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灸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2819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灸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对人体各部穴位进行灸疗、按摩、刮痧的多用灸具。
现行的温灸手段就是“艾柱”,它经历了两千年的历史。温灸就是将点燃的“艾柱”置于和患者病症相关的穴位上,待其将燃尽时,再更换一柱艾绒。由于温灸确有效果,而且价廉,所以一直在民间广为应用。但这种疗法过于朴素,它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艾柱在刚点燃时,其着于皮肤上的温度很低,只有当燃烧部位逐渐下移时,温度才逐渐升高,而温度的变化对疗效是有干扰的,同时,操作方式也不安全,点燃的火星和灰烬易烧伤和污染皮肤和衣物,特别是将要燃尽时,皮肤所感受到的温度使病人难以忍受,经常使皮肤起泡,致使重针轻灸的现象日益严重。
一种座式可调灸疗器CN2050760U虽具有通过调整艾条与患者穴位间的距离,从而控制灸疗温度的优点,但也存在功能单一,无法用于人体任一部位之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可控,使用安全的多用灸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这种多用灸具,包括艾条,灸筒和灸盖,其关键在于在灸筒周面上设有一个按摩头和一个刮痧板,在其内腔底部装有一个在旋钮和推赶作用下运动的托板;在灸盖内腔上端嵌有一个金属环和一个由织物包覆的药板,其周面上至少有一个孔,并为金属网罩住。
所述的按摩头呈曲面状如抛物面、球面;刮痧片端部呈直线状。
当作为热源的艾条点燃后,药板受热激发,渗入灸部穴位,从而达到灸疗目的。当某穴位需按摩或刮痧时,所设的按摩头和刮沙片便可发挥其效力。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克服了传统艾灸在使用过程中距离和温度不易掌握的缺点,如头部穴位,太近灸会烧头发,远,疗效较差。而该灸能固定距离,衡定灸温,从而适合各种适应病症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卫生、方便。能自动调节艾条,病人可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自己施灸,同时在施灸过程中还可结合穴位按摩,融汇了传统艾灸、隔物灸、太乙针及按摩、刮痧之优点,疗效显著。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3为织物,2为药板、4为气孔、5为艾条、6为弹簧卡圈、7为推杆、8为灸盖、9为灸筒、10为托板、11为旋钮、12为金属环、13为刮痧板、14为按摩头、15为灭火罩、16为金属网、17为燃烧部。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工作过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附图新型多用灸具,包括艾条5,灸筒9和灸盖8,关键在于在灸筒9周面上设有一个按摩头14和一个刮痧板13,在其内腔底部装有一个在旋钮11和推杆7作用下运动的托板10;在灸盖8内腔上端嵌有一个金属环和一个由织物1、3包覆的药板,在其周面上,至少有一个孔,并为金属网罩住。按摩头14端部呈曲面状,如半球面状,抛物面状,刮痧板13端部呈直线状。
当艾条点燃后,产生的热量便通过织物及其包覆的药板渗入穴位,燃尽的艾灰掉在灸盖8中,当燃烧部17将燃尽时,可旋动旋钮11使推杆12、相固接的托板10推进艾条9向前连续施灸,整个艾条用完,可再次装入,反复使用。当灸疗结束,艾条尚未燃尽,此时可揭去灸盖8,盖上灭火罩15即可,待下次灸疗时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灸疗、按摩和刮痧的多用灸具,包括艾条,灸筒和灸盖,其特征在于a.在灸筒周面上设有一个按摩头和一个刮痧板,在其内腔底部有一个在旋钮和推杆作用下运动的托板;b.在灸盖内腔上端嵌有一个金属环和一个由织物包覆的药板,在其周面上至少有一个孔,并为金属网罩住。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灸具,其特征在于按摩头端部呈曲面状。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灸具,其特征在于刮痧片端部呈直线状。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灸疗、按摩和刮痧的多用灸具,包括艾条、灸筒和灸盖,其特征在于在灸筒周面上设有一个按摩头和一个刮痧板,在其内腔底部装有一个在旋钮和灸盖作用下运动的托板;在灸盖内腔上端嵌有一个金属环和一个由织物包覆的药板,在其周面上至少有一个孔,并为金属网罩住。该灸具融汇了传统艾灸、隔物灸、太乙针及按摩、刮痧之优点,使之疗效显著。
文档编号A61H15/00GK2141279SQ9222059
公开日1993年9月1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24日
发明者秦长利, 郭剑华 申请人:秦长利, 郭剑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