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的内窥镜消毒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04079发布日期:2022-06-05 03:18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的内窥镜消毒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的内窥镜消毒器。


背景技术:

2.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在消化内科的检查过程中,经常性的需要使用内窥镜,内窥镜是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一个具有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光源照明、机械装置等,它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利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因此它对医生非常有用,而内窥镜消毒器是对内窥镜进行消毒的装置,确保内窥镜的卫生健康。
3.众所周知,当内窥镜在使用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消毒处理,医院里大多采用人工清洗,造成劳动力浪费且清洗的效率不高,尤其是内窥镜的管路消毒清理非常麻烦;虽然有些消毒装置能够辅助进行消毒,但是现有的内窥镜消毒装置在使用时整体上都较为不便,消毒效果较差;而且目前的消毒液在消毒过程中也常常因沉淀而影响消毒清理的效果,易残留病菌而导致后续使用时的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的内窥镜消毒器。
5.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的内窥镜消毒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箱,底座的顶部右侧活动安装有消毒装置主体,所述消毒装置主体上设有消毒槽和设于消毒槽下方的储液腔,且消毒槽与储液腔之间还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沿水平方向滑动安装有传动柱,传动柱上设有齿槽,所述传动柱通过齿槽啮合有齿轮,齿轮上固定套接有转轴,且转轴的顶端转动延伸至消毒槽内并固定连接装有消毒盘,消毒盘的底部内壁上设有多个网孔,消毒槽内还设有超声波消毒发生器;
6.所述消毒装置主体的右侧顶部固定安装有消毒泵,消毒泵的输入端通过吸液管与储液腔内相连接;消毒泵的输出端通过输液管延伸至消毒槽内并通过转动接头转动安装有消毒喷洗管,消毒盘内还设置有用于对消化内窥镜管路的一端进行装夹固定的装夹机构;
7.所述转轴的底端转动贯穿至储液腔内还固定套接有第一齿盘,第一齿盘的两侧分别啮合有第二齿盘,两个第二齿盘上均固定套接有转动杆,两个转动杆的底端均转动安装在储液腔的底部内壁上,且两个转动杆上还分别固定安装有搅动桨;
8.所述固定箱的顶部右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且传动柱的右端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箱底部内壁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链轮,第一链轮的右侧通过链带传动连接有第二链轮,且第二链轮上固定套接有转动柱,转动柱的底端转动安装在固定箱的底部内壁上,所述转动柱上还固定套接有凸轮,凸轮的右侧
活动设置有移动板,且移动板的底端沿水平方向滑动安装在固定箱的底部内壁上,移动板的右侧与固定箱的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复位弹簧,位于复位弹簧内侧的移动板的右侧还固定连接有两个联动杆,且联动杆的右端滑动贯穿至固定箱的右侧并与消毒装置主体固定连接。
9.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储液腔的右侧内壁上设有进液口,所述消毒槽的右侧内壁上设有废液排出管,且废液排出管上设置有排液阀。
10.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消毒装置主体的底部还安装有滑轮,底座的顶部右侧设有滑轮槽,且滑轮的底侧滚动设置在滑轮槽内。
11.作为进一步的优选,位于第一齿盘左侧的转动杆上的搅动桨与位于第一齿盘右侧的转动杆上的搅动桨分层交错设置。
12.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移动板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滑块,固定箱的底部内壁上设有导向滑槽,且导向滑块沿水平方向滑动安装在导向滑槽内。
13.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传动柱的右端还固定连接有滑动座,且滑动座的底部滑动安装在传动腔的底部内壁上。
14.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传动腔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分别固定套接有密封轴承,且转轴分别密封转动安装在两个密封轴承上。
15.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消毒槽的顶部开口处还转动铰接有顶盖;所述装夹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消毒盘底部内壁上的u型夹,u型夹的左侧内壁上固定设有固定夹套,u型夹内还活动设有活动夹套,活动夹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且两个连接杆的右端均滑动贯穿至u型夹的右侧并通过拉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夹套与u型夹的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卡簧。
16.工作原理:先将其中一部分的内窥镜管路装夹固定在活动夹套与固定夹套之间,而内窥镜的其他部分管路则放置在消毒盘上;随后通过消毒泵工作将消毒液喷入至消毒喷洗管所套接的内窥镜管路进行消毒清洗,这样可以快速的对内窥镜管路的内部进行消毒清洗干净;与此同时,消毒液再通过内窥镜管路的另一端喷出至消毒槽内,随着消毒槽内消毒液的不断增加,同时还通过超声波消毒发生器工作,进而可以对内窥镜管路的外部进行超声波消毒清洗即可;这样可以对内窥镜管路的内外均可进行消毒清理。与此同时,在消毒过程中还通过驱动电机、第一链轮、链带、第二链轮以及转动柱和凸轮旋转配合,使得移动板左右移动,进而通过联动杆带动消毒装置主体整体左右移动,消毒装置主体在左右移动时还相对于传动柱左右活动,而传动柱左右移动时还通过齿槽与齿轮啮合传动,进而可以使得转轴正反转,转轴又通过第一齿盘与第二齿盘啮合传动,进而可以使得两个转动杆以及搅动桨同时旋转搅动,从而可以对储液腔内的消毒液进行搅动,这样可以防止消毒液的沉淀,并且消毒装置主体整体也在左右移动,也可以对储液腔内的消毒液进行左右震荡,从而可以进一步防止消毒液的沉淀。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该消化内科临床用的内窥镜消毒器,能够避免以往还需要采用人工清洗的麻烦,不仅提高了清洗的效率,而且可以避免因消毒液的沉淀而影响内窥镜管路消毒效果的情形出现,这样确保消毒的效果更佳,尤其可以对内窥镜管路的内外都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消毒清理,使得整体上消毒清理使用时非常方便,同时也确保了消毒的效果更好,便于人们推
广使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的内窥镜消毒器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局部细节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图2中a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中固定夹套、活动夹套的俯视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中传动柱、齿槽、齿轮、转轴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底座;2、消毒装置主体;200、传动腔;201、消毒槽;202、储液腔;203、进液口;204、废液排出管;3、链带;4、第二链轮;5、转动柱;6、凸轮;7、移动板;8、联动杆;9、复位弹簧;10、驱动电机;11、固定架;12、传动柱;121、齿槽;13、齿轮;14、转轴;15、第一齿盘;16、第二齿盘;17、转动杆;18、搅动桨;19、滑轮;20、消毒泵;21、吸液管;22、输液管;23、转动接头;24、消毒喷洗管;25、消毒盘;251、网孔;26、超声波消毒发生器;27、滑动座;28、密封轴承;29、u型夹;291、固定夹套;292、活动夹套;293、拉环;294、连接杆;295、卡簧;30、固定箱;31、第一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26.实施例
27.参考图1-5,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的内窥镜消毒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箱30,底座1的顶部右侧活动安装有消毒装置主体2,所述消毒装置主体2上设有消毒槽201和设于消毒槽201下方的储液腔202,且消毒槽201与储液腔202之间还设有传动腔200,所述传动腔200内沿水平方向滑动安装有传动柱12,传动柱12上设有齿槽121,所述传动柱12通过齿槽121啮合有齿轮13,齿轮13上固定套接有转轴14,且转轴14的顶端转动延伸至消毒槽201内并固定连接装有消毒盘25,消毒盘25的底部内壁上设有多个网孔251,消毒槽201内还设有超声波消毒发生器26;
28.所述消毒装置主体2的右侧顶部固定安装有消毒泵20,消毒泵20的输入端通过吸液管21与储液腔202内相连接;消毒泵20的输出端通过输液管22延伸至消毒槽201内并通过转动接头23转动安装有消毒喷洗管24,消毒盘25内还设置有用于对消化内窥镜管路的一端进行装夹固定的装夹机构;
29.所述转轴14的底端转动贯穿至储液腔202内还固定套接有第一齿盘15,第一齿盘15的两侧分别啮合有第二齿盘16,两个第二齿盘16上均固定套接有转动杆17,两个转动杆17的底端均转动安装在储液腔202的底部内壁上,且两个转动杆17上还分别固定安装有搅动桨18;
30.所述固定箱30的顶部右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11,且传动柱12的右端与固定架1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箱30底部内壁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链轮31,第一链轮31的右侧通过链带3传动连接有第二链轮4,且第二链轮4上固定套接有转动柱5,转动柱5的底端转动安装在固定箱30的底部内壁上,所述转动柱5上还固定套接有凸轮6,凸轮6的右侧活动设置有移动板7,且移动板7的底端沿水平方向滑动安装
在固定箱30的底部内壁上,移动板7的右侧与固定箱30的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复位弹簧9,位于复位弹簧9内侧的移动板7的右侧还固定连接有两个联动杆8,且联动杆8的右端滑动贯穿至固定箱30的右侧并与消毒装置主体2固定连接。
31.其中,所述储液腔202的右侧内壁上设有进液口203,所述消毒槽201的右侧内壁上设有废液排出管204,且废液排出管204上设置有排液阀;所述消毒装置主体2的底部还安装有滑轮19,底座1的顶部右侧设有滑轮槽,且滑轮19的底侧滚动设置在滑轮槽内。
32.其中,位于第一齿盘15左侧的转动杆17上的搅动桨18与位于第一齿盘15右侧的转动杆17上的搅动桨18分层交错设置。
33.其中,所述移动板7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滑块,固定箱30的底部内壁上设有导向滑槽,且导向滑块沿水平方向滑动安装在导向滑槽内;所述传动柱12的右端还固定连接有滑动座27,且滑动座27的底部滑动安装在传动腔200的底部内壁上;所述传动腔200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分别固定套接有密封轴承28,且转轴14分别密封转动安装在两个密封轴承28上。
34.其中,所述消毒槽201的顶部开口处还转动铰接有顶盖;所述装夹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消毒盘25底部内壁上的u型夹29,u型夹29的左侧内壁上固定设有固定夹套291,u型夹29内还活动设有活动夹套292,活动夹套29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294,且两个连接杆294的右端均滑动贯穿至u型夹29的右侧并通过拉环293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夹套292与u型夹29的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卡簧295。
35.本实施例中,当内窥镜组件使用后需要消毒处理时,先将内窥镜管路的一端套接在消毒喷洗管24的底部端口上,随后通过拉环293以及连接杆294来对活动夹套292向右拉动并对卡簧295挤压,然后将再将消毒喷洗管24底端所套接的内窥镜管路放在活动夹套292与固定夹套291之间,最后松开拉环293,卡簧295复位,进而可以将其中一部分的内窥镜管路装夹固定在活动夹套292与固定夹套291之间,而内窥镜的其他部分管路则放置在消毒盘25上;随后通过消毒泵20工作并通过吸液管21对储液腔202内的消毒液进行吸取,进而再将消毒液通过输液管22、转动接头23喷入至消毒喷洗管24所套接的内窥镜管路进行消毒清洗,这样可以快速的对内窥镜管路的内部进行消毒清洗干净;与此同时,消毒液再通过内窥镜管路的另一端喷出至消毒槽201内,随着消毒槽201内消毒液的不断增加,同时还通过超声波消毒发生器26工作,进而可以对内窥镜管路的外部进行超声波消毒清洗即可;这样可以对内窥镜管路的内外均可进行消毒清理。与此同时,在消毒过程中还通过驱动电机10输出端带动第一链轮31、链带3、第二链轮4以及转动柱5和凸轮6旋转,凸轮6旋转时使得移动板7左右移动,同时复位弹簧9起到复位作用,而移动板7左右移动时还通过联动杆8来带动消毒装置主体2整体左右移动,消毒装置主体2在左右移动时还相对于传动柱12左右活动,即传动柱12相对于消毒装置主体2是左右来回移动的,而传动柱12左右移动时还通过齿槽121与齿轮13啮合传动,进而可以使得转轴14正反转,转轴14又通过第一齿盘15与第二齿盘16啮合传动,进而可以使得两个转动杆17以及搅动桨18同时旋转搅动,从而可以对储液腔202内的消毒液进行搅动,这样可以防止消毒液的沉淀,并且消毒装置主体2整体也在左右移动,也可以对储液腔202内的消毒液进行左右震荡,从而可以进一步防止消毒液的沉淀,最终,可以避免因消毒液的沉淀而影响到对内窥镜管路消毒效果的问题发生,可以确保消毒的效果更佳;而且,转轴14转动时还带动消毒盘25上的内窥镜管路整体进行来回旋转,从
而可以使得内窥镜管路在来回旋转活动中进行消毒,可以促进内窥镜管路与消毒槽201内消毒液之间的碰触清理接触,从而可以进一步加快消毒的速度,提高消毒的效率。
36.最终,本发明避免了以往还需要采用人工清洗的麻烦,不仅提高了清洗的效率,而且可以避免因消毒液的沉淀而影响内窥镜管路消毒效果的情形出现,这样确保消毒的效果更佳,尤其可以对内窥镜管路的内外都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消毒清理,使得整体上消毒清理使用时非常方便,同时也确保了消毒的效果更好,从而便于推广使用。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