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体推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56312发布日期:2021-08-31 13:43阅读:91来源:国知局
假体推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假体推进装置。



背景技术:

在患者进行隆胸时,需要在有腋下切口,对组织剥离形成假体放入胸部的通道,并在胸大肌或乳腺处形成假体放置腔隙,然后将假体从切口处塞入,并缓慢地送至预定间隙。现有技术中,假体放入过程由医生用手操作,塞入过程中,手部会伴随假体伸入到切口内,对患者造成的创面大,恢复时间长。

现有技术中通过医生将假体送入到患者体内,对患者造成的创面大,患者的恢复时间长;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假体推进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医生将假体送入到患者体内,对患者造成的创面大,患者的恢复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本使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假体推进装置,包括:通过旋转件相互交叉设置的主把持柄和副把持柄,主把持柄和副把持柄的操作端分别设置有假体容置单元和假体推进单元,假体推进单元用于在主把持柄与副把持柄相互靠拢时伸入到假体容置单元内将假体推入到患者体内;其中,

假体容置单元贯穿开设有容置腔,容置腔朝向假体推进单元的开口面积大于远离假体推进单元的开口面积;

假体推进单元包括连接臂、推进调节杆和推进抵持部,连接臂与副把持柄的操作端连接,推进调节杆与连接臂活动连接,推进抵持部设置在推进调节杆靠近容置腔的一侧,推进抵持部用于主把持柄与副把持柄相互靠拢时伸入到容置腔内将假体推入到患者体内。

在对患者进行隆胸时,通常会在腋下切口,对组织剥离形成假体放入胸部的通道,并在胸大肌或乳腺处形成假体放置腔隙,医生把手伸入到切口内将假体送入到间隙。对患者造成的创面大,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为了减轻对患者的伤害,需要降低切口的创面,并且减小通道的大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假体推进装置,通过旋转件相互交叉设置的主把持柄和副把持柄控制假体推进单元将置于假体容置单元内的假体推入到患者体内,不需要医生通过手将假体送入,降低了对患者切口的创面,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其中,容置腔朝向假体推进单元的开口大于远离假体推进单元的开口,便于放入假体,并且在假体放入到容置腔内后不易直接从远离假体推进单元的开口处脱离。假体推进单元包括连接臂、推进调节杆和推进抵持部,连接臂与副把持柄的操作端连接,推进调节杆与连接臂活动连接,推进抵持部设置在推进调节杆靠近容置腔的一侧,推进抵持部用于主把持柄与副把持柄相互靠拢时伸入到容置腔内将假体推入到患者体内。在假体容置单元较短时,主把持柄与副把持柄相互靠拢时推进抵持部伸入到容置腔内即可假体推入到患者体内;在假体容置单元较长时,主把持柄与副把持柄相互靠拢时推进抵持部伸入到容置腔内,无法将假体完全抵出,此时旋转推进调节杆相对于连接臂的位置,即可调整推进抵持部伸入到容置腔的深度,即可能假体送入到患者体内。可以清楚的是,在假体容置单元较长时,可以通过调节主把持柄和副把持柄之间的距离的同时,调节推进调节杆与连接臂之间的相对位置,逐渐的将假体送入到患者体内。

优选地,连接臂为向容置腔方向弯曲的弧形杆。

连接臂为弧形杆,在将假体推入到患者体内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容置腔朝向推进抵持部方向的开口处观察假体的体态,防止假体偏移;同时,连接臂为弧形杆,便于调节推进调节杆相对于连接臂的相对位置,以及在主把持柄和副把持柄相互靠拢时推进抵持部伸入到容置腔的深度。

优选地,假体容置单元的截面积由靠近假体推进单元到远离假体推进单元逐渐缩小。

假体容置单元的截面积由靠近假体推进单元到远离假体推进单元逐渐缩小,便于容纳假体,进一步防止假体通过容置腔远离假体推进单元的开口处滑出。同时,可以适配假体的形状,防止假体过度挤压。

优选地,假体容置单元靠近假体推进单元一侧的外周和远离假体推进单元一侧的外周均为弧面结构。

假体容置单元靠近假体推进单元一侧的外周和远离假体推进单元一侧的外周均为弧面结构,防止假体容置单元刮擦患者切口或组织,提升假体推进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优选地,连接臂远离副把持柄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推进调节杆外周设有与螺纹孔匹配的调节螺纹,推进调节杆通过螺纹孔和调节螺纹之间的配合与连接臂连接。

在连接臂远离副把持柄的一侧开设螺纹孔,以及在推进调节杆外周设有与螺纹孔匹配的调节螺纹,通过旋转推进调节杆即可调节推进抵持部进入到容置腔的深度,根据假体容置单元的长度以及主把持柄和副把持柄之间的相对距离旋转推进调节杆将假体送入患者体内。

优选地,推进调节杆靠近容置腔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头,推进抵持部开设有与连接头匹配的连接孔,推进抵持部通过连接头与连接孔之间的配合可拆卸连接。

推进调节杆靠近容置腔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头,以及在推进抵持部开设连接孔,推进抵持部通过连接头与连接孔之间的配合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假体的大小以及假体的材质选择不同的推进抵持部进行适配。

优选地,推进抵持部呈球状结构。

推进抵持部为球状结构,防止戳伤假体,并且在将假体送入患者体内时,可以通过容置腔处观察假体情况,并且通过控制主把持柄和副把持柄之间的距离,以及调节推进调节杆与连接臂之间的相对位置对假体进行推进,保证假体推进装置推进的稳定性。

优选地,推进抵持部外周设置有防滑结构。

在推进抵持部外周设置防滑结构,该防滑结构可以是均匀分布的圆状凸起。

优选地,还包括相互抵持并且分别与主把持柄和副把持柄连接的复位簧片。

通过在主把持柄和副把持柄之间设置复位簧片,施加在主把持柄和副把持柄上的力取消时,通过复位簧片的弹力使主把持柄和副把持柄复位。

优选地,还包括限位螺栓,主把持柄开设有限位孔;限位螺栓包括与副把持柄转动连接的螺纹限位杆,和与限位杆接的限位调节螺母。

通过设置限位螺栓,在主把持柄和副把持柄抵持靠拢后,通过调节限位调节螺母限制复位弹片挤压主把持柄和副把持柄舒张。其中,螺纹限位杆与副把持柄转动连接,限位孔设置为宽孔,便于在主把持柄和副把持柄靠拢或舒张时都能稳定调节。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假体推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假体推进装置推进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假体推进装置局部a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假体推进装置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假体推进装置;100-旋转件;200-主把持柄;300-副把持柄;210-假体容置单元;310-假体推进单元;211-容置腔;311-连接臂;312-推进调节杆;313-推进抵持部;3111-弧形杆;212-弧面结构;3112-螺纹孔;3121-调节螺纹;3122-连接头;3131-连接孔;3132-防滑结构;400-复位簧片;500-限位螺栓;320-限位孔;510-螺纹限位杆;520-限位调节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请参阅图1至图4,为本使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假体推进装置10,包括:通过旋转件100相互交叉设置的主把持柄200和副把持柄300,主把持柄200和副把持柄300的操作端分别设置有假体容置单元210和假体推进单元310,假体推进单元310用于在主把持柄200与副把持柄300相互靠拢时伸入到假体容置单元210内将假体推入到患者体内;其中,

假体容置单元210贯穿开设有容置腔211,容置腔211朝向假体推进单元310的开口面积大于远离假体推进单元310的开口面积;

假体推进单元310包括连接臂311、推进调节杆312和推进抵持部313,连接臂311与副把持柄300的操作端连接,推进调节杆312与连接臂311活动连接,推进抵持部313设置在推进调节杆312靠近容置腔211的一侧,推进抵持部313用于主把持柄200与副把持柄300相互靠拢时伸入到容置腔211内将假体推入到患者体内。

在对患者进行隆胸时,通常会在腋下切口,对组织剥离形成假体放入胸部的通道,并在胸大肌或乳腺处形成假体放置腔隙,医生把手伸入到切口内将假体送入到间隙。对患者造成的创面大,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为了减轻对患者的伤害,需要降低切口的创面,并且减小通道的大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假体推进装置10,通过旋转件100相互交叉设置的主把持柄200和副把持柄300控制假体推进单元310将置于假体容置单元210内的假体推入到患者体内,不需要医生通过手将假体送入,降低了对患者切口的创面,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其中,容置腔211朝向假体推进单元310的开口大于远离假体推进单元310的开口,便于放入假体,并且在假体放入到容置腔211内后不易直接从远离假体推进单元310的开口处脱离。假体推进单元310包括连接臂311、推进调节杆312和推进抵持部313,连接臂311与副把持柄300的操作端连接,推进调节杆312与连接臂311活动连接,推进抵持部313设置在推进调节杆312靠近容置腔211的一侧,推进抵持部313用于主把持柄200与副把持柄300相互靠拢时伸入到容置腔211内将假体推入到患者体内。在假体容置单元210较短时,主把持柄200与副把持柄300相互靠拢时推进抵持部313伸入到容置腔211内即可假体推入到患者体内;在假体容置单元210较长时,主把持柄200与副把持柄300相互靠拢时推进抵持部313伸入到容置腔211内,无法将假体完全抵出,此时旋转推进调节杆312相对于连接臂311的位置,即可调整推进抵持部313伸入到容置腔211的深度,即可能假体送入到患者体内。可以清楚的是,在假体容置单元210较长时,可以通过调节主把持柄200和副把持柄300之间的距离的同时,调节推进调节杆312与连接臂311之间的相对位置,逐渐的将假体送入到患者体内。

优选地,连接臂311为向容置腔211方向弯曲的弧形杆3111。

具体实施时,连接臂311为弧形杆3111,在将假体推入到患者体内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容置腔211朝向推进抵持部313方向的开口处观察假体的体态,防止假体偏移;同时,连接臂311为弧形杆3111,便于调节推进调节杆312相对于连接臂311的相对位置,以及在主把持柄200和副把持柄300相互靠拢时推进抵持部313伸入到容置腔211的深度。

优选地,假体容置单元210的截面积由靠近假体推进单元310到远离假体推进单元310逐渐缩小。

具体实施时,假体容置单元210的截面积由靠近假体推进单元310到远离假体推进单元310逐渐缩小,便于容纳假体,进一步防止假体通过容置腔211远离假体推进单元310的开口处滑出。同时,可以适配假体的形状,防止假体过度挤压。

优选地,假体容置单元210靠近假体推进单元310一侧的外周和远离假体推进单元310一侧的外周均为弧面结构212。

具体实施时,假体容置单元210靠近假体推进单元310一侧的外周和远离假体推进单元310一侧的外周均为弧面结构212,防止假体容置单元210刮擦患者切口或组织,提升假体推进装置10使用的安全性。

优选地,连接臂311远离副把持柄300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3112,推进调节杆312外周设有与螺纹孔3112匹配的调节螺纹3121,推进调节杆312通过螺纹孔3112和调节螺纹3121之间的配合与连接臂311连接。

具体实施时,在连接臂311远离副把持柄300的一侧开设螺纹孔3112,以及在推进调节杆312外周设有与螺纹孔3112匹配的调节螺纹3121,通过旋转推进调节杆312即可调节推进抵持部313进入到容置腔211的深度,根据假体容置单元210的长度以及主把持柄200和副把持柄300之间的相对距离旋转推进调节杆312将假体送入患者体内。

优选地,推进调节杆312靠近容置腔21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头3122,推进抵持部313开设有与连接头3122匹配的连接孔3131,推进抵持部313通过连接头3122与连接孔3131之间的配合可拆卸连接。

具体实施时,推进调节杆312靠近容置腔21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头3122,以及在推进抵持部313开设连接孔3131,推进抵持部313通过连接头3122与连接孔3131之间的配合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假体的大小以及假体的材质选择不同的推进抵持部313进行适配。

优选地,推进抵持部313呈球状结构。

具体实施时,推进抵持部313为球状结构,防止戳伤假体,并且在将假体送入患者体内时,可以通过容置腔211处观察假体情况,并且通过控制主把持柄200和副把持柄300之间的距离,以及调节推进调节杆312与连接臂311之间的相对位置对假体进行推进,保证假体推进装置10推进的稳定性。

优选地,推进抵持部313外周设置有防滑结构3132。

具体实施时,在推进抵持部313外周设置防滑结构3132,该防滑结构3132可以是均匀分布的圆状凸起。

优选地,还包括相互抵持并且分别与主把持柄200和副把持柄300连接的复位簧片400。

具体实施时,通过在主把持柄200和副把持柄300之间设置复位簧片400,施加在主把持柄200和副把持柄300上的力取消时,通过复位簧片400的弹力使主把持柄200和副把持柄300复位。

优选地,还包括限位螺栓500,主把持柄200开设有限位孔320;限位螺栓500包括与副把持柄300转动连接的螺纹限位杆510,和与限位杆穿过限位孔320后连接的限位调节螺母520。

具体实施时,通过设置限位螺栓500,在主把持柄200和副把持柄300抵持靠拢后,通过调节限位调节螺母520限制复位弹片挤压主把持柄200和副把持柄300舒张。其中,螺纹限位杆510与副把持柄300转动连接,限位孔320设置为宽孔,便于在主把持柄200和副把持柄300靠拢或舒张时都能稳定调节。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