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热型小儿阑尾脓肿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_3

文档序号:9294881阅读:来源:国知局
香17份、虎刺33份、托柄菝葜22 份和没药40份。
[0053] 当所述药物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药物各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 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 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〇. 06~0. 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C时相对密 度为1. 04~1. 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C、出风温度80~ 85 °C,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第二步,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〇. 2~0. 4倍的蔗糖粉和0. 1~0. 2 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C干燥,获得颗粒剂。
[0054] 当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药物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 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 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 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 获得干霄;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依次加入滑石粉、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 胶囊内容物;所述超微细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重量比为100 : 〇. 15~0. 5 :0. 15~0. 5, 将所述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胶囊剂成品。
[0055] 当所述药物的剂型为灌肠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〇. 1~10ym体积平均 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 1y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 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 ; 第二步,在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粉料的质量3~5倍的醇浓 度为85%~95%的乙醇,搅拌溶解获得乙醇溶液,将乙醇溶液在5°C~10°C的条件下静置 24~36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并干燥,并 在此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40~60分钟,获得0. 1~10 y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 和粒径小于0. 1y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 至少为95% ;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混合粉料质量2~3倍的去离子水,煎 煮2~4小时,过滤,取滤液为所得的灌肠剂。
[0056] 实施例1颗粒剂 本发明颗粒剂的制作过程为:取无患子150g、贯众30g、佩兰300g、鱼腥草220g、垂花香 薷120g、风箱树根340g、绒背蓟180g、刺楸树皮320g、金线草440g、萆蘚270g、决明子210g、 千年健160g、露兜簕300g、慕荷220g、光杆琼420g、白药子210g、伤寒草350g、穿破石150g、 王瓜根360g、水寥240g、陈皮150g、管南香330g、粪箕笃110g、锦葵400g和麦奴170g; 第一步,将所述药物各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倍的醇浓度为90% 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4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 液,随后在真空度0. 〇7Mpa下减压浓缩至55°C时相对密度为1. 07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 燥机的进风温度165°C、出风温度80°C,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第二步,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〇. 3倍的蔗糖粉和0. 15倍的糊精, 制成颗粒,于45°C干燥,获得颗粒剂。
[0057] 实施例2胶囊剂 本发明胶囊剂的制作过程为:取无患子180g、贯众40g、佩兰250g、鱼腥草150g、垂花香 薷220g、风箱树根280g、绒背蓟300g、刺楸树皮260g、金线草340g、萆蘚300g、决明子160g、 千年健150g、露兜簕320g、慕荷200g、光杆琼350g、白药子200g、伤寒草340g、穿破石160g、 王瓜根280g、水寥220g、陈皮180g、管南香320g、粪箕笃180g、锦葵360g和麦奴270g; 第一步,将所述药物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倍的醇浓度为 85%的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 述药渣质量1. 5倍的醇浓度为95%的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 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50目 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依次加入滑石粉、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 胶囊内容物;所述超微细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重量比为100 : 0.25:0. 3,将所述胶囊内 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胶囊剂成品。
[0058] 实施例3灌肠剂 本发明的灌肠剂的制作过程为:取无患子180g、贯众40g、佩兰250g、鱼腥草150g、垂 花香薷220g、风箱树根280g、绒背蓟300g、刺楸树皮260g、金线草340g、萆蘚300g、决明子 160g、千年健150g、露兜簕320g、慕荷200g、光杆琼350g、白药子200g、伤寒草340g、穿破石 160g、王瓜根280g、水寥220g、陈皮180g、管南香320g、粪箕笃180g、锦葵360g、麦奴270g、 叉歧繁缕160g、骨牌蕨280g、地血香170g、虎刺330g、托柄菝葜220g和没药400g;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〇. 7ym体积平均粒径 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〇. 1y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 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 ; 第二步,在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粉料的质量4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搅拌溶解获得乙醇溶液,将乙醇溶液在7°C的条件下静置32小时,采用渗漉法 以每分钟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并干燥,并在此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55 分钟,获得〇.5 y 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 1 y 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 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 ;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混合粉料质量2. 5倍的去离子水,煎 煮3小时,过滤,取滤液为所得的灌肠剂。
[0059] 急性毒性试验:应用NIH小鼠40只,S痊愈F级,雌雄各半,体重18~25g,进行急性毒 性试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发明 的实施例1制备的颗粒剂溶解在水中,(浓度为5. 74g生药/ml,最高浓度)灌胃,灌胃容积 为5ml/kg(即单次给药剂量为28. 7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 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 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 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灌肠剂LD50>28. 7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 量为57. 4生药/kg/日。本发明的药物临床用药量为4. 6g生药/日/人,成人体重以60KG 计,平均用药剂量为〇. 〇77g生药/kg/日。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以21g计)口服灌胃本 发明的药物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745倍。因此本发明的药物急性毒性低,临床用药安全。
[0060] 长期毒性实验:将本发明实施例2的胶囊剂对小鼠按6. 43、15. 72和36. 41g生药/kg连续用药16周(1.0ml/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4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对小 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 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6周及停药4周后,小鼠各脏器 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药物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 全。
[0061] 蓄积毒性试验报告:试验方法:选用20只健康小白鼠,雌、雄各10只,以本发明实施 例3的灌肠剂为对象,剂量设计每5天为一期,每期剂量分别为0. 10LD50、0. 15LD50、 0. 22LD50、0. 34LD 50、0. 50LD50,此样品的雌性、雄性小鼠的LD 50均为5000m0g/ kOgBW(五个剂量为500、750、1100、1700、2500m0g/k0gBW)。每5天称体重一次,调整给药 量,按0. lml/100gBW经口灌胃。20天后,动物无死亡情况发生,试验结束,按递增剂量给受 试物20天后,雌性、雄性动物均无死亡情况发生。
[0062]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门诊或住院的308例湿热型小儿阑尾脓肿 患者,年龄最小12个月,最大12岁,平均年龄7岁3个月;病程3-7天,全部病人都有腹痛, 其中97例有发热;部分患儿伴呕吐、腹泻;全部患儿均有脓肿形成,脓肿直径3.Ocm-5. 0cm 者83例,脓肿直径大于5. 0cm以上者77例,其中伴有肠系膜淋巴肿大51例,部分伴有盆腔 脓肿、腹腔积液,少数伴有粪石。对308例患者随机分为颗粒剂治疗组、胶囊剂治疗组、灌肠 剂治疗组和对照组,每个实验组77人。
[0063] 诊断标准:(1)有典型的阑尾炎史兼有气滞血瘀与发热症状;(2)发病数日后才应诊, 体温和白细胞增高;(3)右下腹触及固定、边界清楚的痛性包块,可有局限性压痛、反跳痛 及肌紧张的体征;(4)肿块的边界、大小及性质经B超检查所证实;(5)排除引起右下腹肿 块的其他原因。(6)发热,腹痛腹胀或伴有呕吐,口渴不欲饮,大便稀薄,小便短少,舌质红苔 浊腻或黄腻;根据中医望、闻、问、切进一步确诊为湿热型小儿阑尾脓肿。
[0064]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组中: 颗粒剂治疗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颗粒剂,每日3次,一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