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热型腮腺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59819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湿热型腮腺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湿热型腮腺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科常见病,是一种由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并可累及其他腺体及脏器为特征。其主要表现为发热,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有少数并发症为脑膜炎、睾丸炎以及卵巢炎。经过发明人的长期实践得出,中药治湿热型腮腺炎具有较好作用,取得不错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湿热型腮腺炎的中药。
[0004]本发明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大青根、皮袋香、玉米花、黄藤、马齿苋、远志、石菖蒲、佛手花,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
[0005]制备本发明中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大青根20-30份、皮袋香20-30份、玉米花20-30份、黄藤15-25份、马齿苋15-25份、远志15-25份、石菖蒲5_10份、佛手花5_10份。
[0006]本发明中药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大青根25份、皮袋香25份、玉米花25份、黄藤20份、马齿苋20份、远志20份、石菖蒲8份、佛手花8份。
[0007]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0008]大青根:苦、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凉血。临床用于乙脑,流脑,感冒高热,腮腺炎,血热发斑,麻疹肺炎,黄疸型肝炎,热泻热痢,风湿痹痛,头痛,咽喉肿痛,风火牙痛,睾丸炎等症。
[0009]皮袋香:涩、微苦、凉。清热解毒。临床用于咽喉炎,鼻炎,结膜炎等症。
[0010]玉米须:甘、淡、平。归肾、肝、胆经。利尿消肿,清肝利胆。临床用于水肿,小便淋沥,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糖尿病,乳汁不通等。
[0011]黄藤:苦、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利湿。主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结膜炎,黄疸,胃肠炎,痢疾,小儿消化不良,饮食中毒,输卵管炎,急慢性子宫内膜炎,急性盆腔炎,阴道炎,疮疖,烧烫伤等。
[0012]马齿苋:酸、性寒。归大肠、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除湿通淋。用于热毒泻痢,热淋,尿闭,赤白带下,崩漏,痔血,疮疡痈疖等。
[0013]远志:苦、辛、微温,归心、肾、肺经。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用于惊悸、失眠健忘、痰阻心窍,癫痫发狂。
[0014]石菖蒲:辛、苦、微温,归心、肝、脾经。豁痰开窍,化湿和胃,宁心益智。用于热病神昏,健忘,失眠,耳鸣。
[0015]佛手花:微苦、微温。归肝、胃经。疏肝理气,和胃快隔。用于肝胃气痛,食欲不振。
[0016]湿热型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热、腮部肿痛为特征。本发明中药合用共奏解热镇痛、化湿解毒、利尿消肿之功效,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对湿热型腮腺炎具有独特的疗效。
[0017]本发明中药于2008年至2013年临床观察湿热型腮腺炎43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0018]1、一般资料
[0019]43例患者中,年龄6-16岁,病程多在2-5天,平均年龄11.8岁。
[0020]2、诊断标准
[0021]诊断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0022]2.1起病时可有发热,I?2天后可见以耳垂为中心漫肿,边缘不清,皮色不红,压之有痛感及弹性感,通常先见于一侧,然后见于另一侧。
[0023]2.2腮腺管口或可见红肿。腮腺肿胀约持续4?5天开始消退,整个病程约I?2周。
[0024]2.3病前有腮腺炎接触史。
[0025]2.4血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稍有增高和降低,淋巴细胞可相对增加。
[0026]2.5并发脑膜炎或脑炎者,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增加,以淋巴细胞为主,氯化物、糖正常,蛋白轻度增高。
[0027]2.6尿和血淀粉酶可增高。
[0028]湿热型腮腺炎症状:发热神疲,乏力头痛,口干引饮,双侧耳下胭部肿,咀嚼不便,溲赤便干,舌红苔黄腻,脉洪数。
[0029]3、治疗方法
[0030]3.1处方:大青根25g、皮袋香25g、玉米花25g、黄藤20g、马齿苋20g、远志20g、石菖蒲Sg、佛手花Sg。
[0031]3.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每日I剂,每日2次,3天为I疗程。
[0032]4、治疗结果:
[0033]4.1参照《中医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0034]治愈:体温正常,腮肿完全消失,无并发症。
[0035]好转:腮肿及诸症减轻。
[0036]未愈:腮肿未见改善,或出现变证。
[0037]4.2结果:43例患者中,治愈31例(72.1% ),好转12例(27.9% ),未愈O例,总有效率为100%。
[0038]5、典型病例
[0039]5.1庞某,男,9岁。两侧腮部漫肿I天,有弹性感,边缘不清。局部肤色潮红,中心部位触痛明显。张口及咀嚼困难,仅能进食流质。发烧、头痛、恶寒、精神萎靡,舌尖红、苔白厚,脉洪数。诊断为湿热型腮腺炎。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I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疫愈。
[0040]5.2牛某,女,11岁。以右耳垂为中心,右腮肿大,中心部位触痛明显。血常规未见异常,咽部略红,吞咽困难,仅能进食流质,舌红苔薄,脉洪数。诊断为湿热型腮腺炎。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I剂,I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I个疗程,痊愈。
[0041]5.3张某,女,16岁,左侧耳下肿硬疼痛,不硬,发烧,轻度恶寒,疲倦,呕吐,吞咽困难,仅能进食流质。检查见颊内腮腺管口红肿,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数。诊断为湿热型腮腺炎。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I剂,I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I个疗程,痊愈。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
[0043]实施例1,一种治疗湿热型腮腺炎的中药,是由大青根20g、皮袋香20g、玉米花20g、黄藤15g、马齿苋15g、远志15g、石菖蒲5g、佛手花5g制成。
[0044]实施例2,一种治疗湿热型腮腺炎的中药,是由大青根25g、皮袋香25g、玉米花25g、黄藤20g、马齿苋20g、远志20g、石菖蒲8g、佛手花8g制成。
[0045]实施例3,一种治疗湿热型腮腺炎的中药,是由大青根30g、皮袋香30g、玉米花30g、黄藤25g、马齿苋25g、远志25g、石菖蒲10g、佛手花1g制成。
【主权项】
1.一种治疗湿热型腮腺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大青根20-30份、皮袋香20-30份、玉米花20-30份、黄藤15-25份、马齿苋15-25份、远志15-25份、石菖蒲5-10份、佛手花5-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大青根20份、皮袋香20份、玉米花20份、黄藤15份、马齿苋15份、远志15份、石菖蒲5份、佛手花5份。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湿热型腮腺炎的中药,该中药是由大青根、皮袋香、玉米花、黄藤、马齿苋、远志、石菖蒲、佛手花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湿热型腮腺炎。
【IPC分类】A61P31/14, A61K36/899, A61P29/00
【公开号】CN105079561
【申请号】CN201510584900
【发明人】王美芹, 董延田
【申请人】王美芹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9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