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敷料电热保健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5278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药敷料电热保健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保健带领域。
中药保健带在我国医疗与保健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对于一些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脊椎骨折、腰肌劳损、骨质增生、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用服药、注射等治疗,疗效不大而且见效慢,使用中药保健带敷在患处外部,使药力直接作用于患部,能收到明显的疗效。目前使用的中药保健带是用中药包在口袋中然后将其包在患处,这种保健带有一定疗效,但不加热,因此药力的扩散渗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使用时间较长后,中药发霉、长虫、就不能再继续使用,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药力渗透扩散快,疗效高,不发霉不长虫的清洁中药保健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高一种药力渗透扩散快、疗效高、使用方便,在医疗机构和家庭中都能推广的中药保健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中药保健带上用中药织物敷料代替药包,并且在保健带中增加电热元件,使用时能加热,促进药力的渗透扩散及起到热疗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各层按下列顺序组合中药织物敷料层、内绝缘层、金属电热无件、外绝缘层、外表面层。其中中药织物敷料用如下方法制作,在煎药锅中加入所需中药和2000-5000毫升水,中药浸透后放在火上加热煎熬,煎成1000-2000毫升药液,将药液滤出,在滤出的药液中加入50-200毫升95%的酒精和50-200毫升樟脑油,搅匀后即成敷料浸泡药液。将无胶织物(包括无纺布、纱布等)放入敷料浸包液中浸泡,至全部浸透后取出、拧干、熨平、裁剪成敷料。使用时用2-8层敷叠在一起,组成中药敷料层,上述金属元件由镍铬丝或金属带制成,平行往复排列在内、外绝缘层之间,分高、低温两档,高温档功率为20-30W,低温档功率为10-20W,加热温度为38-43℃。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特点(1)敷料层直接作用于患部再有电热无件加温,药力渗透扩散快、疗效高;(2)敷料层不发霉不长虫,能充分利用,成本低;(3)制作容易,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在医疗机构和家庭中都适宜。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


图1中药敷料电热保健带结构示意图。
图2腰围中药敷料电热保健带结构示意图。
图3护膝中药敷料电热保健带结构示意图。
图4电加热接线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意为1.为中药织物敷料层;2.为内绝缘层;3.为金属发热元件;4.为外绝缘层;5.为外表面层;6.为电源开关;7.为电源插头;8.为扎带;9.为扎扣;10.为保健带各层组合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现举图2所示的腰围中药敷料电热保健带加以说明1.中药敷料浸泡药液的制备在煎药锅中加入所需中药(当归30克、白芍30克、杜仲30克、狗脊60克、红花15克、川椒15克)和水3000毫升,将药浸湿,放在火上加热煎熬,煎成1000毫升药液后停火,将药液滤出,在滤液中加入95%的酒精100毫升,樟脑油100毫升,搅匀后即为敷料浸泡药液。
2.敷料制备将20-30克无胶无纺布浸泡在制备好的药液中,至全部浸透后取出、拧干、熨平,然后裁剪成长250毫米,宽150毫米的椭圆形,将四块敷料叠合在一起。
3.保健带各层组合件的制备取25W的镍铬丝(总长6.5米)平行往复排列固定在棉布上,并按图4电原理图联线(电流通过单刀三掷开关K,控制开关有三挡关、低温、高温三种状态,在高温档和低温档之间串联二极管,起降低电功率的作用,高温功率为25W,低温功率为15W,R与LED作为工作指示用,RL为发热器),接电源开关6和电源插头7,在加热丝两面缝内,外绝缘层2、4,在内绝缘层2上通过搭襻固定中药敷料层1,在外绝缘层4上再缝上外表面层5,外表面层5上有贯串扎带8的搭襻,组合件是比敷料层稍大的椭圆形,做成一个整体,用于围腰的扎带8串入外表面层5上的搭襻,在扎带8的两头缝上扎扣9,使用时两扎扣粘合在一起。敷料层根据使用情况可经常更换,保健带部分能长期使用。此例中药敷料电热保健带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舒筋通络的功效,治疗腰部骨质增生,腰肌劳损等疾病。
权利要求1.中药敷料电热保健带,具有中药层和保健带,其特征在于各组成层按如下顺序组合中药织物敷料层、内绝缘层、金属电热元件、外绝缘层、外表面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敷料电热保健带,其特征在于用2-8层敷料组成中药织物敷料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敷料电热保健带,其特征在于金属电热无件由镍铬丝或金属带制成,平行往复排例在内、外绝缘层之间,分成高、低温两档,加热温度为38-4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药力渗透扩散快、疗效高的中药保健带,各组件以下列顺序组合:中药织物敷料层、内绝缘层、金属电热元件、外绝缘层、外表面层。中药织物敷料是由无胶织物在敷料浸泡药液浸透后拧干、熨平、裁剪制成。它在金属电热层的加热下,药力能直接渗透入患病部位。本实用新型可作成颈围、胸围、腰围、护肩、护膝、护足保健带,能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舒筋通络的作用。
文档编号A61L15/00GK2306787SQ9721588
公开日1999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5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5日
发明者宋振广, 孙树椿, 王和鸣 申请人:宋振广, 孙树椿, 王和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