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气血的养生保健茶、其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6051746发布日期:2021-07-27 15:27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代茶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补气血的养生保健茶、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气,中医指身体里的推动、气化、维持人体健康生命的功能与物质,又称为“阳气”。阴,中医理解成人体内的阴液,包括血液、津液、唾液等,又可称为“阴血”。中医认为人体中的“阳气”与“阴血”互生阴阳合二为一,构成维持健康身体中的主要因素。中医认为,气与血在人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黄帝内经》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景岳全书》说的更加详细:“人有阴阳,即为血气。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人生所赖,唯斯而已。”气属阳,血属阴,二者是相互依存、促进的一个整体。“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指的是气能生血、行血和摄血。而“血为气之母”是指气存于血之中、血为气的基础,即血以载气。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容易出现气阴两虚的症状,原因在于:1、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阳气、阴血自然减少。如《黄帝内经》所指出“年(过)四十,阴、气自半”。2、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进补的人越来越多,盲目服用补品壮阳或补阴会打破人体原有的阴阳平衡,往往会出现阳亢(阴虚),或者阴盛(阳虚),最终导致“气血双虚”。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鱼肉之类的动物蛋白越吃越多,殊不知,人工饲养的动物,体内都残留有饲料中的激素,最终在我们的体内积攒起来。再加上口味多嗜麻辣,饮料多喝冰镇的,平时抽烟喝酒,这些都是损伤体内阴阳平衡的因素。4、现代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生存压力大,作息不规律,长时间熬夜,这些做法都是在透支人体的元气。平日谋虑忧思、生气烦恼等等,无时不在的起心动念,都在消耗气血,很容易导致身体出现气阴两虚证。

“气阴两虚”证主要表现为:1.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经常觉得疲劳,稍微做点体力、脑力活动,就感到疲乏;2.睡眠不好,失眠多梦,夜间醒来常常口干口苦;3.很容易感冒,周围只要有人感冒,极易被传染;4.同样的温度下,比其他人更容易出汗;5.小便淡黄,大便干燥。6.眼目干涩,黑眼圈,早衰憔悴,面色晦暗,脱发;7.女性月经不规则,月经提前或延长、淋漓不尽或经量偏少,提前闭经。以上占了2条为“气阴不足”。占了6条,就到“阴阳两虚、气血双虚”的地步。占了7条以上,属“气阴两虚证”。

“气阴两虚”证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被人们忽视,总想扛过这一阵,休息几天就好了。殊不知长期“气阴两虚”很容易诱发心肌缺血、心肌炎、冠心病心绞痛、肺癌、糖尿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多种疾病。

因此,重视、预防并及时调理“气阴两虚”证对于科学养生保健,预防重大疾病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补气血的养生保健茶配方,所述补气血的养生保健茶具有预防并调理“气阴两虚”证的作用,进而从根本上达到养生祛病的目的;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前述补气血的养生保健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前述补气血的养生保健茶的应用。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补气血的养生保健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黄精10-12.5重量份、西洋参10-12.5重量份、枸杞子20-25重量份、大枣45-49重量份、西红花1-15重量份。优选的,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黄精12.5重量份、西洋参12.5重量份、枸杞子25重量份、大枣49重量份、西红花1重量份;

所述制黄精的炮制方法如下:

(1)拌黄酒:将生黄精优选鸡头黄精,洗净、切片,得到黄精片,按黄精片:黄酒=100:15-25优选为100:20的质量比,向黄精片中加入黄酒,搅拌均匀,密封至黄酒被黄精片完全吸收,优选静置10h以上,更优选为12h;

(2)蒸制:将步骤(1)得到的黄精片进行蒸制,优选的,采用100℃、0.02~0.03mpa的蒸汽连续蒸1~4h,完毕后取出晾凉,同时收集蒸液备用;

(3)晾晒:将步骤(2)得到的黄精片于自然条件下日晒夜晾4-9天;

(4)将步骤(3)得到的黄精片、步骤(2)得到的蒸液以及黄酒拌匀使润透,所述蒸液和黄酒的质量总和与黄精片的质量之比为15-25:100,优选为20:100;

(5)重复步骤(2)-(4)八次,即得所述制黄精。

黄精:1、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黄精在古代是延年益寿的“道家仙药”。《五符经》上说:黄精获天地之淳精;因为得坤土之精华,所以称为黄精。《神仙芝草经》记载黄精:有“宽中益气,调和五脏,肌肉充盛。骨髓坚强,其力倍增,多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更黑,齿落更生”的功能。2、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精不仅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和调节内分泌等作用,还能够增加冠状动脉血液流量、降低血脂、延缓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增强免疫功能作用。3、黄精在植物学分类上,属于百合科黄精属多种植物根茎的总称,入药有鸡头黄精(黄精)、姜形黄精(多花黄精)、大黄精(滇黄精)三种。鸡头黄精是原生药黄精的代表。它头大尾细,形似鸡头,药效最佳、也最为名贵,本发明选用鸡头黄精炮制后的“制黄精”为原材料,以保证最佳的保健效果。

枸杞子:1、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扶正固本、生津补髓、滋阴补肾、养益肝血、益气安神的功效。2、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含有丰富的枸杞多糖、硒及黄酮类等抗氧化物质,有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有较好的抗氧化和对抗自由基作用。可以预防和减轻动脉硬化,改善高血压,是冠心病人的首选保健品,具有明显的延缓衰老的作用。3、宁夏中宁所产枸杞有效成分含量高、低糖,为本发明优选的原材料。

西洋参,1、中医认为:其性凉味甘、微苦。归心、肺、肾经。具有滋阴降火、补气养阴、健脾养心、延缓衰老及养颜等功效。其独特之处在于补而不燥、男女老少皆宜。2、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西洋参中含有人参皂苷的成分,具有提高人体抵抗力的作用。具有强化心肌、改善心血管功能、抗疲劳、抗衰老、抗休克、调节内分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作用。

大枣:1、中医认为:其味甘,性温。归脾、胃经。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血虚萎黄,妇女脏躁。2、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枣中的camp在生物体内参与细胞分裂与分化、形态形成、糖原和脂肪分解、类固醇生成等多种生理生化过程,并可作用于基因转录,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更重要的是camp对治疗各种肿瘤有显著疗效,能有效阻止人体中亚硝酸盐类物质的形成,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形成与增殖。此外,大枣中丰富的维生素c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及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的作用,可参与组织细胞的氧化还原反应,与体内多种物质的代谢有关,充足的维生素c能够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力、减轻疲劳。

西红花:1、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平。活血化瘀,散郁开结。治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伤寒发狂,惊怖恍惚,妇女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扑肿痛。2、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含有西红花苷、西红花酸等胡萝卜素类成分,西红花及其有效成分西红花苷,西红花酸等具有利胆保肝、抗肿瘤、增强记忆、降血压、抗血栓、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

本发明所述补气血的养生保健茶,组方机理在于:制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二味合用为“君药”;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意在滋阴,为臣药;大枣养血安神,缓和药性,为佐药;西红花行血通经,为使药。五药合用能发挥补气养阴的功效,适合现代人的体质,对于预防和改善气阴两虚证引发的病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除此以外,本发明前述五味原材料制黄精、西洋参、枸杞子、大枣、西红花均为国家规定的“食药两用”同源品种。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补气血的养生保健茶,还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黄芪1-2重量份、桑葚1-2重量份、铁皮石斛1-2重量份。所述三种原料均为国家规定的“食药两用”同源品种。

黄芪:1、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益卫固表,补气升阳,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自汗盗汗,血虚萎黄,阴疽漫肿,气虚水肿,内热消渴。2、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对免疫系统的作用非常广泛,不仅能提高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还能促进免疫因子的生成,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对血压具有一定的双向调节作用,既能扩张血管,温和持久地降压,又能使休克动物的血压上升且保持稳定。还可通过抗氧化作用直接保护神经元细胞,调节胶质细胞的活动及其蛋白质的表达,促进体外培养的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桑葚:1、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寒。归心、肝、肾经。滋阴补血,润肠,生津。用于阴亏血虚,阴虚消渴,津亏口渴,眩晕耳鸣,肠燥便秘。2、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桑葚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促进造血细胞生长,降血糖、降血脂、防癌抗突变等多重作用。

铁皮石斛:1、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微寒。归胃、肾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痿软。2、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铁皮石斛不但能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还具有良好的抗疲劳、耐缺氧的作用;对脾胃病中常见的治病幽门螺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还能够促进胃液分泌,增强胃的排空能力,帮助消化等。

中药经炮制后,在性味、升降、浮沉、归经和毒副作用方面都会发生某些变化,其毒性显著降低,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可以直接影响用药临床疗效。本发明制黄精的炮制方法,对生黄精进行了反复的蒸制、晾晒以及拌黄酒,具体实施时,蒸制的时间可逐步递减,但不得少于60分钟。晾晒在户外自然条件下进行即可,目的在于使黄精吸取日月之精华,一般来说,夏季4~5d,春秋季可延长至8~9d,切勿遭雨淋。经晒晾的黄精外皮微干,掰时有韧性,不易折断。每次蒸制黄精后,收集残余的黄精汁(即蒸液),留待下一次与黄酒共同拌入。但每次拌黄酒可以酌量减少,总体保证蒸液和黄酒的质量总和与黄精片的质量之比在15-25:100的范围内即可。除此以外,炮制过程(包括黄精切片)必须选用瓷盆、竹笼、铜刀和铜铲,避免接触铁器。

本发明制黄精的炮制方法,经反复蒸制和晾晒,使得黄精色质味发生了以下改变:

颜色:由开始的淡黄色或黄棕色逐渐加深,变为棕色至棕黑色。

质地:由稍硬→韧性→软糯而黏。

味道:由辛辣麻舌→微甜→较甜→甜中微苦。

最终炮制得到的制黄精,含水率不得超过11.0%,方为合格品。

黄精因产地、品种不同,经上述方法制备前后化学成分的改变也有所差异,主要集中在多糖、皂苷、5-羟甲基糠醛(5-hmf)三个方面:

1.多糖:黄精多糖由葡萄糖、甘露醇、半乳糖醛酸组成。随着炮制次数的增加,多糖含量逐渐减少,被降解成更容易为人体吸收的单糖或小分子糖。多糖减少与炮制过程中黏液质(水溶性多糖)的消失有关,而黏液质减少消除了生黄精辛辣麻舌的刺激性。

2.皂苷:炮制后,黄精中薯蓣皂苷转化成植物类固醇薯蓣皂苷元。它具有很强的抗感染、抗过敏、抗病毒和抗休克的药理作用。

3.5-羟甲基糠醛:炮制前生黄精中5-羟甲基糠醛质量分数为0,而本发明炮制过程中产生5-羟甲基糠醛,随着蒸晒次数的增加,其质量分数可达到0.25%~0.72%。5-羟甲基糠醛很强的抗氧化能力、有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抗炎作用,5-羟甲基糠醛与增强人体免疫和防治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另一方面,本发明特殊的黄精炮制方法还有提高用药安全性和准确性作用:1、安全性方面:反复的蒸晒可起杀灭黄曲霉菌的作用,保障了黄精灭菌后临床应用的安全性。2、准确性方面:生黄精中医临床偏重于润肺,通过本发明上述方法炮制后,随着有效成分累积,并借助黄酒的提升作用,药性产生改变,由润肺偏重于滋补,增加了滋肾阴,补气血的作用。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补气血的养生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先将各原料分别粉碎至100目以上,得到各原料细粉,然后将所述各原料细粉混合均匀,杀菌后,即为所述补气血的养生保健茶。

饮茶习俗在中国源远流长,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本发明作为日常代茶饮,符合中国传统饮茶文化,易于接受,使用方便,通过日常茶饮的方式即可达到提神消疲、生津消食、健身祛病养颜等诸多效果。将会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喜爱。除了作为代茶饮,本发明还具有多种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制备预防、调理以及辅助治疗气阴两虚证相关的食品、保健品以及药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所述补气血的养生保健茶,以药食同源中药材为原材料,经合理配比,辅以独特的原料炮制方法,可收到较好的调理气血、滋补养生、预防疾病的作用。本发明效果稳定可靠,使用方便,制备方法简单,质量稳定可控,适合规模化生产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中以1重量份代表1g。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补气血的养生保健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制黄精12.5重量份、西洋参12.5重量份、枸杞子25重量份、大枣49重量份、西红花1重量份;

其中,制黄精按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拌黄酒:将黄精洗净、切片,放入洁净陶瓷瓮内,按每100㎏黄精片加入20㎏黄酒的比例,将黄酒与黄精片搅拌均匀,密封静置12h;

(2)第一次蒸制:将步骤(1)得到的黄精片摊放在竹木制笼屉内,层厚1.5cm,笼屉置蒸锅内,用100℃、0.02mpa的蒸汽连续蒸4h,完毕后取出晾凉,同时收集蒸液备用;

(3)第一次晾晒:将步骤(2)得到的黄精片散摊在竹席上,于夏季时节置户外日晒夜晾4d至黄精片外皮微干,掰时有韧性,不易折断;

(4)拌蒸液和黄酒:将步骤(3)得到的晾晒后的黄精,按100㎏黄精,加前次蒸液2kg和黄酒18kg,拌匀、润透;

(5)重复步骤(2)-(4)八次,以后每次蒸制的时间逐步递减,分别为210min、180min、150min、120min、100min、90min、80min、60min,即得。

本实施例养生保健茶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先将各原料分别粉碎至100目,得到各原料细粉,然后将所述各原料细粉混合均匀,经紫外线消毒、杀菌后,装入无纺布茶包,即得。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补气血的养生保健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制黄精10重量份、西洋参10重量份、枸杞子20重量份、大枣45重量份、西红花15重量份;

其中,制黄精按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拌黄酒:将黄精洗净、切片,放入洁净陶瓷瓮内,按每100㎏黄精片加入15㎏黄酒的比例,将黄酒与黄精片搅拌均匀,密封静置12h;

(2)蒸制:将步骤(1)得到的黄精片摊放在竹木制笼屉内,层厚2.0cm,笼屉置蒸锅内,用100℃、0.03mpa的蒸汽连续蒸3h,完毕后取出晾凉,同时收集蒸液备用;

(3)晾晒:将步骤(2)得到的黄精片散摊在竹席上,于夏季时节置户外日晒夜晾5d至黄精片外皮微干,掰时有韧性,不易折断;

(4)将步骤(3)得到的晾晒后的黄精,按100㎏黄精,加前次蒸液+黄酒=15㎏,拌匀、润透;

(5)重复步骤(2)-(4)八次,以后每次蒸制的时间逐步递减,分别为220min、200min、180min、150min、120min、100min、80min、60min,即得。

本实施例养生保健茶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先将各原料分别粉碎至100目,得到各原料细粉,然后将所述各原料细粉混合均匀,经紫外线消毒、杀菌后,装入无纺布茶包,即得。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补气血的养生保健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制黄精11重量份、西洋参11重量份、枸杞子22重量份、大枣46重量份、西红花9重量份;

其中,制黄精按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拌黄酒:将黄精洗净、切片,放入洁净陶瓷瓮内,按每100㎏黄精片加入25㎏黄酒的比例,将黄酒与黄精片搅拌均匀,密封静置10h;

(2)蒸制:将步骤(1)得到的黄精片摊放在竹木制笼屉内,层厚2.0cm,笼屉置蒸锅内,用100℃、0.03mpa的蒸汽连续蒸3h,完毕后取出晾凉,同时收集蒸液备用;

(3)晾晒:将步骤(2)得到的黄精片散摊在竹席上,于夏季时节置户外日晒夜晾5d至黄精片外皮微干,掰时有韧性,不易折断;

(4)将步骤(3)得到的晾晒后的黄精,按100㎏黄精,加前次蒸液+黄酒=15㎏,拌匀、润透;

(5)重复步骤(2)-(4)八次,以后每次蒸制的时间逐步递减,分别为200min、180min、160min、150min、120min、100min、90min、70min,即得。

本实施例养生保健茶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先将各原料分别粉碎至100目,得到各原料细粉,然后将所述各原料细粉混合均匀,经紫外线消毒、杀菌后,装入无纺布茶包,即得。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补气血的养生保健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制黄精12.5重量份、西洋参12.5重量份、枸杞子25重量份、大枣49重量份、西红花1重量份、黄芪1重量份、桑葚2重量份、铁皮石斛1重量份;

其中,制黄精按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拌黄酒:将黄精洗净、切片,放入洁净陶瓷瓮内,按每100㎏黄精片加入20㎏黄酒的比例,将黄酒与黄精片搅拌均匀,密封静置12h;

(2)第一次蒸制:将步骤(1)得到的黄精片摊放在竹木制笼屉内,层厚1.5cm,笼屉置蒸锅内,用100℃、0.02mpa的蒸汽连续蒸4h,完毕后取出晾凉,同时收集蒸液备用;

(3)第一次晾晒:将步骤(2)得到的黄精片散摊在竹席上,于夏季时节置户外日晒夜晾4d至黄精片外皮微干,掰时有韧性,不易折断;

(4)拌蒸液和黄酒:将步骤(3)得到的晾晒后的黄精,按100㎏黄精,加前次蒸液2kg和黄酒18kg,拌匀、润透;

(5)重复步骤(2)-(4)八次,以后每次蒸制的时间逐步递减,分别为210min、180min、150min、120min、100min、90min、80min、60min,即得。

本实施例养生保健茶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先将各原料分别粉碎至100目,得到各原料细粉,然后将所述各原料细粉混合均匀,经紫外线消毒、杀菌后,装入无纺布茶包,即得。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补气血的养生保健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制黄精12.5重量份、西洋参12.5重量份、枸杞子25重量份、大枣49重量份、西红花1重量份、黄芪2重量份、桑葚1重量份、铁皮石斛2重量份;

其中,制黄精按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拌黄酒:将黄精洗净、切片,放入洁净陶瓷瓮内,按每100㎏黄精片加入20㎏黄酒的比例,将黄酒与黄精片搅拌均匀,密封静置12h;

(2)第一次蒸制:将步骤(1)得到的黄精片摊放在竹木制笼屉内,层厚1.5cm,笼屉置蒸锅内,用100℃、0.02mpa的蒸汽连续蒸4h,完毕后取出晾凉,同时收集蒸液备用;

(3)第一次晾晒:将步骤(2)得到的黄精片散摊在竹席上,于夏季时节置户外日晒夜晾4d至黄精片外皮微干,掰时有韧性,不易折断;

(4)拌蒸液和黄酒:将步骤(3)得到的晾晒后的黄精,按100㎏黄精,加前次蒸液2kg和黄酒18kg,拌匀、润透;

(5)重复步骤(2)-(4)八次,以后每次蒸制的时间逐步递减,分别为210min、180min、150min、120min、100min、90min、80min、60min,即得。

本实施例养生保健茶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先将各原料分别粉碎至100目,得到各原料细粉,然后将所述各原料细粉混合均匀,经紫外线消毒、杀菌后,装入无纺布茶包,即得。

典型案例

案例一:自汗、盗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患者:赵女士,38岁,自营网店。

主诉:多汗3年。

现病史:近3年来,白天时有汗出,动则加重;夜间汗出,醒后自止。伴心悸气短、神倦乏力、手足心热、咽干口渴。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少。曾于多家综合医院就诊,血压、胸片等未见明显异常,排除结核、风湿、甲亢等疾病,未予系统治疗。食欲不佳,伴有失眠、多梦,时有大便干燥。

既往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中医四诊:少气懒言,精神弱,舌红,苔薄白,脉细略数。

西医诊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中医诊断:自汗、盗汗(气阴两虚)

治则治法:益气养阴

治疗:本发明补气血的养生保健茶(实施例1)每日20克,不拘时,代茶饮。7天后,诸症减轻,继以之代茶饮。15天后,自汗、盗汗停止,其他症状消失。

随访:随访3个月自汗、盗汗无复发。

疗效评定:治愈。

案例二:消渴(2型糖尿病)

患者:钱先生,42岁,企业经理。

主诉:小便频数2年。

现病史:2年前工作中应酬较多,出现乏力气短、小便频,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就诊于某医院糖尿病专科,查空腹血糖13.8mmol/l,糖化血红蛋白9.3%,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2型糖尿病,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血糖数值有所下降但欠平稳。仍有小便频,腰膝酸软、乏力、气短、口渴多饮,时有心慌。饮食尚可,心烦失眠。

既往史:糖尿病史2年,否认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史。

中医四诊:患者形体消瘦,面色无华,精神较差。小便频,大便溏稀。舌淡红,苔少,脉沉细略数。

西医诊断:2型糖尿病

中医诊断:消渴(气阴两虚)

治则治法:益气养阴

治疗:服用本发明补气血的养生保健茶(实施例4)每日20克,不拘时,代茶饮。2周后诸症减轻,服用同前,4周后无明显乏力气短、小便频。连续每日20克,代茶饮。3个月后空腹血糖6-7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血糖值控制平稳。

疗效评定:治愈。

案例三:咳嗽(支气管炎)

患者:孙先生,48岁,农民。

主诉:干咳1个月,伴咽干。

现病史:一个月前劳作后汗出当风,致发热,周身酸痛,怕凉,咳嗽、咳痰、胸痛。就诊于某综合医院呼吸科,体温38.6℃,胸片显示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诊断为支气管炎。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治疗后咳嗽好转,无明显胸痛。现干咳阵作,痰少而粘,无发热,周身乏力,食欲不佳,夜间咽干,时有失眠。

既往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中医四诊:神志清醒、精神萎靡。大便不畅。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数。

西医诊断:支气管炎

中医诊断:咳嗽(气阴两虚)

治则治法:益气养阴

治疗:本发明补气血的养生保健茶(实施例2)每日20克,不拘时,代茶饮。10天后干咳、乏力好转,偶有咽干。继续代茶饮,14天后诸症消失。

随访:3个月后随访,患者诉诸症无复发。

疗效评定:治愈。

案例四:神水将枯(结膜干燥症)

患者:郑女士,35岁,电脑程序员。

主诉:双眼干涩1年。

现病史:近1年长时间看电脑屏幕,感觉双目干涩,伴异物感。就诊于综合医院眼科,行相关检查后诊断为干眼症,予聚乙烯醇滴眼液等药物治疗,症状略有好转。眼干涩感时有加重,伴畏光磨痛,咽干、口燥,心慌、气短,神疲乏力。食欲不佳,睡眠易醒。

既往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病史。

中医四诊:患者面色苍白,少气懒言。双眼白睛微红,黑睛暗淡,眵粘稠,呈拉丝状。小便黄、大便干。舌淡,苔白,脉细弱。

西医诊断:结膜干燥症

中医诊断:神水将枯(气阴两虚)

治疗:本发明补气血的养生保健茶(实施例3)每日20克,不拘时,代茶饮。2周后双眼干涩症状缓解,全身其他症状改善。继饮3周后无明显眼干、眼痛,余无明显不适。

随访:随访2个月无明显不适。

疗效评定:治愈。

案例五:不寐(失眠)

患者:王女士,30岁,电视台编导。

主诉:入睡困难3年。

现病史:3年前因工作压力大,致入睡困难,思绪烦乱,多梦,常半夜2-3点醒来,醒后难以入睡。于综合医院就诊,诊断为失眠症,予艾司唑仑等药物治疗,失眠症时有反复,且艾司唑仑用量渐增。白天神疲、乏力,头晕、健忘,腰膝酸软,口干,食欲不佳。

既往史:失眠症3年,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病史。

中医四诊:患者精神萎靡,面色憔悴。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薄黄,脉细滑数。

西医诊断:失眠症

中医诊断:不寐(气阴两虚)

治疗:本发明补气血的养生保健茶(实施例5)每日20克,代茶饮。1周后不易入睡症状改善、气短、乏力好转。继服3周,诸症明显好转。

随访:随访3个月无明显不适。

疗效评定:治愈。

案例六:胸痹

患者:冯先生,61岁,退休人员。

主诉:胸闷1个月。

现病史:1个月前发怒后感到胸闷、气短,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就诊于某综合医院心内科,各项检查诊断为心肌缺血,予复方丹参滴丸等药物治疗,胸闷有所缓解,但头晕、气短、乏力无明显改善,时有心慌。平素规律服用降压药、降脂药,血压、血脂控制平稳。胃口欠佳,多梦、易醒。

既往史:高血压史15年、冠心病史7年,高脂血症12年。无糖尿病、脑卒中病史。

中医四诊:形体偏胖,面色恍白,步态蹒跚。小便少,大便不畅。舌暗淡,苔薄白。脉沉细略数。

体格检查:神志清,精神弱,血压142/87mmhg,心率86次/分。

西医诊断:心肌缺血

中医诊断:胸痹(气阴两虚)

治疗:本发明补气血的养生保健茶(实施例1)每日20克,不拘时,代茶饮,停用复方丹参滴丸。2周后胸闷、气短、乏力好转。继服2周,诸症改善明显,无心慌发作。

随访:随访3个月,患者面色红润,诸症没有复发。

疗效评定:治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