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48799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汤剂。
【背景技术】
[0002]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titis)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 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 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有些患者出现荨麻疹、关节痛或 上呼吸道症状,病毒性肝炎分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五种。由于目前对肝炎病毒 的清除尚缺乏理想药物,致使许多患者病情迁延不愈,严重危害广大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汤剂,该中药具有治疗效果好、安全 性高、疏肝、健脾、活血等功效。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汤剂,其特征是:它是由下述重量份 数的原料制成:黄芪10-35份、板蓝根10~50份、当归20~25份、白芍8~10份、夏枯 草10~50份、茵陈10~50份、柴胡30~50份、羌独18-50份、西洋参5 -10份、何首乌 10-20份、紫苏50-60份、灵芝20~30份、丹参10~15份、五味子8~12份、牛山栀9~ 15份、妙昔柏20~25份、鸡骨草10~20份和车前草10~12份。
[0005] 所述的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汤剂的配制方法是:将配方量的黄芪、板蓝根、当归、 白苟、夏枯草、茵陈、柴胡、宪独、西洋参、何首乌、紫苏、灵芝、丹参、五味子、生山栀、炒黄柏、 鸡骨草和车前草浸泡30分钟,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入12倍量水,煎煮1小时;第二次加 入10倍量水,煎煮1. 5小时;第三次加入8倍量水,煎煮0. 5小时,合并三次煎液,滤过,即 可。
[0006]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的中药可应用于治疗肝炎,特别是慢性乙型肝炎,具有疏 肝健脾、扶正活血之功效。本发明的中药选用柴胡为君疏肝解郁以顺肝性,臣以赤芝,补中 益脾以培土,取"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知肝传脾"之意,丹参活血祛瘀与柴胡相佐,一气一 血,使气血调畅,加之"丹参一味,功同四物",活血养血;佐以五味子,五味悉俱,酸咸为主, 酸以入肝,滋阴养肝,咸宜走肾,滋水涵木,肝肾乙癸同源,精血互资,与柴胡相伍,一散一 收,辛以散邪行气,酸以敛肝益肾,相反相成,既使肝气调畅,又令精血充沛;鸡骨草味苦,性 寒,归肝、胆经;功能:疏肝健脾;当归补血活血作用;诸药合用,标本兼顾,祛邪而不伤正, 扶正而不恋邪,共凑疏肝健脾扶正活血之功。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下面通过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08]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黄芪l〇g、板蓝根l〇g、当归20g、白芍8g、夏枯草10g、茵陈10g、柴胡30g、羌独18g、 西洋参5g、何首乌10g、紫苏50g、灵芝20g、丹参l〇g、五味子8g、牛山栀9g、妙昔柏2〇g、鸡 骨草IOg和车前草IOg浸泡30分钟,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入12倍量水,煎煮1小时;第 二次加入10倍量水,煎煮1. 5小时;第三次加入8倍量水,煎煮0. 5小时,合并三次煎液,滤 过,即可。
[0009] 本发明的中药汤剂,口服一日3次,连服4周为1疗程。
[0010] 实施例2 同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治疗肝炎的中药汤剂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制成:黄 芪35g、板蓝根50g、当归25g、白芍10g、夏枯草50g、茵陈50g、柴胡50g、羌独50g、西洋参 l〇g、何首乌20 g、紫苏60g、灵芝30g、丹参15g、五味子12g、牛山栀15g、妙昔柏25g、鸡骨草 2〇g和车前草12g。
[0011] 实施例3 同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治疗肝炎的中药汤剂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 成:黄芪25g、板蓝根20g、当归23g、白芍9g、夏枯草20g、茵陈20g、柴胡35g、羌独20g、西 洋参8g、何首乌15g、紫苏55g、灵芝25g、丹参12g、五味子l〇g、牛山栀l〇g、妙昔柏22g、鸡 :tH5g和车前草llg。
[0012] 为了表明本发明药物的治疗效果,本发明进行了动物试验。试验中所用本发明药 物是采用实施例1制得的汤剂,口服一日3次,连服4周为1疗程。得出本发明能够有效地 对抗由CC14的脂质过氧化作用所致的肝细胞坏死,能显著阻滞D-GalN诱导小鼠慢性肝损 伤,明显地降低D-GalN、LPS诱导损伤原代大鼠肝细胞。有效地阻滞细胞因子对肝细胞介导 性损伤。本发明能减轻肝组织损伤,显著抑制小鼠免疫性肝损伤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和门冬氨酸转移酶(AST)活性,同时升高肝匀浆NO水平,使之趋于正常,肝组织内TNF显强 阳性,Fn显弱阳性,Kupffer细胞肥大增生,内皮细胞被激活。本发明能加速体内内毒素的 清除、稳定肝细胞膜、阻止TNF和Fn参与肝损伤的过程。本发明可显著降低肝硬化大鼠血 清中的AST、ALT、ALP、MAO (P〈0. 01)。本发明急性毒性实验和6个月的长期毒性实验结果 未发现明显毒性作用。
[0013]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药物汤剂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物汤剂治疗 肝炎病人的临床观察试验。
[0014]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试验方法,选择年龄18-65岁的男性或女性病例100例,随 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兼血瘀证,西医诊断符合慢性乙型 肝炎,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均进行了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B超及心电图检 查并具有肝功能损伤(ALT彡2-5倍正常值)。治疗组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物,对照组用 鸡骨草肝炎颗粒,本发明每日3次;对照组每日3次,一次一袋;都连服4周为1疗程。
[0015] 有效:酶、ALT、AST、GGT中的一个或多个下降。
[0016] 表1本发明实施例治疗4周后效果比较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汤剂,其特征是: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芪10-35 份、板蓝根10~50份、当归20~25份、白芍8~10份、夏枯草10~50份、茵陈10~50 份、柴胡30~50份、羌独18-50份、西洋参5 -10份、何首乌10-20份、紫苏50-60份、灵 芝20~30份、丹参10~15份、五味子8~12份、生山桅9~15份、炒黄柏20~25份、 鸡骨草10~20份和车前草10~12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汤剂,其特征是:它的配制方法是:将 配方量的黄芪、板蓝根、当归、白芍、夏枯草、茵陈、柴胡、羌独、西洋参、何首乌、紫苏、灵芝、 丹参、五味子、生山桅、炒黄柏、鸡骨草和车前草浸泡30分钟,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入12 倍量水,煎煮1小时;第二次加入10倍量水,煎煮1. 5小时;第三次加入8倍量水,煎煮0. 5 小时,合并三次煎液,滤过,即可。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汤剂,其特征是: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芪10-35份、板蓝根10~50份、当归20~25份、白芍8~10份、夏枯草10~50份、茵陈10~50份、柴胡30~50份、羌独18-50份、西洋参5-10份、何首乌10-20份、紫苏50-60份、灵芝20~30份、丹参10~15份、五味子8~12份、生山栀9~15份、炒黄柏20~25份、鸡骨草10~20份和车前草10~12份。该中药汤剂具有疏肝、健脾、活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炎,其临床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
【IPC分类】A61P1-16, A61P31-20, A61P31-14, A61K36-756
【公开号】CN104666543
【申请号】CN201310629837
【发明人】赖虹杜
【申请人】陕西康乐中医药养生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