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炎性外痔的中药淋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72064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炎性外痔的中药淋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炎性外痔的中药淋洗液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 率逐渐增高。在我国,痔疮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
[0003] 痔疮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 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内痔是长在肛门管起始处的痔疮,如果膨 胀的静脉位于更下方,几乎是在肛管口上,这种曲张的静脉就叫外痔。通常当排便时持续用 力,造成此处静脉内压力反复升高,静脉就会肿大,形成痔疮。妇女在妊娠期,由于盆腔静脉 受压迫,妨碍血液循环常会发生痔疮,许多肥胖的人也会患痔疮。如果患有痔疮,肛门内肿 大扭曲的静脉壁就会变得很薄,因此排便时极易破裂。外痔在排便时有时会脱出或突现于 肛管口外,排便后它又会缩回原来的位置。无论内痔还是外痔,都可能发生血栓,在发生血 栓时,痔中的血液凝结成块,从而引起疼痛。
[0004] 内痔和外痔是痔疮中最主要的两种,内痔和外痔除了生长位置不同外,症状也不 同,如何区别内痔和外痔:
[0005] 1、生长位置不同。内痔是在齿线以上发生的痔,表面为粘膜,主要表现为程度不 等的便血,一般无疼痛,但有血栓形成成嵌顿时则有剧烈疼痛;外痔是指在齿线以下发生的 痔,主要有结缔组织性、静脉曲张性、血栓性、炎性四种情况。
[0006] 2、症状不同。内痔患者一般不会出现疼痛,但是会出现便血、痔核脱的情况,而这 些也是主要的情况,严重时会喷血、痔核脱出后不能自行还纳,同时大便困难、便后擦不干 净、有坠胀感等。
[0007] 外痔比较疼痛、有肿块,肛门周围长有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皮赘。
[0008] 外痔比较特殊的一个方面就是其病情要根据其病理特点不同,又可分静脉曲张 性、结缔组织性、血栓性及炎性四种。其中以炎性外痔最多见,主要表现为肛缘皮肤皱襞突 起,红肿热痛、水肿、充血明显,有压痛,排便时疼痛加重,并有少量分泌物,有的可伴有全身 不适和发热。
[0009] 目前中医中药治疗炎性外痔的药物不是很多,且效果也不明显。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药物煎汤的热蒸汽熏洗患处,待降温 后以药液淋洗局部的一种治疗方法。借助药力与热力,通过皮肤粘膜作用于机体,促使机理 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熏洗后药物可迅速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治疗炎性外痔的中 药淋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0011]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炎性外痔的中药淋洗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 成:槐角20-25份,地榆20-25份,大黄20-25份,金银花25-30份,蒲公英25-30份,紫花地 丁 25-30份,苦参25-30份,芒硝20-25份,黄芩6-8份,生地4-6份,侧柏叶10-15份,山茱 萸4-6份,海螵蛸10-15份,茜草8-10份,虎杖6-8份,威灵仙15-20份,潷草6-8份,无花 果叶15-20份,苋菜根6-8份,旱莲草10-15份。
[0012] -种治疗炎性外痔的中药淋洗液,优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槐 角22份,地榆22份,大黄22份,金银花27份,蒲公英28份,紫花地丁 28份,苦参27份,芒 硝22份,黄芩7份,生地5份,侧柏叶13份,山茱萸5份,海螵蛸13份,茜草9份,虎杖7份, 威灵仙16份,潷草7份,无花果叶18份,苋菜根7份,旱莲草13份。
[0013] -种治疗炎性外痔的中药淋洗液的制备方法,按照配方称取中药原料并加入到容 器中,加水漫过药面浸泡25-3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2-4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 文火煎煮30-40分钟,取滤液;然后再加水没过药面2-4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 火煎煮30-40分钟,然后去渣取滤液,两次滤液合并即可。
[0014] 将上述合并后温热的中药液倒入特定容器内,外面加以棉布布单盖严,对肛门部 进行汽蒸,待药液降温后,再进行局部坐浴淋洗。
[0015] 每日晚上临睡前使用本发明中药淋洗1次,每个疗程5天。
[0016] 药理分析:
[0017] 槐角:味苦,性寒,归肝、大肠经。能够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用于肠热便血,痔肿出 血,肝热头痛,眩晕目赤。
[0018] 地榆:性寒,味苦酸;归肝、肺、肾和大肠经。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便血,痔血, 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
[0019] 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能够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BB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 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火毒疮疡。 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0020] 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 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其对于头昏头晕、口干作渴、多汗烦闷、肠炎、 菌痢、麻瘆、肺炎、乙脑、流脑、急性乳腺炎、败血症、阑尾炎、皮肤感染、痈疽疔疮、丹毒、腮腺 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病症均有一定疗效。
[0021] 蒲公英:味甘、微苦,性寒,归肝、胃、肾经。能够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除湿利尿。 主治一切热毒所致之痈疮肿毒,痄腮,瘰疬;热邪所致之咽痛,目赤,胃脘疼痛,泄泻痢疾,黄 疸,尿频尿痛,噎嗝癌肿,虫蛇咬伤等。
[0022] 紫花地丁 :味苦、辛,性寒,归心、肝经。能够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疔疮肿毒, 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
[0023] 苦参:味苦,性寒,归肝肾、大肠、小肠经,膀胱和心经。能够清热燥湿,祛风杀虫。 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和湿毒疮疡 等症。
[0024] 芒硝:味咸、苦,性寒,归胃、大肠经。能够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用于实 热便秘,大便燥结,积滞腹痛,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痛。
[0025]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 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 痛肿伟疮等症。
[0026] 生地:清热生津,凉后,止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烦渴、发斑发瘆、阴虚内热、吐 血、衄血、糖尿病、传染性肝炎。
[0027] 侧柏叶:味苦、涩,性寒,归肺、肝、脾经。能够凉血止血,生发乌发。用于吐血衄血, 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血热脱发,须发早白。
[0028] 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能够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 腰膝酸痛,阳瘘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0029] 海螵蛸:味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能够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用 于胃痛吞酸,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溃疡病。外治损伤出血,疮多脓汁。
[0030] 茜草:味苦,性寒,归肝经。能够凉血活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 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本品止血而不留瘀,用于热 证出血、经闭腹痛、跌打损伤。配乌贼骨止血力更强。有止血抗癌和抵抗心肌梗死的作用。 并能镇咳、解痉,并能调节人体代谢,有利于能量代谢和氧力调节,能够抑制皮肤组织结缔 组织通透性,并能降低尿钙水平,对多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0031] 虎杖:味微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能够祛风,利湿,破瘀,通经;主治风湿筋骨 疼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妇女经闭,产后恶露不下,症瘕积聚,痔漏下血;跌扑损伤,烫伤, 恶疮癣疾。抗心律失常和抗心肌失血,活血化瘀等。
[0032] 威灵仙:味辛、咸,性温,归膀胱经。能够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肢体 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
[0033] 潷草:味甘、苦,性寒。能够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肺结核潮热,肠胃炎,痢疾, 感冒发热,小便不利,肾盂肾炎,急性肾炎,膀胱炎,泌尿系结石;外用治痈疖肿毒,湿瘆,毒 蛇咬伤。
[0034] 无花果叶:味甘微辛,性平。清湿热,解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