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床保护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7499阅读:6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牙床保护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品。
目前口腔科医生在为患者拔掉病牙后,在病牙的缺口处塞上一个棉球,让患者咬住,棉球在口腔里一会儿就被血水浸湿了,再过一会儿棉球变形后,只好被吐出口外,这样创伤面就失去了保护措施。拔牙时,病牙是在牙周组织被用钳子撕下来的,因此牙周组织有被撕的创伤面,口腔里的食物残渣等细菌残留物很容易感染伤口,另外在吃东西时触碰伤口也很疼痛,残渣易滞留在缺口使创口不易愈合,给患者带来新的痛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由弹性材料制成、类似一颗假牙的保护栓,在该栓内置有止血消炎的缓溶药,将该保护栓塞在病牙缺口上,达到保护牙床、治愈伤口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牙床保护栓由栓体及存药腔所构成,其栓体制成牙齿形状,内腔呈空洞的存药腔,存药腔的下部制成有锥度牙根状的牙根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是1、做为专用拔牙后的辅助治疗用具,易于临床及生产。积极的治疗作用改变了以往不利恢复治疗的因素。
2、其内腔和栓体易于成形,充填缓溶型的药剂使治疗更主动、安全。牙根塞插入牙根缺口还可以解决暂时口腔内缺牙的不适感。


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可以由弹性的无毒塑料或橡胶一次成形制得,然后在其存药腔2内放入预先配制好的药膏或药丸等。栓体1可制成几种不同规格,以根据不同齿位来使用,牙根塞3制成牙根状,当拔下病牙后,根据齿位选择对应的保护栓塞入缺口中,这时存药腔2内的药剂就会逐渐将药力释放出来,达到止血消炎等治疗效果。并根据恢复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二次换药,一般在一周内药剂释放结束为最佳,此时缺口内被撕坏的组织已初步得到了恢复。
权利要求牙床保护栓,由栓体1、存药腔2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栓体1制成牙齿状,其内腔为空洞状存药腔2,存药腔2的下部制成有锥度牙根状的牙根塞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用品。提供由弹性材料制成、类似一颗假牙的保护栓,栓体1制成牙齿状,内腔为空洞状存药腔2,下部制成有锥度牙根状的牙根塞3,在该栓内置有止血消炎的缓溶药。将该保护栓塞在病牙缺口上,达到保护牙床、治愈伤口的目的。
文档编号A61B19/00GK2154026SQ9322739
公开日1994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3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1993年2月24日
发明者邵月明 申请人:邵月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