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汤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312258阅读:7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汤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汤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表现为多种病理类型的一组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以缓慢进展的肾功能减退,伴有蛋白尿、血尿和高血压为特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临床常见病、疑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以青中年男性多见。
[0003]中医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是指脾、肺、肾三脏的亏虚;标实是指外感水湿、湿热、湿浊、淤血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肾亏气虚、肺失通调、脾失健运、阳虚水逆。中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有标本兼治、安全毒副作用低等优点,但中药种类繁多,各种药物成分复杂,临床上缺少疗效明确的组方。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手段不足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汤剂。本发明中药汤剂具有补肾清肝、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健脾润肺、补气升阳等效果,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十分显著。
[000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
[0006]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汤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墨旱莲10-20,母丁香1-5,楮实子15-25,红芪9_22,红参2_6,北刘寄奴3_9,葛根8_14,沙棘2_8,木棉花3-9,杠板归11-19,接骨草6-13,枸骨叶12-20,白扁豆7_15,柏子仁6_14和广木香10-18。
[0007]上述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汤剂中,优选的方案为,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墨旱莲13-17,母丁香2-4,楮实子18-22,红芪12-18,红参3_5,北刘寄奴5_7,葛根10-12,沙棘4-7,木棉花5-7,杠板归13-17,接骨草8_11,枸骨叶14-18,白扁豆9_13,柏子仁8-12和广木香12-16。
[0008]上述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汤剂中,更加优选的方案为,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墨旱莲15,母丁香3,楮实子20,红芪15,红参4,北刘寄奴6,葛根11,沙棘5,木棉花6,杠板归15,接骨草9,枸骨叶16,白扁豆11,柏子仁10和广木香14。
[0009]上述的中药汤剂中,制备步骤如下:
A、将白扁豆和葛根置锅内用文火炒至焦褐色,取出放凉备用;
B、将墨旱莲,母丁香,楮实子,红芪,红参,北刘寄奴,沙棘,木棉花,杠板归,接骨草,枸骨叶,柏子仁和广木香和步骤A所得的炒白扁豆、炒葛根一起浸泡在非铁质容器内加水至没过全部原料药,加水量为原料药质量的3-4倍,浸泡时间为12-16小时,然后武火煮开至沸腾,转文火煎40-60分钟,得药液,经100-140目的滤网过滤,得过滤液; C、将步骤B所得药渣兑水再次武火煮开,转文火25-45分钟,得药液,经100-140目的滤网过滤,得过滤液;
D、将步骤B所得过滤液与步骤C所得过滤液混合即成。
[0010]上述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中,优选的是,步骤B中浸泡时间为13-15小时(更加优选14个小时)。
[0011]上述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中,优选的是,步骤B转文火煎45-55分钟(更加优选50分钟)后滤出药液。
[0012]上述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中,优选的是,步骤C中余渣兑水再次武火煮开,转文火30-40分钟(更加优选35分钟)。
[0013]为使本发明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本发明中药汤剂,每日三次,每次200-300ml,9天一个疗程。
[0014]下面对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进行说明。
[0015]墨旱莲:别名乌田草、鳢肠、旱莲草、墨水草、乌心草。味甘、酸,性寒。归肾、肝经。有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等功效,用于肝肾阴虚、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呜、腰膝酸软、阴虚血热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等。
[0016]母丁香:别名鸡舌香、亭炅独生、雌丁香等。味辛,性温。归脾、胃、肺、肾经。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等功效,主治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等。
[0017]楮实子:别名楮实。性寒,味甘。归肝、肾经。有补肾清肝、明目、利尿的功效,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虚劳骨蒸、头晕目昏、目生翳膜、水肿胀满等。《大名本草》注壮筋骨、助阳气、补虚劳、助腰膝、益颜色。”
红芪:别名岩黄芪、黑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等。
[0018]红参:味甘、微苦,性温。归脾、肺、心、肾经。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的功效,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等。
[0019]北刘寄奴:别名刘寄奴、金钟茵陈、灵茵草等。味苦,性寒。归脾、胃、肝、胆经。有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凉血止血、清热利湿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瘀血经闭、月经不调、产后瘀痛、瘢瘕积聚、血痢、血淋、湿热黄疸、水肿腹胀、白带过多等。
[0020]葛根:别名葛条,甘葛,葛藤。味甘、辛,性凉。归脾、胃、肺经。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的功效,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湾、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酒毒伤中等。《本草经疏》注葛根,解散阳明温病热邪主要药也,故主消渴,身大热,热壅胸膈作呕吐。发散而升,风药之性也,故主诸痹。”
沙棘:别名醋柳、黄酸刺、酸刺柳、黑刺、酸刺。味酸、湿,性温。归脾、胃、肺、心经。有健脾消食、止咳祛痰、活血散瘀等功效,用于脾虚食少、食积腹痛、咳嗽痰多、胸痹心痛、瘀血经闭、跌扑癖肿等。
[0021]木棉花:别名斑芝树、英雄树、攀枝花、吉贝、烽火。味甘、淡,性凉。归大肠经。有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主治泄泻、痢疾、痔疮、出血等。
[0022]杠板归:别名河白草、贯叶寥。味酸,微寒。归肺、膀胱经。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咳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肺热咳嗽、小儿顿咳、水肿尿少、湿热泻痢、湿疹、疖肿等。《植物名实图考》注:“行血气、治淋浊。”
接骨草:性甘、平。有发汗利尿、通经活血;治肾炎水肿之功效,且清利湿热,消肿,解毒。治水肿,脚气,黄疸,淋浊,带下,痈肿,疗毒。
[0023]枸骨叶:别名功劳叶、羊角刺、狗青労。味苦,性凉。归肝、肾经。有清热养阴、益肾、平肝的功效,用于肺痨咯血、骨蒸潮热、头晕目眩等。
[0024]白扁豆:别名藕豆、白藕豆、南扁豆。味甘,微温。归脾、胃经。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等。
[0025]柏子仁:别名柏实、柏子、柏仁、侧柏子。味甘,性平。归心、肾、大肠经。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的功效,用于阴血不足、虚烦失眠、心悸怔忡、肠燥便秘、阴虚盗汗等。《纲目》注:柏子仁,性平而不寒不燥,味甘而补,辛而能润,其气清香,能透心肾、益脾胃,盖上品药也,宜乎滋养之剂用之。
[0026]广木香:又名云木香、青木香。味辛苦,性温。归胃、脾、肝、大肠经。有行气止痛、温中和胃、败毒抗癌的功效,用于胸腹胀痛,呕吐,泄泻,痢疾里急后重等症。
[002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上述诸药配伍,各药分工明确而各司其职,相得益彰,到达病灶部位,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药效快、疗效好,其有效率高达96%。
[0028]【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29]实施例1:一种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汤剂,包括:墨旱莲10份,母丁香I份,楮实子15份,红芪9份,红参2份,北刘寄奴3份,葛根8份,沙棘2份,木棉花3份,杠板归11份,接骨草6份,枸骨叶12份,白扁7份,柏子仁6份和广木香10份。每份4g。
[0030]上述的中药汤剂中,制备步骤如下:
A、将白扁豆和葛根置锅内用文火炒至焦褐色,取出放凉备用;
B、将墨旱莲,母丁香,楮实子,红芪,红参,北刘寄奴,沙棘,木棉花,杠板归,接骨草,枸骨叶,柏子仁和广木香和步骤A所得的炒白扁豆、炒葛根一起浸泡在非铁质容器内加水至没过全部原料药,加水量为原料药质量的3-4倍,浸泡时间为12小时,然后武火煮开至沸腾,转文火煎40分钟,得药液,经100目的滤网过滤,得过滤液;
C、将步骤B所得药渣兑水再次武火煮开,转文火25分钟,得药液,经100目的滤网过滤,得过滤液;
D、将步骤B所得过滤液与步骤C所得过滤液混合即成。
[0031]为使本发明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本发明中药汤剂,每日三次,每次200ml,8天一个疗程。
[0032]典型案例一:高某,男,52岁。患者自述头昏而晕,腰痛乏力,精神不振,面肢浮肿一年余,曾在某医院诊断为慢性肾炎,经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检查:脉沉细,苔薄白,血压180/1 lOmmHg。尿检:尿蛋白3+?4+,红细胞+,颗粒管型2+。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服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得的中药汤剂一个疗程后,诸症减轻,继续服用三个疗程后,诸症消失,患者自感痊愈。去医院复检发现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