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折痕的内窥镜通道管及其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01599发布日期:2021-12-01 08:51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善折痕的内窥镜通道管及其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窥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改善折痕的内窥镜通道管及其内窥镜。


背景技术:

2.内窥镜是一个配备有灯光的管子,内窥镜可以经人体的天然孔道,或者是经手术做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内。最初的内窥镜是用硬质管做成的,发明于100多年前。虽然它们逐渐有所改进,但仍然未能被广泛使用。后来,在20世纪50年代内窥镜用软质管制作,因而能在人体内的拐角处轻易地弯曲。在1965年,哈罗德
·
霍普金斯在内窥镜上安装了柱状透镜,使视野更为清楚,今天的内窥镜通常有两个玻璃纤维管,光通过其中之一进入体内,医生通过另一个管或通过一个摄像机来进行观察,有些内窥镜甚至还有微型集成电路传感器,将所观察到的信息反馈给计算机。
3.目前市面上的内窥镜都具有通道管,以提供水/气通道或建立器械通道。内窥镜领域分为硬镜和软镜,在这两种镜子中均含有通道管结构。目前市面上通道管主要为单一材料的塑胶软管。不管是重复性的还是一次性使用的镜,其打弯的幅度超过一定半径时,通道管单一径向截面的载荷超过其材料所能承受的弹性强度极限,进而产生塑性变形。在塑性变形时通道管的横截面为非标准圆形截面,这也导致了内窥镜打弯部打弯的时候无法有效的通入器械,进而影响到了医生手术术式的丰富性;另外,目前现有的通道管结构还有个问题,就是在将内窥镜从打弯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的时候,通道管会有折痕现象。目前市面上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更换为回复性较好的材料,以增加其结束塑性变形后能够回弹至相对完整的圆的可能性,从而增加通道管能够承受的打弯次数。
4.公告号为cn21198534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止弯折时塌陷的内窥镜器械通道管及其内窥镜,该内窥镜器械通道管有三层,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铁氟龙管、支撑管和热缩管,支撑管包括固定连接的螺纹管和连接管,螺纹管位于内窥镜导管的端部位置。上述内窥镜器械通道管存在以下问题:1、在打弯半径比较大时,三层结构复合的管道很难回复原来的形状,通常打弯后的管道都会有折痕;2、通道管的结构复杂,用到了多种材质,相对来说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折痕的内窥镜通道管。
6.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含有上述能够改善折痕的内窥镜通道管的内窥镜。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8.一种改善折痕的内窥镜通道管,包括塑胶层,所述塑胶层内嵌有网状金属编织件,所述塑胶层和网状金属编织件一体成型。
9.不同于现有技术多层结构复合的通道管,本实用新型选择在单层的塑胶层管道中嵌入网状金属编织件,形成的通道管整体上还是单层结构,另外,网状金属编织件主要作为塑胶层的支撑位,以增加其在打弯时的塑性变形强度极限,再者,相比较于金属编织件,金属编织件之间的网状空洞部分由于只有塑胶层,从而形成了避空结构,也使得通道管在打弯时横截面变形较小,尤其在打弯半径大的情况下优势更为突出。
10.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通道管为单层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复合多层结构的内窥镜通道管,其硬度上相对来说较小,但其能够产生更小的弯折(测试时发现,现有技术的多层复合结构的内窥镜通道管在打弯半径为50mm时即产生明显的通道管弯折,且管道回复性较差;而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通道管在打弯半径为5mm时才会产生折痕)因此,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不同于现有多层复合结构的内窥镜通道管,这种内窥镜通道管为单层结构,其硬度相对较小,但其打弯半径更大,且能尽可能避免内窥镜打弯段产生折痕和通道管变形。
11.本实用新型上述内窥镜通道管可以通过镶件挤塑的工艺制备得到。
12.优选的,所述金属编织件的形状为螺旋状、渔网状、蛛网状,当然其他编织形式也可以用于本通道管中,只要形成的金属编织件整体上是网状即可。
13.优选的,所述塑胶层的材质为pa、pc、pebax中的任意一种。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内窥镜,所述内窥镜包含上述描述的内窥镜通道管。
15.一般情况下,本领域常用的内窥镜包括内窥镜手持端,所述内窥镜手持端连有导管,所述导管包括插入段和打弯段,本实用新型上述内窥镜通道管套设于内窥镜的打弯段内部。
16.优选的,上述内窥镜导管内,所述打弯段的打弯半径为5mm~50mm,在该打弯半径下,使用上述内窥镜通道管,能够使得通道管的打弯半径小于内窥镜打弯段的打弯半径,从而便于器械在内窥镜打弯状态下进入通道管,即便在器械离开通道管,不再打弯的情况下,其基本不产生折痕。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善折痕的内窥镜通道管,包括塑胶层,所述塑胶层内嵌有网状金属编织件,所述塑胶层和网状金属编织件一体成型。不同于现有多层复合结构的内窥镜通道管,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通道管为单层结构,其硬度相对较小,但其打弯半径更大,且能尽可能避免内窥镜打弯段产生折痕和通道管变形;且通道管的结构简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内窥镜通道管的纵向剖面图;
20.图2是图1所述内窥镜通道管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图1所述内窥镜通道管的横向截面图;
22.附图说明:1

塑胶层;2

螺旋金属条。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
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24.实施例1
2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善折痕的内窥镜通道管,包括塑胶层1,所述塑胶层1内嵌有螺旋金属条2,所述塑胶层1(本实施例中塑胶层1的材质是医用级pc,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塑胶层1的材质还可以是pa、pebax中的任意一种)和螺旋金属条2一体成型(通过镶件挤塑的工艺制备得到)。
26.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螺旋金属条1还可以被渔网状金属编织件或者蛛网状金属编织件替代。
27.本实施例选择在单层的塑胶层1管道中嵌入螺旋金属条2,形成的通道管整体上还是单层结构,另外,螺旋金属条2主要作为塑胶层1的支撑位,以增加其在打弯时的塑性变形强度极限,再者,螺旋金属条2之间的空洞部分由于只有塑胶层,从而形成了避空结构,也使得通道管在打弯时横截面变形较小。
28.前期测试数据显示:现有技术的多层复合结构的内窥镜通道管在打弯半径为50mm时即产生明显的通道管弯折(且管道回复性较差),而本实施例的内窥镜通道管在打弯半径为5mm时才会产生折痕。
29.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