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血败毒消瘤的中药组合物丸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86375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血败毒消瘤的中药组合物丸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活血、败毒、消瘤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丸剂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肿瘤是目前常见的一种病症,现代医学对于此类病症的治疗一般是采用西医的治疗方法居多,分为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射线辐射治疗、免疫疗法等方式。对于早期肿瘤效果较好,但毕竟手术复杂,口服给药和放化疗对身体毒害作用大,直接伤害内在腑脏,导致身体元气大伤。且治疗周期长,费用昂贵,对于很多人来说,负担很重。
[0003]肿瘤为中医的积聚、症瘕、痃癖、岩等范畴。肿瘤的中医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归纳为六淫外袭、七情内伤、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痰浊凝聚、瘀血阻滞、热毒内蕴、正气亏损等。以虚、毒、痰、瘀四字概括。痰凝血瘀、毒蕴正亏是其根本病机,六淫、七情、饮食所伤等均是直接或间接促成癌瘤的因素。肿瘤的中医药治疗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据大量的临床及实践研究表明中医药的应用具有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稳定或缩小肿瘤乃至消除肿瘤的效果。中医药不单在癌症的辅助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同时也有直接的抗癌作用。
[0004]本发明继承了传统医学对于肿瘤研究和治疗的多种方略,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丸剂,对各种肿瘤效果都非常明显,临床应用于各类各期肿瘤的治疗,其功效能在短期内缩小肿块、控制转移、减轻痛苦、稳定病情、延长生存期,以致达到临床治愈。
[0005]技术内容
[0006]针对中医认为肿瘤源于虚、毒、痰、瘀的病因病机。历代名家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治疗方案,李建生[6]以补肾养精通利法,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癌法,益气健脾、理气抗癌法,清热解毒抗癌法治疗肿瘤取得疗效。易菊清[7]认为治标重在解毒兼以清热,治本重在益气辅以养阴,消瘤重在化痰散结,佐以行气活血,以毒攻毒。刘嘉湘[8]提倡扶正法治疗癌瘤,强调扶正治本、扶正祛邪二者不能偏废,治病求本重在脾肾,重视健脾益气,温肾阳,滋肾阴等法。
[0007]本发明依据中医名家理论案例结合临床经验,具有独到的组合物配伍原理,辩证如下:首先,癌症的发生,即是人体正气虚衰严重的表现。《灵枢.刺节真邪》曰: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瘤...肠瘤...昔瘤,以手按之坚。李中梓其《医宗必读.总论证治》中亦云: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这些均明确指出了肿瘤的发生与否与人的正气强弱密切相关。因此,在肿瘤的治疗中,应始终把扶助机体正气放在首要地位。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脏腑之营养及功能的维持均需依靠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若后天生化之源不能正常运化,则任何补养都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选用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0008]其次,瘤毒是人体在多种内外因素作用下,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的特异性病理因素,属内生毒邪。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亦载:恶核者,内里忽有核,累累如梅李、小如豆粒...此风邪挟毒所成;《医宗金鉴》在叙述痈疽恶疮的发病机理时指出:皆有毒气闭塞经络,营卫壅滞之故。这些说明了邪毒是造成肿瘤等恶性病变的重要因素。肿瘤疾病,不管何种类型,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总有邪毒积聚、郁久化热之病机。故以解毒攻邪的方法抑制癌毒,是中医肿瘤治疗中常用的方法。本发明选用僵蚕祛风定惊,化痰散结;全虫、蜈蚣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山慈菇,清热解毒,化痰散结;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败酱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
[0009]第三,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在其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亦充当重要角色。王清任《医林改错》认为: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有形之血也;唐容川《血证论》指出: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结为症瘕;高秉钧《疡科心得集》亦云:癌瘤者,非阴阳正气所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这些都说明肿瘤为有形肿物,多与瘀血内阻有关,且临床所见病人常有肿块触之坚硬或凹凸不平、固定不移、肌肤甲错、舌质紫黯等血结之征象。故肿瘤的治疗当以活血化瘀为法。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选用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仙鹤草,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
[0010]最后,痰是肿瘤形成和发生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病理产物,同时又是新的致病因素,可以加剧病情进展。肿瘤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兼有痰浊内停、凝结成块之病机。《外科正宗》云:痰疬者,饮食冷热不调,饥饱喜怒不常,多致脾气不能转运,遂成痰结。朱丹溪谓“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痰也。” “凡人身上有结核不痛不仁,不作脓者,皆痰湿也。”并谓“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故有“百病皆由痰作祟”之说。故在肿瘤的治疗中应配用化痰散结平喘、祛风泻火之药物,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选用虎杖,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穿山甲,消肿排脓,搜风通络;地龙,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0011]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血败毒消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丸剂,具有活血化瘤、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清热排毒、扶正祛邪、固本还阳的功效。适应于神经纤维瘤、疤痕纤维瘤、多发性纤维瘤、皮肤增生、多发性脂肪瘤的治疗。
[0012]本发明活血败毒消瘤的中药组合物丸剂,由下述活性成分组成:地龙、红花、穿山甲、仙鹤草、虎杖、山慈菇、黄芩、黄连、苦参、僵蚕、蜈蚣、全虫、栀子、茯苓、败酱草、党参。
[0013]本发明活血败毒消瘤的中药丸剂,其选用的活性药材,重量配比为:地龙20份,红花10份,穿山甲10份,仙鹤草12份,虎杖12份,山慈菇30份,黄芩10份,黄连3份,苦参6份,僵蚕10份,蜈蚣I份,全虫3份,栀子10份,茯苓23份,败酱草30份,党参10份。
[0014]本发明活血败毒消瘤的中药丸剂,其制备和使用方法包含如下技术内容:(I)取地龙、红花、穿山甲、仙鹤草、虎杖、山慈菇、黄芩、黄连、苦参、僵蚕、蜈蚣、全虫、栀子、茯苓、败酱草、党参。参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所载方式进行炮制、干燥,粉碎后过100目筛备用。(2)取粉碎后地龙20份,红花10份,穿山甲10份,仙鹤草12份,虎杖12份,山慈菇30份,黄芩10份,黄连3份,苦参6份,僵蚕10份,蜈蚣I份,全虫3份,栀子10份,茯苓23份,败酱草30份,党参10份充分混合,采用熟化灭菌处理,灭菌30分钟,冷却,得到配制所需丸剂药粉。(3)取处方等重量的高纯度蜂蜜放入铜锅内熬制成中度时将上述药粉投入锅内,加以搅拌,搅拌均匀后冷却,制丸块,搓丸条,制丸粒,每丸重6克。用量:每天3次,一次一粒,一月一疗程。
[0015]本发明消瘤化肿的中药组合物丸剂,各组分比例经过数次微调,形成了较为明确的治疗组合。
[0016]本发明中药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