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57438发布日期:2021-05-14 14:12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固定架。


背景技术:

2.腰椎压缩性骨折,古称“腰骨损断”,是指以椎体纵向高度被“压扁”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脊柱骨折,也是脊柱骨折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临床多以第11,12胸椎和第1,2腰椎最为多见,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的缘故,发生率更高,在治疗时通常需要使用固定架对病人的患处进行固定,防止二次伤害以及加快恢复。
3.目前市场上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固定架存在以下问题:
4.1、目前市场上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固定架大多不具备高度调节功能,导致固定架的适应性极差,而病人的身高并不一致,使用不合适的固定架难以起到应有的治疗效果,严重影响使用;
5.2、目前市场上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固定架大多结构复杂且笨重,导致病人在使用时,难以进行脱卸,不方便进行康复性活动,极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固定架,解决了因为目前市场上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固定架大多不具备调节功能,导致固定架的适应性极差,而病人的身高并不一致,使用不合适的固定架难以起到应有的治疗效果,严重影响使用的问题。
8.(二)技术方案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固定架,包括内螺纹筒,所述内螺纹筒的内壁通过内螺纹分别螺纹连接有下螺纹杆和上螺纹杆,所述下螺纹杆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号连接块,所述一号连接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号带,所述内螺纹筒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二号连接块,所述二号连接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二号带,所述上螺纹杆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三号连接块,所述三号连接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三号带,所述三号带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四号带和五号带。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下把手,所述上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上把手。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带、二号带和三号带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魔术贴毛面,所述一号带、二号带和三号带另一端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勾面。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带、二号带和三号带的表面均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形状为圆形。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五号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扣头,所述卡扣头的表面卡接有卡扣槽。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扣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扣,所述四号带的一端穿过调节扣并迂回。
15.(三)有益效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固定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该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固定架,通过一号连接块和三号连接块的配合,当医护人员转动上把手和下把手,使得上螺纹杆和下螺纹杆在内螺纹筒的螺纹推力的作用下向外伸出时,会带动一号带和三号带远离二号带,从而实现对固定架高度的调节,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病人,治疗效果更佳,十分有利于使用。
18.2、该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固定架,通过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的配合,医护人员能够快速将三号带、一号带和二号带固定在病人的身上,当病人进行康复性活动时,也可以快速将固定架脱卸,从而方便病人进行康复性活动,十分有利于使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22.图中:1、内螺纹筒;2、下螺纹杆;3、上螺纹杆;4、上把手;5、下把手;6、一号连接块;7、一号带;8、二号连接块;9、二号带;10、三号连接块;11、三号带;12、魔术贴毛面;13、魔术贴勾面;14、透气孔;15、四号带;16、五号带;17、卡扣头;18、卡扣槽;19、调节扣。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
25.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固定架,包括内螺纹筒1,内螺纹筒1的内壁通过内螺纹分别螺纹连接有下螺纹杆2和上螺纹杆3,下螺纹杆2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号连接块6,一号连接块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号带7,内螺纹筒1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二号连接块8,二号连接块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二号带9,上螺纹杆3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三号连接块10,三号连接块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三号带11,三号带11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四号带15和五号带16。
26.本实施方案中,通过一号连接块6和三号连接块10的配合,当医护人员转动上把手4和下把手5,使得上螺纹杆3和下螺纹杆2在内螺纹筒1的螺纹推力的作用下向外伸出时,会带动一号带7和三号带11远离二号带9,从而实现对固定架高度的调节,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病人,治疗效果更佳,十分有利于使用。
27.具体的,下螺纹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下把手5,上螺纹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上把手4。
28.本实施例中,通过上把手4和下把手5的配合,方便医护人员调节固定架的高度,十分有利于使用。
29.具体的,一号带7、二号带9和三号带11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魔术贴毛面12,一号带7、二号带9和三号带11另一端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勾面13。
30.本实施例中,通过魔术贴毛面12和魔术贴勾面13的配合,医护人员能够快速将三号带11、一号带7和二号带9固定在病人的身上,当病人进行康复性活动时,也可以快速将固定架脱卸,从而方便病人进行康复性活动,十分有利于使用。
31.具体的,一号带7、二号带9和三号带11的表面均开设有透气孔14,透气孔14的形状为圆形。
32.本实施例中,通过透气孔14提高一号带7、二号带9和三号带11的透气性,有利于病人长时间使用固定架。
33.具体的,五号带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扣头17,卡扣头17的表面卡接有卡扣槽18。
34.本实施例中,通过卡扣头17和卡扣槽18的配合,能够快速将五号带16和四号带15连接到一起,十分有利于使用。
35.具体的,卡扣槽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扣19,四号带15的一端穿过调节扣19并迂回。
36.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扣19能够对四号带15的长度进行调节,提高固定架的适应性,有利于使用。
3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次使用时,医护人员先将二号带9、一号带7和三号带11上的魔术贴毛面12和魔术贴勾面13撕开,转动上把手4,上把手4转动上螺纹杆3,上螺纹杆3在二号连接块8螺纹推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上螺纹杆3带动三号连接块10,三号连接块10带动三号带11向上移动,移动至合适位置后,转动下把手5,下把手5转动下螺纹杆2,下螺纹杆2通过一号连接块6带动一号带7至合适位置后,医护人员将三号带11贴住病人的后背并将三号带11的两端穿过病人的腋下绕至病人胸前,拉紧三号带11,使得三号带11贴紧病人身体,将三号带11表面的魔术贴毛面12压向背面的魔术贴勾面13,使得魔术贴毛面12和魔术贴勾面13粘贴住,依次将二号带9和一号带7固定住,将五号带16绕过病人肩膀,并将卡扣头17卡住入卡扣槽18内部,通过调节扣19调节四号带15的长度,使得五号带16贴紧病人的肩膀,完成固定架的穿戴,病人的胸、腹和腰分别被一号带7、二号带9和三号带11固定住,避免病人的胸腰椎处发生偏移,当病人的胸腰椎受力时,力量会通过二号带9和三号带11传递至二号连接块8和三号连接块10处,三号连接块10将力量传递至上螺纹杆3,上螺纹杆3和二号连接块8将力量传递至内螺纹筒1,内螺纹筒1将力量传递至下螺纹杆2,下螺纹杆2通过一号连接块6传递至一号带7处,一号带7将力量传递至病人的下半身,避免了病人患处受力,当病人需要脱卸固定架时,将卡扣头17和卡扣槽18解开,再依次将一号带7、二号带9和三号带11上的魔术贴毛面12和魔术贴勾面13撕开,即可脱卸固定架,脱卸下来的固定架需要将一号带7、二号带9和三号带11上的魔术贴毛面12和魔术贴勾面13粘贴住,方便再次使用。
3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