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治疗丹毒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266995阅读:来源:国知局
减;3、湿热火盛证常发于下肢腿股、足背等处,红肿灼热,向上蔓延,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行走困难,伴见纳少,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利湿解毒为法,方以利水渗湿汤加减;4、毒热入营证重证者范围较大,可见神昏谵语,躁动不安,恶心呕吐等诸逆证,治以凉血解毒,清心开窍,方用清温败毒饮加减。
[0011]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丹毒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草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内服药物药效好,疗程短,见效快,无任何毒副作用,可以彻底根治上述丹毒。下面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12]实施例1:
选择优质干净的金银花12克、赤苟9克、黄芩6克、连翘9克、荆芥3克、山栀9克、竹叶6克、枳实4.5克、大黄4.5克、薄荷2.4克,除薄荷另包(后下)外,其它分别粉碎成颗粒状(粒度为4-5mm)待用;将粉碎好的颗粒状药物盛装到布袋内扎口,同时将装好药物的布袋放入容器中浸泡30分钟后,再将浸泡好的药物放入到专用煎药机中的煎药煲内,注入过药35mm的冷开水,先武火后文火煎制38分钟,待药物煎制好后,浓缩成50%的中药液1080毫升,袋装密封即可。服用时,将煎制好的中药液以每天一剂服用,早中晚各服药一次,给药量180毫升/次,饭前服,服药5 - 8剂,诸症皆除而愈。
[0013]实施例2:
选择优质干净的金银花13克、赤芍10克、黄芩6.5克、连翘10克、荆芥3.5克、山栀10克、竹叶6.5克、枳实5克、大黄5克、薄荷2.4克,除薄荷另包(后下)外,其它分别粉碎成颗粒状(粒度为4-5mm)待用;将粉碎好的颗粒状药物盛装到布袋内扎口,同时将装好药物的布袋放入容器中浸泡30分钟后,再将浸泡好的药物放入到专用煎药机中的煎药煲内,注入过药35mm的冷开水,先武火后文火煎制38分钟,待药物煎制好后,浓缩成50%的中药液1080毫升,袋装密封即可。服用时,将煎制好的中药液以每天一剂服用,早中晚各服药一次,给药量180毫升/次,饭前服,服药5 - 6剂,诸症皆除而愈。
[0014]实施例3:
选择优质干净的金银花12克、赤苟9克、黄芩6克、连翘9克、荆芥3克、山栀9克、竹叶6克、枳实4.5克、大黄4.5克、薄荷2.4克,除薄荷另包(后下)外,其它分别粉碎成颗粒状(粒度为4-5mm)待用;将粉碎好的颗粒状药物盛装到布袋内扎口,同时将装好药物的布袋放入容器中浸泡30分钟后,再将浸泡好的药物放入到专用煎药机中的煎药煲内,注入过药35mm的冷开水,先武火后文火煎制38分钟,待药物煎制好后,浓缩成50%的中药液1080毫升,袋装密封即可。服用时,将煎制好的中药液以每天一剂服用,早中晚各服药一次,给药量180毫升/次,饭前服,服药5 - 7剂,诸症皆除而愈。
本发明经过对数仟例患者的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无任何毒副作用,部份典形病例如下:
1、患者:齐X X、女、51岁,住址:成都市成华区
患病症状:患者三天前开始自觉面部瘙痒,如虫行之状,嗣后面部皮肤隐现掀红,即痒且痛,常感恶寒发热,头痛恶呕,胸闷不舒,呼吸急促,大便干结已三天未行。检查眼睑、前额和鼻梁三处皮肤掀红,赤色如丹,形如云片,体温38.2°C,经西医诊断为:颜面部丹毒。余诊见舌赤,少苔,脉浮数。证系热邪郁于血分,外受风邪,风热相搏,诱发而为抱头火丹。治宜疏风解毒,佐以凉血通腑。
[0015]治疗:余投以上方“中药液”内服,另嘱其以消炎软膏敷贴局部,每日换药一次。用药之第二天,寒热已解,大便畅行,红肿亦见小退。惟中焦之热尚盛,将方中荆芥、大黄去之,加入黄连2.3g,嘱其再进3剂。药后红肿完全消失,胸膈爽快,食之味香。但面部皮肤尚有微痒,转用以凉血疏风之剂,其方为:菊花9 g、丹皮4.5g、玄参9g、桑叶9g、生地12g、蝉衣4.5g、炒山栀6g、甘草3g,又连进3剂,诸症皆除而愈。至今巻年,未见复发。
[0016]2、患者:林X X、男、39岁,住址:四川省南充市
患病症状:患者面部瘙痒数天,如同虫行之状,嗣后面部皮肤隐现掀红,即痒且痛,常感恶寒发热,头痛恶呕,胸闷不舒,呼吸急促,大便干结不下。经检查:患者眼睑、前额、鼻梁皮肤掀红,赤色如丹,形如云片,体温38.40C,西医诊断为“颜面部丹毒”。余诊见舌赤,少苔,脉浮数。证系热邪郁于血分,外受风邪,风热相搏,诱发而为抱头火丹。
[0017]治疗:余投以上方“中药液”内服,另嘱其以消炎软膏敷贴局部,每日换药一次。用药之第二天,寒热已解,大便畅行,红肿亦见小退。惟中焦之热尚盛,将方中荆芥、大黄去之,加入黄连2.4g,嘱其再进3剂。药后红肿完全消失,胸膈爽快,食之味香。但面部皮肤尚有微痒,转用以凉血疏风之剂,其方为:菊花10 g、丹皮4.5g、玄参10g、桑叶10g、生地13g、蝉衣5g、炒山栀6.5g、甘草3.5g,又连进4剂,诸症皆除,病获痊愈。至今肆年,未再见复发。
【主权项】
1.一种可治疗丹毒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金银花1-3份; 赤苟1_3份; 黄芩1-3份; 连翘1-3份; 荆芥1-3份; 山栀1-3份; 竹叶1-3份; 枳实1_3份; 大黄1-3份; 薄荷1_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治疗丹毒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金银花I份;赤芍I份;黄芩I份;连翘I份;荆芥I份;山栀I份;竹叶I份;枳实I份;大黄I份;薄荷I份。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治疗丹毒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按照质量份比选择优质干净的一级金银花、赤芍、黄芩、连翘、荆芥、山栀、竹叶、枳实、大黄、薄荷,除薄荷另包(后下)外,其它分别粉碎成颗粒状(粒度为4-5mm)待用; B、将粉碎好的颗粒状药物盛装到布袋内扎口,同时将装好药物的布袋放入容器中浸泡30分钟后,再将浸泡好的药物放入到专用煎药机中的煎药煲内,注入过药35mm的冷开水,先武火后文火煎制38分钟,待药物煎制好后,浓缩成50%的中药液1080毫升,袋装密封即可。
【专利摘要】一种可治疗丹毒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为:金银花、赤芍、黄芩、连翘、荆芥、山栀、竹叶、枳实、大黄、薄荷各1-3份;该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质量份比选择优质干净的一级金银花、赤芍、黄芩、连翘、荆芥、山栀、竹叶、枳实、大黄、薄荷,除薄荷另包(后下)外,其它分别粉碎成颗粒状(粒度为4-5mm)待用;将粉碎好的颗粒状药物盛装到布袋内扎口,同时将装好药物的布袋放入容器中浸泡30分钟后,再将浸泡好的药物放入到专用煎药机中的煎药煲内,注入过药35mm的冷开水,先武火后文火煎制38分钟,待药物煎制好后,浓缩成50%的中药液1080毫升,袋装密封即可。
【IPC分类】A61K36/899, A61P31/04, A61P17/02
【公开号】CN104984101
【申请号】CN201510346276
【发明人】夏瑜
【申请人】四川金堂海纳生物医药技术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