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寒湿凝络型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18141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寒湿凝络型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寒湿凝络型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 物。
【背景技术】
[0002] 坐骨神经痛是指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以臂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背外侧 为主的放射性疼痛。属于中医的"腰腿痛"、"腰痛"、"痹证"等范围。引起坐骨神经痛的 原因主要有:①、外感主要为感受寒湿。由于久居冷湿之地,或涉水冒雨、劳汗当风、衣着 湿冷等均可感受寒湿之邪而得病,且多兼夹风邪更使疼痛反复难愈。此外感受湿热亦可成 病,如岁月湿热行令,或寒湿蕴积日久,郁而化热,转为湿热,流注膀胱经脉而发腰腿痛。跌 仆损伤,或体位不正,腰部用力不当,摒气闪挫均可引发本病。②、内伤先天禀赋不足,后天 失养,加之过劳,以致肾精亏损,无以濡养筋脉是为本病内因。目前,治疗坐骨神经痛用的西 药止痛、推拿、外敷等方法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治疗后容易反复,治标不治本;而中医针对不 同的病因进行辨证论治,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从根本上治愈此症。中医根据不同原因引起的 坐骨神经痛,结合临床实际进行辨证治疗,将本病分为:寒湿凝络型、湿热侵络型、瘀血阻络 型、肝肾不足型。目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有多种,但针对于寒湿凝络型坐骨神经痛的 中药组合物并不多见,而且存在治愈率低等缺陷。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治疗寒湿凝络型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通过选择 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寒湿凝络型坐骨神经痛的目的。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寒湿凝络型坐骨神经痛的 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 白毛蛇25-30份、五叶泡12-15份、五爪龙40-50份、半楓荷30-40份、扁藤20-25份、 大萼鹿角藤12-15份、跌打老5-10份、红楓荷20-25份、华卫矛40-50份、酒饼婆15-20份、 九眼独活9-12份、革叶茴芹6-9份、黄多孔菌3-6份、毛萎12-15份、顺江木6-9份、阴香皮 6 -9份、甘草3_6份。
[0005] 配方中所涉及到的药材的来源及功能主治如下: 白毛蛇【来源】药材基源:为骨碎补科植物圆盖阴石蕨的根茎。【性味】微苦;甘;凉【功 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风火牙痛;疖肿;带状疱 瘆;风湿痹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腰肌劳损;跌打骨折。
[0006] 五叶泡【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蛇泡筋的根。【性味】苦;辛;温【归经】肝; 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主风湿痹痛,跌打伤痛,腰腿痛。
[0007] 五爪龙【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粗叶榕的根或枝条。【性味】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祛瘀消肿。主风湿瘘痹;腰腿痛;痢疾;水肿;带下;瘰疬;跌打损伤; 经闭;乳少。
[0008] 半楓荷【来源】为梧桐科翅子树属植物异叶翅子木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 hance,以根或茎枝入药。全年可采,分别晒干。【性味】甘,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 活血。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慢性腰腿痛,半身不遂,跌打损伤,扭挫 伤;外用治刀上出血。
[0009] 扁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扁担藤的根或藤茎。【性味】辛;酸;平【归经】 心;肝经【功能主治】祛风化湿;舒筋活络。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中风偏瘫;跌打损伤。
[0010] 大萼鹿角藤【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长萼鹿角藤的藤茎。【性味】辛;性 温【归经】肺;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主风寒湿痹;腰膝冷痛;跌打损伤;外 伤出血。
[0011] 跌打老【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轮叶木姜子的茎叶。【性味】苦;辛;温【归 经】肺;肝经【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活血消肿;止痛。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四肢麻痹; 痛经;跌打肿痛。
[0012] 红楓荷【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二色波罗蜜的根。【性味】甘;性温【功能主 治】祛风化湿;活血通络。主风湿痹痛;腰痛;半身不遂;跌打瘀肿。
[0013] 华卫矛【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中华卫矛的全株。【性味】苦;辛;平【功能 主治】祛风除湿;强壮筋骨。主风湿腰腿痛;肾虚腰痛;跌打损伤;高血压病。
[0014] 酒饼婆【来源】药材基源:为番荔枝科植物紫玉盘的根。【性味】辛;苦;性微温【归 经】肝;胃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行气健胃;止痛;化痰止咳。主风湿痹痛;腰腿痛;跌打 损伤;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咳嗽痰多。
[0015] 九眼独活【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食用上当归、柔毛龙眼独活、龙眼独活 及浓紫龙眼独活的根和根茎。【性味】味辛;苦;性温【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 湿;舒筋活络;和血止痛。主风湿疼痛;腰膝酸痛;四肢瘘痹;腰肌劳损;鹤膝风;手足扭伤 肿痛;骨折;头风;头痛;牙痛。
[0016] 革叶茴芹【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革叶茴芹的带根全草。【性味】味辛;性 微温【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祛风除湿;活血调经。主胃寒腹痛;风寒湿痹;月经不调。
[0017] 黄多孔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黄多孔菌Polyporus elegans (Bull. ) Fr.,以子实体入药。【性味】微咸,温。【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可治 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经络不舒。
[0018] 毛萎【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毛筠的全株。【性味】辛;温【功能主治】行气 止痛;祛风散寒除湿。主风湿痹痛;风寒头痛;脘腹疼痛;疝气;痛经;跌打肿痛。
[0019] 顺江木【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狭叶阴香的根、叶或树皮。【性味】辛;温【归 经】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温中止痛;舒筋活络。主风寒感冒;胃脘寒痛;风湿痹 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疮疖肿毒。
[0020] 阴香皮【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阴香的树皮。【性味】辛;微甘;性温【归经】 脾经【功能主治】温中止痛;祛风散寒;解毒消肿;止血。主治寒性胃痛;腹痛泄泻;食欲不 振;风寒湿痹;腰腿疼痛;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疮疖肿毒。
[0021] 甘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的根及根茎。【性味】 甘;平【归经】脾;胃;心;肺经【功能主治】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 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 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
[0022] 寒湿凝络型坐骨神经痛多因寒性收引,湿性凝滞,故疼痛呈持续性钝痛,常兼夹风 邪,而有向下肢放散的特点。湿为阴邪,其性粘滞,静卧时湿邪易于停滞,故痛不减。其临床 表现为腰胯持续性钝痛,并向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及足背外侧放散,受寒加剧,得热痛缓,静 卧时痛不减。苔白腻,脉沉而迟缓。配方中的各药物之间相互配合,协同作用,所制成的中 药具有祛寒除湿、温经通络等功效,能有效治疗寒湿凝络型坐骨神经痛,四年来,通过对120 例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达98%,治疗效果好,治愈后随访一年不再复发。
[0023]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 抽样方法 从我单位近五年来确诊为寒湿凝络型坐骨神经痛的患者中,随机选取240例病人,年 龄30-7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20人。两组年龄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 有可比性。
[0024] 2、试验方法 2. 1对照组患者使用活络丹,按说明书服用,疗程1个月。
[0025] 2. 2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中药颗粒,早、中、晚各一次,疗程 1个月。
[0026] 3、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基本痊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观察一年以上未复发者。显效:症状及体征基本消 失,在明显诱因(受寒、过劳等)后感患肢酸困、微痛,半年以上未复发者。有效:症状及体征 显著改善,但仍有发作者。无效:症状及体征略有改善但仍反复发作或未见好转者。
[0027] 3. 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
[0028] 表1两组疗效比较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寒湿凝络型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 制成: 白毛蛇25-30份、五叶泡12-15份、五爪龙40-50份、半楓荷30-40份、扁藤20-25份、 大萼鹿角藤12-15份、跌打老5-10份、红楓荷20-25份、华卫矛40-50份、酒饼婆15-20份、 九眼独活9-12份、革叶茴芹6-9份、黄多孔菌3-6份、毛萎12-15份、顺江木6-9份、阴香皮 6 -9份、甘草3_6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寒湿凝络型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白毛蛇25-30份、五叶泡12-15份、五爪龙40-50份、半枫荷30-40份、扁藤20-25份、大萼鹿角藤12-15份、跌打老5-10份、红枫荷20-25份、华卫矛40-50份、酒饼婆15-20份、九眼独活9-12份、革叶茴芹6-9份、黄多孔菌3-6份、毛蒌12-15份、顺江木6-9份、阴香皮6-9份、甘草3-6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寒湿凝络型坐骨神经痛,有效率高,疗效可靠,愈后不再复发。
【IPC分类】A61P25-02, A61K36-87
【公开号】CN104840621
【申请号】CN201510199691
【发明人】于巧媛
【申请人】于巧媛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