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换身体接触位置的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9819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变换身体接触位置的病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病床,尤其指长期卧床、且行动困难的患者病床。
目前,普遍固定床,对于不能翻身的患者,如骨折、脊椎骨受伤、脑震荡、植物人等,长期躺在不透气的床上,尤其炎热复天,人体皮肤与床面长时间接触,造成血液流通受阻碍,日久天长会造成皮肤红肿、湿症,甚至渍烂等。
鉴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底座上设置两组可上、下活动的床架支持患者,同时还具有使患者斜躺,身体局部抬起及侧翻转机构,变换患者身体与病床的接触位置及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变换身体接触位置的病床包括底座,还包括第一床架、第二床架、侧翻架,其中,第一床架投置在底座上,第二床架设置在第一床架下方、且可上、下垂直移动,两侧翻架并排平行地架设在底座中央;在第一床架上设置相平行且间隔的许多固定床板;在第二床架上设置在第一床架上的固定床板之间、且相互存在间隙的许多活动床板,同时还在第二床架仅有第一驱动装置;侧翻架具有相连接的转轴和多个支撑板,其中两转轴并列地设置在底座中央,而支撑板平行间隔地位于固定床板和活动床板之间的间隙中,另外,该转轴还连接侧翻驱动机构;上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连接第二床架的连杆组及其动力装置;上述第一床架具有固定在底座上的中央部分、枢接在中央部分前端的一段第一活动部分,以及枢接在中央部分的两枢铰接段第二活动部分;上述第一、第二活动部分均连接第二驱动装置;上述第二枢动装置是由连接第一、二活动部分的连杆组及其动力装置组成;上述侧翻驱动机构具有连接在转轴的连杆及其液气压缸。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避免患者身体固定部位受压,促使患者血液循环,改变躺卧状态也促进筋骨、肌肉的活动,使患者感到舒适。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的侧翻架抬起状态图。
图3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的第一、二驱动装纵向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的第二床架的引导装置横剖面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的活动床板上升状态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的活动床板下降状态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的第一床架成斜躺状态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的侧翻架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的侧翻架一支撑板抬起状态图。
本实施例主要包括一底座1,设在底座上方的第一床架10,可上、下活动的第二床架20,两种床架的第一驱动装置50、驱动第二床架的第一驱动装置50及驱动第一床架的第二驱动装置60。

图1、3所示,第一床架10具有一固定地设在前述底座之上的中央部分11、枢设在中央部分的前后两端的第一、二活动部12、13,第一活动部12(一段)系为病人头部躺卧的部分,且可受第二驱动装置60驱动而向上倾斜一角度,而使病人的上半板身体抬起而成为斜躺或是坐起状态,而第二活动部13两铰接段则为病人的下半躺躺卧的部分、且可受第二驱动装置60驱动,而向上倾斜一角度,而使病人的腿部抬起。
第一床架10的中央部分11、第一、二活动部分12、13系呈矩形枢体、且其上设有多个横向、又相互平行间隔的固定床板14,在平时就由本组床架以支撑病人的身体。
第二床架20系可受第一驱动装置50驱动,而垂直地上、下移动,该活动床架20上系设有多个活动床板21,各活动床板21系间隔地位于各个固定床板14相邻的间隙之中。固定床板14与活动床板21间保留适当间隙,以容置的侧翻架30、40并使空气流通,必要时还可在床下设置一电扇,加强通气效果。
第二床架20系设在第一床架10下方的适当位置、且床架的两侧边分别固设有若干支撑杆22,用以支撑活动床板21,使其在正常情况下,固设在支撑杆22上的活动床板21系位于固定床板14下方,而由第一床架10承载病人,而且在活动床板21作上、下往复活动时,系可高出适当的位置,以代替固定床板14承载病人的体重。在此值得注意的是支撑杆22的长度至少需高于固定板14的厚度,如此可使得活动床板21上、下往复动物运动时,可高出固定床板14顶面。
为了避免活动床板21上、下往复运动时,产生横向位移造成卡死现象,故在第一、二床架10、20与第一床架10的两侧边设有若干引导构件70,如图4所示,该引导构件70包括一垂直地固设在第一床架10的侧边导套71;及一固设在各第二床架20、且可在该导套71内纵向往复运动的导杆72所构成;因此,当第二床架20作上、下往复运动时,可藉由该引导构件70的设置,使第二床架20不致发生横向位移造成床板的卡死现象。
如图3所示,第一驱动装置50中,主要包括至少两个枢接在底座1之上,的摇臂51、52及一连接在摇臂51、52末端的连杆53,及一动力装置54,系设在底座1上,系可驱动连杆53及摇臂51、52往复摇摆。摇臂51、52枢接在底座1的一端,还固定地连接一摆臂55、56,该二摆臂55、56系以相同的角度由二摇臂51、52的末端倾斜地延伸而出,及多个连杆57、58系连接在第二床架20与摆臂55、56的末端。
动力装置54系为一气压缸或液压缸,可驱动摇臂51、52及摆臂55、56往复摆动,而驱动的连杆57、58上、下位移带动第二床架20上、下位移,而使活动床板21上、下移动。
如图5所示,当活动床板21移至高出固定床板14的位置时,病人的身体重量由活动床板21来承载,如图6所示,当活动床板21移动至低于固定床板14的位置时,则病人的身体重量又恢复由第一床架10上的床板来承载。因此,藉由第一驱动装置50带动第二床架20与活动床板21上、下移动,便可使得病人的身体受压力点交替地与固定床板14或活动床板21接受,因此,可使得病人的身体与床板接触的位置改普,而防止病人身体同一位置长时间地受床板压迫,并使得床板具有通风的间隙,所以,可促进病人身体血液循环。
另外,如图7所示,第一床架10的第二驱动装置60的构造具有与第一驱动装置50类似的摇臂61、62,摇臂65、66与连杆63、动力装置64。摇臂65、66的末端分别地利用一连杆67、68与第一床架10的第一、二活动部12、13连接在一起,因此,当动力装置64驱动摇臂61、62摇摆时,可利用连杆67、68将第一床架10的第一、二活动部12、13撑些向上倾斜的状态,而使得病人改变躺卧的姿态坐起姿态。
如图2、8所示,二侧翻架30、40分别具有一并排平行地架设在底座1中央的转轴31、41、多个与该二转轴31、41垂直、且平行并排地设在转轴31、41上的支撑板32、42及二组分别用驱动转轴31、41旋转的侧翻驱动装置33、43。
各个支撑掀32、42系间隔地排列在固定床板14与活动床板21之间的间隙中,如图9所示,当要使病人翻身时,则可利用侧翻驱动装置33、43带动转轴31或转轴41转动,而使支撑板32、42以转轴31、41为中心旋转抬起一角度,因此,可藉由若干支撑板32或支撑板42,将病人的身体向左翻起或向右侧翻起。
驱动侧翻架30、40的侧翻驱动装置33、43主要包括二固定连接在转轴31、41之上的连杆34、44,以及二液、气压缸35、45,系一端连接在底座1之上,而另一端与连杆34、44的末端连接。藉内液气压缸35、45推动连接杆34、44,便可驱动转轴31或转轴41旋转,而使支撑架32或支撑架42成为倾斜状态,以达到使病人侧翻一角度的目的。
固定床板14、活动床板21,以及支撑架32、42上皆铺设条状的软垫,使得病人可以舒服地躺卧在上面,另外,条状的软垫亦可更改为连续铺设在固定床板14,活动床板21及支撑架33、43之上的整片状软垫。
本实施例的活动床板21的上、下移动可达到避免病人身体固定部位长时间受到压迫,增进通风效果,并且按摩病人身体,促进血液循环,而藉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床架10的第一、二活动部分12、13,则可改变病人躺卧姿态,而使病人坐起或斜躺,而侧翻架30、40可使病人的身体,由原先平躺的状态改变为向左或向右侧翻的状态,而使病人身体受压处不断变更。
另外,本实施例的第一、二驱动装置50、60及侧翻架30、40的驱动装置34、44与一自动控制系统结合在一起,可控制该病床隔量定时间自动驱动,甚至间断地对病人进行一连串的仰卧、抬腿、翻身及按摩等程序动作。
权利要求1.一种可变换身体接触位置的病床包括底座,其特征是它还包括第一床架、第二床架、侧翻架,其中,第一床架投置在底座上,第二床架设置在第一床架下方、且可上、下垂直移动,两侧翻架并排平行地架设在底座中央;在第一床架上设置相平行且间隔的许多固定床板;在第二床架上设置在第一床架上的固定床板之间、且相互存在间隙的许多活动床板,同时还在第二床架仅有第一驱动装置;侧翻架具有相连接的转轴和多个支撑板,其中两转轴并列地设置在底座中央,而支撑板平行间隔地位于固定床板和活动床板之间的间隙中,另外,该转轴还连接侧翻驱动机构。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换身体接触位置的病床,其特征是上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连接第二床架的连杆组及其动力装置。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换身体接触位置的病床,其特征是上述第一床架具有固定在底座上的中央部分、枢接在中央部分前端的一段第一活动部分,以及枢接在中央部分的两铰接段第二活动部分。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换身体接触位置的病床,其特征是上述第一、第二活动部分均连接第二驱动装置。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换身体接触位置的病床,其特征是上述第二枢动装置是由连接第一、二活动部分的连杆组及其动力装置组成。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换身体接触位置的病床,其特征是上述侧翻驱动机构具有连接在转轴的连杆及其液气压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病床,尤其指长期卧床、且引动困难的患者病床。它主要是第一床架设置在底座上,第二床架设置在第一床架下方、且可上、下垂直移动,两侧翻架并排平行地架设在底座中央;在第一床架上设置相平行且间隔的许多许多固定床板,在第二床架上设置在第一床架上的固定床板之间,侧翻架具有相连接的转轴和多个支撑板,该支撑板平行间隔地位于固定床板和活动床板之间的间隙中。从而,避免患者身体固定部位受压,促使患者血液循环。
文档编号A61G7/057GK2259162SQ96209869
公开日1997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6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6日
发明者庄锦山 申请人:庄锦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