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内科用治疗咳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75692发布日期:2022-01-12 11:21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内科用治疗咳嗽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医内科用治疗咳嗽装置。


背景技术:

2.咳嗽是一种常见疾病,久咳不愈者,中医的治疗方法是,用拇指在双侧肺俞穴用力按摩几分钟,使局部潮红后,再将药粉一小撮放在穴位上,再用医生胶布固定住即可;
3.目前,现有的中医内科用治疗咳嗽装置在使用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专利号:cn211024041u提供的“一种中医内科用治疗咳嗽装置”,其中,说明书中指出,“先将药托从圆柱底面拿下,将药粉装入药托内,再将装有药粉的药托粘到圆柱的底面上。然后用按摩头对双侧肺俞穴进行按摩,待局部潮红后,将药托从圆柱的底面上拔下,将药托粘到穴位上即可”,由上述说明可以看出,穴位的按摩完全依靠医疗人员的经验完成,这也导致医护人员在按摩时,容易出现穴位寻找偏差的情况,同时,按摩使用的力道也完全依靠医疗人员手部提供的力量,所以当医疗人员长时间按压后,容易出现手部酸痛等情况,严重影响装置使用的方便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中医内科用治疗咳嗽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内科用治疗咳嗽装置,解决现有治疗咳嗽装置使用不便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8.一种中医内科用治疗咳嗽装置,该装置包括贴片以及与贴片连接的按摩棒,且按摩棒与设置在贴片顶部的限位罩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其中,
9.所述按摩棒的底部插接有呈圆柱状的延伸杆,并在延伸杆的底部安装用于对肺俞穴按摩的按摩球,且按摩球呈球形。
10.优选的,所述限位罩的形状呈半球形,且限位罩通过安装在其顶部的对接环与按摩棒底部开设的凹槽螺纹连接。
11.优选的,所述贴片的底部边缘粘接有防水垫。
12.优选的,所述按摩球的外部均匀分布有按摩凸起,且按摩凸起呈半球形。
13.优选的,所述按摩球的内部开设有用于储存药物的药腔,且按摩棒顶部开设的进药孔通过管道与药腔连通,并在按摩球的外部均匀开设出药孔。
14.优选的,所述按摩棒的底部开设有伸缩槽,且延伸杆安装在伸缩槽中,并与伸缩槽内壁安装的弹簧连接。
15.优选的,所述按摩球的直径小于对接环的内直径。
16.优选的,所述延伸杆的长度大于限位罩的高度。
17.(三)有益效果
18.一是通过设置贴片,并在贴片的顶部设置呈半球形的限位罩,能够限制按摩棒的活动空间,从而提高穴位按压的准确性,避免穴位按压偏差;
19.二是通过将贴片与按摩棒分离,能够有效的避免穴位寻找时,按摩棒影响穴位的观察;
20.三是通过在按摩棒的底部设置伸缩杆,且伸缩杆通过弹簧与按摩板的内壁连接,能够为按摩球提供一定的压力,减小手部用力疲劳;
21.四是通过在按摩球的内部开设药腔,并在按摩球的外部开设多组出药孔,能够在按摩时涂抹药物,同时还能提高药物涂抹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22.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内科用治疗咳嗽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内科用治疗咳嗽装置中贴片的结构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内科用治疗咳嗽装置中按摩棒的结构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内科用治疗咳嗽装置中按摩棒的截面图。
27.图例说明:1、贴片;2、限位罩;3、按摩棒;4、对接环;5、延伸杆;6、按摩球;7、药腔。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下文为了描述方便,所引用的“上”、“下”、“左”、“右”等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等方向一致,下文中的“第一”、“第二”等为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其他特殊含义。
29.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医内科用治疗咳嗽装置,该装置包括贴片以及与贴片连接的按摩棒,且按摩棒与设置在贴片顶部的限位罩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其中,
30.按摩棒的底部插接有呈圆柱状的延伸杆,并在延伸杆的底部安装用于对肺俞穴按摩的按摩球,且按摩球呈球形。
31.通过设置贴片,并在贴片的顶部设置呈半球形的限位罩,能够限制按摩棒的活动空间,从而提高穴位按压的准确性,避免穴位按压偏差。
32.限位罩的形状呈半球形,且限位罩通过安装在其顶部的对接环与按摩棒底部开设的凹槽螺纹连接。
33.通过将防护罩设计成半球形,方便按摩球在穴位附近滚动,同时还能将按摩球限制在一定的空间内,防止穴位按压不准确,其次,通过将防护罩与按摩棒螺纹连接,不但方便按摩棒与防护罩分离,同时还能为按摩棒提供一个向贴片方向的拉力,从而减小使用者手部用力的疲劳。
34.贴片的底部边缘粘接有防水垫。
35.通过在贴片底部设置防水垫,能够防止外部的液体渗透到穴位处,并与药物贴合的情况。
36.按摩球的外部均匀分布有按摩凸起,且按摩凸起呈半球形。
37.通过在按摩球的外部设置按摩凸起,能够在按摩球转动时,捶打与刺激按压穴位,提高按摩效果。
38.按摩球的内部开设有用于储存药物的药腔,且按摩棒顶部开设的进药孔通过管道与药腔连通,并在按摩球的外部均匀开设出药孔。
39.通过在按摩球的内部开设药腔,并在按摩球的外部开设多组出药孔,能够在按摩时涂抹药物,同时还能提高药物涂抹的均匀性。
40.按摩棒的底部开设有伸缩槽,且延伸杆安装在伸缩槽中,并与伸缩槽内壁安装的弹簧连接。
41.通过在按摩球的内部开设药腔,并在按摩球的外部开设多组出药孔,能够在按摩时涂抹药物,同时还能提高药物涂抹的均匀性。
42.按摩球的直径小于对接环的内直径。
43.通过将按摩球的直径设计为小于对接环内直径的圆球,能够方便贴片与按摩棒的分离与安装。
44.延伸杆的长度大于限位罩的高度。
45.通过将延伸杆的长度设计成大于限位罩高度的圆柱状,能够在按摩棒与贴片贴合时,按摩球挤压按摩棒内部的弹簧,使得按摩球向穴位表面挤压。
46.使用时,先将贴片贴在使用者的皮肤外部,同时使肺俞穴位于限位罩的下方,之后再将按摩棒插入到限位罩中,并旋转按摩棒,使得按摩棒底部的凹槽与限位罩顶部的对接环之间螺纹连接,形成如图1所示形状,完成后,在手动旋转按摩棒,使得按摩棒带动插接再其底部的按摩球在穴位表面转动,由于按摩棒底部的伸缩杆与按摩棒之间通过弹簧连接,能够在按摩棒与贴片连接后,将按摩球向使用者皮肤方向推动,从而对穴位进行按摩。
47.实施例
48.参照图1-4所示,一种中医内科用治疗咳嗽装置,该装置包括贴片1以及与贴片1连接的按摩棒3,且按摩棒3与设置在贴片1顶部的限位罩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其中,
49.按摩棒3的底部插接有呈圆柱状的延伸杆5,并在延伸杆5的底部安装用于对肺俞穴按摩的按摩球6,且按摩球6呈球形。
50.参照图1和图2,限位罩2的形状呈半球形,且限位罩2通过安装在其顶部的对接环4与按摩棒3底部开设的凹槽螺纹连接。
51.参照图2所示,贴片1的底部边缘粘接有防水垫。
52.参照图3,按摩球6的外部均匀分布有按摩凸起,且按摩凸起呈半球形。
53.参照图3和图4所示,按摩球6的内部开设有用于储存药物的药腔7,且按摩棒3顶部开设的进药孔通过管道与药腔7连通,并在按摩球6的外部均匀开设出药孔。
54.参照图4,按摩棒3的底部开设有伸缩槽,且延伸杆5安装在伸缩槽中,并与伸缩槽内壁安装的弹簧连接。
55.参照图4,按摩球6的直径小于对接环4的内直径。
56.参照图4,延伸杆5的长度大于限位罩2的高度。
57.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新型所必须的。
58.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59.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新型的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