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型内窥镜系统和扫描型内窥镜系统的工作方法

文档序号:8416565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扫描型内窥镜系统和扫描型内窥镜系统的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扫描型内窥镜系统和扫描型内窥镜系统的工作方法,特别涉及对被摄体进行扫描而取得图像的扫描型内窥镜系统和扫描型内窥镜系统的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医疗领域的内窥镜中,为了减轻被检者的负担,提出了用于使被插入到该被检者的体腔内的插入部细径化的各种技术。而且,作为这种技术的一例,公知有在与所述插入部相当的部分不具有固体摄像元件的扫描型内窥镜和具有该扫描型内窥镜而构成的系统。
[0003]具体而言,具有扫描型内窥镜的系统构成为,例如,通过使引导从光源部发出的照明光的照明用光纤的前端部摆动,以预先设定的扫描图案对被摄体进行二维扫描,利用配置在照明用光纤周围的受光用光纤接受来自该被摄体的返回光,根据该受光用光纤接受到的返回光生成该被摄体的图像。而且,作为具有与这种系统类似的结构的系统,例如公知有美国申请公开2008/0218824号所公开的扫描射束系统。
[0004]但是,根据所述扫描型内窥镜,例如,存在由于插入部的直径的粗细等构造上的理由而很难对从照明用光纤出射的照明光进行光轴调整的问题。
[0005]另一方面,在美国申请公开2008/0218824号中未特别言及能够消除所述问题的方法等,即,依然存在与所述问题对应的课题。
[0006]本发明是鉴于所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简易地实施扫描型内窥镜中的光轴调整的扫描型内窥镜系统和扫描型内窥镜系统的工作方法。

【发明内容】

[0007]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08]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扫描型内窥镜系统具有:导光部,其引导从光源发出的照明光;会聚部,其构成为使经由所述导光部入射的照明光会聚并向被摄体出射;光扫描部,其具有配置在隔着所述导光部而对置的位置上的一对以上的驱动部,并且,通过对所述驱动部进行驱动,能够使所述导光部摆动,以使得从所述会聚部向所述被摄体照射的照明光的照射位置描绘与规定的扫描图案对应的轨迹;以及驱动信号输出部,其构成为对所述光扫描部中沿着规定的轴向配置的一对驱动部中的一个驱动部输出第I驱动信号,并且对所述一对驱动部中的另一个驱动部输出第2驱动信号,将所述第I驱动信号和所述第2驱动信号的中心电压值设定为与OV不同的电压值。
[0009]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扫描型内窥镜系统的工作方法具有以下步骤:导光部引导从光源发出的照明光;会聚部使经由所述导光部入射的照明光会聚并向被摄体出射;光扫描部通过对配置在隔着所述导光部而对称的位置上的一对以上的驱动部进行驱动而使所述导光部摆动,以使得从所述会聚部向所述被摄体照射的照明光的照射位置描绘与规定的扫描图案对应的轨迹;以及对所述光扫描部中沿着规定的轴向配置的一对驱动部中的一个驱动部输出第I驱动信号,并且对所述一对驱动部中的另一个驱动部输出第2驱动信号,将所述第I驱动信号和所述第2驱动信号的中心电压值设定为与OV不同的电压值。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示出实施例的扫描型内窥镜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
[0011]图2是用于说明扫描型内窥镜中设置的致动器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0012]图3是示出扫描型内窥镜中设置的致动器部的驱动中使用的第I驱动信号的波形的一例的图。
[0013]图4是示出扫描型内窥镜中设置的致动器部的驱动中使用的第2驱动信号的波形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5]图1?图4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示出实施例的扫描型内窥镜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
[0016]例如如图1所示,扫描型内窥镜系统I构成为具有被插入到被检者的体腔内的扫描型内窥镜2、与扫描型内窥镜2连接的主体装置3、与主体装置3连接的监视器4、能够针对主体装置3进行信息的输入和指示的输入装置5。另外,输入装置5不限于构成为与图1所示的主体装置3分开的装置,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与主体装置3成为一体的接口。
[0017]扫描型内窥镜2构成为具有细长形状的插入部11,该插入部11形成为能够插入到被检者的体腔内且具有挠性。另外,在插入部11的基端部设有用于以拆装自如的方式使扫描型内窥镜2与主体装置3连接的未图示的连接器等。
[0018]在插入部11内部的从基端部到前端部的部分中分别贯穿插入有照明用光纤12和受光用光纤13,该照明用光纤12具有作为将从主体装置3的光源单元21供给的照明光引导至会聚光学系统14的导光部的功能,该受光用光纤13接受来自被摄体的返回光并将其引导至主体装置3的检测单元23。
[0019]照明用光纤12的包含光入射面的端部配置在设于主体装置3的内部的合波器32上。并且,照明用光纤12的包含光出射面的端部以未通过固定部件等进行固定的状态配置在设于插入部11的前端部的透镜14a的光入射面的附近。
[0020]受光用光纤13的包含光入射面的端部固定配置在插入部11的前端部的前端面中的透镜14b的光出射面的周围。并且,受光用光纤13的包含光出射面的端部配置在设于主体装置3的内部的分波器36上。
[0021]会聚光学系统14构成为具有透镜14a和透镜14b,能够使经由照明用光纤12入射到透镜14a的照明光会聚,从透镜14b向被摄体出射该会聚后的照明光。
[0022]在插入部11的前端部侧的照明用光纤12的中途部设有致动器部15,该致动器部15根据从主体装置3的驱动器单元22输出的驱动信号进行驱动。
[0023]另一方面,照明用光纤12和致动器部15分别配置成在与插入部11的长度轴方向垂直的截面中具有例如图2所示的位置关系。图2是用于说明扫描型内窥镜中设置的致动器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0024]如图2所示,在照明用光纤12与致动器部15之间配置有作为接合部件的套箍41。具体而言,套箍41例如由氧化锆(陶瓷)或镍等形成。
[0025]如图2所示,套箍41形成为四棱柱,具有与X轴方向(纸面的左右方向)垂直的侧面42a和42c以及与Y轴方向(纸面的上下方向)垂直的侧面42b和42d。并且,在套箍41的中心固定配置有照明用光纤12。另外,套箍41只要是棱柱即可,也可以形成为四棱柱以外的其他形状。
[0026]如图2所示,致动器部15具有沿着侧面42a配置的致动器15a、沿着侧面42b配置的致动器15b、沿着侧面42c配置的致动器15c、沿着侧面42d配置的致动器15d。
[0027]换言之,具有作为光扫描部的功能的致动器部15构成为具有位于隔着照明用光纤12而相对于Y轴对置(或相对于Y轴对称)的位置且沿着X轴方向配置的一对致动器15a和15c、以及位于隔着照明用光纤12而相对于X轴对置(或相对于X轴对称)的位置且沿着Y轴方向配置的一对致动器15b和15d。
[0028]致动器15a、15b、15c和15d构成为分别根据从驱动器单兀22输出的驱动信号进行驱动。
[0029]致动器15a构成为,例如由预先实施了极化处理以使极化方向与X轴负方向(图2的纸面中从右向左的方向)一致的压电元件形成,根据从驱动器单元22输出的驱动信号,在被施加正值电压时(在伴随着驱动信号的供给而产生的电场的方向相对于极化方向为同方向的情况下)沿着Z轴方向(纸面的法线方向)收缩,并且,在被施加负值电压时(在伴随着驱动信号的供给而产生的电场的方向相对于极化方向为反方向的情况下)沿着Z轴方向伸长。
[0030]致动器15b构成为,例如由预先实施了极化处理以使极化方向与Y轴负方向(图2的纸面中从上向下的方向)一致的压电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