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痰湿内阻型食道癌的中药及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280666阅读:来源:国知局
triplex.centralasiatica Iljin。【性味】苦;性平。【归经】肺;肝经。【功能主治】清肝 明目;祛风止痒;活血消肿;通乳。主目赤肿痛;头痛;头晕;咳逆;喉痹;风疹;皮肤癌痒; 肿毒;乳汁不畅。【摘录】《中华本草》
[0026] 刺玫果:【别名】刺莓果、刺木果。【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光叶山 刺玫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sa davurica Pali.【性味】酸;苦;温。【归经】肝; 脾;胃;膀胱经。【功能主治】健脾消食;活血调经;敛肺止咳。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脘腹 胀痛;腹泻;月经不调;痛经;动脉粥样硬化;肺结咳嗽。【摘录】《中华本草》
[0027] 宪菁花:【别名】蔓菁花。【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宪菁Brassica rapa L.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ssica rapa L.【性味】辛;平。【归经】肝经。【功能主 治】补肝明目;敛疮。主虚劳目暗;久疮不愈。【摘录】《中华本草》
[0028] 佛肚花:【别名】华东佛、肚苣苔、岩青菜、石燕三七、金丝草、虎皮、岩白菜、小荷 草。【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浙皖粗筒苣苔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iggsia chingii Chun.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味微苦;性平。【功能主治】 祛风解表;活血消痈。主感冒头痛;劳伤;筋骨酸痛;痈疮;无名肿毒。【摘录】《中华本草》
[0029] 蚌兰叶:【别名】紫万年青叶、蚌花叶、红蚌兰叶。【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 物紫万年青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eo discolor(L'Her. )Hance。【性味】甘;凉; 淡。【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瘀止血。主肺热咳嗽;吐血;紐血;便血;泻痢;跌打损伤;瘰 疬;疮疖。【摘录】《中华本草》
[0030] 虫莲:【别名】线叶地榆、海参、地海参。【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矮地榆的 根。【性味】辛;温。【归经】肝经。【功能主治】补血调经。主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摘 录】《中华本草》
[0031] 四叶参:【别名】奶参、羊乳、山海螺、白蟒肉、狗头参、乳头薯、乳薯。【来源】为桔梗 科党参属植物四叶参Codonopsis lanceolata Benth. et Hook.的根。野生品秋季白露采 挖;栽培品于播种第二年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根头,洗净,切段,晒干。【性味】甘,平。【功 能主治】补虚通乳,排脓解毒。用于病后体虚,乳汁不足,乳腺炎,肺脓疡,痈疖疮疡。【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0032] 大地棕根:【来源】药材基源:为仙茅科植物大叶仙茅的根茎。【性味】辛;微苦;温。 【归经】肾;肺;肝经。【功能主治】补肾壮阳;祛风除湿;活血调经。主肾虚咳喘;阳痿遗精; 白浊带下;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崩漏;子宫脱垂;跌打损伤。【摘录】 《中华本草》
[0033] 昂天莲:【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昂大莲的根。【性味】微苦;辛;平。【功 能主治】通经活血;消肿止痛。主月经不调;疮疡疖肿;跌打损伤。【摘录】《中华本草》
[0034] 南天竹根:【别名】土甘草、土黄连、钻石黄、山黄连、鸡爪黄连、山黄芩。【来源】药 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andina domestica Thunb。【性 味】苦;性寒;小毒。【归经】肺;肝经。【功能主治】止咳;除湿;祛风化痰;清热;解毒。主 肺热咳嗽;湿热黄疸;腹泻;风湿痹痛;疮疡;瘰疬。【摘录】《中华本草》
[0035] 刺通草:【别名】党楠、裂叶木通、税木、挡凹、天罗伞。【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 植物刺通草的叶。【性味】味微苦;性平。【功能主治】化瘀止痛。主跌打损伤;创伤;腰痛。 【摘录】《中华本草》
[0036] 金边兔耳:【别名】兔耳草;兔耳箭;金茶匙;小鹿衔、银茶匙、忍冬草、月下红、兔 耳一枝箭、枝箭、扑地金钟、天青地白、肺表草、毛马香、牛眼珠草、橡皮草、一枝香、倒拔千 金、猪心草、通天草、毛鹿含草、兔耳金边草、朝天一柱香、大种巴地香、兔耳一支香、四叶一 支香、兔儿风。【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杏香兔耳风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Ainsliaea fragrans Champ。【性味】味甘;微苦;性凉。【归经】归肺;肝经。【功能主治】清 热补虚;凉血止血;利湿解毒。主虚劳骨蒸;肺痨咳血;妇女崩漏;湿热黄疸;水肿;痈疽肿 毒;瘰疬结核;跌打损伤。【摘录】《中华本草》
[0037] 鳍蓟:【别名】白山蓟、白背、山白蓟、白背火杆、火草疙瘡、火杆。【来源】药材基源: 为菊科植物火媒草的根及地上部分。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切碎晒干。【性 味】味苦;性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疲散结;凉血止血。主疮痛肿毒;療痛;咳血;Μ 血;吐血;便血;崩漏。【摘录】《中华本草》
[0038] 粟芽:【别名】檗米、粟檗、谷芽。【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粱的发芽颖果。 【性味】味苦;性微温。【归经】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消食。主食积胀满;不思饮食。 【摘录】《中华本草》
[0039] 黑面防己:【别名】假通城虎、假大薯、鬼灯笼、麻疯龙、暗消、藤子防己、小提萝、大 暗消、白解。【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耳叶马兜铃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Aristolochia tagala Champ.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备用。【性味】微苦; 辛;微寒。【归经】肺;心;肝;膀胱;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利湿消肿。 主疔疮痈肿;瘰疬;风湿性关节痛;胃痛;湿热淋症;水肿;痢疾;肝炎;蛇咬伤。【摘录】《中 华本草》
[0040] 其中,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如下:红升麻25~35份、一点 血15~25份、蒲种壳15~25份、软蒺藜20~30份、刺玫果10~20份、芜菁花20~30 份、佛肚花6~18份、蚌兰叶15~25份、虫莲10~20份、四叶参10~20份、大地棕根 5~15份、昂天莲15~25份、南天竹根5~15份、刺通草20~30份、金边兔耳5~15 份、鳍蓟30~40份、粟芽20~30份和黑面防己30~40份。
[0041] 其中,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如下:红升麻25~30份、一点 血15~20份、蒲种壳17~22份、软蒺藜25~30份、刺玫果14~19份、芜菁花23~28 份、佛肚花9~14份、蚌兰叶18~23份、虫莲15~20份、四叶参12~17份、大地棕根 7~12份、昂天莲18~23份、南天竹根7~12份、刺通草21~26份、金边兔耳9~14 份、鳍蓟30~35份、粟芽25~30份和黑面防己35~40份。
[0042] 其中,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如下:红升麻28份、一点血16 份、蒲种壳21份、软蒺藜26份、刺玫果18份、芜菁花24份、佛肚花12份、蚌兰叶19份、虫 莲18份、四叶参14份、大地棕根11份、昂天莲20份、南天竹根10份、刺通草22份、金边兔 耳13份、鳍蓟32份、粟芽28份和黑面防己39份。
[0043] 其中,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如下:红升麻26份、一点血18 份、蒲种壳18份、软蒺藜28份、刺玫果15份、芜菁花26份、佛肚花10份、蚌兰叶22份、虫 莲16份、四叶参16份、大地棕根8份、昂天莲22份、南天竹根8份、刺通草25份、金边兔耳 10份、鳍蓟34份、粟芽26份和黑面防己36份。
[0044] 所述中药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5]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 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以回流液为溶剂,以滤渣为溶质,采 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 06~0. 09Mpa 下减压浓缩至50~60°C时相对密度为1. 04~1. 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 温度160~175°C、出风温度80~85°C,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0046]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 0. 1~0. 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C干燥,获得颗粒剂。
[0047] 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8]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