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果冻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587023发布日期:2021-09-10 19:38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果冻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果冻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传统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不良反应小、有效率高的优势,也存在辛苦难饮、煎煮耗时、不易取食的问题。虽然传统中医药对女性痛经确有疗效,但绝大部分中青年女性因为中药特有的苦味口感、涩味嗅觉对于中药产品的饮用、食用存在一定的心理排斥,故该类中医药治疗产品一直无法大量普及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果冻及其制备方法
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5.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果冻,包括中药组分和辅料,
6.所述中药组分包括:桑葚8

12份、枸杞15

20份、山药15

20份、黄精8

12份、玳玳花5

10份、玫瑰花5

10份、肉桂2

5份、小茴香2

5份、大枣8

12份、龙眼肉8

12份;
7.所述辅料包括:黑糖40

50份、低聚木糖20

30份、水果粉20

30份、复配果冻胶体5

10份、dl

苹果酸0.5

3份、一水柠檬酸2

5份、甜菊糖0.1

0.5份、柠檬酸钠1

5份、山梨酸钾0.1

0.5份、食用香精0.05

0.2份。
8.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果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s1.中药提取:称取规定量的桑葚、枸杞、山药、黄精、玳玳花、玫瑰花、肉桂、小茴香、大枣、龙眼肉,采取传统煎煮、低温研磨或浸提浓缩方法,制备得到中药浓缩汁;
10.s2.辅料溶解:将规定量的黑糖、低聚木糖、水果粉、复配果冻胶体、dl

苹果酸、甜菊糖、柠檬酸钠、山梨酸钾加入到40

50℃的3倍质量的水中,搅拌15

20min,将步骤s1得到的40%中药浓缩汁与上述辅料液体混合,过50目筛,然后将上述混合物加再在80

90℃加热45

50min,最后将完全溶解的果冻胶溶液过100目滤布;
11.s3.将步骤s2得到的果冻胶溶液在70℃进行保温,搅拌状态下加入一水柠檬酸和食用香精进行调酸调香,搅拌均匀后进行灌装、封口、杀菌、风冷,即得成品。
12.进一步的,步骤s1中,中药组分进行传统煎煮的方法为:向中药组分中加入3

4倍量的水,加热煮沸,水分蒸发至1

1.5倍量,过滤得到中药浓缩汁。
13.进一步的,步骤s1中,中药组分进行低温研磨的方法为:向中药组分中加入4

5倍量的水,20℃浸泡8

12小时,然后在低于50℃的条件下进行3000

5000转磨浆,得到中药浆。
14.进一步的,步骤s1中,中药组分进行浸提浓缩的方法为:向中药组分中加入10

12倍量的水,浸泡2

3h,熬煮60

80min,过滤后,在真空度为65

75kpa,浓缩温度为55

60℃的条件下浓缩5

8h,得到中药浓缩汁。
15.进一步的,中药组分熬煮过滤后,真空浓缩的条件为:在70kpa、60℃的条件下真空浓缩6h。
16.进一步的,步骤s3中,杀菌处理条件为:杀菌温度为85

90℃,时间为15

20min。
17.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本技术中药组分中的桑葚、玫瑰花、大枣、龙眼肉具有补血养血之效,山药、枸杞、玳玳花等具有滋补养阴之效,肉桂和小茴香具有散寒止痛之效,以上组分共同组成暖宫活血方,该组方药物均在原国家卫生部规定的药食同源的种类目录中,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本技术再将以上配方的浓缩汁制成具有活血暖宫功效的功能性果冻食品,酸甜适口,带有果香和独有的中药材风味,可缓解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少腹疼痛的症状,改善体质,简便易食,更能适应现代女性的养生需求。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技术采用传统煎药法制备得到的中药浓缩汁的实物图;
20.图2是本技术采用低温研磨法制备得到的中药浓缩汁的实物图;
21.图3是本技术采用高效浓缩法制备得到的中药浓缩汁的实物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23.1材料与方法
24.1.1材料与设备
25.(1)中药材:桑葚、枸杞、山药、黄精、玳玳花、玫瑰花、肉桂、小茴香、大枣、龙眼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同时全部为卫计委发布的“药食同源原料目录+新资源食品原料”。
26.(2)辅料:黑糖、低聚木糖、水果粉(购自青海康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复配果冻胶体(购自上海北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dl

苹果酸、一水柠檬酸、甜菊糖、柠檬酸钠、山梨酸钾、食用香精,符合gb19883及gb19299。
27.(3)设备:hh

2水浴锅,三和仪器有限公司;shz

d循环水式真空泵,予华仪器有限公司;糖度计;雷磁phs

3c数显ph计,上海仪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jm

l50胶体磨,上海诺尼轻工机械有限公司;re

5299旋转蒸发仪,上海荣亚生化仪器厂。
28.1.2实验方法
29.1.2.1生产工艺流程确认
30.1.2.1.1中药提取工艺流程
31.药食同源中药饮片验收

称重配药

采取传统煎煮、低温研磨或浸提浓缩方法

中药浓缩汁。
32.1.2.1.2果冻制作工艺流程
33.辅料验收

配料

溶胶

熬胶

调配

调节ph

调香

灌装

后杀

风冷

检验

成品。
34.1.2.2操作要点
35.1.2.2.1中药饮片选购
36.在验收中药饮片时要根据原始的凭证,对中药饮片的名称、生产批号及日期、厂家、规格、外观形态、包装、数量等进行审核。
37.1.2.2.2中药提取工艺
38.分别采取传统煎煮、低温研磨、浸提浓缩三种工艺方式进行原料药材的处理。
39.(1)传统煎煮:向中药组分中加入3倍量的水,加热煮沸,水分蒸发至1倍量,过滤得到中药浓缩汁。
40.(2)低温研磨:4倍水量加入中药组分中,20℃浸泡8小时,然后在低于50℃的条件下进行3000转磨浆,得到中药浆。
41.(3)浸提浓缩:向中药组分中加入10倍量的水,浸泡2h,蒸汽夹层锅熬煮60min,板框过滤后,在真空度为70kpa,浓缩温度为60℃的条件下浓缩6h至固含量≥30%、ph=4.3
±
0.2,得到中药浓缩汁。
42.1.2.2.3溶胶、熬煮
43.将复配果冻胶体、中药浓缩汁、黑糖、果粉、柠檬酸钠等混合并过50目筛,加入到45℃的热水中,搅拌15min,使其混合均匀并充分溶胀,加热温度选择,85℃,时间50min,完全溶解的果冻胶溶液过100目滤布。
44.1.2.2.4调配、灌装、杀菌
45.调配罐降温至70℃保温,搅拌状态下进行调酸调香(用适量水溶解成溶液),搅拌均匀后趁热灌装、封口。杀菌温度为85℃,时间为20min,冷水冷却,风淋干燥,即得成品。
46.1.2.3中药浓缩汁参数确认
47.根据多次浓缩实验确认最适合后续工艺操作的中药浓缩汁参数,以可溶固形物含量和ph作为指标,评定浓缩终点。
48.1.2.4果冻配方调整
49.指标采用综合评分=中药用量(20分)+滋味(20分)+口感(20分)+外观(20分)+气味(20分),采用l9(34)正交表,通过感官综合评分,获得最佳配方组合。
50.2质量评价指标
51.2.1中药浓缩汁指标
52.(1)感官要求:中药汁应有的棕黑色,色泽均匀透亮;中药的酸、苦,味道纯正;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异物。
53.(2)理化指标要求:可溶固形物含量(20℃)≥30%;ph=4.3
±
0.2。
54.(3)微生物指标要求:如表1
55.表1微生物限量
[0056][0057]
2.2果冻质量指标
[0058]
(1)感官要求:中药果冻应有的棕黑色,色泽均匀透亮;滋味酸甜,略带中药材的清苦,有果香;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异物。
[0059]
(2)理化指标要求:可溶固形物含量(20℃)=22%
±
1%;ph=4.0
±
0.2。
[0060]
(3)微生物指标要求:如表2
[0061]
表2微生物限量
[0062][0063]
2.3自测实验室货架期加速试验
[0064]
37℃下加速90天,54℃下加速15天,观察并记录果冻产品是否胀包、颜色、气味、口味、析水情况、凝胶强度、微生物情况。
[0065]
3.结果与分析
[0066]
3.1组方:见表3
[0067]
表3中药组方
[0068][0069][0070]
3.2中药提取工艺确认:见表4
[0071]
表4提取工艺对比
[0072][0073]
根据后续工艺对于原料的要求及风味可接受度,最终选择高效浓缩的工艺进行药材提取处理。具体工艺步骤为:中药饮片挑选除杂,加10倍量纯水,2h浸泡,蒸汽夹层锅熬煮60min,板框过滤,70kpa、60℃三效真空浓缩6h至固含量≥30%、ph=4.3
±
0.2。
[0074]
3.3果冻配方调整:见表5、6
[0075]
表5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方案
[0076] a中药浓缩汁b果粉c甜菊糖苷d复配果冻胶140%1%0.025%0.5%245%3%0.05%0.7%350%5%0.075%0.9%
[0077]
表6配方调整正交实验结果
[0078]
[0079][0080]
注:kn为因素n水平下的指标总和;kn为因素n水平下的指标平均值;r为极差,表明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幅度。
[0081]
通过感官综合评分,最佳配方组合为a1b2c2d3。中药浓缩汁添加量为40%,果粉添加量为3%,甜菊糖苷添加量为0.05%,复配果冻胶添加量为0.9%。
[0082]
3.4质量检测结果
[0083]
本技术制备得到的中药浓缩汁成棕黑色,呈有光泽的浸膏状,微生物含量符合要求;
[0084]
采用制备得到的中药浓缩汁制备得到中药果冻呈棕黑色,色泽均匀透亮,微生物含量符合要求。
[0085]
本技术产品只在54℃第15天出现口感减弱情况,微生物等其他指标均正常,通过加速实验验证,证明本产品稳定性优良。
[0086]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