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蔗糖型田七花精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0284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蔗糖型田七花精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清热、平肝、解毒作用的药物,具体涉及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制备的中成药。
现有技术中,田七花精是一种以云南名贵药材——田七花为主,加蔗糖粉制成的颗粒剂。由于田七花精本身味很苦,为改善口感,田七花精浸膏和蔗糖粉的比例为1∶16。经多年临床应用。田七花精对治疗由血热引起的疮疖,由肝热引起的心悸烦燥,眩晕头痛,失眠等症具有独特的疗效。作为清凉饮料对人体也有良好的保健功能。但该品由于含蔗糖量较高,对于肥胖病人、糖尿病人……以及食糖不能太高的病人就不适合,使其应用范围受到局限。另一方面,作为保健饮料也趋向于寻求保持天然风味。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保持田七花精原有风味又能适应不能食糖者的无蔗糖型田七花精。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A、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下列组分(重量比)制成的田七花精流浸膏25-60%,辅料40-75%,调味剂0.8-1.5%;本发明药物的优选重量配比是田七花精流浸膏30-45%,辅料55-70%,调味剂1.1-1.3%;本发明药物的最佳重量配比是田七花精流浸膏40%,辅料58.8%,调味剂1.2%。
其中辅料可分别选择糊精、α-乳糖、甘露醇、D-木糖、木糖醇、β-环糊精、磷酸苯丙哌林β-环糊精以及药剂学上所说的其它辅料。
调味剂可采用甜蛋白和/或甜叶菊。
B、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一、流浸膏的制备1、提取原料投入多能提取罐中,第一次煮提加5-15倍的常用水,开启蒸汽煮沸1-3小时,过滤;第二次煮提在药渣中加8-12倍常用水,煮沸1-3小时过滤;第三次煮提在药渣中加6-10倍常用水,煮沸0.5-1.5小时,过滤。药渣过滤可采用压缩空气在0.02-0.08MPa的压力下,将残渣中的药液压干。
2、浓缩将上述一、二、三次提取液合并后,浓缩至密度(d)=1.02-1.04(70℃以上测),将浓缩液煮沸3-15分钟后,静置8-14小时,过滤,弃去残渣,开启夹层蒸气,在0.1-0.2MPa的压力下将浓缩液浓缩至密度(d)≥1.20-1.24(80℃以上测),即得到流浸膏备用。
二、无蔗糖型田七花精颗粒剂(冲剂)的制备1、以前述的流浸膏为原料,辅料可分别选择糊精、α-乳糖、甘露醇、D-木糖、木糖醇、β-环糊精、磷酸苯丙哌林β-环糊精以及药剂学上所述的其辅料;采用甜蛋白和/或甜叶菊作调味剂,其配方组成(重量比)为田七花精流浸膏40-60%,辅料40-60%,调味剂1.0-1.5%;2、将辅料加入容器内,开启风机及蒸汽加热装置,使辅料呈流化状态,保持物料温度为60-80℃,喷入田七花精流浸膏,雾化压力0.1-0.4MPa;调节加热装置,使加热的热风温度为80-120℃,辅料温度控制在40-60℃,连续不断地喷入雾化的田七花精浸膏液,直至完成整个制粒过程,分别过1号筛和4号筛,筛出头子和细粉,所得颗粒分装,即为成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选用甜蛋白和/或甜叶菊作调味剂,口感好,又可保持田七花精的清香味,由于本发明的组份不含蔗糖,适应范围广,不同体质患者均可服用。本发明的工艺先进,先将辅料粉末在容器中呈流化状态,并用净化的加热空气预热和混合,再将田七花精浸膏液雾化喷入,物料达到近塑性极限时,粉末粒子产生张力而形成附聚作用,从而将若干粒子聚集成含有田七花精浸膏的团粒。由于热空气对物料的不断干燥,使团粒中水份蒸发,形成理想的、均匀的微孔球状颗粒。
实施例1本发明的田七花精,可用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和方法制成田七花精浸膏50%糊精48.8%甜蛋白1.2%将糊精放入原料容器内,开启风机及蒸汽加热装置,使糊精呈良好的流化状态,保持糊精温度在60-80℃之间,喷入田七花精浸膏,雾化压力0.1-0.4MPa,调节加热装置,使加热热风温度在80-120℃之间,糊精温度在40-60℃之间,不断喷入雾化的田七花精浸膏液,直至完成整个制粒过程后,分别过1号筛和4号筛,除去头子和细粉,即制得本发明的颗粒剂。
实施例2
本发明的田七花精,可用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和方法制成田七花精浸膏 35%木糖醇64%甜叶菊1%将木糖醇放入原料容器内,开启风机及蒸汽加热装置,使木糖醇呈良好的流化状态,保持木糖醇温度在65-75℃之间,喷入田七花精浸膏,雾化压力0.2-0.3MPa,调节加热装置,使加热热风温度在90-110℃之间,木糖醇温度在45-55℃之间,不断喷入雾化的田七花精浸膏液,直至完成整个制粒过程后,分别过1号筛和4号筛,除去头子和细粉,即制得本发明的颗粒剂。
实施例3本发明的田七花精,可用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和方法制成田七花精浸膏30%磷酸苯丙哌林β-环糊精 69.2%甜叶菊 0.8%将磷酸苯丙哌林β-环糊精放入原料容器内,开启风机及蒸汽加热装置,使磷酸苯丙哌林β-环糊精呈良好的流化状态,保持磷酸苯丙哌林β-环糊精温度在60-80℃之间,喷入田七花精浸膏,雾化压力0.2-0.4MPa,调节加热装置,使加热热风温度在90-100℃之间,磷酸苯丙哌林β-环糊精温度在50-60℃之间,不断喷入雾化的田七花精浸膏液,直至完成整个制粒过程后,分别过1号筛和4号筛,除去头子和细粉,即制得本发明的颗粒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无蔗糖型田七花精,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田七花精流浸膏25-60%,辅料40-75%,调味剂0.8-1.5%;其中辅料可分别选择糊精、α-乳糖、甘露醇、D-木糖、木糖醇、β-环糊精、磷酸苯丙哌林β-环糊精以及其它药剂学上所说的辅料;调味剂可采用甜蛋白和/或甜叶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七花精,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田七花精流浸膏30-45%,辅料55-70%,调味剂1.1-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七花精,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田七花精流浸膏40%,辅料58.8%,调味剂1.2%。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田七花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田七花精可以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田七花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田七花精是颗粒剂。
6.权利要求5所述田七花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的工艺步骤(1)流浸膏的制备①提取原料投入多能提取罐中,第一次煮提加5-15倍的常用水,开启蒸汽煮沸1-3小时,过滤;第二次煮提在药渣中加8-12倍常用水,煮沸1-3小时过滤;第三次煮提在药渣中加6-10倍常用水,煮沸0.5-1.5小时,过滤。药渣过滤可采用压缩空气在0.02-0.08MPa的压力下,将残渣中的药液压干;②浓缩将上述一、二、三次提取液合并后,浓缩至密度(d)=1.02-1.04(70℃以上测),将浓缩液煮沸3-15分钟后,静置8-14小时,过滤,弃去残渣,开启夹层蒸气,在0.1-0.2MPa的压力下将浓缩液浓缩至密度(d)≥1.20-1.24(80℃以上测),即得到流浸膏备用;(2)无蔗糖型田七花精颗粒剂的制备①以前述的流浸膏为原料,辅料可分别选择糊精、α-乳糖、甘露醇、D-木糖、木糖醇、β-环糊精、酸苯丙哌林β-环糊精以及药剂学上所述的其它辅料;采用用甜蛋白和/或甜叶菊作调味剂,其配方组成(重量比)为田七花精流浸膏40-60%,辅料40-60%,调味剂1.0-1.5%;②将辅料加入容器内,开启风机及蒸汽加热装置,使辅料呈流化状态,保持物料温度为60-80℃,喷入田七花精流浸膏,雾化压力0.1-0.4MPa;调节加热装置,使加热的热风温度为80-120℃,辅料温度控制在40-60℃,连续不断地喷入雾化的田七花精浸膏液,直至完成整个制粒过程,分别过1号筛和4号筛,筛出头子和细粉,所得颗粒分装,即为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田七花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可采用用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及工艺田七花精浸膏50%,糊精48.8%,甜蛋白1.2%,将糊精放入原料容器内,开启风机及蒸汽加热装置,使糊精呈良好的流化状态,保持糊精温度在60-80℃之间,喷入田七花精浸膏,雾化压力0.1-0.4MPa,及调节加热装置,使加热热风温度在80-120℃之间,糊精温度在40-60℃之间,不断喷入雾化的田七花精浸膏液,直至完成整个制粒过程后,分别过1号筛和4号筛,除去头子和细粉,即制得本发明的颗粒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田七花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可采用用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及工艺田七花精浸膏35%,木糖醇64%,甜叶菊1%,将木糖醇放入原料容器内,开启风机及蒸汽加热装置,使木糖醇呈良好的流化状态,保持木糖醇温度在65-75℃之间,喷入田七花精浸膏,雾化压力0.2-0.3MPa,调节加热装置,使加热热风温度在90-110℃之间,木糖醇温度在45-55℃之闻,不断喷入雾化的田七花精浸膏液,直至完成整个制粒过程后,分别过1号筛和4号筛,除去头子和细粉,即制得本发明的颗粒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田七花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可采用用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及工艺田七花精浸膏30%,磷酸苯丙哌林β-环糊精69.2%,田叶菊0.8%,将磷酸苯丙哌林β-环糊精放入原料容器内,开启风机及蒸汽加热装置,使磷酸苯丙哌林β-环糊精呈良好的流化状态,保持磷酸苯丙哌林β-环糊精温度在60-80℃之间,喷入田七花精浸膏,雾化压力0.2-0.4MPa,调节加热装置,使加热热风温度在90-100℃之间,磷酸苯丙哌林β-环糊精温度在50-60℃之间,不断喷入雾化的田七花精浸膏液,直至完成整个制粒过程后,分别过1号筛和4号筛,除去头子和细粉,即制得本发明的颗粒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蔗糖型田七花精的中成药。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田七花精流浸膏25—60%,辅料40—75%,调味剂0.8—1.5%;其中:辅料可分别选择糊精、α-乳糖、甘露醇、D-木糖、木糖醇、β-环糊精磷酸苯丙哌林β-环糊精以及药剂学上所说的其它辅料;调味剂可采用甜蛋白和/或甜叶菊。本发明选用甜蛋白和/或甜叶菊作调味剂,口感好,又可保持田七花精的清香味,由于组分不含蔗糖,适应范围广,不同体质患者均可服用。
文档编号A61P1/16GK1176137SQ97119709
公开日1998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27日
发明者李劲, 董明, 胡冠辉, 刘云斌, 张蜀云, 李永萍 申请人: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