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278368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中药制剂,本发 明还涉及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 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约 占急性脑卒中的10%,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常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中国发病率约为 2. 0/10万人年,亦有报道为每年6-20/10万人。还可见因脑实质内,脑室出血,硬膜外或硬 膜下血管破裂,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其发病原因 为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使脑脊液血染,脑表面呈紫红色,脑底部、脑池、脑沟染色尤甚。血 液可流入脊髓蛛网膜下腔,也可逆流入脑室系统或破人硬脑膜下腔,形成硬脑膜下血肿。出 血量多时,可积聚成血块或侵入脑实质内压迫脑组织。血块也可阻塞脑室系统或蛛网膜下 腔通路或脑蛛网膜颗粒,引起颅内压增高和脑积水。血液的分解产物可引起脑血管痉挛。颅 内压增高、脑血管痉挛又可使脑血流量、区域脑耗氧量和脑灌注压降低,从而加重脑缺血缺 氧损害。严重病人因下丘脑功能紊乱导致心肌损害、肺水肿、胃肠道出血和水电解质紊乱。
[0003] 目前,蛛网膜下腔出血尚无特效疗法。甘露醇、呋塞米和人血白蛋白等有一定疗 效。严重者需要立刻进行手术治疗。但长期或短时间使用这些药物进行治疗,可引起多毛、 水肿、恶心、呕吐、头晕,便秘等等一系列副作用症状,并产生了的依赖性,停药后原发病变 反跳加重与继发的副作用,可使患者产生很大的痛苦,治疗过程反反复复,效果不明显,费 用高等,给患者的造成较大的心里压力和病痛压力。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对于治 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治疗效果显著,治愈时间短,价格低廉,无不良反应和副毒作用的特 点。
[0005] 发明人在多年的临床医疗实践中,根据该病症的发展规律,以及中药的配伍原则, 并通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反复探索总结出用于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中药制剂的新配方。 本发明具有治疗效果显著,治愈时间短,价格低廉,无不良反应和副毒作用的特点。
[0006] 本发明中药物的作用: 其中: 川牛膝:为四川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的干燥根。性味:苦、 酸,平。归肝、肾经。功效: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用于经闭症瘕,胞衣不下,关节 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跌扑损伤。《四川中药志》中记载:祛风利湿,通经散血。治寒湿 腰腿骨痛,足痿筋挛,妇女经闭及症瘕,淋病,尿血,阴痿、失溺。
[0007]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干燥根及根莖。性味: 苦,微寒。归心、肝经。功效: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 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滇南本草》中记载: 补心定志,安神宁心。治健忘怔冲,惊悸不寐。
[0008] 仙鹤草:为蔷薇科植物龙牙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 苦、涩,平。归心、肝经。功效: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用于咳血,吐血,崩漏下血,疟 疾,血痢,脱力劳伤,痈肿疮毒,阴痒带下。《百草镜》:下气活血,理百病,散痞满;跌扑吐血, 血崩,痢,肠风下血。
[0009] 紫草: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 (Royle) Johnst.、紫草 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 et Zucc.或内蒙紫草Arnebia guttata Bunge 的干 燥根。性味:甘、咸,寒。归心、肝经。功效: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 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纲目》中记载:治斑疹、痘毒,活血凉血,利大肠。
[0010] 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性味:苦、 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功效: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 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本经》中记载:主寒热,中风瘈疯、痉、惊痫邪气, 除症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疮。
[0011] 白及: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 ) Reichb. f.的干燥块莖。性 味: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 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药性论》中记载:治结热不消,主阴下痿, 治面上軒疱,令人肌滑。
[0012]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的干燥根。性 味: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 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玉揪药解》中记载:〃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 新血。
[0013]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性味:辛,温。归心、 肝经。功效: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 痛。《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0014] 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 分。性味:苦、辛,微寒。归肝、心包经。功效: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 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
[0015] 泽兰:为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Lycopus lucidus Turcz. var. hirtus Regel 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割,晒干。性味:苦、辛,微温。归肝、脾经。功效: 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水肿。《日华子本草》中记 载:通九窍,利关脉,养血气,破宿血,消症瘕。
[0016] 黄苗: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苗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 Hsiao 或膜英黄苗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 Bge.的干 燥根。性味:甘,温。归肺、脾经。功效: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 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 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0017]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 Diels的干燥根。性味: 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 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 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别录》中记载: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痉、 汗不出,湿痹,中恶客气、虚冷,补五藏,生肌肉。
[0018]川考:为伞形科植物川考 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或 Ligusticum wallichii Franch.)的干燥根莖。性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效:活血行气,祛风 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日华子 本草》中记载: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