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X3397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的用途

文档序号:30621762发布日期:2022-07-02 03:30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PLX3397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的用途
plx3397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的用途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plx3397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2.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 率位居第三位。由于肠镜等早筛的普及性不高,超过35%的患者初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失 去了根治性切除的机会,只能选择全身性系统治疗来延长生存。其中,化疗是转移性结直肠 癌(metastatic crc,mcrc)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常用的化疗方案主要是以5-氟尿嘧啶 (5-fluorouraeil,5-fu)、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双药或三药方案,但由于该方案毒性 大,难耐受,导致化疗的总生存期难以再突破。
3.pd1/pd-l1免疫治疗给许多crc患者带来了彻底治疗肿瘤的希望,但只有微卫星不稳定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的crc才会对靶向pd-1/pd-l1的免疫治疗产生应答, 而这部分结肠癌患者仅占13-15%,在直肠癌中甚至低于5%,而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mss)的crc占比达90%以上。通俗来说,t细胞浸润丰富的肿瘤常被称为“热 肿瘤”,对调控t细胞功能的免疫疗法(如pd-1/pd-l1抗体)反应良好;相反,t细胞浸润 少、巨噬细胞等髓系细胞浸润较多的肿瘤是“冷肿瘤”,存在对pd-1/pd-l1抗体治疗的抵抗 性。占总crc约90%以上的mss亚型mcrc,正是属于典型的“冷肿瘤”,是最难以治疗、 预后差的mcrc。因此,研发针对此类亚型肿瘤的高效、低毒新治疗方案,将有望给mcrc 患者带来福祉。
4.crc实体瘤的致密基质富含活化的成纤维细胞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macrophagy,tam)。肿瘤中浸润的tam是构成肿瘤微环境的重要免疫细胞,参与调控肿瘤 的多种复杂免疫反应。tam可分为m1和m2两大类,m1 tam的主要作用是驱动1型t辅助 细胞(th1)反应,具有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相反,m2 tam则是通过分泌抗炎细胞因 子来产生抗炎反应,参与肿瘤血管的生成和细胞外基质的重塑,还可以通过抑制m1 tam介 导的功能和适应性免疫来控制炎症反应,从而在肿瘤微环境中占据主导地位,促进肿瘤进展。 而m2 tam对化疗或免疫治疗不敏感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浸润数量与crc患者的预后密 切相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m2 tam能抑制t细胞杀伤肿瘤的活性,帮助肿瘤 逃逸免疫系统的杀伤。crc肝转移灶中浸润的m2 tam可通过介导t细胞的消除来抑制免疫疗 法,产生不良预后。这些巨噬细胞还能协助形成物理屏障,抑制t细胞的浸润。(2)crc肿 瘤微环境中的tam也会使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不敏感。因此,基于tam在crc中的重要作用, 靶向tam很有可能成为有效治疗此类mss型mcrc的新免疫疗法。
5.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1receptor,csf1r)是tam最重要的靶标 之一。csf1r属于ⅲ型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其信号传导对巨噬细胞的分化和存活至关重要, 并且对tam促进肿瘤进展和抑制免疫起着关键的作用,阻断csf-1/csf1r通路已被证明可显 著降低巨噬细胞在肿瘤部位的浸润,并减缓原发性肿瘤的生长、减少肿瘤的转移。csf1r在 不同tam亚型中存在表达差异,其中,m2 tam的增殖、分化及发挥促癌功能均
依赖于csf1r, 而m1 tam则不然。因此,通过抑制csf-1/csf1r信号传导来特异抑制m2 tam的存活、活化 及功能可能成为crc免疫辅助治疗的重要策略。
6.由日本制药企业第一三共株式会社研发的首个靶向csf1r的抑制剂pexidartinib ((plx3397,商品名:turalio))被作为特效药已于2019年被美国fda批准应用于腱鞘巨细 胞瘤(tenosynovial giant cell tumour,tgct)的临床治疗,疗效好、毒副作用低,但尚未见 此药物应用于mcrc治疗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plx3397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的用途。本 发明经研究发现,plx3397口服给药能显著抑制结直肠癌皮下移植瘤的恶性增殖,还可显著 降低结直肠癌的肝转移。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9.本发明提供了plx3397在制备治疗结直肠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10.优选地,所述结直肠癌为mss亚型结直肠癌。
11.更优选地,所述结直肠癌包括晚期mss亚型结直肠癌。
12.本发明还提供了plx3397在制备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药物中的应用。
13.本发明经研究发现,csf1r特异性抑制剂体内对鼠源mss亚型crc细胞ct26皮下移 植瘤增殖的抑制作用显著,呈剂量依赖性。且plx3397为口服给药,体重指标中表现出较低 的毒副作用。5-fu腹腔注射,体重显示5-fu毒副作用明显强于plx3397。
14.本发明还提供了plx3397在制备降低结直肠癌细胞肝转移的药物中的应用。
15.优选地,所述结直肠癌细胞包括但不限于ct26细胞。
16.本发明经研究发现,csf1r特异性抑制剂对ct26细胞脾脏注射肝转移具有显著疗效, 与5-fu相当。
1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药物,所述药物包括plx3397。
1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药物,所述药物包括plx3397和5-氟尿嘧啶。
19.本发明经研究发现,csf1r特异性抑制剂体内对鼠源mss crc细胞ct26皮下移植瘤 增殖的抑制作用显著,呈剂量依赖性。且plx3397与5-fu联用可起到联合增效作用。
20.优选地,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赋形剂。即以plx3397或plx3397和5-氟尿 嘧啶作为主要活性成分,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赋形剂混合制备成组合物,并制备成临 床上可接受的剂型。
21.进一步地,所述赋形剂是指可用于药学领域的稀释剂、黏合剂、润滑剂、崩解剂、助溶 剂、稳定剂以及其他一些药用基质。
22.进一步地,所述载体是药物领域中可接受的功能性药用辅料,包括表面活性剂、助悬剂、 乳化剂以及一些新型药用高分子材料,如环糊精、壳聚糖、聚乳酸(pla)、聚乙醇酸聚乳酸共 聚物(plga)、透明质酸等。
23.优选地,药物的剂型包括但不限于注射剂、口服液、片剂、冲剂、颗粒剂、胶囊剂、丸 剂。药物制剂可以是经口服或胃肠外方式(例如静脉、皮下、腹膜内或局部)给药,如果某 些药物在胃部条件下是不稳定的,可将其制备成肠衣片剂。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5.本发明公开了plx3397的新用途,即应用于治疗结直肠癌。本发明经研究发现,plx3397 口服给药能显著抑制结直肠癌皮下移植瘤的恶性增殖,还可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的肝转移,且 plx3397与5-fu联用可起到联合增效作用。提示plx3397可制备成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药 物,或用于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药物,或用于降低结直肠癌细胞肝转移的药物。同时, plx3397用于治疗结直肠癌具有较低的毒副作用,从而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和新 的方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26.图1为plx3397或plx3397联合5-fu对ct26细胞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效果【a: 不同剂量plx3397、5-fu以及联合给药组(combination)荷瘤鼠的活体成像直观图;b:活 体成像光学定量数据;c:肿瘤体积;d:肿瘤重量;e:给药过程中小鼠体重变化】;
27.图2为plx3397和5-fu抑制ct26细胞的肝转移情况(a:vehicle、plx3397和5-fu 组肝转移活体成像直观图;b:肝脏组织代表性实拍图;c:活体成像光学定量;d:可视肝 脏转移灶数目;e:肝脏重量)。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 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 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29.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 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可通过常规的商业途径购买得到。
30.实施例1csf1r的抑制剂plx3397对mss亚型crc的治疗效果
31.1、实验步骤
32.(1)mss亚型crc细胞ct26皮下移植瘤的构建、给药和监测
33.balb/c小鼠(雄性,6-8周龄,体重20-25g)使用戊巴比妥纳(50mg/kg)麻醉后,对 小鼠背部接种部位进行剃毛,每只小鼠皮下接种1
×
106个ct26细胞,待肿瘤长到约100-150 mm3时,将其随机分成5组【3个不同剂量的plx3397组、5-氟尿嘧啶(5-fluorouraeil,5-fu) 对照组、plx3397和5-fu联合给药组】,每组6-7只。其中,plx3397溶于含5%dmso 和25%peg300的水溶液制成给药溶液【称取适量plx3397粉末,先溶于dmso(终体积的 5%),再加入peg300混匀(终体积的25%),最后加入无菌水,配成均匀分散的乳浊液, 使用灌胃针灌胃给药】,5-fu则溶于水制成给药溶液(称取适量5-fu粉末,按剂量要求溶 于无菌水,配成澄清溶液,腹腔注射给药)。各plx3397组小鼠分别口服(灌胃)不同剂量 的plx3397(0、30、60mg/kg),对照组则腹腔注射5-fu(60mg/kg),联合给药组同时给 plx3397(60mg/kg,灌胃)和5-fu(60mg/kg,腹腔注射),隔天给药,试验周期为7天, 试验期间监测小鼠的体重和瘤径。试验结束后进行活体成像,最后对小鼠进行安乐死,取瘤 称重。
34.(2)ct26细胞脾脏注射肝转移模型的构建、给药和监测
35.balb/c小鼠(雄性,6-8周龄,体重20-25g)使用戊巴比妥纳(50mg/kg)麻醉后,每 只小鼠脾脏注射1
×
106个ct26细胞,5天后随机分成3组(两个plx3397组、5-fu对照组), 每
组7只。plx3397溶于含5%dmso和25%peg300的水溶液制成给药溶液,5-fu则溶于 水制成给药溶液。各plx3397组小鼠分别口服(灌胃)plx3397(0、60mg/kg),对照组则 腹腔注射5-fu(60mg/kg),隔天给药,共给药7次。试验终点进行活体成像,最后对小鼠 进行安乐死,取肝组织称重、拍照记录。
36.2、实验结果
37.如图1a-d所示,plx3397口服给药能显著抑制ct26细胞皮下移植瘤的恶性增殖,且 呈剂量依赖性。同时,虽然同剂量的plx3397与5-fu相比,抑制作用偏弱,但是plx3397 对小鼠体重没有明显影响,但5-fu组的体重显著降低,提示口服plx3397达到与腹腔注射 5-fu相似效果的剂量下,其耐受性更好。此外,plx3397联合5-fu的疗效显著优于单药, 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38.图2a-e显示,plx3397单药口服还可显著降低脾脏注射的ct26细胞肝转移,其效果与 5-fu相当,表明plx3397在晚期mss亚型crc中的治疗潜力。
39.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 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