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负压隔离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63666发布日期:2021-02-05 16:37阅读:95来源:国知局
移动式负压隔离舱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移动式负压隔离舱。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肺结核、非典型肺炎、埃博拉病毒、新冠病毒等疫情爆发时的传染率非常高,因而,在转运这些强传染病患者时需要采用隔离舱进行隔离运输。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单体隔离舱,且为帐篷式透明隔离舱,此种隔离舱存在着护理不方便,患者在里面舒适感很不好,时间稍长,患者的生理活动不好解决,不适用于长距离或跨国境转移和运输;更为重要的是患者与外界环境不能完全隔离,存在被患者污染的空气排放无净化或净化功能差、患者隔离区空气流通方式不能有效隔离患者和医护人员等,存在二次污染的可能,也容易使医护人员感染。此外,多人隔离的设备存在运输不便或只能特定方式的运输,不利于患者长距离和长时间的转移。
[0003]
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0820225531.0)公开的“移动式负压隔离舱”,包括由缓冲间、病室及卫生间构成的密封舱体,舱体连接设有由舱内所设的控制系统进行控制的进风和排风系统,经进风系统送入的风分为两个分支机构,分别送入病室和缓冲间,病室单独设一套排风系统,卫生间和缓冲间合用一套排风系统,进入病室的风通过与之单独连接的排风系统排出,进入缓冲间的风经卫生间隔墙右下方的百叶风口导入卫生间,再经由设于卫生间上方的排风系统排出。
[0004]
另一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910495457.7)公开的“具备负压换气防疫医疗功能的隔离舱装置”,包括隔离舱、单人分区、担架门、隔离门、担架固定位、杀菌灯、卫生间、负压换气及消毒系统和总阀门,隔离门、担架门分别安装在隔离舱的一侧,单人分区、担架固定位、杀菌灯、卫生间等安装在隔离舱内,阀门、泵、发电机及负压换气及消毒系统主体总成部分等安装在设备舱内,除此之外,隔离舱内分别安装连接负压换气及消毒系统的输氧管路、消毒液管路和排气管路,总阀门安装在输氧管路、消毒液管路和排气管路上。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完善的生活和救护配置、隔离效果好、适合长距离转运的隔离转运装置。
[0006]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移动式负压隔离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自一端往另一端,依次分设为辅助工作区22、缓冲区25、防护区27和设备放置区35,所述辅助工作区22为气压和外界相同的密封区域,所述缓冲区25和防护区27为逐级负压控制的密封区域,所述设备放置区35为开放式区域。
[0007]
所述辅助工作区22位于箱体的一端,其内包括有辅助工作区水箱 40、辅助工作区卫生间52、辅助工作区非接触式真空收集盆57、辅助工作区储物柜48、辅助工作区休息椅21、辅助工作区照明灯62、辅缓双向可视电话20、设备运行总控屏23、辅缓隔离门38和前门39;所述前门39设置在连通箱体外面的箱体前端面上;所述辅缓隔离门38设置在辅助工作
区22与缓冲区25的分隔墙板上,在该分隔墙板上设置有辅缓双向可视电话20和设备运行总控屏23;在所述辅助工作区22的一侧,靠近分隔墙板的左边设置有辅助工作区卫生间52,右边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辅助工作区储物柜48和辅助工作区非接触式真空收集盆57,所述辅助工作区水箱40设置在辅助工作区非接触式真空收集盆57的下部;在所述辅助工作区卫生间52内,设置有辅助工作区真空集便器64;在所述辅助工作区22的另一侧,设置有工作区休息椅21;所述辅助工作区照明灯62设置在辅助工作区22的顶面。
[0008]
所述缓冲区25为半洁净区,其内包括有缓冲区物品柜43、缓冲区淋浴间36、缓冲区紫外消毒灯61、缓冲区自动喷雾消毒系统18、缓冲区照明灯59、缓防双向可视电话58、辅缓双向可视电话20、缓防隔离门 37、辅缓隔离门38、全新风空调系统19;所述全新风空调系统19设置在顶部隔层空间,其进风端口自外至内依次设置有进风粗效过滤板4、进风中效过滤板49和进风亚高效过滤板50,在该顶部隔层空间两侧边由防护区27引入的送风管道17上分别开有缓冲区送风口53;所述缓防隔离门37设置在缓冲区25与防护区27的分隔墙板上,在该分隔墙板的两面上还设置有缓防双向可视电话58;在所述缓防隔离门37的侧边还设置有缓冲区淋浴间36,在其另一侧对面的上、下部位分别设置有缓冲区物品柜43和全新风系统外机5;在所述缓冲区25的顶面分别设置有缓冲区紫外消毒灯61、缓冲区自动喷雾消毒系统18和缓冲区照明灯59;在所述缓冲区25下部两侧由防护区27引入的排风管道29上分别开有缓冲区排风口24。
[0009]
所述防护区27为污染区域,其内包括有二副以上的可折叠病床28、一把以上的防护区休息椅60、防护区卫生间、防护区非接触式真空收集盆41、自动洗手及消毒仪26、多个防护区紫外消毒灯15、多个防护区照明灯14、缓防隔离门37、防设隔离门46;在所述防护区27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副以上的可折叠病床28和一把以上的防护区休息椅60,在靠缓防隔离门37的部位设置有自动洗手及消毒仪26;在所述防护区27与设备放置区35的分隔墙板上,设置有防设隔离门46;所述防护区卫生间设置在防设隔离门46的侧边,其内设置有防护区真空集便器42;在紧邻防护区卫生间处设置有防护区非接触式真空收集盆41;在所述防护区27 两侧的上部还分别设置有与全新风空调系统19连通的送风管道17,在该送风管道17还开有多个防护区送风口16;在所述防护区27两侧的下部还分别设置有排风管道29,其上开有多个防护区排风口63,在所述防护区卫生间的下部还设置有连通排风管道29的防护区卫生间排风口51,所述排风管道29的出风口连通设备放置区35;多个防护区紫外消毒灯15 和防护区照明灯14分别设置在防护区27的顶面上。
[0010]
所述设备放置区35位于箱体的另一端,其内包括有抽风机10、电动风阀11、抽风道12、过滤器13、配电箱33、电控箱32、真空废水收集箱45、真空排泄物收集箱44和防设隔离门46;所述设备放置区35划分为两边的设备区域和中间直通防设隔离门46的过道,其一边的设备区域又分别由上搁板8和下搁板34分隔成上部的抽风设备区、中间的备用设备区和下部的电配区;所述抽风机10、电动风阀11、抽风道12、过滤器13以及排风管道29的出风口依次连接,安置在上部的抽风设备区内;所述配电箱33和电控箱32安置在下部的电配区内;其另一边的设备区域又划分为收贮区和搁置区,所述收贮区内设置有真空废水收集箱45和真空排泄物收集箱44,所述搁置区内竖放备用的氧气瓶47。
[0011]
在所述中间的备用设备区内,还设置有备用抽风机9和与其连接的备用电动风阀31,所述备用电动风阀31还与抽风道12连接。
[0012]
在所述下部的电配区内还设置有备用电源30。
[0013]
所述前门39、辅缓隔离门38、缓防隔离门37和防设隔离门46均为可自动关闭的门,且缓防隔离门37与辅缓隔离门38通过电控形成此开彼关的互锁。
[0014]
在所述缓防隔离门37和辅缓隔离门38各自的两面上,还分别设置有解除缓防隔离门37与辅缓隔离门38此开彼关互锁的手动解除开关。
[0015]
所述过滤器13为hepa过滤器。
[0016]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负压隔离舱,是参考移动式实验室国标要求、医院负压隔离病房环境控制要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染病应急医疗设施设计标准等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其采用集装箱改装制成,整体分设为辅助工作区、缓冲区、防护区和设备放置区四个空间,其中缓冲区和防护区为密封区域,并采用抽风大于送风而形成逐级负压控制,且所有的门均为可自动关闭的门,同时,缓防隔离门与辅缓隔离门形成此开彼关的互锁,因而,具有较为完善的生活和救护配置,既可满足患者和医护人员长时间的生活所需,患者也可得到很好的照护;且整体密封性和隔离效果较好,可有效避免二次污染,也能有效避免医护人员感染,故适合长距离和长时间隔离转运多名高传染性疾病患者;加之箱体外周边设置有众多的起吊和固定装置,因而,具有灵活的移动性,可运输性强,既可满足汽车和火车运输的要求,也可满足轮船和飞机运输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示意图;
[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沿a-a轴线的俯剖视示意图;
[0020]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沿b-b轴线的俯剖视示意图;
[0021]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沿c-c轴线的左剖视放大示意图;
[0022]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沿d-d轴线的剖视旋转放大示意图;
[0023]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s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
图中:
[0025]
1是起吊孔板,2是固定环,3是水箱检修盖板,4是进风粗效过滤板,5是全新风系统外机,6是污水检修盖板,7是外层板,8是上搁板, 9是备用抽风机,10是抽风机,11是电动风阀,12是抽风道,13是过滤器,14是防护区照明灯,15是防护区紫外消毒灯,16是防护区送风口,17是送风管道,18是缓冲区自动喷雾消毒系统,19是全新风空调系统,20是辅缓双向可视电话,21是辅助工作区休息椅,22是辅助工作区,23是设备运行总控屏,24是缓冲区排风口,25是缓冲区,26是自动洗手及消毒仪,27是防护区,28是可折叠病床,29是排风管道, 30是备用电源,31是备用电动风阀,32是电控箱,33是配电箱,34是下搁板,35是设备放置区,36是缓冲区淋浴间,37是缓防隔离门,38 是辅缓隔离门,39是前门,40是辅助工作区水箱,41是防护区非接触式真空收集盆,42是防护区真空集便器,43是缓冲区物品柜,44是真空排泄物收集箱,45是真空废水收集箱,46是防设隔离门,47是氧气瓶,48是辅助工作区储物柜,49是进风中效过滤板,50是进风亚高效过滤板,51是防护区卫生间排风口,52是辅助工作区卫生间,53是缓冲区送风口,54是保温层,55是密封层,56是装饰层,57是辅助工作区非接触式真空收集盆,58是缓防双向可视电话,59是缓冲区照明灯, 60是防护区休息椅,61是缓冲
区紫外消毒灯,62是辅助工作区照明灯, 63是防护区排风口,64是辅助工作区真空集便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下面的说明是采用例举的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局限于此。
[0027]
本实施例的移动式负压隔离舱,是由集装箱改装制成,该集装箱的箱体壁自外而内依次为瓦愣状的外层板7、保温层54、密封层55和装饰层 56。在该箱体的上面四角,分别设置有起吊孔板1,用于移动时采用吊车吊装。在该箱体的上边沿四周和下边沿四周四角,分别设置有多个固定环2,用于将其固定在汽车、轮船、火车、飞机上保持稳定。在该箱体的底部,还留有叉车插装的位置,用于移动时用叉车装卸。该箱体的底部整体平整,需要时可加滚轮和牵引装置进行移动。
[0028]
移动式负压隔离舱(以下简称箱体)的内腔自右端至左端,依次分设为辅助工作区22、缓冲区25、防护区27和设备放置区35,辅助工作区 22为气压和外界相同的密封区域,缓冲区25和防护区27为逐级负压控制的密封区域(其中:缓冲区25的气压大于防护区27的气压),设备放置区35为开放式区域。
[0029]
辅助工作区22位于箱体的右端(见附图2所示),为洁净区域,是医护人员的休息区域和设备的控制区域,其内气压与外界相同。该区域是由辅助工作区水箱40、辅助工作区卫生间52、辅助工作区非接触式真空收集盆57、辅助工作区储物柜48、辅助工作区休息椅21、辅助工作区照明灯62、辅缓双向可视电话20、设备运行总控屏23、辅缓隔离门38 和前门39构成。前门39(为可自动关闭的门)设置在连通箱体外面的箱体前端面上(即:箱体的右端面的中间),是可自动关闭的门,自辅助工作区22内向外开启。辅助工作区22与缓冲区25相通的辅缓隔离门38 (为可自动关闭的门)设置在辅助工作区22与缓冲区25的分隔墙板上的内侧,该辅缓隔离门38自缓冲区25向辅助工作区22开启,在该分隔墙板上设置有辅缓双向可视电话20(即:两面均可使用)和设备运行总控屏23;在辅助工作区22的外侧(见附图4所示),靠近分隔墙板的左边设置有辅助工作区卫生间52,右边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辅助工作区储物柜48和辅助工作区非接触式真空收集盆57,辅助工作区水箱40设置在辅助工作区非接触式真空收集盆57的下部;在所述辅助工作区卫生间52内,设置有辅助工作区真空集便器64;在辅助工作区22的内侧,设置有工作区休息椅21;辅助工作区照明灯62设置在辅助工作区22的顶面。
[0030]
缓冲区25位于箱体的右端往左数的第二段区域(见附图2所示),为半洁净区,是医护人员由防护区27到辅助工作区22或由辅助工作区 22到防护区27的过渡区域,其内气压低于辅助工作区22内的气压、高于防护区27内的气压。该缓冲区25是由缓冲区物品柜43、缓冲区淋浴间36、缓冲区紫外消毒灯61、缓冲区自动喷雾消毒系统18、缓冲区照明灯59、缓防双向可视电话58、辅缓双向可视电话20、缓防隔离门37、辅缓隔离门38、全新风空调系统19构成。全新风空调系统19是一个小型的中央空调,设置在缓冲区25的顶部隔层空间里,其进风端口设置在缓冲区25对应的箱体正面上部,自外至内依次设置有进风粗效过滤板4、进风中效过滤板49和进风亚高效过滤板50,在该顶部隔层空间两侧边由防护区27引入的送风管道17上分别开有缓冲区送风口53。缓冲区25 与防护区27相通的缓防隔离门37(为可自动关闭的门)设置在缓冲区 25与防护区27的分隔墙板上(中间),该缓防隔离门37自防护区27向
缓冲区25开启,在该分隔墙板的两面上还设置有缓防双向可视电话58;在缓防隔离门37的内侧边(见附图3所示)还设置有缓冲区淋浴间36,在其外侧对面的上、下部位分别设置有缓冲区物品柜43和全新风系统外机5。在缓冲区25的顶面分别设置有缓冲区紫外消毒灯61、缓冲区自动喷雾消毒系统18和缓冲区照明灯59;在缓冲区25下部两侧由防护区27 引入的排风管道29上分别开有缓冲区排风口24。
[0031]
防护区27位于箱体的右端往左数的第三段区域(见附图2所示),为污染区域,是用于隔离患者的区域,其内气压低于缓冲区25内的气压。该防护区27是由四副可折叠病床28、二把防护区休息椅60、防护区卫生间、防护区非接触式真空收集盆41、自动洗手及消毒仪26、多个防护区紫外消毒灯15、多个防护区照明灯14、缓防隔离门37、防设隔离门 46构成(见附图3所示)。在防护区27内外两侧分别设置有二副可折叠病床28和一把防护区休息椅60,在靠缓防隔离门37的部位(靠近内侧处)设置有自动洗手及消毒仪26;在防护区27与设备放置区35的分隔墙板上(中间),设置有防设隔离门46(即:连通防护区27与设备放置区35的门,为可自动关闭的门),该防设隔离门46自防护区27向设备放置区35开启。防护区卫生间设置在防设隔离门46的侧边,其内设置有防护区真空集便器42;在紧邻防护区卫生间处设置有防护区非接触式真空收集盆41;在防护区27内外两侧的上部还,分别设置有与全新风空调系统19连通的送风管道17,在该送风管道17还开有多个防护区送风口16;在防护区27内外两侧的下部,还分别设置有排风管道29,其上开有多个防护区排风口63;在防护区卫生间的下部还设置有连通排风管道29的防护区卫生间排风口51,排风管道29的出风口连通设备放置区 35;多个防护区紫外消毒灯15和防护区照明灯14分别设置在防护区27 的顶面上。
[0032]
缓防隔离门37与辅缓隔离门38通过电控形成此开彼关的互锁。同时,在缓防隔离门37和辅缓隔离门38各自的两面上,还分别设置有解除缓防隔离门37与辅缓隔离门38此开彼关互锁的手动解除开关(附图中未画出)。
[0033]
设备放置区35位于箱体的左端,为开放式区域,是由抽风机10、电动风阀11、抽风道12、过滤器13、抽风机9、备用电动风阀31、备用电源30、配电箱33、电控箱32、真空废水收集箱45、真空排泄物收集箱44和防设隔离门46构成。该设备放置区35划分为内外两边的设备区域和中间直通防设隔离门46的过道,其内边的设备区域又分别由上搁板 8和下搁板34分隔成上部的抽风设备区、中间的备用设备区和下部的电配区;抽风机10、电动风阀11、抽风道12、过滤器13(采用hepa过滤器)以及排风管道29的出风口依次连接,安置在上部的抽风设备区内;备用抽风机9、备用电动风阀31、抽风道12依次连接,安置在中间的备用设备区内;配电箱33、电控箱32和备用电源30安置在下部的电配区内;其外边的设备区域又划分为收贮区和搁置区,收贮区内设置有真空废水收集箱45和真空排泄物收集箱44,搁置区内竖放备用的氧气瓶47。
[0034]
全新风空调系统19、送风管道17、进风初效过滤板4、进风中效过滤板49、进风亚高效过滤板50、防护区送风口16、缓冲区送风口53构成送风系统,抽风机10(包括备用抽风机9)、电动风阀11(包括备用电动风阀31)、排风管道29、过滤器13、防护区卫生间排风口51、防护区排风口63和缓冲区排风口24构成抽风系统,送风系统和抽风系统构成通风及负压系统。
[0035]
外部的新风通过进风粗效过滤板4、进风中效过滤板49、进风亚高效过滤板50三层
过滤后,进入到全新风空调系统19中,在全新风空调系统19中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到设定值后到送风管道17,经过送风管道17的各个防护区送风口16和缓冲区送风口53分别进入到防护区27 和缓冲区25内。防护区送风口16和缓冲区送风口53为可调节送风口,可以调节每个送风口送风量的大小。
[0036]
缓冲区25和防护区27下部设有的排风管道29上的防护区卫生间排风口51、防护区排风口63和缓冲区排风口24均为可调节排风口,可以调节每个排风口的风量。排风是依靠设备区的抽风机10(或备用抽风机 9)来抽风排出。抽风机采用一用一备的配置,保证设备抽风的可靠性。在抽风机10提供的负压动力下,待排出的空气分别经防护区卫生间排风口51、防护区排风口63和缓冲区排风口24进入排风管道29,到达抽风机10前端的过滤器13(采用hepa过滤器),经过hepa过滤器13过滤后进入到抽风机10,然后直接排放到外面。hepa过滤器13对于0.1 微米至0.3微米的细菌、病毒及颗粒的过滤有效率达到99.998%,可以保证排出的为洁净空气,避免二次污染。
[0037]
hepa过滤器13可以在原位进行消毒和检漏。hepa过滤器13前管道中安装有紫外灯,可以在原位进行消毒。hepa过滤器13处安装有压差检测,根据hepa过滤器13前后的压差情况可以判断出hepa过滤器13是否破损,同时也可检测是否该更换。
[0038]
通过调整送风量和抽风量可以调节缓冲区25和防护区27的室内气压,使缓冲区25和防护区27始终保持负压,缓冲区25负压值为-15pa,防护区27负压值为-20pa。防护区27和缓冲区25设有压差检测装置,时刻检测空间里的压差值,并反馈到控制系统,并显示在设备运行总控屏 23上。
[0039]
防护区27的换气次数保证不小于12次/h。全新风空调系统19采用全新风方式,室内空气不再循环使用,经过滤后直接排至室外。考虑到负压的特性,通风及负压系统采用以抽风优先原则,送风系统与抽风机10 (包括备用抽风机9)联动,当抽风机10(包括备用抽风机9)因故障或其他原因停止运转时,相对应的送风系统停止运转。抽风机组内采用一用一备共两台风机(即:抽风机10和备用抽风机9),并有延时停机功能。防护区27采用顶送风下排风的气流组织方式,防护区送风口16和缓冲区送风口53位于上方,防护区排风口63位于可折叠病床28和防护区休息椅60的下方,所形成的单向气体组织方式,保证医护人员在防护区27 (即:病房)内进行诊疗时,始终处于洁净气流的上方,降低了感染的可能性。
[0040]
辅助工作区水箱40、供水管道(附图中未画出)、增压泵和单向阀(附图中均未画出)构成供水系统。在辅助工作区水箱40与供水管道之间设有增压泵和单向阀,保证水正常供应和防止回流。辅助工作区水箱40上设置有外部供水接口,在外部有水源的情况下接外部水源提供设备供水。
[0041]
辅助工作区水箱40通过供水管道分别连通辅助工作区非接触式真空收集盆57、辅助工作区真空集便器64、缓冲区淋浴间36、自动洗手及消毒仪26、防护区真空集便器42、防护区非接触式真空收集盆41的供水输入部件。
[0042]
真空废水收集箱45和辅助工作区非接触式真空收集盆57、缓冲区淋浴间36、自动洗手及消毒仪26、防护区非接触式真空收集盆41的废水真空收集装置构成废水收集系统。
[0043]
辅助工作区非接触式真空收集盆57、缓冲区淋浴间36、自动洗手及消毒仪26、防护区非接触式真空收集盆41的废水真空收集装置上设有防回流装置,通过这些废水真空收集装置,将废水收集到真空废水收集箱 45中。真空废水收集箱45中还设有自动喷洒消毒液的
装置,每次收集后喷洒消毒液灭杀废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0044]
辅助工作区真空集便器64、防护区真空集便器42和真空排泄物收集箱44构成排泄物收集系统,辅助工作区真空集便器64、防护区真空集便器42收集到的排泄物会进入到真空排泄物收集箱44中,真空排泄物收集箱44中设有自动喷洒消毒液的装置,每次收集后喷洒消毒液灭杀废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0045]
在废水收集系统和排泄物收集系统中的各个真空收集装置的真空泵处,均设有hepa过滤器,保证排除的气体为洁净空气,避免二次污染。
[0046]
防护区紫外消毒灯15、缓冲区紫外消毒灯61、缓冲区自动喷雾消毒系统18和自动洗手及消毒仪26构成消毒系统。
[0047]
在缓冲区25的顶部分别安装有缓冲区自动喷雾消毒系统18和缓冲区紫外消毒灯61两种消毒方式,医护人员从防护区27出来时是采用缓冲区自动喷雾消毒系统18进行喷雾消毒,对缓冲区25的内部空间整体消毒则是采用缓冲区紫外消毒灯61进行紫外灯消毒。
[0048]
防护区27的内部空间整体消毒则是采用防护区紫外消毒灯15进行紫外灯消毒,同时,在防护区27内设有的自动洗手及消毒仪26,供医护人员从进出防护区27时对手进行消毒使用。
[0049]
防护区27内设有氧气供应装置,放置在设备放置区35中的氧气瓶 47,通过氧气管路输送到防护区27,可满足4-6个患者12小时的使用量。
[0050]
配置在设备放置区35中的配电箱33和外接电源输入接口,承接外部电源接入、并对整个隔离舱进行供电。配置在设备放置区35中的备用电源30,可供临时紧急使用,确保隔离舱内的排风、照明及控制系统等主要设备2小时的使用。
[0051]
隔离舱的外部及内部各个空间中均安装有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传送到控制系统,可在设备运行总控屏23上实时看到,并可以储存。
[0052]
控制系统包括设备运行总控屏23、电控箱32和各设备的电控装置以及各区域的工作状态参数检测传感器,设置在辅助工作区22内的设备运行总控屏23上,可以查看隔离舱内各区域的温度、空气湿度、各个门的状态、消毒设备运行情况、抽风机工作状态、照明、各个区域的空气压差、供水、供电等工作状态参数;还可根据要求,在设备运行总控屏23上设定参数,控制系统自动实时检测各传感器参数,智能控制送风抽风速率、门禁、照明、温度控制等各功能。
[0053]
使用前,先开启抽风机10,对防护区27和缓冲区25内的空气进行抽排;然后开启全新风空调系统19,对防护区27和缓冲区25内进行全新风输送,并保持防护区27和缓冲区25内的气压低于大气压、且保持防护区27内的气压低于缓冲区25内的气压。
[0054]
使用时,医护人员从前门39进入到辅助工作区22,在辅助工作区22内做好准备后进入到缓冲区25,在缓冲区25内换上防护装备,然后进入到防护区27内。
[0055]
待隔离的患者从防设隔离门46进入到防护区27。
[0056]
医护人员从防护区27内出来时,先到达缓冲区25内,并在缓冲区 25内首先进行喷雾消毒,更换掉防护装备,淋浴后更换成平时的服装,然后进入到辅助工作区22。医护人员出来后,缓冲区25会自动进行紫外线消毒处理。
[0057]
当缓防隔离门37开启时,通过电控形成互锁,使得辅缓隔离门38 处于关闭、且不能开启的状态(即:此开彼关)。同理,当辅缓隔离门38 开启时,通过电控形成互锁,使得缓
防隔离门37处于关闭、且不能开启的状态。
[0058]
转运时,通过吊车或叉车将本实施例的移动式负压隔离舱转移到汽车、轮船、火车、飞机上,并通过固定环2将其固定在汽车、轮船、火车、飞机上保持稳定。
[0059]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负压隔离舱,适用于肺结核、非典型肺炎、埃博拉病毒、新冠病毒等高传染性病患者隔离转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