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38296阅读:来源:国知局
粉,加入适量辅料,混合均匀装入胶囊即得本发明胶囊剂。
[0036]使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时,服用所制备的胶囊剂,每粒含生药量0.lg,每日3次,每次4-6粒,饭后半小时服用。
[0037]实施例3
[0038]按以下重量份称取本发明各原料:佛手18份,竹茹12份,海螵蛸11份,乌药9份,党参9份,陈皮7份,吴茱萸11份,枳壳11份,蒲公英10份,沉香7份。
[0039]制备工艺如下:
[0040]按照前述的比例称取以上中药组份分别粉碎成粗粉;每次煎煮加水5倍量,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4?1.18的清膏,加入适量糊精和蔗糖制软材,制成湿颗粒过16目筛,干燥,整粒,再次过筛,装袋包装即得本发明颗粒剂。
[0041]使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时,服用所制备的颗粒剂,每袋含生药量0.5g,每日3次,每次I袋,饭后半小时服用。
[0042]实施例4
[0043]按以下重量份称取本发明各原料:佛手16份,竹茹10份,海螵蛸10份,乌药8份,党参8份,陈皮6份,吴茱萸10份,枳壳10份,蒲公英8份,沉香6份。
[0044]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
[0045]实施例5
[0046]按以下重量份称取本发明各原料:佛手20份,竹茹14份,海螵蛸12份,乌药10份,党参10份,陈皮9份,吴茱萸12份,枳壳12份,蒲公英12份,沉香8份。
[0047]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
[0048]实施例6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0049]1、病例资料:选择医院脾胃、肝病科门诊及病房,符合RE诊断、中医辨证为气滞痰阻型的病人80例。采用平行对照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治疗组男18例,女22例;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治疗组年龄26-64岁,对照组24-64岁。对两组基础数据进行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内镜分期、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0050]1、治疗方法:
[0051]治疗组:口服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片剂,每片含生药量0.2g,每日3次,每次2-3片,饭后半小时服用。
[0052]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1mg/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J20080097)和多潘立酮片(1mg/片,阿特维斯(佛山)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H20093370)。
[0053]两组均为4周一疗程,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一切治疗RE的中西药物,同时嘱患者忌食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忌食甜品、浓茶等。2个疗程后停止服药,并进行疗效评价。
[0054]3、疗效判定
[0055]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宄指导原则》
[0056]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检查恢复正常,判断为O级;
[0057]显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积分减少2/3以上,胃镜分级减少1-2级;
[0058]有效:主要症状、体征减轻,积分减少1/3以上,胃镜检查分级减少不大;
[0059]无效:达不到上述有效标准或恶化者,内镜分级无变化或增加。
[0060]临床症状评分根据症状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记分,分6级(从未有过、非常轻微、轻微、中度、中至重度、重度)分别记0、1、2、3、4、5分,标准为:0分,无症状;I分,症状不明显,在医生提醒下发现;2分,症状介于I分和3分之间;3分,症状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偶尔服药;4分,症状介于3分和5分之间;5分,症状非常明显,影响日常生活,需长期服药治疗。
[0061]胃镜诊断标准及分级依据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于2004年2月7日进行的讨论、统一的“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O级:食管黏膜正常(可有组织学改变);I级:食管黏膜有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无融合现象;II级: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但并非全周性,融合< 75% ;111级:病变广泛,发红、糜烂融合呈全周性,融合多75%。并且鉴别排除霉菌性食管炎和理化因素引起的食管黏膜改变。
[0062]4、治疗效果:
[0063]在临床观察过程中,80例患者均完成临床观察。2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40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患者,痊愈8例,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2.5 %。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达77.5%。两组治疗结果比较,治疗组在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另外,治疗组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且无过敏等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对治疗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进行统计学处理,未见明显异常。结果表明本方的临床运用是安全有效的,值得进一步研宄并推广应用。
【主权项】
1.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得:佛手16-20份,竹茹10-14份,海螵蛸10-12份,乌药8_10份,党参8_10份,陈皮6_9份,吴茱萸10-12份,枳壳10-12份,蒲公英8-12份,沉香6_8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得:佛手18份,竹茹12份,海螵蛸11份,乌药9份,党参9份,陈皮7份,吴茱萸11份,枳壳11份,蒲公英10份,沉香7份。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是口服制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制剂为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片剂的制备方法有如下步骤:按照前述的比例称取以上中药组份分别粉碎成粗粉;每次煎煮加水5倍量,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4?1.18的清膏,50°C低温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辅料,压片包衣即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有如下步骤:按照前述的比例称取以上中药组份分别粉碎成粗粉;每次煎煮加水5倍量,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4?1.18的清膏,50°C低温干燥,粉碎成中粉,加入适量辅料,混合均匀装入胶囊即可。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有如下步骤:按照前述的比例称取以上中药组份分别粉碎成粗粉;每次煎煮加水5倍量,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4?1.18的清膏,加入适量糊精和蔗糖制软材,制成湿颗粒过16目筛,干燥,整粒,再次过筛,装袋包装即得。
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药物在制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药物中的用途。
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药物在制备治疗气滞痰阻型反流性食管炎的药物中的用途。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组份:佛手16-20份,竹茹10-14份,海螵蛸10-12份,乌药8-10份,党参8-10份,陈皮6-9份,吴茱萸10-12份,枳壳10-12份,蒲公英8-12份,沉香6-8份。本发明组方合理,易于制备,具有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清热化痰、制酸止痛的显著疗效,是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特别是气滞痰阻型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药物。
【IPC分类】A61K35-618, A61K9-48, A61K9-20, A61K9-16, A61P1-04, A61K36-899
【公开号】CN104758712
【申请号】CN201510216552
【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青岛辰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4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