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象全息诊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8339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象全息诊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手象全息诊疗仪的设计,属医疗健身仪器领域,广泛适用医院及家庭。
已有技术中类似于本仪器的设备,可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研究生产的经络疏通仪,或用江苏武进无线电三厂生产的KWD-808全能脉冲电疗仪为代表,上述仪器有信息发生装置和信息传感装置组成,其信息发生装置有壳体、电源、信息片、固定电阻、可变电阻、变压器、二极管、三极管、电缆、开关、导线等组成,能发出电、磁、热、光、声等信息;其信息传感装置是单个或多个针状触头,把触头作用人体各部经络穴位,对全身起治疗调整作用,上述仪器在实用中有较好的疗效,明显的医疗保健作用,但往往由于穴位寻找困难,加上由于人体各部位置不同而造成使用困难。因此,已有技术中的医疗健身仪器需要改进。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户使用方便、安全、有明显疗效的医疗健身仪器,其技术解决方案是采用手象全息诊疗仪,该仪器能健身治病的原理是根据尹氏手象理论“人体各部器官的疾病都可以反映到掌心或掌背,并可通过刺激治疗手掌穴位达到治疗人体其它各部器官疾病的目的”;其体的仪器实施技术方案如下该仪器有信息发生装置(1)和信息传感装置(3)等组成,装置(1)有壳体(2)、电源(15)、开关(16)、(28),信息集成块(17)、(29),可变电阻(18)、(26)、固定电阻(19)、(23)、(24)、(27)、三极管(22)、(25)、变压器(20)、电容(21)等组成;信息传感装置(3)有左、右手掌穴位调整的结构(6)、(14),病灶处穴位调整的结构(4)、接头(12)、(13)、电缆(5)等组成;接头(12)、(13)可拆,仪器工作时可任选结构(6)、(14)、(4)三个中的二个;左右手掌穴位调整的结构(6)、(14)由海绵层(30)、(31)、(34),不锈钢金属丝网(8)、传感金属簧片(37)、FG系列二极管(11),绝缘布护套(7)、固定毛刺带(10)等组成,相互间由胶(9)、(35)、(36),线(32)、(33),电缆线(38)等连成一个相互关联的部件,并由其结构外形及组成材料的特性保证了信息由触面传递的特点,所谓触面传感指的是接触并不是点接触,而是整个面接触,然后在这个接触面的穴位处由于其电阻值小而传感,例如左、右手掌心曲面的触面传感是整个掌心面都与左、右手掌穴位调整的结构(6)、(14)的不锈钢金属丝网(8)接触,各种信息经过不锈钢金属丝网(8)传进掌心曲面的各个穴位;FG系列二极管(11)有九个二极管组成,其中管(39)、(40)、(41)、(42)、(43)、(44)、(45)、(46)均布在对应并能影响人体不同部位的八个方位上,管(47)在中心位置,各自由胶(35)固定在海绵(34)、(31)上;病灶处穴位调整的结构(4)由海绵层(50)、(52)、(54),不锈钢金属丝网(55),微型热红外管(56),传感金属簧片(59),绝缘布护套(49)、接头(62)等组成,相互间由线(51)、(53),胶(57)、(60),电缆线(61)等连成一个相互关联的部件,并由其结构外形及组成材料的特性保证了信息由触面传感的特点。
附图描述本发明手象全息诊疗仪的一个实施例。


图1 手象全息诊疗仪A型的立体2 手象全息诊疗仪A型的电气线路3 左、右手掌穴位调整的结构(6)、(14)去掉固定毛刺带(10)的正视4 左、右手掌穴位调整的结构(6)、(14)俯视5 左、右手掌穴位调整的结构(6)、(14)左侧剖视6 FG系列二极管(11)方位7 病灶区穴位调整的结构(4)正剖视8 病灶区穴位调整的结构(4)俯视图手象全息诊疗仪A型由信息发生装置(1)和信息传感装置(3)等组成,信息发生装置(1)由壳体(2)、电源(15)、开关(16)、(28),信息集成块(17)、(29),可变电阻(18)、(26),固定电阻(19)、(23)(24)、(27),三极管(22)、(25),变压器(20)、电容(21)等组成;信息传感装置(3)有左、右手掌穴位调整的结构(6)、(14),病灶处穴位调整的结构(4)、接头(12)、(13)、电缆(5)等组成;接头(12)、(13)可拆,仪器工作时间可任选结构(6)、(14)、(4)三个中的二个;左右手掌穴位调整的结构(6)、(14)由海绵层(30)、(31)、(34)、不锈钢金属丝网(8)、传感金属簧片(37)、FG系列二极管(11)、绝缘布护套(7)、固定毛刺带(10)等组成,相互间由胶(9)、(35),(36),线(32)、(33),电缆线(38)等连成一个相互关联的部件,并根据人手掌大、中、小三种供选用;FG系列二极管(11)有九个二极管组成,其中管(39)、(40)、(41)、(42)、(43)、(44)、(45)、(46)均布在对应并能影响人体不同部位的八个方位上,管(47)在中心位置,各自由胶(35)固定在海绵(34)、(31)上;病灶处穴位调整的结构(4)由海绵层(50)、(52)、(54),不锈钢金属簧片(59),绝缘布护套(49)、接头(62)等组成,相互间由线(51)、(53),胶(57)、(60),电缆线(61)等连成一个相互关联的部件,并由其结构外形及组成材料的特性保证了信息由触面传感的特点。这样只要把左、右手掌穴位调整的结构(6)、(14)的固定毛刺带(10)固定在人左右大腿上,并把使用者左、右手掌心面(对于某些病要掌背面)放在结构(6)、(14)上,按仪器说明书损伤,就可起调整全身平衡,治病健身目的,必要时在接头(13)处可拆开,去掉结构(6)、(14)中的任一个,接上病灶处穴位调整的结构(4),并把结构(4)放到病灶部位,按操作说明使用,也可起治病调整作用,实现了手象全息诊疗仪A型,其它B型、C型、D型,其信息发生装置的电气线路略有差别,但其信息传感装置的基本功能、原理、结构相同。值得提出的是本仪器使用时能与练静气功相结合,起顺水推舟作用,达到最佳医疗健身效果。
权利要求
1.手象全息诊疗仪是一种刺激人体局部穴位,调整人体总体平衡的医疗健身仪器,该仪器有信息发生装置(1),其特征在于有靠触面传感信息的可拆可互换的传感装置(3);装置(3)有左、右手掌穴位调整的结构(6)、(14),病灶处穴位调整的结构(4)、接头(12)、(13)、电缆(5)等组成,接头(12)、(13)可拆,仪器工作时可任选结构(6)、(14)、(4)三个中的二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器,其特征是传感装置(3)的左、右手掌穴位调整的结构(6)、(14)由海绵层(30)、(31)、(34)、不锈钢金属丝网(8)、传感金属簧片(37)、FG系列二极管(11)、绝缘布护套(7)、固定毛刺带(10)等组成,相互间由胶(9)、(35)、(36),线(32)、(33),电缆线(38)等连成一个相互关联的部件,并由其结构外形及组成材料的特性保证了信息由触面传感的特点;FG系列二极管(11)有九个二极管组成,其中管(39)、(40)、(41)、(42)、(43)、(44)、(45)、(46)均布在对应并能影响人体不同部位的八个方位上,管(47)在中心位置,各自由胶(35)固定在海绵(34)、(3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器,其特征是传感装置(3)的病灶处穴位调整的结构(4)由海绵层(50)、(52)、(54),不锈钢金属丝网(55),微型热红外管(56)、传感金属簧片(59)、绝缘布护套(49)、接头(62)等组成,相互间由线(51)、(53),胶(57)、(60),电缆线(61)等连成一个相互关联的部件,并由其特结构外形及组成材料的特性保证了信息由触面传感的特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手象全息诊疗仪的设计,属医疗健身仪器,广泛适用于医院及家庭,其特征在于有靠触面传感信息的、可拆、可互换的信息传感装置(3),装置(3)有左、右手掌穴位调整的结构(6)、(14),病灶处穴位调整的结构(4),接头(12)、(13),电缆(5)等组成。该仪器是我国古老的医疗健身精华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古为今用的保健身医,不仅能对全身调整治疗,而且能与练静气功相结合,起顺水推舟作用,达到最佳医疗健身效果。
文档编号A61H39/00GK1063611SQ9110818
公开日1992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1991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1991年9月18日
发明者尹耀奎, 张志高, 李银玉, 杭听南, 周方大 申请人:杭听南, 尹耀奎, 张志高, 李银玉, 周方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