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杀菌除臭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90169发布日期:2020-12-04 15:13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杀菌除臭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臭氧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杀菌除臭机。



背景技术:

臭氧以氧原子的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膜的结构,以实现杀菌作用。臭氧对细菌的灭活反应总是进行的很迅速,与其它杀菌剂不同的是:臭氧能与细菌细胞壁脂类的双键反应,穿入菌体内部,作用于蛋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的通透性,从而导致细菌死亡。臭氧还作用于细胞内的核物质,如核酸中的嘌呤和嘧啶破坏dna。臭氧首先作用于细胞膜,使膜构成成份受损伤,而导致新陈代谢出现障碍,臭氧继续渗透穿透膜,而破坏膜内脂蛋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凋亡。在室内消毒领域,臭氧具有杀灭空气中含有的细菌和病毒,有降尘的功能,使空气清新自然,起到消除疲劳,提神醒脑的效果。

当前正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国蔓延的危急时刻,病毒的高危传播使得全国戒备恐慌。为防止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在各医院、公共场所、办公场所、交通工具上等公共场合,都需要进行消毒杀菌。

但是,市面上大多在销售的是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起不到杀灭细菌和病毒的作用;且市面上在销售的臭氧机多数用于水中清洗蔬菜水果;市面存在少数直接对空气进行臭氧杀菌的臭氧机存在着因结构设计不合理,能有效产生臭氧极少,而导致臭氧机发挥的作用效果不佳。

因此,现在急需研发一种可用于室内空气消毒的空气杀菌除臭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空气过滤器起不到杀菌消毒的作用、现有的臭氧机多数用于水中、外形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作用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用于室内空气消毒的空气杀菌除臭机。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创新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杀菌除臭机,包括有壳体组件和臭氧产生组件,所述臭氧产生组件设于壳体组件内,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有入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臭氧产生组件包括有高压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和主电路板,所述高压发生器和主电路板设于入风口侧边,所述臭氧发生器设于出风口侧边,空气从入风口进入壳体组件内,通过主电路板控制高压发生器产生高压送到臭氧发生器,并对空气高压放电产生臭氧从出风口飘出。

进一步地,所述臭氧发生器包括有陶瓷绝缘介质和金属导电极,所述金属导电极设于陶瓷绝缘介质上,且金属导电极与陶瓷绝缘介质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绝缘介质为片状、管状中的任选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导电极为片状、线圈状中的任选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臭氧产生组件还包括有风扇,所述风扇设于臭氧发生器和出风口侧边,臭氧发生器设于风扇和出风口的中间,通过风扇转动给臭氧发生器进行散热降温,且风扇转动产生风力将臭氧沿出风口吹出。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发生器的工作电压为110v/60hz或220v/50hz、消耗电流为0.23a或0.12a、负载输出电压为3.2kv。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有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设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方,所述出风口设于第四壳体上,所述入风口设于第二壳体上,所述臭氧发生器和风扇均设于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内,所主电路板和高压发生器设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组成一圆柱形底座,所述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组成一蛋壳形盖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上分别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卡紧固定风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壳体上设有卡口,通过卡口固定臭氧发生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过滤介质、入风口槽和透风盖,所述过滤介质设于入风口槽内,空气通过入风口槽经过过滤介质进行过滤后进入壳体组件内,所述透风盖可拆卸固定于入风口槽上,从而固定过滤介质于入风口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介质为冷触媒。

进一步地,所述臭氧产生组件还包括有按键电路板,所述按键电路板与主电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表面设有按键面板,所述按键面板与按键电路板电连接,通过按键面板控制除臭器的工作方式和查看除臭器的工作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组件上设有若干连接孔和连接件,通过连接件贯穿连接孔,实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之间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设置高压发生器和臭氧发生器于壳体组件内,利用陶瓷绝缘介质表面上的沿面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体来实现臭氧发生功能;

(2)在外形结构上设计壳体组件包括有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组成一圆柱形底座,所述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组成一蛋壳形盖体;

(3)将高压发生器、按键电路板和主控电路板设于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成的圆柱形底座内,将风扇和臭氧发生器设于由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组成的蛋壳形盖体处,入风口槽设于第二壳体上,空气中的氧气从下至上经过风扇到臭氧发生器进行高压放电产生臭氧,在风扇的助力下,从设于第三壳体上的出风口吹出;

(4)在入风口槽内设有过滤介质,通过过滤介质对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催化分解,经过滤后的空气再进行臭氧反应;

(5)采用陶瓷管式臭氧发生器与传统的陶瓷片式臭氧发生器相比,寿命更长,且不易断裂、不易被腐蚀;

(6)风扇设于臭氧发生器下方,一方面有利于臭氧吹出,另一方面有利于对臭氧发生器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杀菌除臭机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杀菌除臭机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杀菌除臭机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杀菌除臭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杀菌除臭机的第一壳体和第三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壳体组件,11为第一壳体,111为按键控制面板,12为第二壳体,121为过滤介质,122为入风口槽,123为透风盖,124为入风口,13为第三壳体,131为卡槽,132为卡口,14为第四壳体,141为出风口,15为连接孔,16为连接件,2为臭氧产生组件,21为臭氧发生器,22为风扇,23为按键控制电路板,24为主电路板,25为高压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杀菌除臭机,包括有壳体组件1和臭氧产生组件2,所述臭氧产生组件2设于壳体组件1内,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有入风口124和出风口141,所述臭氧产生组件2包括有高压发生器25、臭氧发生器21和主电路板24,所述高压发生器25和主电路板24设于入风口124侧边,所述臭氧发生器21设于出风口141侧边,空气从入风口124进入壳体组件1内,通过主电路板24控制高压发生器25产生高压送到臭氧发生器21,并对空气高压放电产生臭氧从出风口141飘出。

所述臭氧发生器21包括有陶瓷绝缘介质和金属导电极,所述金属导电极设于陶瓷绝缘介质上,且金属导电极与陶瓷绝缘介质一体成型。

图4和图5中,所述陶瓷绝缘介质为管状,所述金属导电极为线圈状。

所述臭氧产生组件2还包括有风扇22,所述风扇22设于臭氧发生器21和出风口141侧边,臭氧发生器21设于风扇22和出风口141的中间,通过风扇22转动给臭氧发生器21进行散热降温,且风扇22转动产生风力将臭氧沿出风口141吹出。

所述高压发生器25的工作电压为110v/60hz或220v/50hz、消耗电流为0.23a或0.12a、负载输出电压为3.2kv。

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有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第三壳体13和第四壳体14,第三壳体13和第四壳体14设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上方,所述出风口141设于第四壳体14上,所述入风口124设于第二壳体12上,所述臭氧发生器21和风扇22均设于第三壳体13和第四壳体14内,所主电路板24和高压发生器25设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内。

所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组成一圆柱形底座,所述第三壳体13和第四壳体14组成一蛋壳形盖体。

所述第三壳体13和第四壳体14上分别设有卡槽131,所述卡槽131用于卡紧固定风扇22。

所述第三壳体13上设有卡口132,通过卡口132固定臭氧发生器21。

所述第二壳体12上设有过滤介质121、入风口槽122和透风盖123,所述过滤介质121设于入风口槽122内,空气通过入风口槽122经过过滤介质121进行过滤后进入壳体组件1内,所述透风盖123可拆卸固定于入风口槽122上,从而固定过滤介质121于入风口槽122内,也可通过拆卸透风盖123更换过滤介质121,所述过滤介质121为冷触媒。

所述臭氧产生组件2还包括有按键电路板23,所述按键电路板23与主电路板24电连接。

所述第一壳体11表面设有按键面板111,所述按键面板111与按键电路板23电连接,通过按键面板111控制除臭器的工作方式和查看除臭器的工作时间。从图1中看出,按键面板111包括有工作时间的数码管、循环时间的数码管、开关按键、工作调时、工作状态和循环调时的按键,通过开关按键开启空气杀菌除臭机,通过工作调时选择空气杀菌除臭机的工作时长,通过工作状态按键选择对相应的场景进行净化,通过循环调时选择空气杀菌除臭机的循环工作时间,通过工作时间数码管可以直接观察空气杀菌除臭机的已工作的时间。

所述壳体组件1上设有若干连接孔15和连接件16,通过连接件16贯穿连接孔15,实现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第三壳体13和第四壳体14之间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杀菌除臭机的工作原理:

设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之间的高压发生器25通电后将电传至臭氧发生器21的两端,在高频高电压强电场作用下,气体沿臭氧发生器21表面发生脉冲电晕放电,产生等离子体,使氧分子在瞬间分解为单原子氧,原子氧又迅速与氧结合成臭氧,在第三壳体13和第四壳体14中间的风扇22正对出风口141和臭氧发生器21,从而将臭氧吹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