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开边针导入的一体式胸腔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5246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开边针导入的一体式胸腔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材技术,具体涉及胸腔闭塞引流器材技术。
现有的胸腔闭塞引流管,正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99228930.0,申请名称为“用活检针导入的拆装式胸腔引流管”之说明书所描述的那样,存在着病人痛苦,引流手术一般较难掌握,易发生交叉感染等不足。而上述的中国专利所提供的“用活检针导入的拆装式胸腔引流管”,虽然能全面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但在临床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介入管易于从连接头或承接管的内孔中滑脱;介入管插入病人胸腔深度到位难掌握;介入管插入病人胸腔会直接刺着内脏,而病人常感不适;和介入管孔径较小,引流畅捷程度欠佳等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申请号为99228930.0专利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的不需要做血管钳分离肌肉组织植入手术的,而用开边针导入的一体式胸腔引流管。
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它仍由承接管和介入管所组成,在介入管之介入人体段的侧壁上,至少设有一个与其内孔相贯通的引流孔。而其改进点在于,所说的承接管与介入管成粘接连接,从而构成一体,介入管之介入人体段呈蜷曲状,且在介入管之介入人体段上刻有长度标志线,而介入管的最大外径,以能被开边针的内孔所正常包容为其极限值。
根据目前医院惯用的开边针的实际状态。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介入管的外径为2.5~5mm。
这里应该予以说明的是,所谓开边针,为一般肾病手术中常用之器械。请参见附图4和附图5。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特别是与专利申请号为99228930.0所公开的技术相比较,明显存在着介入管不会滑脱,引流过程顺利;介入管插入病人胸腔深度到位好掌握;介入管不会直接刺着内脏,而病人无不适感觉;介入管孔径较大,引流畅捷等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状态简示图;图2为
图1的B-B剖视图;图3为
图1的A-A剖视图;图4为医用开边针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右剖视图。
请参阅
图1、2和3,本实用新型由承接管1和介入管2经由环已酮粘接连接,且绝不能发生泄漏问题。介入管2之介入人体段呈蜷曲状,其蜷曲状态可以通过加热定型来实现。在介入管2的外壁上设有5条明显的长度标志线4,各标志线之间为等距,相间距离50mm,介入管2为φ3×0.3mm(壁厚)的无毒医用聚氯乙烯中空软管,且其两端相互贯通。在介入管4介入人体段的侧壁上,设有与其轴线相对称的两排引流孔3,且每排设有引流孔3六个。
本实用新型制件为塑料制品。承接管1与介入管2相粘接后,用塑料薄膜袋单件封装,经严格的杀菌消毒后出厂供医院临床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状态说明是在病人局麻下的胸部切开约2~5mm皮肤层组织,再将开边针穿过肌肉组织刺入病人胸腔,然后将本实用新型的介入管2通过开边针内孔,插入病人胸腔。根据各人个体特征,选定介入管2的插入长度,可以由设在介入管2上的长度标志线4来控制。待介入管2插入病人胸腔且到位后,即将开边针从病人胸部拔出,并使介入管2由开边针沿轴向所设的槽孔内退出。再将承接管1与引流玻璃瓶的玻璃管插接连通,便即施行正常引流手术。
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应用范围,不受上述实施例和应用状态说明之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用开边针导入的一体式胸腔引流管,它由承接管(1)和介入管(2)所组成,在介入管(2)之介入人体段的侧壁上至少设有一个引流孔(3),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承接管(1)与介入管(2)成粘接连接,介入管(2)之介入人体段呈蜷曲状,且在介入管(2)之介入人体段上刻有长度标志线(4),而介入管(2)的最大外径,以能被开边针的内孔所包容为其极限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开边针导入的一体式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介入管(2)的外径为2.5~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的用开边针导入的一体式胸腔引流管。承接管1与介入管2成粘接连接;介入管2之介入人体段呈蜷曲状,且设有长度标志线4;介入管2的最大外径以能被开边针内孔所包容为其极限值。本实用新型具有引流过程顺利,介入管插入病人胸腔深度到位好掌握,引流畅捷,病人无不适感觉等特点,是一种颇为理想的胸腔闭塞引流器材。
文档编号A61M1/00GK2383526SQ9922903
公开日2000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28日
发明者刘皓 申请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