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咳嗽的茜草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370817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咳嗽的茜草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咳嗽的茜草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中医学咳嗽,包括现代医学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多种疾病,而中医论述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主要症候之一,咳嗽的病因有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多为风寒、风热、风燥侵袭肺系所致;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如肝火犯肺、脾失健运而痰浊内生犯肺等,故咳嗽在临床上首先应当辨别外感与内伤咳嗽。一般外感咳嗽多是新病,起病较急,病程短,初起常伴有寒热、头痛等表证;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见它脏形证,多属邪实正虚。临证还需注意辨别痰液的色、质、量、味。咳而少痰,多属燥热、气火、阴虚;痰多的常属湿痰、痰热、虚寒;痰白而稀者属风、属寒;痰黄而稠者属热;痰白而质粘者属阴虚、燥热;痰白清稀透明呈泡沫样者属虚寒;咯吐血痰者多为肺热或阴虚;有热腥味或腥臭气者为痰热;味甜者属痰湿;味咸者则属肾虚。外感咳嗽治以祛邪利肺,因势利导,忌用敛涩之品,以免留邪;内伤咳嗽治宜祛邪止咳,扶正补虚,标本兼顾,应防宣散太过而伤
IHo
[0003]治疗咳嗽应区分咳嗽类型,西药、中药皆可,西药疗效快但副作用大,中医药由于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特点,故很受人们青睐。现有的治疗咳嗽的中药成分复杂,成本高,且药剂量较大,需多次引用才见效,因此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副作用小且效果好的治疗咳嗽的茜草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咳嗽的茜草中药汤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茜草400?450份、玉竹150?200份、桔梗100?150份、甘草100?150份、女贞子200?250份、熟地黄160?180份、沙参210?240份、麦冬180?210份。
[0006]一种治疗咳嗽的茜草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I)将准备好的原料清洗晾干,粉碎成颗粒,加水浸泡90?10min ; (2)将浸泡好的原料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原料药10?12倍量的水,武火煎沸10?15min后,再文火继续煎煮2?3h ; (3)冷却至50?60°C后,取煎液滤过,第二次加原料药8?10倍量的水,煎煮1.5?2.5h,并冷却至室温;(4)取两次煎液,混匀后滤过,热封袋中,每袋150ml,高温灭菌,包装即得。
[0007]本发明所选中药药理作用:茜草: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清热润肺,镇咳祛痰,有一定的抗菌作用;玉竹:滋阴润肺,生津养胃,润燥止咳;桔梗:止咳祛痰,宣肺排脓,治疗胸闷不畅,消炎镇痛,清洁解毒;甘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女贞子:明目,清虚热,治疗咳嗽引起的头晕耳鸣;熟地黄:养血滋阴,内热消渴,治疗眩晕耳鸣;沙参:养阴清热,润肺化痰,抗菌消炎;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润肺止咳。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汤剂适用于肺阴亏耗以及肝火犯肺,可迅速解除干咳、气逆咳嗽、痰中带血、口干咽燥、口干苦、面红喉干、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咳时引胁作痛的症状,专药专治,疗效显著,疗程短,成本较低。注意事项:孕妇禁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0]实施例1
一种治疗咳嗽的茜草中药汤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茜草400份、玉竹150份、桔梗100份、甘草100份、女贞子200份、熟地黄160份、沙参210份、麦冬180份。
[0011]上述治疗咳嗽的茜草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I)将准备好的原料清洗晾干,粉碎成颗粒,加水浸泡90min ; (2)将浸泡好的原料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原料药10倍量的水,武火煎沸15min后,再文火继续煎煮3h ; (3)冷却至60°C后,取煎液滤过,第二次加原料药10倍量的水,煎煮2h,并冷却至室温;(4)取两次煎液,混匀后滤过,热封袋中,每袋150ml,高温灭菌,包装即得。
[0012]实施例2
一种治疗咳嗽的茜草中药汤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茜草425份、玉竹175份、桔梗125份、甘草125份、女贞子225份、熟地黄170份、沙参220份、麦冬200份。
[0013]上述治疗咳嗽的茜草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I)将准备好的原料清洗晾干,粉碎成颗粒,加水浸泡90min ; (2)将浸泡好的原料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原料药11倍量的水,武火煎沸15min后,再文火继续煎煮3h ; (3)冷却至60°C后,取煎液滤过,第二次加原料药10倍量的水,煎煮2h,并冷却至室温;(4)取两次煎液,混匀后滤过,热封袋中,每袋150ml,高温灭菌,包装即得。
[0014]实施例3
一种治疗咳嗽的茜草中药汤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茜草450份、玉竹200份、桔梗150份、甘草150份、女贞子250份、熟地黄180份、沙参240份、麦冬210份。
[0015]上述治疗咳嗽的茜草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I)将准备好的原料清洗晾干,粉碎成颗粒,加水浸泡10min ; (2)将浸泡好的原料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原料药12倍量的水,武火煎沸15min后,再文火继续煎煮3h ; (3)冷却至60°C后,取煎液滤过,第二次加原料药10倍量的水,煎煮2h,并冷却至室温;(4)取两次煎液,混匀后滤过,热封袋中,每袋150ml,高温灭菌,包装即得。
[0016]实施例4 临床试验
(1)一般资料:临床观察50例病人均有明显临床症状,并经临床医师确诊,年龄18?80岁;
(2)治疗方法:口服实施例1中药汤剂,成人量每口二次,一次用量150ml,3天一疗程;
(3)治疗标准治愈:咳嗽、气喘基本消失,功能恢复正常;
显效:症状明显好转,咳嗽、气喘明显减少;
好转:症状减轻,咳嗽减少,气喘减轻;
无效:用药前后症状无改变;
(4)治疗结果:服药后多在2天见效,I?2个疗程治愈,50例患者中,46例治愈,好转4例,无效O例,总有效率为100%。
[0017]实施例5
典型病例1:袁某,60岁,女,咳嗽,气逆咳嗽,面红喉干,咳时引胁作痛,口干苦,服用该发明实施例1中药汤剂,成人量每日两次,一次用量150ml,3天见效,2个疗程治愈。
[0018]典型病例2:何某,67岁,男,咳嗽,气逆咳嗽,面红喉干,咳时引胁作痛,口干苦,服用该发明实施例2中药汤剂,成人量每日两次,一次用量150ml,3天见效,I个疗程治愈。
[0019]典型病例3:魏某,25岁,女,干咳,□干咽燥,潮热,盗汗,手足心热,服用该发明实施例3中药汤剂,成人量每日两次,一次用量150ml,3天见效,2个疗程治愈。
[0020]典型病例4:冯某,40岁,男,干咳,□干咽燥,潮热,盗汗,手足心热,服用该发明实施例3中药汤剂,成人量每日两次,一次用量150ml,3天见效,I个疗程治愈。
[002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主权项】
1.一种治疗咳嗽的茜草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茜草400?450份、玉竹150?200份、桔梗100?150份、甘草100?150份、女贞子200?250份、熟地黄160?180份、沙参210?240份、麦冬180?210份。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咳嗽的茜草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I)将准备好的原料清洗晾干,粉碎成颗粒,加水浸泡90?10min ; (2)将浸泡好的原料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原料药10?12倍量的水,武火煎沸10?15min后,再文火继续煎煮2?3h ; (3)冷却至50?60°C后,取煎液滤过,第二次加原料药8?10倍量的水,煎煮1.5?2.5h,并冷却至室温;(4)取两次煎液,混匀后滤过,热封袋中,每袋150ml,高温灭菌,包装即得。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咳嗽的茜草中药汤剂,由茜草、玉竹、桔梗、甘草、女贞子、熟地黄、沙参和麦冬制备而成,将准备好的原料清洗晾干并粉碎成颗粒,浸泡好后加水煎煮两次,先武火煎沸再文火煎煮,取煎液滤过,再加水煎煮,取两次煎液,混匀后滤过,热封袋中高温灭菌,包装即得。本发明汤剂适用于肺阴亏耗以及肝火犯肺,可迅速解除干咳、气逆咳嗽、痰中带血、口干咽燥、潮热、咳时引胁作痛的症状,专药专治,疗效显著,疗程短,成本较低。
【IPC分类】A61K36-8969, A61P11-14
【公开号】CN104689061
【申请号】CN201510129392
【发明人】高开拓, 解福花, 周晓云, 张萍
【申请人】高彬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