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牵引治疗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5003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下肢骨折牵引治疗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下肢骨折牵引治疗床,属医学外科器械。
国内目前对下肢骨折除了上石膏托,打钉子在骨骼内,就是用重锤牵引,以上几种方法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无穷的,上石膏托易使局部肌肉萎缩,即使骨头接好了,肌肉萎缩了,也影响肢体健美,石膏托还会引起局部肌肉组织溃烂等,打钉子在骨骼内,即易引起感染,患者又要吃二遍苦,股骨牵拉复位其它骨头因打钉子牵拉又受伤,对患者也是很不利的。重锤牵引,这是目前全国大小医院多用的方法,重锤夹引时病人会随牵引而跟之移位,影响复位效果,再加上患者每天的大小便更容易使骨折部位移位,并且每天这项活动患者疼痛难忍,十分痛苦,医护人员和家属也很难护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的下肢骨折牵引治疗床,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牵引治疗下肢骨折,解除了患者的痛苦,加速骨折的复位愈合。
下肢骨折牵引治疗床是采取以下方案实现的牵引治疗床主要结构由床身部分、固定部分、牵引部分、按摩部分、放松部分、附件部分构成。床身部分主要由框架、床身、装饰条、床板,床板上部为工作台。
固定部分固定部分安装在工作台面上有三角骨盆固定带,上腹部固定带、髋骨固定带、踝关节固定带、股骨夹板定位板、跟骨定位器定位板。
牵引部分由平水牵引板、转动器轴、大蜗杆、蜗轮、丝杆轴构成。安装在工作台面上的水平牵引板,由装在工作台面上面转动器带动转动器轴传动大蜗杆、蜗轮传给丝杆轴使牵引板移动,转动器转一周水平牵引1mm运行速度来牵引骨骼。
按摩部分为一振动按摩器由小电机、小蜗杆、小蜗轮、凸轮、顶杆、链杆组构成。振动按摩器由小电机带动小蜗杆、小蜗轮传递给凸轮和顶杆,使连杆组以60次/分速度均匀作用力,为0.5kg的力振动受伤部位,并帮助肌肉放松,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放松部分主要由装在工作台一端的小翻板、大翻板,装在工作台侧面的手轮、齿轮、齿条、推拉杆、与推拉杆相连接的滚动支承板、拉杆、支承轴承构成。装在工作台一端的小翻板和大翻板组成梯形翻板,在定位后帮助患者做波动运动,以解决肢体疲劳,放松肌肉,加速血液循环。放松部分的传动是摇动手轮通过装在手轮轴上的齿轮来带动齿条,从而使与齿条相连的推拉杆前后运动带动推杆,支承板前后移动,使梯形翻板有选择的翻动。
附件部分床板下面设有便盆存放处,在髋骨固定窝下面,床身侧还安置有床头柜。便盆存放在床板下面存放处,使用时抽动臀部固定部位的移动板就可使用,以便患者卧床大小便,可不移动肢体,床头柜以方便患者的生活用品存放。
下肢骨折牵引治疗床使用很简单易行,一般医务人员都能使用,家属在医生的指导下也能使用,所以本床可以在病房、家庭、各大小卫生站都能独立操作。首先患者仰面平卧,臀部放入髋骨固定窝中,穿上三角盆固定带,在头的上方将牵引带适中固定,然后用上腹部固定带固定上腹部,按放好股骨夹板,再固定髋骨固定带,在上好附件小夹板,摇动转动器转动器轴带动大蜗杆和蜗轮,传递给丝杆轴,使牵引板移动,每转动转动器1,圆周水平牵引1mm运行速度,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完成牵引动作,同时对下肢进行外展、内收、外旋、内旋的所有功能,在牵引的同时,打开按摩器开关,由小电机带动小蜗杆,小蜗轮传递给凸轮和顶杆,使连杆组进行每分钟60次速度,力量以每次0.5kg的作用力来振动按摩局部肌肉,使其局部肌肉放松,牵引到位时穿上跟骨定位器定位,再上好踝关节固定带。这样就完成了下股骨折的牵引治疗工作,患者在卧床的这一段时间内不用移动身体和残肢,可以排大小便坐起,而不影响骨折部位,相对来说对于患者是很舒适方便的。
对股骨颈骨折、股骨骨折等下肢骨折,经多年临床观察、治疗,我们总结临床经验,并选用民间接骨秘方,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巧妙地固定残肢,科学合理地设计了下肢骨折牵引治疗床,经有关专家鉴定,对下肢骨折治疗有独特效能,有以下优点1、不用上石膏、不用打钉子,避免残肢肌肉萎缩成溃疡。
2、对于骨折的复位,能完成外展、内收、外旋、内旋、固定牵引等各种动作。
3、牵引力量适中、均匀、稳定。
4、能使肌肉放松,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
5、可帮助残肢做一定的运动,防止产生一系列并发症。
6、本床轻便,可以搬动,可放在一般的床上使用,使用方便、安全,无付作用。
7、此床对病人的生活安排考虑较全面。
8、本床价格便宜,各大小医院及家庭皆有能力购买。
9、对于腰椎病变也有较好的牵引治疗作用。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下肢骨折牵引治疗床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下肢骨折牵引治疗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下肢骨折牵引治疗床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饰条、2、床身、3、床板、4、牵引带、5、三角骨盆固定带、6、上腹部固定带、7、股骨夹板定位板、8、滚柱、9、丝杆支承板、10、水平牵引板、11、髋骨固定带、12、丝杆轴、13、蜗轮、14、小翻板、15、铰链、16、踝关节固定带、17、跟骨定位器定位板、18、大翻板、19、轴承、20、滚动支承板、21、推拉杆、22、蜗杆轴板、23、小蜗轮支承板、24、凸轮、25、小蜗轮、26、小蜗杆、27、髋骨固定窝、28、齿条、29、齿轮、30、电动机、31、顶杆、32、拉杆、33、转动器轴、34、牵引标尺、35、齿条半轴套、36、手轮轴套、37、销紧螺母、38、手轮轴、39、手轮、40、按摩器电钮、41、连杆组、42、挂脚、43、弹簧、44、顶杆支承、45、大蜗杆。
参照附图,下肢骨折牵引治疗床主要由床身部分、固定部分、牵引部分、按摩将分、放松部分、附件部分构成。床身部分主要由框架、床身(2)、装饰条(1)、床板(3)、床板上部为工作台。固定部分固定部分有三角骨盆固定带(5)、上腹部固定带(6)、髋骨固定带(11)、踝关节固定带(16)、股骨夹板定位板(7)、跟骨定位器定位板(17)。牵引部分由水平牵引板(10)、转动器轴(33)、大蜗杆(45)、蜗轮(13)、丝杆轴(12)构成。按摩部分为一振动按摩器由小电机(30)、小蜗杆(26)、小蜗轮(25)、凸轮(24)、顶杆(31)、连杆组(41)组成。放松部分主要由装在工作台端部的小翻板(14)、大翻板(18)、装在工作台侧面的手轮(39))、齿轮(29)、齿条(28)、推拉杆(21),与推拉杆相连接的滚动支承板(20)、拉杆(32)、支承轴承(19)构成。附件部分床板下面设有便盆存放处,在髋骨固定窝下面有一活动板抽动移动板即可使用便盆。床身侧面还安置有床头柜以便盛放患者生活用品。
固定部分固定部分有三角骨盆固定带(5)、通过牵引带(4)、连接固定在床身(3)的上方左右两边,上腹部固定带(6)是固定在床身(3)中间部位左右两侧。股骨夹板(7)是固定在床身(3)的限位条上。而限位条是来控制牵引板(10)移动时所产生向上的力。髌骨固定带(11)是固定在牵引部分的牵引板(10)的左右两边上,踝关节固定带是固定在放松部分的大翻板(18)上。跟骨定位器定位板(17)也是固定在放松部分的大翻板(18)上。
牵引部分是由蜗杆轴板(22)固定在床身(3)下框架上面。通过转动器(33)和蜗轮(13)传递给丝杆轴(12)、丝杆轴(12)是由两块支承板连接固定在床身(3)上部的框架上,在由丝杆轴(12)传给丝杆支承板(9),丝杆支承板(9)是连接固定在水平牵引板(10)的下面,而牵引板(10)装配在床身(3)和滚柱(8)的部位上,这样只须要摇动转动器轴(33),就可以作水平方向移动。
按摩部分由电动机(30)和小蜗杆支承板(23)固定在床身(3)的下框架上,电动机(30)转动时带动小蜗杆(26)传递给小蜗轮(25),小蜗轮(25)和凸轮(24)是安装在手轮轴(38)上,手轮轴(38)两端装配在支承板(23)上,支承板(23)固定在床身(3)的下框架上。在由凸轮(24)以每周两次的运动来带动顶杆(31),顶杆(31)又由顶杆支承(44)固定在床身(3)框架的两下侧面上,连杆组(41)由挂脚(42)弹簧(43)是以杠杆形式来固定在床身(3)两侧面上,连杆组(41)的顶端连接振动杆头,使连杆组(41)以每60次/分速度均匀用力。
放松部分是安装在工作台两侧面的是连动装置。其手轮套(36)和齿条半轴套(35)及床身尾部的推拉套固定在床身(3)上。再由手轮轴(38)装配在手轮套(36)里,把手轮(39)和锁紧螺母(37)装配在手轮轴(38)上,手轮轴(38)里端是齿轮与齿条(28)连接,齿条通过装配在床身(3)的中间部位的半轴套(35)与推拉杆(21)相连接,推拉杆后部装有滚动支承板(20)及拉杆(32)、轴承(19),都是用来撑托工作台端部的小翻板(14)和大翻板(18)。
附件部分在床身(3)的中间部位。髋骨固定窝(27)下面。设有便盆存放处。床的中部髋骨固定窝(27)下面位置上有一活动板,可以随时取出便盆,床身侧面还安置有床头柜。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框架、床身、装饰条、床板、工作台的下肢骨折牵引治疗床,其特征是还具有固定部分、牵引部分、按摩部分、放松部分、附件部分;固定部分主要由三角骨盆固定带(5)、上腹部固定带(6)、髋骨固定带(11)、踝关节固定带(16)、股骨夹板定位板(7)、跟骨定位器定位板(17)组成,三角骨盆固定带(5)通过牵引带(4)连接固定在床身(3)的上方左右两边,上腹固定带(6)是固定在床身(3)中间部位左右两侧,股骨夹板(7)是固定在床身(3)的限位条上,髌骨固定带(11)固定在牵引部分的牵引板(10)的左右两边上,踝关节固定带是固定在放松部分的大翻板(18)上,跟骨定位器定位板(17)也是固定在放松部分的大翻板(18)上;牵引部分主要由水平牵引板(10)、转动器轴(33)、大蜗杆(45)、蜗轮(13)、丝杆轴(12)构成,是由蜗杆轴板(22)固定在床身(3)下框架上面,通过转动器(33)和蜗轮(13)传递给丝杆支承板(9)、丝杆支承板(9)是连接固定在水平牵引板(10)的下面,而牵引板(10)装配在床身(3)与滚柱(8)的部位上;按摩部分为一振动按摩器由电动机(30)、小蜗杆(26)、小蜗轮(25)、凸轮(24)、顶杆(31)、连杆组(41)组成,电动机(30)与小蜗杆支承板(23)固定在床身(3)的下框架上,电动机(30)转动时带动小蜗杆(26)传递给小蜗轮(25),小蜗轮(25)和凸轮(24)是安装在于轮轴(38)上,手轮轴(38)两端装配在支承板(23)上,支承板(23)固定在床身(3)的下框架上,顶杆(31)又由顶杆支承(44)固定在床身(3)框架的两下侧面上,连杆组(41)由挂脚(42)弹簧(43)的杠杆形式固定在床身(3)两侧面上;放松部分主要由装在工作台端部的小翻板(14)、大翻板(18)、装在工作台侧面的手轮(39)、齿轮(29)、齿条(28)、推拉杆(21)、与推拉杆相连接的滚动支承板(20)、拉杆(32)、支承轴承(19)构成,手轮套(36)、齿条半轴套(35)及床身尾部的推拉套固定在床身(3)上,再由手轮轴(38)装配在手轮套(36)里,把手轮(39)、锁紧螺母(37)装配在手轮轴(38)上,手轮轴(38)里端是齿轮与齿条(28)连接,齿条通过装配在床身(3)的中间部位的半轴套(35)与推拉杆(21)相连接,推拉杆后部装有滚动支承板(20)及拉杆(32)、轴承(19)、撑托工作台端部的小翻板(14)、大翻板(18);附件部分在床身(3)的中间部位、髋骨固定窝(27)下面,设有便盆存放处。床的中部髋骨固定窝(27)下面位置上有一活动板,床身侧面还安置有床头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骨折牵引治疗床,其特征是装在工作台一端的小翻板(14)与大翻板(18)组成梯形翻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下肢骨折牵引治疗床,属医学外科器械,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牵引治疗下肢骨折,解除了患者的痛苦,加速骨折的复位愈合。牵引治疗床主要由床身部分、固定部分、牵引部分、按摩部分、放松部分、附件部分构成。下肢骨折牵引治疗床使用很简单易行,一般医务人员都能使用,家属在医生指导下也能使用,所以本床可以在病房、家庭、各大小卫生站都能操作使用。除对下肢骨折治疗有独特效能,对于腰椎病变也有较好的牵引治疗作用。
文档编号A61B17/60GK2065891SQ8920508
公开日1990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1989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1989年5月15日
发明者孙瑞蓉, 廖义宏 申请人:孙瑞蓉, 廖义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