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用针灸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6494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医用针灸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灸针,特别涉及一种中医用针灸针。
技术背景: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针灸针,主要由针柄和针体构成,在给病人进行针灸时,需要医务人员手持针柄抖腕穿刺进针,由于针柄表面比较光滑,操作时,手指容易向下滑动,造成针刺深度掌握不准确,且针刺深度完全靠医生的经验和力道控制,容易造成针刺深度不足或过深,影响治疗效果,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易打滑且针刺深度容易控制的中医用针灸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用针灸针,包括针体,其中,所述针体后端外侧设置有圆柱形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的中间设置有通孔,所述操作手柄的后端外侧套接设置有限位帽,所述限位帽的中间螺纹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前端伸入所述通孔内,所述限位杆的后端设置有调节帽。所述操作手柄由两侧对称设置的半圆柱形手柄体组成。所述操作手柄由橡胶制成,所述通孔的直径等于或略小于所述针体的直径。本实用新型突出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时,根据需要针刺的深度,通过调节帽将限位杆的前端调节至合适位置,手握操作手柄的中部或前端进行针刺即可,使用方便,不易打滑且针刺深度容易调节和控制,治疗效果好且治疗效果稳定,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时设计主体机构包括针体1、手柄体2、通孔3、限位帽4、限位杆5和调节帽6。其中,针体I后端外侧设置有圆柱形操作手柄,操作手柄的中间设置有通孔3,操作手柄的后端外侧套接设置有限位帽4,限位帽4的中间螺纹连接有限位杆5,限位杆5的前端伸入通孔3内,限位杆5的后端设置有调节帽6 ;操作手柄由两侧对称设置的半圆柱形手柄体2组成;操作手柄的两个手柄体2由橡胶制成,通孔3的直径等于或略小于针体I的直径。操作手柄由两侧对称设置的半圆柱形手柄体2组成,便于针刺完成之后,能够快速将操作手柄和针体I分离,只需拔掉后端的限位帽4及限位杆5,两侧的手柄体2向两侧拉动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中医用针灸针,包括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后端外侧设置有圆柱形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的中间设置有通孔,所述操作手柄的后端外侧套接设置有限位帽,所述限位帽的中间螺纹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前端伸入所述通孔内,所述限位杆的后端设置有调节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用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由两侧对称设置的半圆柱形手柄体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医用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由橡胶制成,所述通孔的直径等于或略小于所述针体的直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用针灸针,包括针体,其中,针体后端外侧设置有圆柱形操作手柄,操作手柄的中间设置有通孔,操作手柄的后端外侧套接设置有限位帽,限位帽的中间螺纹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的前端伸入通孔内,限位杆的后端设置有调节帽。操作手柄由两侧对称设置的半圆柱形手柄体组成。操作手柄由橡胶制成,通孔的直径等于或略小于针体的直径。本实用新型突出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时,根据需要针刺的深度,通过调节帽将限位杆的前端调节至合适位置,手握操作手柄的中部或前端进行针刺即可,使用方便,不易打滑且针刺深度容易调节和控制,治疗效果好且治疗效果稳定,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文档编号A61H39/08GK202942402SQ20122069652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4日
发明者王鑫 申请人:王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