-10cm,即能够覆盖多数病人的颌面部。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底座材料为塑料材质,内表面均为光滑表面,不影响病人的佩戴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护理用口腔颌面感染引流装置,
1、通过设计头带、定位杆、卡管部,让引流管可以不用透明性贴膜即可固定在病人的颌面部,即保证固定稳固的同时,不影响引流管的使用,且不需要因为频繁更换贴膜而重新换药,让病人的治疗得到了保证。
2、通过设计万向球、伸长杆,让卡管部能够设配颌面部不同的创面,即能够调整引流管在病人颌面部的位置,便于引流管的使用。
3、通设计移动块、弹簧,让不同时期需要使用的引流管都能得到固定,不用医护人员再次根据引流管的大小修剪不同大小的透明性贴膜,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换管后多次粘贴对病人创面的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护理用口腔颌面感染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卡管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头带,101-卡扣,102-伸出部,2-板体,201-底座,202-调节螺钉,203-万向球,3-定位杆,301-弹簧按钮,302-伸出杆,303-滑槽,4-卡管部。401-卡齿,402-凹槽,403-移动块,404-空腔,405-弹簧,406-推杆,407-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
一种护理用口腔颌面感染引流装置,包括头带1、板体2,定位杆3、卡管部4,所述头带1两端分别连接卡扣101、板体2一体成型,所述板体2上接有底座202,所述底座202内接有万向球203和调节螺钉202,所述万向球上接有可调节长度的定位杆3,所述定位杆3设有可固定不同大小引流管的卡管部4。
进一步的,所述头带1可通过改变在卡扣101一侧伸出部102伸出的长度,从而改变头带1围拢面积大小,即能根据病人调节头带栓紧的松紧,其原理和生活中书包的卡扣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万向球202一侧放置在底座201内,且底座201一侧接通有螺纹调节螺钉202直至触碰到万向球202,即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旋动螺纹调节旋钮202能让万向球分别转动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杆3通过万向球转动的角度相对垂直水平面的方向为25-30度,即定位杆3能绕竖直面转动,即让本装置能适配病人额面上不同的疮面。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杆3位中空杆,内部接有伸出杆302,所述伸出杆302一侧表面设有滑槽303,定位杆3底端接有弹簧按钮301,弹簧按钮底端接在滑槽303内,所述弹簧按钮301处于定位杆3的部分通过内部弹簧控制伸出与缩进,其原理为现有技术,为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即能够控制伸出杆303从定位杆3伸出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卡管部4为一个中心设有圆弧形凹槽402的方体,卡管部4右侧内部设有空腔404,所述空腔内放置有弹簧405和移动块403,所述弹簧405一端连接在卡管部右侧内壁上,弹簧另一侧连接在移动块403上,所述移动块403和凹槽401外侧弧面设有若干卡齿401,即移动块403与凹槽401形成配合,即可将不同大小的引流管卡紧固定,所述移动块403接有推杆406,所述卡管部右侧通有横向的移动槽407,所述推杆406放置在移动槽407内并通向卡管部4外,即可通过推杆407实现对移动块403在空腔内的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头带1材料采用弹性亲肤透气布料材质,让病人佩戴舒适。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杆的长度为10-15cm,伸出杆长5-10cm。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底座材料为塑料材质,内表面均为光滑表面。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实施例
一种护理用口腔颌面感染引流装置,在为颌面部感染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一种护理用口腔颌面感染引流装置,包括头带1、板体2,定位杆3、卡管部4,所述头带1两端分别连接卡扣101、板体2一体成型,所述板体2上接有底座202,所述底座202内接有万向球203和调节螺钉202,所述万向球上接有可调节长度的定位杆3,所述定位杆3设有可固定不同大小引流管的卡管部4。
具体实施时,将头带围绕为病人头部,通过卡扣101调节伸出部102的长度,让底板2位于病人颌面部创面的竖直上方,通过旋动调节螺钉202,调节定位杆到创面的合适距离,调节伸出杆302让卡管部1对准病人创面,引流管放入病人创面引流部位后,通过推动推杆406,将引流管插入到到固定部,接通外部引流装置,开始引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