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腿部牵引治疗用理疗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550038阅读:来源:国知局
左侧的第二弹簧59、位于所述第二顶靠杆58右侧的第二滚轮及位于所述第二驱动杆57上方的第二弯曲块50。所述第一驱动杆5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驱动杆51水平放置,所述第一驱动杆51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二固定框46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4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杆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51的左表面向右凹陷形成第一驱动腔511,所述第一驱动腔51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顶靠杆52呈长方体,所述第一顶靠杆52水平放置,所述第一顶靠杆52的右端收容于所述第一驱动腔511中且可以在所述第一驱动腔511中左右移动,所述第一顶靠杆52的左端设有第一驱动槽521,所述第一驱动槽52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一弹簧53收容于所述第一驱动腔511中,所述第一弹簧53的左端与所述第一顶靠杆52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53的右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腔51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滚轮54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54收容于所述第一驱动槽521中且与所述第一顶靠杆52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滚轮54可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槽521中旋转,所述第一滚轮54顶靠在所述第一固定框36的右表面上。所述第一弯曲块55的上表面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弯曲块55的左表面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弯曲块55的右表面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块55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驱动杆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曲块55的右表面呈半圆形,所述第一弯曲块55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驱动杆51的左表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椭圆轮56呈椭圆形,所述椭圆轮56中间设有一中心轴561,所述椭圆轮56围绕所述中心轴561旋转。所述第二驱动杆57呈长方体,所述第二驱动杆57水平放置,所述第二驱动杆57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固定框36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杆57的右表面向左凹陷形成第二驱动腔571,所述第二驱动腔57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二顶靠杆58呈长方体,所述第二顶靠杆58水平放置,所述第二顶靠杆58的左端收容于所述第二驱动腔571中且可以在所述第二驱动腔571中左右移动,所述第二顶靠杆58的右端设有第二驱动槽581,所述第二驱动槽58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二弹簧59收容于所述第二驱动腔571中,所述第二弹簧59的左端与所述第二驱动腔57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59的右端与所述第二顶靠杆58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二驱动槽581中且与所述第二顶靠杆58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滚轮可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槽581中旋转。所述第二弯曲块50的下表面呈水平状且与所述第二驱动杆5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曲块50的右表面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弯曲块50的右表面呈竖直状且与所述第二驱动杆57的右表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二弯曲块50的左表面呈弯曲状,所述第二弯曲块50的左表面呈半圆形。
[0026]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定位装置6包括位于左侧的左第一定位装置61及位于右侧的右第一定位装置62。所述左第一定位装置61包括第一水平杆611、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杆611右侧的第一竖直杆612、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杆611与所述第一竖直杆612之间的第一定位部613、位于所述第一定位部613上方的第三滚轮614及位于所述第一定位部613下方的第三弹簧615。所述第一水平杆61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水平杆611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水平杆611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架2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直杆612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竖直杆612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直杆612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I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部613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定位部613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定位部613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水平杆611的右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部613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竖直杆612的左表面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定位部613在所述第一水平杆611及第一竖直部612之间只能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定位部613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6131,所述第一凹槽613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三滚轮614呈圆柱体,所述第三滚轮614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6131中且与所述第一定位部613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三滚轮614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6131中旋转,所述第三滚轮614顶靠在所述第一固定框36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三弹簧615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定位部6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615的下端与所述底座I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右第一定位装置62包括第二水平杆621、位于所述第二水平杆621左侧的第二竖直杆622、位于所述第二水平杆621与所述第二竖直杆622之间的第二定位部623、位于所述第二定位部623上的第四滚轮624及位于所述第二定位部623下方的第四弹簧625。所述第二水平杆621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水平杆621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架22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直杆622呈长方体,所述第二竖直杆622竖直放置,所述第二竖直杆622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I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部623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定位部623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二水平杆621的左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部623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竖直部622的右表面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二定位部623在所述第二水平杆621及第二竖直部622之间只能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定位部623的上端设有第二凹槽6231,所述第二凹槽623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四滚轮624呈圆柱体,所述第四滚轮624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6231中且与所述第二定位部623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四滚轮624可以在所述第二凹槽6231中旋转。所述第四弹簧625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定位部62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625的下端与所述底座I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滚轮624顶靠在所述第二固定框46的下表面上。
[0027]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定位装置7包括位于左侧的左第二定位装置71及位于右侧的右第二定位装置72。所述左第二定位装置71包括第三竖直杆711、位于所述第三竖直杆711左侧的第三水平杆712、位于所述第三水平杆712之间的第三定位部713、位于所述第三定位部713右侧的第五弹簧714及位于所述第三定位部713左侧的第五滚轮715。所述第三竖直杆711呈长方体,所述第三竖直杆711竖直放置,所述第三竖直杆711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I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水平杆712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水平杆712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水平杆712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三竖直杆71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水平杆71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上下两侧。所述第三定位部713呈长方体,所述第三定位部713位于所述第三水平杆712之间且与所述第三水平杆712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定位部713的左端设有第三凹槽7131,所述第三凹槽713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五弹簧714位于所述第三水平杆712之间,所述第五弹簧714的左端与所述第三定位部713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714的右端与所述第三竖直杆71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滚轮715呈圆柱体,所述第五滚轮715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7131中且与所述第三定位部713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五滚轮715可以在所述第三凹槽7131中旋转。所述第五滚轮715顶靠在所述第一定位杆38的右表面上。所述右第二定位装置72包括第四竖直杆721、位于所述第四竖直杆7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