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医疗骨科辅助康复肢体稳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54807发布日期:2022-04-30 09:01阅读:78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肢体稳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医疗骨科辅助康复肢体稳定装置。


背景技术:

2.骨科是许多医院常见的医疗科室之一。在大部分医院中,由于重伤疾病和骨科伤病类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长时间躺卧在医疗床上,不能进行运动锻炼,可能会导致肢体僵硬、肌肉萎缩,部分骨骼的活动功能因此逐渐弱化甚至丧失,特别是腿脚部位,因此,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规律性地进行康复走动训练,然而,患者在康复走动时,需要医护人员耐心地搀扶,这需要考验到医护人员的体能和良好的心理情绪,患者在地面上走动时还容易滑倒造成二次伤害,因此需要使用辅助装置来进行辅助患者的康复训练。
3.根据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212816814u的一种骨科腿部康复设备,包括椅子,其特征是:所述椅子的横板下侧固定连接方杆的一端,所述方杆活动连接转盘一的中心轴,所述转盘一的中心轴一端固定连接转盘二的一侧中心,所述转盘二的另一侧偏心处固定连接滑杆,所述椅子的竖板一侧固定连接回形块,所述回形块内设置有t形杆的竖杆,所述t形杆的横杆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所述滑杆,所述t形杆的竖杆一端固定连接康复机构。本发明涉及康复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骨科腿部康复设备。该设备通过患者坐在椅子上,脚踩在放置槽上,腿部发力,使放置槽在圆杆的配合下左右晃动进行康复训练,这种方法无法调节椅子的角度,具有局限性,并且不能稳定住患者,无法使患者更安全地进行辅助康复训练。
4.因此,特别需要设计一种能够调节角度,使辅助康复侧操作更加多样化,能稳定住患者,使患者更安全地进行辅助康复训练的用于医疗骨科辅助康复肢体稳定装置,以此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为了克服有些装置无法调节角度,具有局限性,不能稳定住患者,无法使患者更安全地进行辅助康复训练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能够调节角度,使辅助康复侧操作更加多样化,能稳定住患者,使患者更安全地进行辅助康复训练的用于医疗骨科辅助康复肢体稳定装置。
6.(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用于医疗骨科辅助康复肢体稳定装置,包括有底板、支板、第一转轴、第一安装架、靠垫、第一连接块、把手、第二转轴、第一转动杆、第一限位块、第二连接块、第二转动杆、第二限位块、踏板、调节机构、身体束缚机构和腿部束缚机构,底板前部上侧中间安装有支板,支板上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转动式设有第一安装架,第一安装架上部前侧连接有靠垫,第一安装架前侧左右对称式设有第
一连接块,两块第一连接块前侧对称式设有把手,第一连接块前下部转动式贯穿有第二转轴,两根第二转轴的左右两端均通过板块焊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一组第一转动杆,每两根第一转动杆为一组,第一转动杆位于第一连接块正下方,第一安装架上连接有两块第一限位块,两块第一限位块呈左右对称式设置,第一转动杆滑动式贯穿于第一限位块,两组第一转动杆底端均连接有第二连接块,两块第二连接块底部均转动式设有一组第二转动杆,每两根第二转动杆为一组,第二连接块前侧安装有第二限位块,两组第二转动杆分别滑动式贯穿于同侧的第二限位块,两组第二转动杆底端对称式连接有踏板,底板和第一安装架之间设有用于调节背垫倾斜角度的调节机构,第一安装架上设有用于稳定患者身体的身体束缚机构和腿部束缚机构。
7.优选地,调节机构包括有托板、自动卷轮、拉绳、绕线轮和二级气缸,底板中部左右两侧对称式设有托板,底板上侧左右对称式安装有自动卷轮,自动卷轮内卷绕有拉绳,底板后部上侧转动式设有两个绕线轮,绕线轮位于自动卷轮正后方,拉绳绕过绕线轮,拉绳尾端与第一安装架相连,底板顶部中侧安装有二级气缸,二级气缸上的伸缩元件与第一安装架接触配合。
8.优选地,身体束缚机构包括有步进电机、螺纹杆、第一导杆、升降板、外壳、第三转轴、束缚带、蜗卷弹簧和第二导杆,第一安装架后部安装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螺纹杆,第一安装架后部连接有两根第一导杆,两根第一导杆分别位于步进电机的正左方和正右方,螺纹杆和两根第一导杆顶部之间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与螺纹杆螺纹式配合,升降板与第一导杆滑动式配合,升降板左侧安装有外壳,外壳内顶部和内底部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上卷绕有束缚带,外壳与第三转轴之间连接有蜗卷弹簧,第一安装架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二导杆,第二导杆向上前方远离第一安装架的方向做三阶折弯结构设置,束缚带贯穿于外壳,束缚带绕设在第二导杆最上方折弯结构处上,束缚带右端与升降板右端铰接连接。
9.优选地,腿部束缚机构包括有第二安装架、第四转轴、转动块、软垫、扭簧、第一斜行块、第三导杆和第一弹簧,两组第一转动杆和两组第二转动杆上均连接有第二安装架,每个第二安装架上均转动式贯穿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中部连接有转动块,转动块上套设有软垫,第四转轴和第二安装架之间连接有扭簧,第二安装架远离第四转轴的一侧顶部连接有两根第三导杆,两根第三导杆之间滑动式地设有第一斜行块,第一斜行块贯穿第二安装架,第一斜行块与第二安装架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三导杆外侧。
10.优选地,还包括有用于松开转动块的脱扣机构,脱扣机构包括有第四导杆、第二弹簧、触碰块、第二斜行块、第五导杆、第三弹簧和第三斜行块,四个第二安装架后部均滑动式贯穿有一组第四导杆,每两根第四导杆为一组,四组第四导杆前部均连接有触碰块,触碰块与第二安装架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四组第四导杆后部均连接有第二斜行块,第二安装架靠近第四转轴一侧的顶部连接有两根第五导杆,两根第五导杆之间滑动式套设有第三斜行块,第三斜行块与两根第五导杆之间连接有两个第三弹簧,两个第三弹簧分别套设在两根第五导杆外侧,第三斜行块与软垫接触配合。
11.优选地,还包括有用于辅助患者臀部稳定的臀部束缚机构,臀部束缚机构包括有第五转轴、拉伸带、直齿轮、卡块、第四斜行块、第六导杆、滑动块和第四弹簧,第一安装架后部转动式地连接有两根第五转轴,第五转轴位于步进电机前方,第五转轴上绕设有拉伸带,
拉伸带内设置有记忆金属弹片,能够自动回卷,两匹拉伸带呈左右对称式设置,第五转轴下部连接有直齿轮,两个直齿轮相互啮合,左方直齿轮上间隔均匀地开有多个卡槽,拉伸带前端连接有卡块,卡块贯穿第一安装架,升降板前部左右两侧对称式设有第四斜行块,第一安装架左右两部位上均滑动式连接有第六导杆,两根第六导杆呈左右对称式设置,两根第六导杆相向的一侧上均连接有滑动块,左右两侧的滑动块分别与左右两侧的第四斜行块接触配合,滑动块与第一安装架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绕设在第六导杆外侧。
12.优选地,还包括有用于卡住拉伸带的卡扣机构,卡扣机构包括有接触块、连接杆、导向块、第五弹簧和第五斜行块,升降板左前部下侧连接有接触块,接触块前部上侧围绕有连接杆,连接杆与接触块接触配合,第一安装架后部安装有导向块,导向块位于左侧直齿轮的正左方,导向块上部滑动式设有第五斜行块,第五斜行块与导向块之间连接有两根第五弹簧,第五斜行块与连接杆底端滑动式配合,第五斜行块与卡槽卡接配合。
13.优选地,背垫的材质为棉性织物制成。
14.(3)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启动二级气缸,调节靠垫后侧与底板之间倾斜的角度,使辅助康复侧操作更加多样化。
15.2、分别通过第二安装架与转动块的配合稳固住患者腿部、束缚带在蜗卷弹簧收卷的作用下稳固住患者身体部位、滑动块卡住卡块并通过拉伸带稳固住患者盆骨部,以此能够避免患者摔倒,使患者能够更安全地进行辅助康复训练。
16.3、步进电机通过螺纹杆使升降板带动接触块向下移动,接触块与连接杆脱离配合,第五弹簧复位,第五斜行块随之向下将左方直齿轮卡住,能够达到避免患者在运动时意外拉动拉伸带的作用,使拉伸带的固定更加有效。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调节机构的使用状态图。
22.图6为本发明身体束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身体束缚机构的剖视图。
24.图8为本发明腿部束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本发明腿部束缚机构的部分零件图。
26.图10为本发明脱扣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11为本发明脱扣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12为本发明臀部束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13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图。
30.图14为本发明臀部束缚机构的部分零件图。
31.图15为本发明臀部束缚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16为本发明b部分的放大图。
33.图17为本发明卡扣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18为本发明c部分的放大图。
35.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支板,3-第一转轴,4-第一安装架,5-靠垫,6-第一连接块,7-把手,8-第二转轴,9-第一转动杆,10-第一限位块,11-第二连接块,12-第二转动杆,13-第二限位块,14-踏板,15-调节机构,151-托板,152-自动卷轮,153-拉绳,154-绕线轮,155-二级气缸,16-身体束缚机构,161-步进电机,162-螺纹杆,163-第一导杆,164-升降板,165-外壳,166-第三转轴,167-束缚带,168-蜗卷弹簧,169-第二导杆,17-腿部束缚机构,171-第二安装架,172-第四转轴,173-转动块,174-软垫,175-扭簧,176-第一斜行块,177-第三导杆,178-第一弹簧,18-脱扣机构,181-第四导杆,182-第二弹簧,183-触碰块,184-第二斜行块,185-第五导杆,186-第三弹簧,187-第三斜行块,19-臀部束缚机构,191-第五转轴,192-拉伸带,193-直齿轮,194-卡块,195-第四斜行块,196-第六导杆,197-滑动块,198-第四弹簧,20-卡扣机构,201-接触块,202-连接杆,203-导向块,204-第五弹簧,205-第五斜行块。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37.实施例1一种用于医疗骨科辅助康复肢体稳定装置,如图1-9所示,包括有底板1、支板2、第一转轴3、第一安装架4、靠垫5、第一连接块6、把手7、第二转轴8、第一转动杆9、第一限位块10、第二连接块11、第二转动杆12、第二限位块13、踏板14、调节机构15、身体束缚机构16和腿部束缚机构17,底板1前部上侧中间安装有支板2,支板2上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上转动式设有第一安装架4,第一安装架4上部前侧连接有靠垫5,背垫5的材质为棉性织物制成,第一安装架4前侧左右对称式设有第一连接块6,两块第一连接块6前侧对称式设有把手7,把手7的形状为圆柱型,第一连接块6前下部转动式贯穿有第二转轴8,两根第二转轴8的左右两端均通过板块焊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一组第一转动杆9,每两根第一转动杆9为一组,第一转动杆9位于第一连接块6正下方,第一安装架4上连接有两块第一限位块10,两块第一限位块10呈左右对称式设置,第一转动杆9滑动式贯穿于第一限位块10,两组第一转动杆9底端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1,两块第二连接块11底部均转动式设有一组第二转动杆12,每两根第二转动杆12为一组,第二连接块11前侧安装有第二限位块13,两组第二转动杆12分别滑动式贯穿于同侧的第二限位块13,两组第二转动杆12底端对称式连接有踏板14,底板1和第一安装架4之间设有用于调节背垫5倾斜角度的调节机构15,第一安装架4上设有用于稳定患者身体的身体束缚机构16和腿部束缚机构17。
38.调节机构15包括有托板151、自动卷轮152、拉绳153、绕线轮154和二级气缸155,底板1中部左右两侧对称式设有托板151,底板1上侧左右对称式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自动卷轮152,自动卷轮152内卷绕有拉绳153,底板1后部上侧转动式设有两个绕线轮154,绕线轮154位于自动卷轮152正后方,拉绳153绕过绕线轮154,拉绳153尾端与第一安装架4相连,底板1顶部中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二级气缸155,二级气缸155上的伸缩元件
与第一安装架4接触配合。
39.身体束缚机构16包括有步进电机161、螺纹杆162、第一导杆163、升降板164、外壳165、第三转轴166、束缚带167、蜗卷弹簧168和第二导杆169,第一安装架4后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步进电机161,步进电机161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螺纹杆162,第一安装架4后部连接有两根第一导杆163,两根第一导杆163分别位于步进电机161的正左方和正右方,螺纹杆162和两根第一导杆163顶部之间连接有升降板164,升降板164与螺纹杆162螺纹式配合,升降板164与第一导杆163滑动式配合,升降板164左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外壳165,外壳165内顶部和内底部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166,第三转轴166上卷绕有束缚带167,外壳165与第三转轴166之间连接有蜗卷弹簧168,第一安装架4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二导杆169,第二导杆169向上前方远离第一安装架4的方向做三阶折弯结构设置,束缚带167贯穿于外壳165,束缚带167绕设在第二导杆169最上方折弯结构处上,束缚带167右端与升降板164右端铰接连接。
40.腿部束缚机构17包括有第二安装架171、第四转轴172、转动块173、软垫174、扭簧175、第一斜行块176、第三导杆177和第一弹簧178,两组第一转动杆9和两组第二转动杆12上均连接有第二安装架171,每个第二安装架171上均转动式贯穿有第四转轴172,第四转轴172中部通过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转动块173,转动块173上套设有软垫174,第四转轴172和第二安装架171之间连接有扭簧175,第二安装架171远离第四转轴172的一侧顶部连接有两根第三导杆177,两根第三导杆177之间滑动式地设有第一斜行块176,第一斜行块176贯穿第二安装架171,第一斜行块176与第二安装架17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78,第一弹簧178套设在第三导杆177外侧。
41.首先,操作人员启动二级气缸155,二级气缸155上的伸缩元件进入缩短状态,伸缩元件与第一安装架4脱离配合,此时,自动卷轮152对拉绳153做自动收线动作,拉绳153通过第一安装架4以第一转轴3为圆心带动靠垫5向后旋转倾斜,反方向启动二级气缸155,二级气缸155上的伸缩元件进入伸长状态,伸缩元件向上推动第一安装架4,第一安装架4以第一转轴3为圆心带动靠垫5向前旋转,第一安装架4向前拉动拉绳153,此时,自动卷轮152对拉绳153做放线动作,以此即可根据患者康复程度来进行靠垫5后侧与底板1之间倾斜角度的调节,当患者的康复程度不太良好时,减小靠垫5倾斜角度,反之,则增大靠垫5倾斜角度,在减小靠垫5倾斜角度的过程中,第一安装架4会与托板151接触配合,靠垫5与底板1平行,在托板151的支撑作用下,此时的靠垫5已无法继续进行倾斜,倾斜角度调节完后,操作人员向上拉动第一斜行块176,第一弹簧178随之进入拉伸状态,人工拨动转动块173和软垫174向前旋转打开,扭簧175随之产生形变,搀扶患者,使患者背对靠垫5,将患者脚底部贴放在踏板14上,小腿部与下方第二安装架171接触配合,大腿部则与上方第二安装架171接触配合,松开转动块173和软垫174,扭簧175随之复位,在扭簧175复位的作用下,转动块173和软垫174向患者方向旋转,软垫174减少对患者腿部的压力,松开第一斜行块176,第一弹簧178随之复位,在第一弹簧178复位的作用下,第一斜行块176向下移动将转动块173锁在第二安装架171上,操作人员启动步进电机161,步进电机161带动螺纹杆162顺时针旋转,螺纹杆162使升降板164在第一导杆163的配合下向下移动,升降板164通过外壳165带动束缚带167向下移动,束缚带167在第二导杆169的折弯结构上向下移动,蜗卷弹簧168产生形变,在蜗卷弹簧168的作用下带动第三转轴166逆时针旋转将束缚带167收卷,束缚带167逐渐向患者方
向靠近,当束缚带167完全围绕住患者前胸或腹部的位置上时,关闭步进电机161即可,此时,患者需要先做步行动作以适应初期的辅助康复训练,首先,患者手部扶持住把手7,向后弯曲小腿,小腿通过下方的第二安装架171带动第二转动杆12向后旋转,第二转动杆12在第二限位块13上滑动,第二转动杆12通过踏板14带动患者脚部移动,患者再向上弯曲大腿,大腿通过上方的第二安装架171带动第一转动杆9向前旋转,第一转动杆9在第一限位块10上滑动,第一转动杆9通过第二连接块11带动第二转动杆12向前移动,第二转动杆12通过第二安装架171和踏板14分别带动患者小腿和脚部向前移动,保证步行动作的流畅性,以此即可完成辅助康复稳定的操作,操作人员反方向启动电机,步进电机161带动螺纹杆162逆时针旋转,螺纹杆162通过升降板164带动外壳165向上移动,外壳165带动束缚带167上移动,束缚带167在第二导杆169与蜗卷弹簧168的配合下逐渐与患者脱离配合,向上拉动第一斜行块176,旋转打开转动块173,患者再从踏板14下来,关闭转动块173,松开第一斜行块176,以此即可完成辅助康复训练的操作。
42.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10和图11所示,还包括有用于松开转动块173的脱扣机构18,脱扣机构18包括有第四导杆181、第二弹簧182、触碰块183、第二斜行块184、第五导杆185、第三弹簧186和第三斜行块187,四个第二安装架171后部均滑动式贯穿有一组第四导杆181,每两根第四导杆181为一组,四组第四导杆181前部均连接有触碰块183,触碰块183与第二安装架171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82,四组第四导杆181后部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斜行块184,第二安装架171靠近第四转轴172一侧的顶部连接有两根第五导杆185,两根第五导杆185之间滑动式套设有第三斜行块187,第三斜行块187与两根第五导杆185之间连接有两个第三弹簧186,两个第三弹簧186分别套设在两根第五导杆185外侧,第三斜行块187与软垫174接触配合。
43.患者将脚底部贴放在踏板14上,腿部放入至第二安装架171上并与触碰块183接触配合,触碰块183受力向后移动,第二弹簧182随之进入压缩状态,触碰块183带动第二斜行块184向后移动,第二斜行块184与第三斜行块187接触配合,第三斜行块187受力向上移动,第三弹簧186随之进入压缩状态,此时,扭簧175处于形变状态,第三斜行块187与软垫174脱离配合,扭簧175随之复位,转动块173和软垫174在扭簧175复位的作用下向患者方向旋转,转动块173在旋转时与第一斜行块176接触配合,第一斜行块176受力向上移动,第一弹簧178进入压缩状态,转动块173再与第一斜行块176脱离配合,第一弹簧178复位,第一斜行块176在第一弹簧178复位作用下向下移动并将转动块173锁在第二安装架171上,以此即可在患者腿部与触碰块183接触时,自动对患者腿部进行稳固,向上拉动第一斜行块176,第一弹簧178进入压缩状态,患者向前移动腿部,腿部推动转动块173和软垫174,扭簧175产生形变,使腿部与触碰块183脱离配合,第二弹簧182随之复位,触碰块183在第二弹簧182复位的作用下带动第二斜行块184向前移动,第二斜行块184与第三斜行块187脱离配合,第三弹簧186随之复位,第三斜行块187在第三弹簧186复位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将第三斜行块187卡住,患者以此即可将腿部从上第二安装架171取下。
44.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12、图13、图14、图15和图16所示,还包括有用于辅助患者臀部稳定的臀部束缚机构19,臀部束缚机构19包括有第五转轴191、拉伸带192、直
齿轮193、卡块194、第四斜行块195、第六导杆196、滑动块197和第四弹簧198,第一安装架4后部转动式地连接有两根第五转轴191,第五转轴191位于步进电机161前方,第五转轴191上绕设有拉伸带192,拉伸带192内设置有记忆金属弹片,能够自动回卷,两匹拉伸带192呈左右对称式设置,第五转轴191下部连接有直齿轮193,两个直齿轮193相互啮合,左方直齿轮193上间隔均匀地开有多个卡槽,拉伸带192前端连接有卡块194,卡块194贯穿第一安装架4,升降板164前部左右两侧对称式设有第四斜行块195,第一安装架4左右两部位上均滑动式连接有第六导杆196,两根第六导杆196呈左右对称式设置,两根第六导杆196相向的一侧上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滑动块197,左右两侧的滑动块197分别与左右两侧的第四斜行块195接触配合,滑动块197与第一安装架4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198,第四弹簧198绕设在第六导杆196外侧。
45.患者将腿部固定住,当操作人员在使用启动身体束缚机构16上的步进电机161部件稳固住患者身体时,步进电机161输出轴带动螺纹杆162顺时针旋转,螺纹杆162通过升降板164带动左右两侧的第五斜行块205向下移动,左右两侧的第五斜行块205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会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滑动块197接触配合,第四弹簧198进入压缩状态,使两块第五斜行块205分别移动至同侧的滑动块197下方,第四弹簧198复位,两块滑动块197在第四弹簧198复位的作用下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关闭步进电机161,向前拉动左右两侧的卡块194,左右两侧的卡块194分别向前拉动左右两侧的拉伸带192,两根第五转轴191随之在直齿轮193的配合下旋转相同的圈数,操作人员通过左右两侧的卡块194分别带左右两侧的拉伸带192穿过左右两大腿内侧绕过盆骨部向左右两侧的滑动块197方向移动,左右两侧的卡块194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滑动块197接触配合,左右两侧的滑动块197受力以相反的方向移动,第四弹簧198随之进入压缩状态,使左右两侧的滑动块197分别与左右两侧的卡块194接触配合,第四弹簧198复位,左右两侧的滑动块197分别将左右两侧的卡块194卡住,以此即可通过拉伸带192将患者臀部固定住,反方向启动步进电机161,步进电机161输出轴带动螺纹杆162逆时针旋转,螺纹杆162通过升降板164带动第左右两侧的第五斜行块205向上移动复位,左右两侧的第五斜行块205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会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滑动块197接触配合,左右两侧的滑动块197受力以相离的方向移动并分别松开左右两侧的卡块194,左右两侧的伸带随之在内部记忆金属弹片复位的作用下松开患者臀部并重新卷绕在左右两侧的第五转轴191上,两根第五转轴191随之在直齿轮193的配合下旋转做收卷动作,以此即可完成臀部稳固的操作。
46.实施例4在实施例3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17和图18所示,还包括有用于卡住拉伸带192的卡扣机构20,卡扣机构20包括有接触块201、连接杆202、导向块203、第五弹簧204和第五斜行块205,升降板164左前部下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接触块201,接触块201前部上侧围绕有连接杆202,连接杆202与接触块201接触配合,第一安装架4后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导向块203,导向块203位于左侧直齿轮193的正左方,导向块203上部滑动式设有第五斜行块205,第五斜行块205与导向块203之间连接有两根第五弹簧204,第五斜行块205与连接杆202底端滑动式配合,第五斜行块205与卡槽卡接配合。
47.操作人员,在使用启动身体束缚机构16上的步进电机161部件稳固住患者身体时,步进电机161输出轴带动螺纹杆162顺时针旋转,螺纹杆162通过升降板164带动接触块201
向下移动,此时第五弹簧204处于压缩状态,接触块201与连接杆202脱离配合,第五弹簧204随之复位,第五斜行块205在第五弹簧204复位的作用下带动连接杆202向下移动,第五斜行块205将通过左方直齿轮193上的卡槽卡住左方的直齿轮193,关闭步进电机161,以此即可将拉伸带192固定住,反方向启动步进电机161,步进电机161输出轴带动螺纹杆162逆时针旋转,螺纹杆162通过升降板164带动接触块201向上移动复位,接触块201通过与连接杆202的接触配合带动第五斜行块205向上移动,第五弹簧204进入压缩状态,第五斜行块205将左方直齿轮193松开,随后关闭步进电机161即可自由使用拉伸带192。
4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