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型药物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9627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压型药物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雾化器。
医用雾化器是一种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医疗器械,药物气雾疗法在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因为它具有不可低估的效果,故逐渐被普及,只要有气源配套,不仅可用于医院、保健院、疗养院等部门,还可用于农村边远地区及家庭康复治疗,还可连接自动呼吸器,作为湿化、雾化用。目前常用的雾化器有超声雾化器和吸附式雾化器,前者是在晶片上加上一交变电场,使晶片产生机械振荡,该振荡使杯内的水也随之振荡而形成雾粒送至患者。由于高速振荡的晶片需用水冷却,因此其寿命较短,产生振荡用的功率管也极易烧坏。后者是用文丘里喷射原理,但雾化颗粒大,难以达到治疗效果,故很难推广应用。还有一种具有分流器的雾化器,因分流器结构上的缺陷而影响了雾化效果,例如分流器的撞柱原结构为方形平顶,分流孔顶面为平面且低于进气孔轴心线等等,截面为方形平顶的撞柱使气源由进气孔进入时受到的阻力大,消耗气源大,压力高,流量达10升,且雾化效果差,甚至于雾化剂出不来,至于分流孔低于进气孔轴心线的问题,同样影响雾化效果,雾化颗粒大,很小吸进肺部,治疗效果不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降低气源消耗且雾化颗粒小、雾化效率高的气压型药物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由气筒、与气筒两端紧配的射嘴和端盖、与气筒另一端螺接的药杯、插接在气筒内与进气管相通的分流器和插接在分流器上的吸管组成气压型药物雾化器,其改进之处在于分流器上的撞柱结构为圆柱状,且顶面为光滑过渡的球面;分流孔顶面呈球面结构,且处在进气孔轴心线上。
该雾化器由于对分流器的撞柱和分流孔结构的改进,使由进气孔进入的气源喷射撞柱时阻力减小,使达到雾化的耗气量大大降低,5升流量已足够达到雾化,节约了能源,雾化效率大大提高,雾化颗粒≤5um,达到百分之一百,可直接吸入病人肺部,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带吸管的分流器结构放大图。
按上述附图实施例再作详细描述。
从图1-2所示,气压型药物雾化器以气筒(2)为主体,气筒的两端紧配着射嘴(4)和端盖(1),两者处在同轴线上,接气源的进气管(3)和螺接在气筒另一端的药杯(5)与上述轴线互相垂直,分流器(7)插接在气筒内与进气管相通,吸管(6)又插接在分流器上。
分流器是影响药物雾化效率的关键另件,其撞柱(10)结构为圆柱状,且顶面与圆柱表面为光滑过渡的球面,从而使气源扩散的阻力大大减少,降低气源的消耗量。分流孔(9)直径选用φ0.64毫米,其顶面呈球面结构,且处在直径为φ0.7毫米的进气孔(8)轴心线上,达到抛碎雾化颗粒的目的。
本雾化器以氧气作动力源,使用时在药杯(5)内放入待用的一定剂量的药物溶液,将其旋装在气筒(2)上,用胶管连接进气管,因用作吸入治疗,故必须关闭端盖(1),病人手持药杯将射嘴送入口内,此时开动气源,氧气由进气管经进气孔(8)并迅速扩散使药液表面受到一定压力,即由吸管(6)吸入的药液经分流孔(9)出来后随继续进入的具有一定压力的氧气喷射在撞柱(10)上,由于分流孔(9)顶面处在进气孔(8)轴心线上,使全部药液被抛碎成雾状小颗粒,送入病人口中并吸进肺部达雾化治疗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气压型药物雾化器,由气筒(2)、与气筒两端紧配的射嘴(4)和端盖(1)、与气筒另一端螺接的药杯(5)、插接在气筒内与进气管相通的分流器(7)和插接在分流器上的吸管(6)组成,其特征在于分流器(7)上的撞柱(10)结构为圆柱状,且顶面为光滑过渡的球面分流孔(9)顶面呈球面结构,且处在进气孔(8)轴心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气压型药物雾化器,由气筒、射嘴、端盖、药杯、分流器和吸管组成。本雾化器以氧气作动力源,将药杯内药液吸入经一定压力的氧气喷射在撞柱上被抛碎成雾状小颗粒,让病人吸入治疗,由于分流器撞柱和分流孔结构的改进,减少了对气源喷射的阻力,使雾化耗气量大大降低,雾化颗粒≤5um,达到百分之一百,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M11/00GK2250769SQ9620667
公开日1997年4月2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28日
发明者冯安明 申请人:冯安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