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水式椎间盘切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7628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水式椎间盘切吸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椎间盘切割器结构的改进。本器械主要是通过连续向切吸器内注水,使切割碎的间盘组织块随时被排出人体外。
在本实用新型之前,椎间盘切割器每切割一块间盘组织,就要将切割器取出,放在生理盐水中抽吸一次,以此办法冲洗出组织碎块,因此,完成手术往往需要重复上述动作数十次,大约花费半小时时间;有时为了便于一次切除更多的组织,须向间盘内注水、来软化髓核,即使这样,切除的组织量还往往偏少,并影响治疗效果。另外,切割器多次反复从间盘内取出组织碎块,增加了污染机会,术后间盘感染的机率也随之增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效、安全的椎间盘切吸器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套管、内套管、空刀槽、切刀、内腔,就是在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设置进水通道,进水通道同外套管上的阀相连接,以此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1.切割时间短本切吸器置入间盘内不需反复取出用水冲洗,而是通过连续注水冲洗出组织碎块,因此大大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实践证明,本器械在5-10分钟内就可切吸完一个间盘碎块,比同类切割器提高效率3倍以上;2.切除量增加本切吸器注入生理盐水,可以连续软化间盘内组织,利于切除更多的髓核。实验表明,本切吸器的切除量为2-3.5克,比同类切割器的切除量增加近1倍。
3.减少了术后感染的机会本切吸器工作时不需反复多次被取出冲洗,而且生理盐水是可以滴流方式连续注入进水通道、不与外界空气接触,因此减少了间盘感染机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1-1的剖面图;图3是
图1的2-2的剖面图;图4是
图1的M局部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套管1、内套管3、空刀槽6、切刀9、内腔8,在外套管1与内套管3之间设置进水通道4,进水通道4同外套管1上的阀2相连接。
在进水通道4前端的内套管3的外侧可为凹槽5,这样既不妨碍切刀9正常工作,又可使进水顺利通过进水通道4的前端至内套管3的内腔8内。
使用本器械时,首先可将阀2同滴流器相连接,内套管3的内腔8同负压装置相连。内套管3在外套管1内作往复运动,生理盐水就经过阀2、进水通道4、再经内套管3端头后进入内腔8内,当生理盐水经过空刀槽6部位时,就将其组织碎块冲洗走、并经内腔8的尾部抽出体外。
往复运动的内套管3也可采用机械驱动,以此提高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1.通水式椎间盘切吸器包括外套管1、内套管3、空刀槽6、切刀9、内腔8,其特征在于在外套管1与内套管3之间设置进水通道4,进水通道4同外套管1上的阀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水式椎间盘切吸器,其特征在于进水通道4前端的内套管3的外侧为凹槽5。
专利摘要通水式椎间盘切吸器是涉及椎间盘切割结构的改进。本器械主要是通过连续向切吸器内注水,使切碎的间盘组织块随时被排出人体外。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套管、内套管、空刀槽、切刀、内腔,就是在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设置进水通道,进水通道同外套管上的阀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切割时间短、切除量增加、减少了术后感染的机会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B17/00GK2176731SQ93229029
公开日1994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16日
发明者边杰 申请人:边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