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低血压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71043阅读:来源:国知局
则眩";《灵枢经·海论》 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头眩候》认为:"风头 眩者,由血气虚,风邪入脑,而引目系故也"。这些论述均说明本病与虚有关。因此,主要治 则是温补通阳,佐以补脾健运。
[0044] 本发明中药制剂中,大枣、黄芪、太子参、当归能补气益脾、活血生津,以补气为主; 川断、白芍、熟地、旱莲草、五味子能补益肝肾、养血滋阴、平肝潜阳、和胃健脾,调理机体脏 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玉竹、麦冬能滋阴润肺,生津养胃;生姜、桂枝、附片能温中散 寒、回阳通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有效去除体内湿热邪毒;枳实、陈皮能理气和中,燥湿化 痰,利水通便。诸药配伍精良,组方合理,共奏益气养阴、回阳救逆、活血通脉、补益健中之功 效,既能有效调理脏腑、平衡阴阳、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又可益气补血,气血双补,对人体各 器官运行起推动、防御、温养、固摄等作用,从而达到改善神经和体液调节机制,恢复正常血 压的目的。
[0045]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我们选择了 7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临 床试验,其中男28例,女42例。全部病例均确诊为慢性低血压症,即非同日3次测量肱动脉 血压低于12/8kPa,并排除休克所致的低血压及其它严重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疾病、 精神病、无脉症等。随机将7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 另IJ、患病时间、发病症状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〇. 05),具有可 比性。
[0046] 疗效标准:
[0047] 根据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宄指导原则》中的疗效标准制定。
[0048] 痊愈: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恢复正常;
[0049] 显效:收缩压与舒张压虽未正常,但平均升高1. 3~2. 7kPa ;
[0050] 有效:收缩压与舒张压平均升高0. 1~I. 3kPa ;
[0051] 无效: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无变化或降低者。
[0052] 治疗方法:
[0053] 治疗组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取大枣34克、白芍12克、玉竹12克、枳实12克、桂 枝12克、川断12克、黄芪12克、旱莲草12克、当归12克、太子参9克、熟地9克、五味子9 克、麦冬9克、附片9克、生姜9克、陈皮9克,头煎加水400ml,浸泡30分钟,煮沸后文火煎 煮30分钟,取汁100mL ;二煎加水200ml,煎煮30分钟,取汁100mL,两煎相混,分别于早、晚 分两次服用,有恶心、呕吐者可择时少量频服。对照组30例,给予补中益气丸(忻州中药厂 生产,批号:970106,每丸9g),每次1丸,每日3次。两组均以7天为1疗程,连用4个疗程 观察疗效。
[0054] 疗效结果
[0055] 1.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治愈26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 效率为94. 3 %。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7. 1 %。经 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 < 0. 05)。详细结果见表1。
[0056] 表1 :两组病例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对照表 [00571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慢性低血压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 原材料组成: 大枣30-50克、白芍10-20克、玉竹10-20克、枳实10-20克、桂枝10-20克、川断10-20克、黄芪10-20克、旱莲草10-20克、当归10-20克、太子参8-15克、熟地8-12克、五味子 8-12克、麦冬8-12克、附片8-12克、生姜8-12克、陈皮8-12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 料组成: 大枣30克、白芍10克、玉竹10克、枳实10克、桂枝10克、川断10克、黄芪10克、旱莲 草10克、当归10克、太子参8克、熟地8克、五味子8克、麦冬8克、附片8克、生姜8克、陈 皮8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 料组成: 大枣34克、白芍12克、玉竹12克、枳实12克、桂枝12克、川断12克、黄芪12克、旱莲 草12克、当归12克、太子参9克、熟地9克、五味子9克、麦冬9克、附片9克、生姜9克、陈 皮9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 料组成: 大枣38克、白芍14克、玉竹14克、枳实14克、桂枝14克、川断14克、黄芪14克、旱莲 草14克、当归14克、太子参11克、熟地10克、五味子9克、麦冬10克、附片9克、生姜10 克、陈皮9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 料组成: 大枣41克、白芍16克、玉竹16克、枳实16克、桂枝16克、川断16克、黄芪16克、旱莲 草16克、当归16克、太子参12克、熟地11克、五味子10克、麦冬11克、附片10克、生姜11 克、陈皮10克。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 料组成: 大枣45克、白芍18克、玉竹18克、枳实18克、桂枝18克、川断18克、黄芪18克、旱莲 草18克、当归18克、太子参14克、熟地11克、五味子11克、麦冬11克、附片11克、生姜11 克、陈皮11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 料组成: 大枣50克、白芍20克、玉竹20克、枳实20克、桂枝20克、川断20克、黄芪20克、旱莲 草20克、当归20克、太子参15克、熟地12克、五味子12克、麦冬12克、附片12克、生姜12 克、陈皮12克。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低血压的中药制剂,选取的原料药及其重量组份分别是:大枣30-50克、白芍10-20克、玉竹10-20克、枳实10-20克、桂枝10-20克、川断10-20克、黄芪10-20克、旱莲草10-20克、当归10-20克、太子参8-15克、熟地8-12克、五味子8-12克、麦冬8-12克、附片8-12克、生姜8-12克、陈皮8-12克。诸药配伍精良,组方合理,共奏益气养阴、回阳救逆、活血通脉、补益健中之功效,既能有效调理脏腑、平衡阴阳、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又可益气补血,气血双补,对人体各器官运行起推动、防御、温养、固摄等作用,从而达到改善神经和体液调节机制,恢复正常血压的目的。
【IPC分类】A61P9-02, A61K36-9068
【公开号】CN104689288
【申请号】CN201510149532
【发明人】刘凤伟, 张丽
【申请人】刘凤伟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3月3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